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语言训练_第1页
智障儿童语言训练_第2页
智障儿童语言训练_第3页
智障儿童语言训练_第4页
智障儿童语言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智障儿童语言训练,第一节 概 述,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语言障碍的评定语言障碍训练的注意事项智障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一、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听觉障碍(听损接受/表达)自闭症(模仿语言/自言自语/单调)智力发育迟缓(表达/理解)发育性失语(表达/理解)语言环境脱离(隔离/贫民窟)构音器官的异常(脑瘫/腭裂),二、语言障碍的评估,(一)语言障碍评估的目的,确定患儿是否存在语言障碍语言障碍的类型及程度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监控教育与训练的效果收集患儿的语言资料,为科研服务,(二)语言障碍的评定程序和内容,相关检查,1、听力检查(500-4000Hz)2、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普遍、150张图片、2.5-18岁、仅测词汇3、伊利诺伊心理语言能力测验(ITPA)理解、综合、表达、构成、记忆;3-8;114、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5、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6、构音障碍检查,语言行为的评定,“S-S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日本音声言语医学会句法学语言的构造形式(form)语义学语言的内容(content)语用学语言的运用、展开(use),(三)语言障碍训练的注意事项,基本条件训练原则训练条件记录方法误反应的场合处理,1、基本条件,总的要求:良好的外在环境&适宜的条件采取持续、直接的训练;改变或去除不利于语言发展的环境和不良因素;与耳鼻喉科、儿科医生,保育、教育专家合作,确定最佳训练方法。,2、训练原则,以评定的语言阶段为训练的出发点改善和丰富患儿的语言环境去除影响患儿语言发展的不良因素,3、训练条件,场所(个别化、集体、场景、家庭)频率时间(半小时-1小时为宜)课题组成(2-3个训练课题)母亲或家属的协助,4、记录方法,训练的课题训练的方法反应的情况(时长、内容、正误),5、误反应的场合处理,首次:不直接点明错误,用婉转的口气提示:是这样做的吗?/是这个吗?再次:演示、模仿依旧:介助、手把手地教直至形成正确的反应,(四)智障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四大类型,词汇发展障碍语法发展障碍语用发展障碍非言语交际障碍,1、词汇发展障碍,词汇的构成词汇量少词汇理解障碍词语运用的品质差,词汇的构成,表示称谓、事物、生活用品等的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和愿望的动词;表示大小、好坏、多少等容易观察、分辨的形容词。表示用品、身体部位、空间位置的名词;具有判断意义的判断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和呈现、消失等抽象意义的动词;以及表示干净、可爱、对错等抽象意义的形容词。表示抽象事物和时间、处所的抽象名词;表示趋向的动词;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表示数量概念的数词和量词;表示对象的介词。,词汇量少,考察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考察儿童获得词汇的总量。智障儿童词汇增长虽然与其年龄同步发展,但在相同的环境和时间内智障儿童词汇量的增长幅度要大大低于正常儿童。,词汇理解障碍,对抽象意义的词语理解困难 如,不能理解“外人”和“外面的人”的区别。对含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理解困难 如“魁梧”、“雅致”、“珍贵”等 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智障儿童认知水平低,与社会的接触有限,观察又粗泛,所以对这类词汇理解比较困难,容易产生错误。,词语运用的品质差, 常用词语的运用水平低 首先,智障儿童因对词汇的理解不深入或有误,而导致言语活动中的选词、用词不当。 其次,有时他们也会将学到的某个书面词语不合时宜地用于口语中,令人费解。 再次,智障儿童将词汇运用于言语实践的能力也较差。 量词使用混乱 如,将“一张桌子”说成“一只桌子”。, 代词掌握困难 特别表现在表达中人称的转换时,智障儿童不能依据复述者主体的改变而及时转换人称。 一词多用 智障儿童因词汇贫乏,因而一词多用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导致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大大降低。 用词单一 智障儿童因词汇贫乏,因而在表达用词上相当单一,缺少变好,导致语言运用的品质大大降低。如“响亮”、“洪亮”、“嘹亮”。, 少用或不用虚词 汉语中想要表达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就必须使用虚词,但智障儿童基本不用。为弥补这部分信息,他们多采用语境提示或重新说明的办法完成信息交换。 少用修辞性词语 智障儿童的言语缺少修饰性,话语非常直白,所以给人以言语简单之感觉。 词序颠倒 由于智障儿童对词语所表示的概念不理解,因而出现模仿运用某一词语时词序颠倒的现象。,2、语法发展障碍,句子理解障碍句法运用障碍,原因?,语法涉及的是规则,反映使用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智障儿童的逻辑思维较差,可能导致语法运用严重障碍。,句子理解障碍,紧缩复句理解困难 紧缩句中省略的成分比较多,理解者必须靠给出的语义信息推知隐含的意义,是较高的思维活动。例如,对“他不说也知道”一句,实际上有两个主语,一个隐含在句中,要根据具体语境推知。,部分复句理解困难 原因有二: 其一,复句中各分句的逻辑联系是靠关联词语表现的,由于智障儿童对抽象的关联词语不易理解,影响了其对复句意义的准确把握。 其二,由于复句的意义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形式得以体现的,因而理解复句,就必须整体理解,如果只理解其中的一个分句,就会导致语义理解错误。,句法运用障碍,原因:轻、重度智障儿童主要问题在于其认知水平和交际经验不足,导致其在说话过程中因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使句子结构混乱或不完整。智障儿童句法获得的顺序是:简单单句复杂单句复句。单句发展的顺序为:主谓句/非主谓句特殊句/紧缩复句。复句的发展的顺序为:并列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承接复句选择复句。,句法运用障碍,结构简单 研究显示,平均年龄在十岁左右的中度智障儿童,自发性言语中句子长度平均为4.35个词,仅相当于4岁左右孩子的言语水平。重度智障儿童常常以词代句,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句子成分残缺 智障儿童喜欢省略,最常省略的是句子的动词,即谓语部分。该部分的缺少非常容易造成交际上的歧义。如果没有语境的支持,他人无法理解。随意添加句子成分 智障儿童在言语中有时不会使用恰当的省略技能,造成句子信息的冗余。,疑问句运用能力差 智障儿童掌握最好的是陈述句,而最差的是选择问句和反问句。反问句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现肯定的意义,而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义,对此智障儿童难以理解,因不理解当然也就不使用。少用关联词 不用或在一个分句中使用关联词语,是智障儿童复句表达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递进复句:“(不但你)不能骂老师,(而且)我也不能骂老师”。承接复句:“老师(先)说,(然后)我说”。,逻辑关系混乱 如,智障儿童想要表达“我是妈妈的宝贝”这个意思,因对判断中逻辑关系的确定方式没有掌握,说成了“妈妈是我的宝贝”。这反映了智障儿童对领属关系的认识还很模糊。语序混乱 智障儿童对一般的语序可以把握,对比较复杂的句型、语序把握有困难。无法表达 当智障儿童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场景或情感时,他们便无法用言语表达其即时的感受。,3、语用发展障碍,语用理解障碍语用运用障碍,语用?,语用即语言的运用:运用恰当的语言材料顺序进行交际的能力。反映言语者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道德趋向和智力发展水平,因而语用将影响交际的成败。现象:有些智障儿童的口语发展比较好,口语表达并无明显障碍,这只是从语言结构方面作出评价。若从语用的角度分析评价,会发现他们的话语不合时宜,或不符合汉民族的思维和用语习惯(如交际违法现场语境、不会延续话题等)。,语用理解障碍,难以理解言外之意首先,他们不能分辨他们所听到的话语是否已经真实地反映了说话者的表达意图。其次,他们也不能理解说话者没有说出的意义。话语的关联性差例如,有智障儿童突然跑到父母面前问“你买苹果了吗?”不等父母回答,他已快速跑开。没有前期交际语境,因而无法理解。,语用运用障碍,交际过程中,语用障碍比语音、词语、语法等障碍更影响交际,它可能导致交际双方的情绪波动,甚至中断交际。智障儿童的语用运用障碍主要表现在:违法交际语境由于智障儿童认知障碍及对人文环境、社会契约、文化传统等了解有限,因而他们在说话时常常忽略现场语境,给人不合时宜之感觉。例如在厕所里与人谈论饭菜的问题。,忽略交际对象的身份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育障碍、社会接触有限、语言环境单一、言语发生晚,交际机会少,所以他们不会依据交际对象选择交际策略。例如,当不熟悉的老师向他提问时,他会说“我不说”或“我不告诉你”。显然不符合礼貌交际原则。忽略谦虚准则喜欢说自己好、说自己的优点,引起别人不满,导致交际失败。,延续话题能力差智障儿童交谈中最大的语用障碍就是不会延续话题。轮换技能差轮换表达是会话中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一项特定规则。但智障儿童在交谈中很少自觉遵守轮换表达规则。,4、非言语交际障碍,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获得是靠学习者通过日常有意识地观察、揣摩、模仿、巩固获得的。因而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运用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交际双方、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特地的解决问题需要等几个要素构成。在这一过程中,视知觉、心理发展过程和准确的非言语交际手段理解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智障儿童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思考、不善理解等特点导致他们非言语交际手段的障碍。,非言语交际障碍,表情语的理解和运用困难智障儿童一般能利用和理解如“哭”、“笑”、“生气”等明显的表情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