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_第1页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_第2页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_第3页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_第4页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处理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一一 进进水水水水质质设设计计 根据学校的化验报告统计显示和城市污水平均水质确定污水进口处浓度如下 CODcr mg L BOD5 mg L SS mg L NH3 N mg L 石油类 3002502004010 二二 出出水水要要求求 污染物处理后达到的效果污染物处理后达到的效果 BOD5 10mg L PH6 9 CODcr 13mg L SS 10mg L 动植物油 3mg L NH3 N 5mg L 色度 30mg L石油类 5mg 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mg L磷酸盐 0 4mg L 三三 主主要要污污染染物物 去去除除率率 根据上述污水水质 采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CCB 处理污水 其去除率如下 项目 CODcrBOD5SSNH3 N 石油类 设计进水水质 mg L 3002502004010 设计出水水质 mg L 13101055 2 处理程度 95 67969587 550 四四 主主要要 污污染染物物处处理理量量 污染物名称 污染物处理量 CODcrBOD5SSNH3 N 石油类 日处理量 kg d 344 4288228426 1200 吨污水 中每天和每年污染 物消除污染物量 年处理量 T 年 125 7105 1283 2215 332 19 五五 污污水水处处理理 系系统统设设计计 1 1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3 2 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1 1 格栅池 格栅池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状态的污物 在污水处理流程中 格栅 是一种对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具有保护作用的处理设备 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 A 设计流量 Q Qmax max 1200m3 d 50m3 h 0 014m3 s 变化系数 K 1 8 2 2 取 2 2 Q Qmax max为 0 03m3 s B 栅前进水管道 栅前水深 h 进水渠宽 B1 与渠内流速 v1 之间的关系为 v1 Qmax B1h 则栅前水深 h 0 50 m 进水渠宽 B1 0 5m 渠内流速 v1 0 04 m s 设栅前管道超高 h2 0 30 m C 格栅 一般污水栅条的间距采用 10 50 mm 对于生活污水 规模较小的选取栅条间隙 b 20mm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 45 75 人工清理格栅 一般与水平面成 45 60 倾 角安放 倾角小时 清理时较省力 但占地则较大 机械清渣的格栅 倾角一般为 60 70 有时为 90 生活污水处理中 当原水悬浮物含量低 处理水量小 每 日截留污物量小于 0 2m3的格栅 清除污物数量小时 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 般应考虑采用人工固定格栅 本设计中 拟采用人工固定格栅 格栅倾角为 60 为了防止栅条间隙堵塞 污水通过栅条间隙的流速一般采用 0 6 1 0 m s 最 大流量时可高于 1 2 1 4 m s 但如用平均流量时速度为 0 3 m s 另外校核最大 4 流量时的流速 栅条断面形状 尺寸及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取用 锐形矩形 s b 4 3 2 42 图 2 1 格栅断面形状示意图 4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1 20 5 当格栅间距为 16 25 mm 时 栅渣截留量为 0 10 0 05 m3 103 m3污水 当格栅间距为 30 50 mm 时 栅渣截留量为 0 03 0 01m3 103 m3污水 本设计中 格栅间距为 20mm 所以设栅渣量为每 1200 m3污水产 0 08m3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A 栅条的间隙数 n 式中 Qmax 最大设计流量 m3 s 格栅倾角 b 格栅间隙 m h 栅前水深 m v 过栅流速 m s 格栅的设计流量按总流量的 80 计 栅前水深 h 0 5 m 过栅流速 v 0 6 m s 栅条间隙宽度 b 0 02 m 格栅倾角 60 1 2 0 03 80 4 0 02 0 6 0 5 sin60 n 个 B 栅槽宽度 B 1 Bs nbn 式中 s 栅条宽度 m n Qmax sin 1 2 bhv 个 5 b 栅条间隙 m n 栅条间隙数 个 则设栅条宽度 s 0 02 m 栅条间隙宽度 b 0 02 m 栅条间隙数 n 由上式算出 为 4 个 1 0 02 4 1 0 020 14Bs nbnm 由于计算出栅槽宽度偏小 实际栅槽宽度 B 取 1 0m h H B B LHtanL 图 格栅水力计算示意图 C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L1 1 1 1 2tan BB l 式中 B 栅槽宽度 m B1 进水渠宽 m 1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则设进水渠宽 B1 0 5 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1 20 栅槽宽度 B 1 0m 1 1 1 00 5 0 68 2tan2tan20 BB lm D 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 1 2 2 l l 则 2 0 68 0 34 2 lm E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 6 2 1 1 sin 2 v hk m g 式中 阻力系数 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4 3 s b v 过栅流速 m s g 重力加速度 m s2 格栅倾角 k 系数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 一般采用 k 3 则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 过栅流速 v 2 42s0 02mb0 02m 0 6 m s 格栅倾角60 42 3 1 0 020 6 2 42 sin6030 12 0 022 9 8 hm F 栅后槽总高度 H 12 H h h h 式中 h 栅前水深 m 设计水头损失 m 1 h 栅前管道超高 一般采用 0 3 m 2 h 2 h 则设栅前水深 h 0 5 m 栅前管道超高 0 3 m 设计水头损失由上述算得 2 h 0 12m 1 h 0 12 0 3 0 92m5 0 H G 栅槽总长度 L 1 12 H Lll1 00 5m tan 式中 进水管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m 1 l 栅槽与出水管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 2 l 7 栅前管道深 m 1 H 则与由前知得 0 68 m 0 34 m 栅前管道深为栅前水深和超高的 1 l 2 l 1 l 2 l 1 H 和 H1 0 5 0 3 0 8m 0 8 L0 680 34 1 00 53 tan60 m H 校核 校核过栅流速 3 max 0 03 0 5 4Qms hm n 个 max sin600 03sin60 0 7 0 02 0 5 4 Q vm s bhn 污水通过栅条间距的流速一般采用 0 6 1 0m s 但是由于污水量小 当采用平均 流量时其值可取 0 1 0 3m s 所以满足要求 I 格栅尺寸 L B H 3 0 1 0 0 92m 有效容积 2 8 m3 结构方式 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 2 2 调节池调节池 由于生活污水排放具有非连续性 污水浓度和产生量波动较大 这些特点给污水 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必须设一调节池给予均合调节污水水质水量 才不致后续处理 受到较大的负荷冲击 为了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污水进入处理设备之前 必 须预先进行调节 将不同时间排出的污水 贮存在同一水池内 并通过机械或空气的 搅拌达到出水均匀的目的 此种水池称为调节池 调节池根据来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变 化情况 不仅具有调节水质的功能 还有调节水量的作用 另外调节池还具有预沉淀 预曝气 降温和贮存临时事故排水的功能 本设计中 拟选用矩形水质调节池 污水从栅后渠道自流入调节池的配水槽 污 水分为两路 进入左右两侧配水槽中 经配水孔流入调节池中 同时 考虑到避免调节池中发生沉淀 拟采用空气搅拌方式 8 1 1 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 A A 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 333 1200 0 014 Qmdmhms B B 设计停留时间 设计停留时间 由于污水排放的不规律性 所以水量在时间方面变化较大 而水质也时常有一定 的变化 所以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 本设计中拟采用水力停留时间为 T 4 0 h 2 2 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 A 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V 式中 Q 平均进水流量 m3 h T 停留时间 h 则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3 50 4200Vm B 调节池的尺寸 调节池平面形状为矩形 由于调节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为 3 0 5 0 m 故其有效水 深 h2采用 4 m 那么 调节池的面积 F 2 2 200 4 V Fm h 池宽 B 取 4m 则池长 L 50 4LF Bm 保护高 h1 0 5 m 则池总高 H 1 2 0 544 5Hhhm C 进水设计 a 进水部分 污水从格栅池管道流入调节池的配水槽 然后前端配水槽进入调节池 污水经配 V Q T 9 水孔流入 取配水孔流速 流速不能太小 以免配水不均匀 0 15 vm s 配水孔总面积 2 1200 0 09 24 3600 0 15 Q Am v 池宽 5m 取 n 25 孔 孔间距 20cm 道配水槽 则单孔直径为 44 0 09 0 076 2020 A dm b 出水部分 调节池的末端设置两台提升泵 潜水泵 一用一备 即相当于集水井建于调节池 中 污水经提升泵直接打入水解酸化池的配水渠中 进入处理设备中 D D 调节池技术参数 调节池技术参数 组合尺寸 L B H 12 0 4 0 4 5m 容积 216m3 结构方式 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 主要设备及控制方式 提升泵2台 一用一备 型号 65WQ50 10 4 Q 50m3 h H 10m N 4kw 3 3 初沉池初沉池 采用导流沉淀快速分离工艺 污水以下向流的方式 均匀的进入中间沉降区 并 借助于流体下行的重力作用 使污泥以 4 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速 将污泥快速沉降到 导流沉淀快速分离系统底部 在上部水的压力下 通过无泵污泥外排系统 将污泥排 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 污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 以上向流的方式 经过斜管沉淀区 以 8 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淀速度 使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 同样快速沉降到导流沉淀 快速分流系统底部 污泥同样经无泵排泥系统流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 污水经导流 沉淀快速分离系统处理后 清水流至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系统 进行继续处理 设计参数 Q 1200m3 86400s 0 014m3 s 10 竖沉区设计参数 设计表面水力负荷 4m3 m2 h 则 A1 50 4 12 5m2 斜沉区设计参数 设计表面水力负荷 8m3 m2 h 则 A2 50 8 6 25m2 A1 A2 12 5 6 25 18 75m2 导流沉淀快速分离池表面积 4 5 4 5m 设计斜管孔径 100mm 斜管长 1m 斜管水平倾角 60 度 斜管垂直调试 0 86m 斜 管上部水深 0 7m 缓冲层高度 1m 池内停留时间 t1 2 5m 8m3 m2 h 18min 2 5 代表池深 1 0 7 0 86 t2 2 5m 4m3 m2 h 37 5min 无泵污泥回流区尺寸 L B 1 1m 泥斗倾角 45 度 泥斗高 2 8m 导流沉淀快速分离池总高 0 7 0 86 1 2 8 0 05m 5 86m 停留时间 2 5h 有效尺寸 L B H 4 5 4 5 6m 有效容积 121 5m3 结构方式 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 主要设备 斜管 吸泥管 4 4 厌氧池厌氧池 采用升流式厌氧硝化工艺 废水均匀地进入厌氧池的底部 以向上流的运行方式 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完成水解和酸化厌氧的全过程 在厌氧硝化去 除悬浮物的同时 改善和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 以利于后续处理 设计参数 Q 1200m3 86400s 0 014m3 s 有效容积 V QS U Q 流量 1200m3 d 50m3 h S 进出水有机物浓度差 CODcr 300 13 287mg L U 进水有机物容积负荷 2kgCODcr m3 d 由于进水浓度低 采用低负荷设 计 V QS U 1200 287 2 1000 172 2m3 反应器的容积 172 2m3 11 反应器高度h 4 5m 反应器的面积A 38 26m2 设计反应池宽 5m 反应池长 7 7m 上升流速V 1 31m h 符合要求 水力停留时间T 3 44h 符合要求 尺寸 L B H 7 7 5 4 5m 有效容积 173 25m3 结构方式 地上式或半地下式砖混结构 主要设备材料 池中装软性填料 填料体积70m3 上下用钢条牢固 池底排泥管 5 5 好氧池好氧池 系统主要功能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CCB 充分借鉴了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法 上向 流曝气生物滤池法 接触氧化法 生物膜法 人工快滤法 沉降分离法 给水快滤法 聚磷排泥法等八者的设计手法 集曝气 快速过滤 悬浮物截留 两曝两沉 无泵污 泥回流 定期反冲于一体 使污水在 U 型双锥这一个单元体内 综合实现三级 三区 三相导流 无泵污泥外排及回流处理全过程 是一种典型的高负荷 淹没式 固定化 生物床的三相导流 脱氮除磷反应器 处理后的污水优于排放标准 实现中水回用 1 1 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区设计 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区设计 主要功能 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区内装有粒径较小的滤料 滤料下设有 水管和空气管 经格栅 调节池 导流快速沉降分离池 水解酸化池 预处理后的污 水 自上而下进入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 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下行 而空气是自下而上行 也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 在对流接触氧化池中 与污水及滤 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 在好氧的条件下发生气 液 固三相反应 由于生物膜 附着在滤料上 不受泥龄限制 因而种类丰富 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 污染物 被吸附 截留在滤料表面 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 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 12 又进一步 俘获 基质将其同化 代谢降解 在碳氧化与硝化合并处理时 靠近内锥 上口及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异养菌群占绝对优势 大部分的含碳污 染物 CODcr BOD5和 SS 在此得以降解和去除 浓度逐渐低 在内锥下部自养型细菌 如硝化菌占优势 氨氮被硝化 在生物膜内部以及部分滤料间的空隙 蓄积着大量的 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微生物 因此在内锥可发生碳污染的去除 同时有硝化和反硝化的 功能 粒状滤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截留等作用外 兼有过滤作用 随着处理过程的进 行 在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 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间隙间形成了 污泥滤层 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 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 从而使 有机物及悬浮物均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 继而使污水进入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CCB 污水 处理池中的第一个区域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内 较彻底的实现了污 水的第一级处理 设计参数 Q 1200m3 86400s 0 014m3 s 设计 BOD5容积负荷 2 0kg m3 d 设计前段处理 BOD5去除 20 即进水 BOD5 250 250 0 2 200mg L 设计该部分去除率为 80 即出水 BOD5 200 200 0 8 40mg L W1填料 Q So Se 2 0kg m3 d 1200 200 40 2 96m3 设计填料高度为 2m 则 A1 96 2 48m2 2 2 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设计 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设计 主要功能 在外锥即上向流对流接触氧化区内也装有粒径较小的滤料 滤料下也 设有空气管和水管 经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沉淀分离后的相对清水 在导流板的 作用下进入外锥 经过缓冲区后进入滤层 与空气一道自下而上 通过滤料空隙间曲 折上升 与污水及滤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 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 液 固三 相反应 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 不受泥龄限制 因而种类丰富 对于污染物的降 解十分有利 污染物被吸附 拦截在滤料表面 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 加速降解菌 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又进一步 俘获 基质 将其同化 代谢 降解 在碳氧化与硝 化合并处理时 靠近外锥下部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浓度高 异养菌群占绝对优 势 大部分的含碳污染物 CODcr BOD5和 SS 在此得以降解和去除 浓度逐渐降低 13 在外锥的上部的自养型细菌 如硝化菌占优势 氨氮被硝化 在生物膜内部以及部分 填料间的空隙 蓄积的大量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兼性微生物 因此 在外锥中可发生碳 污染物的去除 同时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 粒状滤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用 外 兼有过滤的作用 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 在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 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 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 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 从而能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 继 而使污水在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CCB 的第三个区域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内 较 彻底实现了污水的第三级处理 设计参数 Q 1200m3 86400s 0 014m3 s 设计 BOD5容积负荷 1 0kg m3 d 即进水 BOD5 40mg L 设计该部分去除率为 75 即出水 BOD5 40 40 0 75 10mg L W2填料 Q So Se 1 0kg m3 d 1200 40 10 1 0 36m3 设计填料高度为 2m 则 A2 36 2 18m2 3 3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 CCB CCB 污水处理池池体设计污水处理池池体设计 A A1 A2 48 18 66m2 设计 70m2 2 座 尺寸 L B 7 0 5 0m 滤池顶部水深 0 5m 滤料 2m 缓冲层 0 5m 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外排回流区 二区 高 3m 超高 0 3m 池总高 6 3m 单池尺寸 L B H 7 0 5 0 6 3m 单池容积 220 5m3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总容积 441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