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陕西省安康市陕西省安康市 20192019 2020202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化学试题 1 下列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矿石粉碎b 纸张燃烧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 化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产生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错误 b 纸张燃烧产生了 co2 h2o 等 有新物质产生 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正确 c 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 没有新物质产生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错误 d 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 没有新物质产生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错误 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蒸馏操作时 冷凝管的冷凝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 b 分液操作时 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 紧接着放出上层液体 c 在制备蒸馏水时 要先加入碎瓷片 以防止液体暴沸 d 依据液态物质的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 可选择使用萃取 分液和蒸馏等分离方法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蒸馏操作时 为使冷凝管内充满水 并防止冷凝管破裂 冷凝水的流向为下进 上出 a 正确 b 分液操作时 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后 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口倒出 b 错误 c 在制备蒸馏水时 为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应在加热前 往蒸馏烧瓶内加入碎瓷片 c 正确 d 若液态混合物中一种物质在不互溶的溶剂里有相差较大的溶解度 可采用萃取法 若两 种液体不互溶 可采用分液法 若互溶液体的沸点相差较大 可采用蒸馏法 d 正确 故选 b 3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若光解 0 02 mol 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生成 h2的质量为 0 02g b 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 2 408 1023个 2 c 可生成 h2的体积为 0 224 l 标准情况 d 生成 h2的量理论上等于 0 48 g m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 h2的量 答案 d 解析 详解 光解海水时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 o2 a 由反应可知 光解 0 02 mol 水 可生成 h20 02 mol 质量为0 04g a 错误 b 光解 0 02 mol 水 可生成氢的原子数 0 04mol 数目为 2 408 1022个 b 错误 c 可生成 h2的体积为 0 02mol 体积为 0 448 l 标准情况 c 错误 d 光解 0 02 mol 水 生成 h2的量为 0 02mol 0 48 g mg 为 0 02mol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产生 h2 0 02mol d 正确 故选 d 4 标准状况下 等体积的 nh3和 ch4两种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所含分子数目相同b 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3 4 c 质量之比为 16 17d 密度之比为 17 16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根据 n nna na知 相同条件下 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气体的分子数与气体 m v v 的体积成正比 所以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甲烷 所含分子数相同 故 a 正确 b 相同条件下 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 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 3 个 h 一个 甲烷分子中含有 4 个 h 所以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3 4 故 b 正确 c 根据 m nm m 知 相同条件下 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 其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 m v v 比 所以其质量之比 17 16 故 c 错误 d 根据 知 相同条件下 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 m vm nm nv m m v 质量成之比 所以其密度之比 17 16 故 d 正确 故选 c 5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 a 80 g 硝酸铵中含有氮原子数为 2na b 1 l 1 mol l 1的盐酸溶液中 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 na c 标准状况下 11 2 l 蒸馏水中所含分子数为 0 5na d 32 g o3和 o2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为 n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80 g 硝酸铵 nh4no3 为 1mol 含有氮原子数为 2na a 正确 b 盐酸溶液中 不含有氯化氢分子 b 错误 c 标准状况下 蒸馏水为液体 不能利用 22 4l mol 进行计算 c 错误 d 32 g o3和 o2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介于na na之间 d 错误 2 3 故选 a 6 在 0 5 l 某浓度的 nacl 溶液中含有 0 5 mol nacl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 是 a 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 l 1 b 该溶液中含有 58 5 g nacl c 配制 100 ml 该溶液需用 5 85 g nacl d 量取 100 ml 该溶液倒入烧杯中 烧杯中的 nacl 物质的量为 0 1 mol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 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 l 故 a 正确 0 5 0 5 mol l b 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 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 5mol 质量为 0 5mol 58 5g mol 29 25g 故 b 错误 c 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 l 配制 100ml 该溶液需用 nacl 质量为 0 1l 1mol l 58 5g mol 5 85g 故 c 正确 d 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1mol l 量取 100ml 该溶液倒入烧末中 烧杯中 nacl 的物质的量 为 0 1l 1mol l 0 1mol 故 d 正确 故选 b 4 7 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与混合物 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 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c 酸的本质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否全是 h d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可能是纯净物 也可能是混合物 如 o2与 o3 a 错 误 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 分散质粒子直径是否介于 10 9 10 7m 之间 b 错误 c 在水溶液中 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 h 这是酸的本质 c 正确 d 化合物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用于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d 错误 故选 c 8 下列各组物质 按酸 混合物 碱顺序排列的是 a 空气 硫酸铜 硫酸b 乙酸 空气 纯碱 c 氧化铁 胆矾 熟石灰d 硝酸 蔗糖水 氢氧化铁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各物质的成分和物质的分类标准判断 详解 a 项 空气属于混合物 硫酸铜属于盐 硫酸属于酸 a 项不符合题意 b 项 乙酸 属于羧酸 空气属于混合物 纯碱是 na2co3 纯碱属于盐 b 项不符合题意 c 项 氧化铁 属于碱性氧化物 胆矾是 cuso4 5h2o 胆矾属于盐 熟石灰是 ca oh 2 ca oh 2属于 碱 c 项不符合题意 d 项 硝酸属于酸 蔗糖水属于混合物 氢氧化铁属于碱 d 项符合 题意 答案选 d 9 朱自清先生在 荷塘月色 中写道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 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这种美景的 本质原因是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在 10 9m 10 7m 之间 b 光是一种胶体 5 c 雾是一种分散系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 所以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在 10 9m 10 7m 之间 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这种美景的本质原因 a 正确 b 光不是胶体 b 错误 c 雾是小水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 但不是形成美景的本质原因 c 错误 d 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光学性质 但不是本质特征 d 错误 故选 a 10 koh 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 古代制取 koh 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 反应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发生 caco3cao co2 cao h2o ca oh 2 k2co3 ca oh 2 caco3 2koh 结合四 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来解答 详解 由制备流程可知 发生的分液依次为 caco3cao co2 cao h2o ca oh 2 k2co3 ca oh 2 caco3 2koh 其反应类型分别为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没有涉及置换反应 答案选 c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 hcl 固体 nacl 均不导电 所以 hcl nacl 均不是电解质 b nh3 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所以 nh3 co2均是电解质 c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 前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后者则没有 6 d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fe oh 3 悬浊液 fe oh 3 胶体 fecl3 溶液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 包括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和水等 液态 hcl 固体 nacl 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均不导电 但是溶于水后 均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都能导电 所以 hcl nacl 均是电解质 a 错误 b nh3 co2的水溶液分别为氨水 溶质是一水合氨 碳酸 它们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离子 所以溶液能够导电 但是 nh3 co2两种物质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 属于非电解质 b 错误 c 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 溶液没有 c 错误 d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小于 1nm 的分散系为溶液 大于 100 nm 的分散系为浊液 在 1nm 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 d 正确 正确选项 d 12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co3 na h co32 b al2 so4 3 al23 so4 32 c 2h2o2h2 o2 d h2so4 2h so42 通电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h2co3是弱酸 在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中 hco3 不能拆成离子 a 错误 b 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为 al2 so4 3 2al3 3so42 b 错误 c 2h2o2h2 o2 为水的电解方程式 而不是电离方程式 c 错误 通电 d 硫酸是强酸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生成 h 和 so42 d 正确 故选 d 13 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 h2和 o2反应生成水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 双氧水 h2o2 分解制取 o2d 高炉炼铁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h2和 o2反应 是分子间发生的反应 没有离子参与 a 不合题意 7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其实质是 zn 与硫酸电离产生的 h 反应 生成 zn2 和 h2 b 符合题 意 c 双氧水 h2o2 分子发生分解 从而制得 o2 没有离子参与反应 c 不合题意 d 高炉炼铁是 co 分子还原 fe2o3固体 从而获得 fe 没有离子参与反应 d 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 液中进行的反应 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 因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反应 其实质是该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4 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 h oh h2o 表示的是 a h2so4溶液与 ba oh 2溶液混合b nh4cl 溶液与 ca oh 2溶液混合 c nahso4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d h2so4溶液与 fe oh 3胶体混合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h2so4溶液与 ba oh 2溶液混合 离子方程式为 ba2 2oh 2h so42 baso4 2h2o a 不合题意 b nh4cl 溶液与 ca oh 2溶液混合 离子方程式为 nh4 oh nh3 h2o b 不合题意 c nahso4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 离子方程式为 h oh h2o c 符合题意 d h2so4溶液与 fe oh 3胶体混合 离子方程式为 3h fe oh 3 fe3 3h2o d 不合题意 故选 c 1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 6h 2fe3 3h2 b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oh h h2o c 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zn cu2 zn2 cu d 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 so42 baso4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稀盐酸具有弱氧化性 只能将 fe 氧化为 fe2 a 错误 b 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其实质是 oh 与 h 反应生成 h2o b 正确 c 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其实质是 zn 与 cu2 反应 生成 zn2 和 cu c 正确 d 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其实质是 ba2 和 so42 反应 生成 baso4沉淀 d 正确 8 故选 a 16 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 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 na no3 hco3 b k cu2 na cl c na mg2 no3 so42 d ag na cl oh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hco3 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a 不合题意 b cu2 呈蓝色 b 不合题意 c na mg2 no3 so42 都呈无色 且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 c 符合题意 d ag 与 cl 不能大量共存 oh 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d 不合题意 故选 c 17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常采用的方法有 过滤 蒸发 蒸馏 萃取 分液 结晶 渗析法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可用 的方法 2 2015 年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 生产上 可用乙醚 一种 有机溶剂 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 该方法的名称是 3 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 可采用 的方法 4 分离乙醇和水 可采用 的方法 5 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 fecl3可以采用 的方法 答案 1 过滤 2 萃取 3 蒸发结晶 4 蒸馏 5 渗析 解析 分析 1 食盐水中混有泥沙 可采用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 2 乙醚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 是从有机生命体中提取其中的一种成分 采用的是萃取 操作 3 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 可利用水易蒸发的性质 4 分离乙醇和水 可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分离 5 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 fecl3 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 详解 1 食盐水中混有泥沙 可采用分离固液混合物的过滤法进行分离 答案为 过 滤 9 2 乙醚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 是从有机生命体中提取其中的一种成分 采用的是萃取 操作 答案为 萃取 3 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 可利用水易蒸发的性质 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为 蒸发 结晶 4 分离乙醇和水 可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分离 采用蒸馏法 答案为 蒸馏 5 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的 fecl3 可利用半透膜 采用渗析法进行分离 答案为 渗析 点睛 混合物的分离 有些操作看上去差异很大 但真正操作起来 又感觉其实很相近 如溶解和萃取 粗食盐中加水 叫溶解 煮中药 煮老母鸡汤却叫萃取 同样 从黄花蒿 中提取青蒿素 操作仍叫萃取 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 若待分离物质是机械混合物 则叫 溶解 若待分离物质是有机生命体 则叫萃取 18 i 现有下列 9 种物质 氧气 二氧化硫 稀硫酸 铜 氯化钡固体 氢氧 化钾固体 硝酸钾溶液 酒精 c2h5oh 氧化钙固体 请将上述物质按要求完成下 列问题 用相应化学式填空 1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属于电解质的是 ii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 fe oh 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2 若将饱和 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 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 浓溶液 d nacl 浓溶液 3 写出制备 fe oh 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4 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序号 a 胶体微粒直径小于 1nm b 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c 胶体微粒做布朗运动 d 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 答案 1 so2 2 bacl2 koh kno3 3 b 4 fecl3 3h2ofe oh 3 胶体 3hcl 5 b 解析 分析 1 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二氧化硫和氧化钙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氧化钙为 碱性氧化物 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生成亚硫酸 由此可确定酸性氧化物 电解质都是纯 净物 通常为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和水 由此可确定电解质 2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 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10 3 制备 fe oh 3胶体的反应 是 fecl3的水解反应 4 氢氧化铁胶体之所以稳定存在 主要是因为胶粒带有相同的正电荷 详解 1 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二氧化硫和氧化钙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 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 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生成亚硫酸 所以酸性氧化物为 so2 电解 质都是纯净物 通常为酸 碱 盐 金属氧化物和水 则电解质为 bacl2 koh kno3 答 案为 so2 bacl2 koh kno3 2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 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答案为 b 3 制备 fe oh 3胶体的反应 发生 fecl3的水解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 3h2o fe oh 3 胶体 3hcl 答案为 fecl3 3h2ofe oh 3 胶体 3hcl 4 氢氧化铁胶体之所以能稳定存在 主要是因为胶粒带有相同的正电荷 答案为 b 点睛 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 定强 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 比如硫酸不导电 但它是电解质 铜能导电 但它不是电解质 氨气通入水中 其水溶液能导电 但氨气不是电解质 碳酸钙是强电解 质 它的水溶液不导电 硫酸是强电解质 很稀的硫酸导电能力弱 醋酸是弱电解质 但 浓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强 19 某固体物质可能由 k2so4 ki nacl cucl2 cacl2 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依次 进行下列五步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 向上述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将该沉淀滤出 并将滤液分成两份 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 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 ccl4 振荡后静置 ccl4层呈无色 氯水能将 i 氧化为 i2 往另一份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由此可推断出 1 写出 中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2 写出 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3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是 4 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的方法是 答案 1 baco3 2h ba2 h2o co2 2 ag cl agcl 3 na2co3 11 4 nacl 5 取 所得溶液 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 原固体中有 nacl 反之则无 解析 详解 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全部溶解 溶液无色透明 说明一定不会含有 cucl2 不含有不溶物或反应生成不溶物 向步骤 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则说 明该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或是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取步骤 的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可完 全溶于稀盐酸 说明该沉淀不会是硫酸钡 所以一定是碳酸钡 往一份滤液中滴加氯水 并加入 ccl4 振荡后静置 ccl4层呈无色 则一定没有碘单质生成 所以可以确定 ki 一 定不存在 另一份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说 明该白色沉淀一定是氯化银 但无法证明该溶液中的氯离子 是来自于原混合物还是 中 加入的氯化钡所致 1 中白色沉淀为碳酸钡 可完全溶于稀盐酸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co3 2h ba2 h2o co2 2 中生成白色沉淀为 agc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g cl agcl 由以上分析可知 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碳酸钠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是 nacl 3 已确定含有碳酸钠 一定不含有 k2so4 ki cucl2 cacl2 如确定是否含有 nacl 可取 所得溶液 滴加硝酸酸化后再滴加硝酸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有原固体中有 nacl 反之则无 20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填空 1 2 mol 尿素 co nh2 2 含 个 h 原子 所含氧原子跟 g h2o 所 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 标准状况下 22 4 l ch4 1 5 mol nh3 1 806 1024个 h2o 标准状况下 73 g hcl 所含 h 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3 30 9 g nar 含有 na 0 3 mol 则 nar 的摩尔质量为 4 100ml 某 al2 so4 3溶液中 c al3 2 0 mol l 1 则其中 c so42 mol l 1 答案 1 8 6 02 1023 2 36 3 4 103g mol 5 3 0 解析 分析 12 1 从化学式看 2 mol 尿素 co nh2 2 含 8molh 原子 含 2mol 氧原子 则含氧原子个数 相等的 h2o 也应为 2mol 由此可求出其质量 2 标准状况下 22 4 l ch4为 1mol 含 4molh 原子 1 5 mol nh3含 4 5molh 原子 1 806 1024个 h2o 含 6molh 原子 标准状况下 73 g hcl 为 2mol 含 2molh 原子 比较可得出所含 h 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 3 30 9 g nar 含有 na 0 3 mol 则 nar 为 0 3mol 摩尔质量为 30 9g 0 3mol 4 100ml 某 al2 so4 3溶液中 c al3 2 0 mol l 1 则其中c so42 mol l 1 3 2 0 2 详解 1 从化学式看 2 mol 尿素 co nh2 2 含 8molh 原子 其个数为 8 6 02 1023 含 2mol 氧原子 则含氧原子个数相等的 h2o 也应为 2mol 其质量为 2mol 18g mol 36g 答案为 8 6 02 1023 36 2 标准状况下 22 4 l ch4为 1mol 含 4molh 原子 1 5 mol nh3含 4 5molh 原子 1 806 1024个 h2o 含 6molh 原子 标准状况下 73 g hcl 为 2mol 含 2molh 原子 比较可得出所含 h 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 答案为 3 30 9 g nar 含有 na 0 3 mol 则 nar 为 0 3mol 摩尔质量为 30 9g 103g mol 0 3mol 答案为 103g mol 4 100ml 某 al2 so4 3溶液中 c al3 2 0 mol l 1 则其中c so42 mol l 1 3 0 mol l 1 答案为 3 0 3 2 0 2 点睛 在有关物质的量的诸多计算公式中 同一公式中各符号表示的都是同一种微粒 若已知微粒与待求微粒是两种不同的微粒时 应使用化学式转化为同一种微粒 若同一公 式中 不同符号使用不同的微粒 可能会导致结果的错误 21 用 18 4 mol l 1的浓硫酸配制 100 ml 1 mol l 1硫酸 1 应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 若实验仪器有 a 100ml 量筒 b 托盘天平 c 玻璃棒 d 50ml 容量瓶 e 10ml 量筒 f 胶头滴管 g 50ml 烧杯 h 100ml 容量瓶 13 实验时必须选用的仪器有 填入编号 定容时 若不小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