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五驾马车之自我监测_第1页
糖尿病五驾马车之自我监测_第2页
糖尿病五驾马车之自我监测_第3页
糖尿病五驾马车之自我监测_第4页
糖尿病五驾马车之自我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监测篇,糖尿病管理五驾马车之,自我监测很重要自我监测的项目血糖监测其他监测项目定期化验建立自我监测日记,自我监测很重要自我监测的项目血糖监测其他监测项目定期化验建立自我监测日记,为什么要定时进行自我监测?,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监控您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利于及时为您调整治疗方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强您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检查是否存在低血糖,血糖的高低不能靠感觉,血糖轻度升高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时间长了会引起慢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迟钝,尽管血糖很高却没有明显的感觉感觉并不可靠,反而会让您产生误解,延误血糖控制时机,1.王建华. 家庭医学 2012; 8:52-53. 2.实用内科学,第13版,1028.,自我监测很重要自我监测的项目血糖监测其他监测项目定期化验建立自我监测日记,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5.,*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何测血糖?,便携式血糖仪如条件所限不能检测血糖,尿糖的检测包括尿糖定量检测也是可以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3&P14.,良好的血糖控制,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3.,餐前血糖,血糖水平很高时应关注空腹血糖空腹血糖代表夜间至次日早餐前这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有低血糖风险时 (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餐前血糖,1.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2011. 2.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3.,餐后2小时血糖,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反映进餐对血糖的影响,反映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1.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2011. 2.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5.,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应注意的事项: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前必须和平时一样,该吃的药要吃,该打的胰岛素还要打,进食的质和量也要和平时一样了餐后2小时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如果是去医院抽血检查,在等待期间,不能吃零食、水果、饮料、吸烟,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8.,睡前和夜间血糖,睡前血糖来观察晚餐前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决定睡前中效胰岛素的剂量以及是否需要加餐等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夜间血糖指凌晨1点3点血糖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疑有夜间低血糖者,1.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2011. 2.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8.,监测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4.,血糖监测频率 1,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未达标时,每天至少5次监测血糖血糖达标后每天2-4次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未达标时,每周3天,5-7次/天血糖达标后每周3天,2次/天,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2011.,血糖监测频率 2,对于某些特殊患者更要注意加强血糖监测,如妊娠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增加监测频率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采用定期结构化的血糖监测,监测次数可以相对较少,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3-14.,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1,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4.,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2,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4.,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3,胰岛素治疗者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或餐前血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4.,尿糖监控,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意义不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4.,怎样测血糖结果才最准确?,心态放松,聊天,听音乐操作正确 试纸不过期,一次滴足够的血冬天进入室内暖和之后再测血糖,自我监测很重要自我监测的项目血糖监测其他监测项目定期化验建立自我监测日记,您还需要关注的监测项目,血压监控,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1.75-5倍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早、进展快、中风、冠心病发病率高高血压是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诱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要强化血压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的达标标准为:130/80毫米汞柱,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5.,自我血压监测频率,没有发生高血压的病人应当每3个月测量一次血压,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控制比较差的人,应每天监测2-3次血压稳定或控制良好,应每周监测1-2天,每天监测1-2次,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54.,您的体重符合标准吗?,1. 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61.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5.,体重标准:BMI24,腰围要经常测量,腰围与腹型肥胖相关腰围越长,越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控制标准男:85cm以下女:80cm以下,刘彦君,许樟荣. 糖尿病自我监测与运动指南 2011.P62.,自我监测很重要自我监测的项目血糖监测其他监测项目定期化验建立自我监测日记,糖尿病的晴雨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指标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瞬时情况HbA1c的正常值范围为4%6%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P13.,应定期查血脂,血脂异常导致冠心病、中风的发生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应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血脂也有“好”和“坏”,坏的成分:促进动脉硬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好的成分:抑制动脉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自我感觉,一下症状出现可能预示病情发展,请及时就医心慌、胸闷、胸口疼心脏病变心痛、说话不清、手脚麻木脑血管病变小腿疼、脚疼、脚肿下肢血管病变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感到眼胀、眼前有黑影视网膜病变脸肿、手肿、眼睛肿肾脏病变手脚发麻疼痛,身上像小虫爬神经病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