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国培计划2016”——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整合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中教研字 2016 60 号 城中区城中区国培计划国培计划 20162016 示范性网络研修示范性网络研修 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依托现代 信息技术 搭建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的培训平台 根据 国培 计划 2016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 整体学习方案 进一步加强区属学校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在 线上学习 线下研修 资源共享 互动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力度 从而促进教师培训的常态化 社区化 校本化 专业化 现结 合本区实际情况 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 研修任务 紧紧抓住 国培计划 2016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 合培训 这一契机 充分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搭建的远程研修 平台 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 以教师 的 课 为主线 辐射到 课 前的研 课 后的议 并沿 着观课 导课 议课 磨课 赛课 展课的路径 把线上 线 下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帮助教师围绕 课例 学习教学方 法 解决教学难题 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 的能力 从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网络研修与校本 研修整合培训以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问题和需求为中心 结合教师日常教学活动 采取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 式 对城中区区属 21 所学校 928 名小学教师进行为期 1 年不少 于 120 学时的专项培训 建立网络研修社区 开通学科 学校 团队 个人网络空间 分类按需提供优质培训资源与专家指导 培育教师研修共同体 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引 领教师专业成长 培养一批掌握校本研修管理与指导的 种子 教师 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二 研修目标 利用网络研修平台 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 式 以 基于重难点教学示例的微学习 和 基于重难点教学 问题的微研究 为主题 实施好基础教育培训课程 从课堂入 手 从小问题抓起 以满足教师课堂教学专业发展整体性需求 为目标 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 对教师进行不少于 120 学时的 线上线下培训 80 学时线上学习 40 学时线下学习 推动网 上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 课例观看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式学 习 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 学技能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三 研修对象及学科 城中区区属 21 所学校的 928 名小学教师 培训学科包括小 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 育 美术和信息技术 9 门学科 四 研修安排 预热阶段 熟悉方案转平台 预热阶段 熟悉方案转平台 20162016 年年 9 9 月月 1313 日日 9 9 月月 2121 日 日 1 区内主管副局长 信息部主任 区域管理员 学校管理 员 各学科坊主参加青海省 国培计划 2016 示范性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班的集中培训 各 负责人明细职责 制定方案 落实工作 2 建立网络研修管理员 QQ 群 微信群 为全面开展网络研 修学习活动做好充分 充足的准备工作 3 研修前的学员注册 完善个人信息 调整学员学习状态 确认学员学习情况 4 学校管理员制定学校研修计划 以简报形式完成此阶段 工作的总结 提交平台和区域项目组 第一阶段 结伴研修预一案 第一阶段 结伴研修预一案 20162016 年年 9 9 月月 2222 日日 1010 月月 1010 日 日 1 学科坊主督促学员进行网络学习活动 并以公告的形式 让坊内学员了解学习任务 2 9 月 30 日前校级管理员组织本校学员召开国培项目动员 会 根据本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以简报的形式撰写工作小结 提交至区域项目组 3 学员围绕研修主题及拟突破的学科重难点 撰写本次研 修计划 学习必修课程资源 参与网络研修必做活动 按要求 提交计划单 第二阶段 经验反思定起点 第二阶段 经验反思定起点 20162016 年年 1010 月月 1111 日日 1010 月月 3131 日 日 1 学科坊主观看课程 提升专业素养 为服务坊内学员的 研修学习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 校级管理员组织本校研修小组以 如何进行反思和诊断 为主题进行线下交流研讨 形成研讨记录提交区域项目组 以 简报的形式撰写该阶段研讨 学习 交流小结 提交至区域项 目组 3 学员围绕研修主题及拟突破的学科重难点 反思自己 在讲授该重难点方面 有哪些经验 存在什么问题 并认 真完成问题反思单 第三阶段 铺路搭桥学策略 第三阶段 铺路搭桥学策略 20162016 年年 1111 月月 1 1 日日 1111 月月 2020 日 日 1 学科坊主观看课程 并以公告的形式向本坊学员推荐课 程 发起线上研讨活动 围绕本次研修主题 自己做出示范微 课 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微课 上传至平台 供学员观看 学习 2 学科管理员组织本校研修小组集体看课 参与研讨活动 完成一份研修活动记录 提交至区域项目组 3 学员学习重难点课例 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 完成一份 研修记录单 提交至网络项目组 积极参加自己所在研修小组 组织的集体看课 研讨活动 第四阶段 助学解惑做妙招 第四阶段 助学解惑做妙招 20162016 年年 1111 月月 2222 20172017 年年 1 1 月月 1515 日 日 1 学科坊主组织本坊学员发起线上研讨活动 回答本坊学 员的问题 梳理突出问题提交网络项目组或专家 认真点评或 推优学员的自荐作业 以简报的形式将研修活动小结提交至区 域项目组 每个坊提交一套重难点解决妙招精品微课集锦 微 课数不少于本坊学员总数的 5 2 学校管理员组织本校学员开展观课 议课活动 提交一 份校本研修线下活动记录 支持学员参与跨校区域研修活动 区域管理员为各校跨校区域开展研修活动做好沟通 协调服务 工作 每所学校提交一套重难点解决妙招精品微课集锦 每个 学科至少一个微课 3 学员沿着 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检测 的 路径 完成一个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微课 第五阶段 同伴互助磨一课 第五阶段 同伴互助磨一课 20172017 年年 3 3 月月 1 1 日日 4 4 月月 3030 日 日 1 坊主组织一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 最佳团队课例或微 课评比 活动 并针对线下研修活动情况 提交一份线下活动 记录 推荐不少于本坊学员 30 的优秀个人作品集 每个坊提 交一套微课题集锦 2 学校管理员围绕学员制作的妙招微课 开展集体研磨 观课 议课活动 根据学员参与校本研修的参与度与贡献度给 予综合成绩评定 3 学员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 围绕学员提交的妙招微课 开展集体研磨 观课议课 积极参加坊主组织的 最佳团队课 例或微课评比 活动 每位学员提交一个教学重难点微讲座 第六阶段 精彩绽放展成果 第六阶段 精彩绽放展成果 20172017 年年 5 5 月月 1 1 日日 6 6 月月 3030 日 日 1 学科坊主在第五阶段选出的学员个人作品集中 在精选 出优秀的个人作品集 进行点评 成为本坊精品 本坊精品不 少于本坊学员总数的 5 参加研修网举行的 精彩绽放 精 品分享 展播活动 梳理本坊成果 提炼特色和经验 提出反 思建议 完成一份研修总结 2 校级管理员发掘 好教师 好成果 做好本校典型经 验 先进做法的梳理与总结工作 以简报的形式 认真 详实 完成研修总结的撰写工作 3 学员参加研修网举行的 精彩绽放 精品分享 展播活 动 五 研修学习方式 1 各校以本校教研组或者备课组为单位组成研修小组 教研 组长或者备课组长任小组组长 对于参训教师人员不足组成校 本研修小组 如阳光小学各教学点 可以用结对帮扶的方式就 近组建跨点研修小组 结成学习共同体 由阳光小学学校管理 员决定小组组长 2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 依靠优质教育资源和成 熟的网络教育学习手段 以操作平台为依托 以课例为载体 以工作坊坊主为指导 以校级管理员为管理 引领学员顺利 有效地完成网络研修学习活动 3 在学校管理员的安排下 在各学科坊主的专业引领下 学 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网络课程 按要求提交记录单 认真撰 写日志 发表话题并参与话题 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 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 各校集中研修期间 由学校管理员统一 要求 各学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线下的集中学习和研讨交 流活动 并形成研修成果提交至平台 6 研修考核 1 1 区县管理员职责及考核要求区县管理员职责及考核要求 职责介绍职责介绍 阶段阶段管理职责说明管理职责说明 制定本县区项目组织管理制度 研修前期制定计划 制定县域项目规划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至 第四阶段 落实经费根据培训规划和职责分工 落实培训经费 活动支持 支持学校开展网络支持下的校本研修 支持学科坊主开展研 修活动 组织开展跨校区域研修活动 监管评估对学校和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 第五阶段至 第六阶段 成果汇聚 发掘 好学校 好教师 好成果 做好典型经验 先进做 法的总结与宣传推广 考核要求考核要求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指标描述指标描述分值分值 管理制度 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本县区项目组织管理制度 含项目组织管理结构 县级骨干培训者团队建设情况 培训 教研 电教等部门力量整合情 况 职责分工 管理制度等 15 培训方案 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县域项目规划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 将项目纳 入县级培训规划 研修目标明确 主题突出 有地域特色 保证经费 投入和设备条件 15 监管评估 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学校和机构考核评价办法 对县域内校本研修进 行监管评估 15 1 学员参训率达到 95 以上 计 20 分 85 94 计 18 分 70 84 计 15 分 50 69 计 10 分 50 以下不记分 20 组织管理 2 学员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 计 20 分 80 94 计 18 分 60 79 计 15 分 50 59 计 10 分 50 以下不得分 20 研修活动 督促区域学科工作坊坊主组织线上研修活动 工作坊坊主组织研修活 动不少于 10 个 每个 1 5 分 满分 15 分 15 满分 100 分 二 区域学科坊主考核要求 二 区域学科坊主考核要求 考评维度考评维度得分细则得分细则分值分值 学员参训率达到 95 以上 计 5 分 85 94 计 4 分 70 84 计 3 分 50 69 计 2 分 50 以下不记分 5 组织管理 学员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 计 5 分 80 94 计 4 分 60 79 计 3 分 50 59 计 2 分 50 以下不得分 5组织力 研修简报 撰写研修简报 包括一期本坊研修计划 一期研修过程简报 一期研修总结 每期简报 6 分 本项满分 18 分 18 点评本坊学员的自荐作业 1 篇计 0 5 分 本项满分 10 分 10 作业指导 推优本坊学员单篇作业 1 篇计 0 5 分 本项满分 5 分5 优品推荐 推荐本坊学员 30 以上的优秀个人作品集 学员 第二阶段 第四阶段的作业聚合 计 20 分 25 29 计 16 分 24 15 计 12 分 14 5 计 8 分 5 以下不计分 20资源建设 个人作品集 建设 精品点评 点评本坊学员 10 精品个人作品集 计 10 分 8 计 8 分 6 计 6 分 4 计 5 分 2 计 2 分 10 发布网络研修活动 组织本学科组教师参与研讨 每次 4 分 至少 2 次 本项满分 8 分 8 指导力 研修活动 组织线下研修活动 提交 1 份线下研修活动记录 计 10 分 本项满分 10 分 10 学习力看课观看网络课程达到 180 分钟 得 9 分 本项满分 9 分9 满分 100 分 二 学校管理员考核要求 二 学校管理员考核要求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指标描述指标描述分值分值 1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将网络研修内容与本校校本研修活动相结合 以 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校本研修年度计划 校本研修目标明确 任务具体 特色突出 时间安排具体 含校本资源建设方案及更新机制 本项满 分 10 分 10 制定方案 2 结合本校实际 以简报形式提交一份校本研修管理和考核制度 含校 本研修组织管理 校级骨干培训者团队建设 本项满分 10 分 10 撰写简报 提交一期分阶段研修活动及成果简报 一期研修总结 每期简报 5 分 本项满分 10 分 10 1 提交不少于两份线下研修活动记录 每份 5 分 本项满分 10 分10 组织管理 2 参与 3 个以上 含 3 个 线上研修活动的学员比例达到 95 以上 计 10 分 80 94 计 8 分 60 79 计 6 分 50 59 计 4 分 50 以 下不得分 10 1 学员参训率达到 95 以上 计 10 分 85 94 计 8 分 70 84 计 6 分 50 69 计 4 分 50 以下不记分 2 学员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 计 20 分 80 94 计 18 分 60 79 计 15 分 50 59 计 10 分 50 以下不得分 组织管理 3 学员 90 分以上达到 15 以上 计 10 分 10 15 计 8 分 5 10 计 6 分 5 以下不得分 40 研修活动 学员线下研修活动成绩评定 所有学员的线下研修活动成绩都被评定得 10 分 否则不得分 10 满分 100 分 四 学员考核明细 四 学员考核明细 1 成绩认定 学员合格成绩 85 分 学员成绩达到 95 分 含 95 分 以上 才有获得评优资格 学员需要在规定阶段依次完成相关学习获得分数 拓展 学习不设上线 学员积极参与获得积分 2 考核细则 课程学课程学 习习 5 5 分分 参加线参加线 上活动上活动 1010 分分 线上提交成果 线上提交成果 3535 分 分 线下研线下研 修 修 4040 分 分 阶段与主题阶段与主题 课程学 习 每 学时 30 分 钟 1 分 平台学 习 20 分 研修 计划 单 问题 反思 单 研修 记录 单 教学 妙招 校本研 修表现 预热阶段 熟悉方案 逛平 台 第一阶段 结伴研修预一案 60 分钟 2 分 1 次 2 分 1 份 5 分 第二阶段 经验反思定起点 90 分钟 3 分 1 次 2 分 1 份 5 分 第三阶段 铺路搭桥学策略 120 分钟 4 分 1 次 2 分 1 份 5 分 任务学任务学 习满分习满分 100100 分分 第四阶段助学解90 分钟 1 次 提交一 个妙招 学校管 理员根 据学员 线下研 修的表 现 提 交妙招 的质量 进行打 分 满 分 40 分 七 研修效果 1 通过网络研修学习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