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工作报告_0_第1页
党委工作报告_0_第2页
党委工作报告_0_第3页
党委工作报告_0_第4页
党委工作报告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4党委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正当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 ,精心部署“十二五”之际,*镇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下,今天正式召开了。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州委六届十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过去五年来我镇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规划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凝聚全镇党员的力量,带领各族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展愿景,开拓创新谱蓝图,展谱联动力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现在,我受大会主席团委托,谨代表中共*镇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齐心聚力、真抓实干,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镇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州委、县2 / 34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结合*实际,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主题,带领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齐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着力培育生物、水电、旅游三大产业,打牢教育、农业、生态、交通、市政、能源六个基础,坚定不移抓发展、旗帜鲜明抓稳定、以人为本抓民生、立足长远抓生态、强化责任抓党建,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启了“十二五”规划的新征程,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天然林禁伐、“”事件、国际金融危机及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实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富民强镇的新局面。农村经济总收入 万元,比 2016 年的万元增长 125 %,年均递增万元;农业收入 万元,比 2016 年的万元增长 %,年均递增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 万元,比 2016 年的 万元增长64%,年均递增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312 元,比 2016 年的 1324 元增长 150%,年均递增元;粮食总产量万公斤,比2016 年的万公斤增长 8,人均有粮 433 公斤,比 2016 年的 412 公斤增长 5;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5下降到。除3 / 34粮食产量因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稳定,其余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取得了大幅增长。这是支柱产业培育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按照县委确定的“113”产业发展布局,结合我镇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培育生物、水电、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增强了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生态立镇”发展战略,生物产业成效显著。立足富集的生物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川达香水百合,巴珠中药材、套袋苹果、野蜂驯养、木瓜“生态围栏” ,其宗泡核桃,启别冰葡萄、土鸡放养,川达、海尼、巴珠白云豆,柯那、启别、*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生物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通过生物产业的调整,涌现出了一大批党员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云岭先锋”工程、 “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三建三带三创”工作的稳步推进,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推进“产业强镇”发展战略,以水电为主的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五年来累积完成水电投资亿元,装机容量达 22600千瓦,腊普河格登电站、柯功河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旅游业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五年累计投资 4000 多万元完成了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门禁系统、游客访问中心、野生动物救护站、主干道、巡护道等一期主体建设工程的协调工作,公园于 2016 年 10 月 1 日揭牌运营,实现门票收入零的突4 / 34破,我镇旅游业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其宗“三江并流”浓缩景观建设完成,外宣效果明显提升。两年来国家公园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 2077 人次,门票总收入元。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针对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我们始终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发展拉动大投资”的发展理念,依托重点项目建设,整合利用各种项目资金, 充分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完善了一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五年来,共新修村组公路 50 公里,到目前为止,全镇 120个村民小组已有 110 个村民小组修通了通组公路,覆盖率达 91%,完成卫生路万米,拓宽硬化总投资 420 万元的巴珠村通村公路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通车率达 100%,自然村通车率达 91%,德维(塔)二级油路在*镇境内过境里程为48 公里,涉及 4 个建制村,999 户农户,4995 人,在协调组的共同努力下,征地赔偿工作已于 2016 年 1 月底结束,赔偿金额达 5 千多万元,目前,镇协调组正在积极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新建河桥 9 座(它洒桥、习究桥、汝柯桥、迪功桥、柯功桥、喇嘛寺桥、新村桥、柯那桥、格里卓桥) ;在全面通电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并协助电力部门相继实施了 40 个自然村的农网改造,其余 61 个自然村农网改造也已纳入规划;认真做好农村 “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解决了 42 个村民小组 7625 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5 / 34全问题,80%的村民小组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新建三面光水利 17 公里,田间配套渠系 13 公里,抗旱蓄水池 28个,容量 468 立方米,新建永久性防洪堤公里 ;投入资金650 万元完成公里的*、启别大沟建设;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为改善*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我镇旅游业发展步伐,投入 15 万元完成了 1300 米的热巴一条街路灯建设,投入 10 万元完成了 2000 米供排水系统建设,投入 10 万元完成了 1000 平方米的街道绿化,投资 15 万元的小型集贸市场建设也在积极实施中。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按照“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努力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统一, “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柯公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腊普河部份地段生态工程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替代能源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镇太阳能普及率达 52%,沼气池安装率达46%;下发了相关文件严禁在腊普河、金沙江流域进行炸鱼、电鱼等有损生态平衡的不法活动;各村妇女小组专管本村护林防火工作,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保护和改善,森林覆盖率达 92%;以“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加大农村环境治理,6 / 34美化农村环境,促进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镇直机关单位、各村都制定了环境卫生整治的各项制度,将环境卫生整治层层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对所辖区域进行卫生整治,辖区内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为我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干净舒适的外部条件。这是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不断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组建了民兵应急分队、半专业扑火队及镇专职消防队,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五年来,成功扑灭森林火警火情 4 起,扑救民房火灾 6 起,成功处置了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投资万元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213户,投资 220 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220 户。这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始终坚持把握改善民生这个重点,全面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镇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投资 250 万元完成上海帮扶*中心校校舍建设工程,投资 40 万元完成*中学围墙、大门和传达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教育”的教育改革部署,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共撤并了 18 个教学点,学生 168 人,代课教师由原来的 107 / 34人减少到现在的 5 人。逐步缓解了校点分散、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 、 “藏区高原农牧民学生救助”工程,扎实推进“两基”攻坚,顺利通过“普九”评估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初中毛入学率为%。而且,我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已连续几年名列全县农村中小学的前茅。二是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认真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和麻疹强化免疫政策,及时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防控、医疗服务、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共设置 26 个农家卫生医疗点,覆盖农户 1845 户,占全镇总户数的 56%,覆盖人口 7751 人,占全镇人口的 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为全镇人民群众减轻看病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6 年全镇参合率为%,2016 年参合率上升到%,增幅为%。截止 2016 年 12 月底,合作医疗全镇门诊报销万元,住院报销万元,居全县乡镇级第一位。投资 25 万元完成 5 个行政村(巴珠、启别、川达、海尼、柯那)农村卫生室建设,农村卫生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得到改善。三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的提升。加强了计生宣传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加大对“奖、优、免、补”政策的宣传实施力度,大力开展新农村新家庭人口健康促进项目。年均开展优质服务 2312 人次,实施手术8 / 34126 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以内,计划生育率控制在 95%。四是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县文体局的支持下全镇 7 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家书屋,发放图书 90 件,配发书架 35 套;“西新工程” 、 “村村通”广播电视台站正常运行,20 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设备安装 3616 套,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 100%;依托“香格里拉” 、 “三江并流” 、 “达摩祖师洞”和“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四大优势品牌,通过举办各种民族节日和欢庆活动,加强了对外宣传,使*的知名度得到展示和提升,以玛里玛萨风情为主的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五年共组织文艺演出活动 135 场次;2016年 6 月份选送和明远同志到省内演讲格萨尔王的传说 ,荣获省级一等奖;迪庆州民族广场舞的普及推广工作有序进行, “*热巴”的申遗工作也在积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更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五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16 年以来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 95%以上,住院和门诊人数逐年增加,补偿标准逐年提高,补偿资金做到现场及时减免,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基本信息表 8047 份,开展居民健康体检 4326 人次;农村社会老保险工作顺利启动,2016 年参保人数 9013人(16 岁59 岁) ,收缴金额万元,参保率为 9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及时足额发放,保障范围逐年扩大,到9 / 342016 年共有 5197 人享受农村低保补助,其中:农村低保对象 4577 人,60 岁以上农村高龄贫困老人 1033 人,全年共计发放低保金万元;强化对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助、汽车家电补贴、农村五保、救灾救济等各种惠农补贴和民政救灾救济资金的监督落实,规范程序、管理、操作和发放工作;认真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科学技术的宣传利用力度不断加大,五年共举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132 期,接受培训 12500 多人次。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使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青年在广阔的农村舞台上实现了再就业。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择业观念,鼓励外出务工、多渠道自主择业,2016 年共登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 943 人,劳务输出逐步成为促进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六是扶贫开发工作有力推进。2016 年以来,以落实整村推进和对口帮扶工作为主线,全镇共实施了启别、巴珠、其宗、柯那 4 个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伟托、汝柯、多那阁、机支、响古箐 5 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其宗 2 个行政村以工代赈项目,肯次布、史垮底 2 个村民小组异地扶贫开发项目,投资 675 万元的 280 户游牧民定居工程。着力改善了全镇居民的生存条件和住房条件,为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 / 34这是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一切都是为了稳定,稳定是为了发展。*地理位置特殊,流动人口多,信教群众多,是维西县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特别是自“3?14”事件以来,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任务急剧加重。一是为确保辖区内社会稳定,2016 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实行党委成员、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包村、包寺制,在敏感节点,及时进驻各村和寺庙、教堂开展工作,形成了书记负总责,成员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结合“促小康” 、 “促和谐” 、 “促民族团结进步” 、 “创先争优”等活动,广泛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广大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筑牢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三是根据实际,借“四五” 、 “五五”普法之机,大力宣传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土地法 矿产资源法 、 水法 、 森林法 、 禁毒法 、 信访条例 、 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知识,同时了解掌握农村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待发的矛盾隐患,努力加以化解,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在开展工作的方法上,力求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宣传教育,让宣传的内容深入人心。利用空余时间,邀请僧侣召开座谈会,以诚恳的态度与僧侣们谈心,给他们讲解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相11 / 34互沟通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患于未然,把稳定和谐工作做实、做强,宣传中做到了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全面宣传又有侧重点,加深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了解,增强群众的社会主义优越感和对党的感情。五是把“三农”问题放在了首位。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实现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科技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针对我镇整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落后的客观现实,镇里每年都会找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农技方面的老师到各村教授种养殖科技知识,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通过科技培训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很大程度地增加社会稳定因素,凝聚了人心,促进了社会安定与和谐,取得了良好成效。六是继续推行支委、党小组长负责重点人员管理制度,及时掌握重点人员活动情况、思想状况,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了“致富思源、脱贫感恩”教育活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命运靠忠诚、前程看民心”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继承革命传统、热爱美好家园”教育活动;在广大僧尼中开展“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教育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党支部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发挥了核心领导和凝聚人心作用,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七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各种12 / 34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消除, “十一五”期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八是严格信访条例的贯彻执行,有效控制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得到解决。平安和谐,政治稳定的社会局面为我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助力。九是狠抓农民服务站建设。按照“农民服务站”实施细则,每个月的第二、第三个星期,我镇农民服务站 13 个部门轮流深入到各村进行服务指导,实地调查了解农户遇到的困难,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排解疑难,宣传讲解各类支农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农村合作医疗、土地使用证办理等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使老百姓在知晓政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国家的关怀,深受群众好评。农村低保、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也采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进行了宣传,并以“三评三审三公示”的方式进行操作。对未能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让上级部门第一时间知晓群众的呼声,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规更好地服务群众,从而进一步促进我镇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实现我镇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基础。十是以“四个结合”为总抓手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议事决策程序,为工作开展找准了载体。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党建工作、各项重大活动、各项工作机制、重点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在13 / 34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按照省委、州委、县委的部署,紧密结合我镇实际,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也是促发展”的观念,继续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云南省十八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精神,在实施“云岭先锋” 工程的基础上,深化了“三级联创”活动,开展了边疆党建长廊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扎实地推进了以“三建三带三创”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建工程,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党的思想、组织、阵地、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推进,全镇上下团结干事、奋发图强,不惧艰难,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工作,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全力推进党员领14 / 34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科学化。1) 、采取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学习的方法,加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学习,同时,以每周五学习日为载体、以上党课为主要内容,抓好广大在职党员干部的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县委下发的党的相关文件、政策、经典论著、先进事迹和普法知识;2) 、利用“千促”工作和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在各村进行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宗教政策和科技知识宣传活动,并把州委和县委的有关决定精神宣传和贯彻落实到群众中,据不完全统计,五年累计召开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大小会议 200 余次,参加会议(培训)人员达到 3 万余人,有力地推进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3) 、积极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点作用,定期组织广大党员观看党员电教片、农业科技知识宣传片等,做到了有学习签到、有学习记录、有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很多党员都能掌握 1 到 3种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真正起到了党员在掌握科技知识方面的带头(带领)作用;4) 、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五年无党员违纪违法现象发生,党委班子团结办事,营造出了良好的干事氛围。二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 “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基层党建“三建三带三创”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基15 / 34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通过党组织优化设置,全镇 7个村党支部全部改设为党总支,设立了农村党支部 32 个,机关事业支部 5 个;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注重党员队伍的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生产一线的优秀分子,五年来培养发展党员 282 名,实现了村民小组长 90%以上由党员担任的目标,消除了党员空白社;在村级党组织进行优化设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选拔、调整配备好村党总支书记,把反对分裂、对党忠诚、有致富能力、公道正派、群众信任的优秀人才选拔为党总支书记,并做好总支书记任前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了激励机制,保证在其岗位上能够较好履行职责,共提拔任用 6 人为总支书记、2 人为副书记(副科) 。积极探索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注入滚动资金 30 多万,组建了 3 个村级集体经济,成立 4 个特色产业党小组(巴珠) ,拥有成员 70 多户,带动农户 560 多户,集体经济培育取得新成效,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得到提高。五年来,先后有二人和一个支部受到省委表彰。三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抓核心、增合力;凭能力用干部,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的同志选派到重要岗位,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同时不断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到大事会上集体议,小事主管领导放开干。书记为“班长” ,16 / 34做好宏观调控、调查监督。如今,党委“一班人”在思想上合心,步调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其次,抓中心、促发展。在实现目标任务过程中,党委积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政府职能得到转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活力显著提高,多数领导已能静下心来想好事,扎下根子做大事,扑下身子干实事,在群众中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最后,抓作风、树形象。在机关成立督查组,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季度工作讲评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切实做到了党委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整体印象与平时量化考核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使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工作作风。四是抓好阵地建设。按照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书报学习材料、有宣传栏、有广播设备、有国旗、有党旗的“七有”目标,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了党员开展政策宣传、学习实用技术、开展健康文体活动的综合活动阵地。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投资 116万元建设了 25 个党员活动场所(3 个修缮,22 个新建)活动阵地的建设彻底改变了我镇农村党支部没有活动室的情况,确保了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是强化制度建设。在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日常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制定了农民服务站实施细则 、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 上下班制度 、 车辆管理制度 、 政务公开制17 / 34度及干部职工学习制度等;以启别村党总支为试点,严肃年底党员民主评议,在全县率先推行“党员民主评议群众测评”制度,扩大了民主评议的范围,使广大群众参与到监督党员的行列中来,既增强了群众的积极性,起到监督管理党员的作用,又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使党员测评更加公开化、民主化;严格执行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学生)和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据统计,五年累计帮扶困难学生 134 人,困难群众 165 人,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对全镇经济和项目建设做到全面领导,使各项任务都能较好地完成。六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五年都没有发生违纪、违法的事,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阳光化、透明化,提升了党委威望,增进了班子团结,提高了办事能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稳步发展。同志们,五年发展不寻常。五年中困难重重,我们共克时艰;五年来硕果累累,我们倍感欣慰。过去的五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生态更加完好、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团结、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这些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镇历任党政领导班子的智慧和力量,凝结着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18 / 34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镇第一届委员会,向各位同志和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五年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要实现富民强镇,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党的藏区工作方针政策不动摇,走符合*实际和特点的发展路子;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千方百计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打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巩固党在*的执政基础、力量基础和群众基础。在过去五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后劲不够强,非公经济发展滞19 / 34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小,科技含量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解决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条件还不足;集镇建设明显滞后,城镇化水平还很低,落后的公共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小城镇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农村能源消耗之间矛盾突出;各项重点建设和产业开发带来的矛盾增多,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再加上我镇境内寺庙多,僧侣多,且是“鸡鸣四县”的结合部位,因此,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仍然很多;个别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工作作风不实。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促进我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度重视藏区发展,各级更加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维西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壮大支柱产业,强化生态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局面的发展加速期。维德二级公路建设和县委有关*保和镇20 / 34澜沧江旅游线路建设、集镇建设等规划,将为我镇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为破解发展阻力,激活发展潜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提供强大支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主动顺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我镇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藏区扶贫开发历史机遇,以“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和迪庆建设五大国家公园为契机,依托香格里拉品牌效应,抓住德维塔二级油路香格里拉旅游小环线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对我镇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达摩祖师洞、神川热巴”为依托做强我镇旅游产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族团结为重点,按照“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化兴镇、和谐安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和“113”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发展、稳定和民生三件大事,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五大环节,凝聚全党力量,带领各族群众,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社会21 / 34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再创新辉煌。“ 十二五”时期,我镇的发展目标是:围绕建设绿色生态经济镇、民族特色文化镇、两地四县毗邻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三大目标,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农村贫困面下降到 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2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5%,旅游社会总收入年均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2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以上,青少年文盲率下降到 2%以下,婴儿防疫接种率达 100%,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3以内,农户通电率达 100%,饮水安全率达 90%以上,基本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镇综合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集镇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更加进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增长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第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跨越发展的竞争力。实践证明,依托自身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2 / 34是我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快我镇生物、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培育进程,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一是要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应用水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种养殖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从我镇实际出发,在全镇范围内抓好青稞种植基地、核桃种植基地、冰葡萄种植基地、香水百合种植基地、优质白芸豆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苹果、木瓜种植基地、稻田养鱼基地和以天麻、虫娄等为主的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切实转变过去那种“重生产、轻销售”的错误观念,把寻找市场作为政府服务农业和服务农民的重要工作之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二是注重旅游业的挖掘和培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维西东大门和改革发展的前沿。州、县人民政府把*的旅游开发作为维西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凭借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给我镇把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旅游业开发本着起点高、步伐快的思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重点打造推出“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 “达摩祖师洞”和以古典23 / 34热巴艺术、玛里玛萨为主的民族特色文化风情。争取用五年的时间,把*旅游景区培育成香格里拉旅游的精品景区之一,冬季旅游圣地,弥补香格里拉冬季旅游的不足,把旅游业建设成全镇的龙头支柱产业。二是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作用。加大以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为核心的*景区后续建设和推介宣传工作,积极开展“达摩祖师洞” 、 “启别千年银杏王”及“其宗石门关”等景区的前期工作,加快旅游业产品的开发步伐,提高我镇旅游知名度和品牌效应。要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着力打造旅游业相融合,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推动我镇旅游业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带动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交通运输、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协调发展。三是注重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是唯一承袭完整的藏传古典热巴舞的地方,*古典热巴至今仍保持着原始、古典的风貌,是迪庆州唯一的“热巴艺术之乡” 。*是个多民族大杂居的地方,居住着藏、纳西(其中有隶属纳西族支系的玛里玛萨人) 、傈僳、彝、白、普米、回、汉 8 种民族,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长期交往,形成*古朴、传统、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婚嫁、丧葬等民族风情和别具风格和特色的饮食文24 / 34化,尤其以玛里玛萨风情最为奇特。宗教文化在*有“一山两派、一地两教”的奇观,*民族特色文化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培育,积极与资金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合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走产业发展道路,联手打造以“热巴艺术”和“玛里玛萨风情”为品牌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以增加群众收入和弘扬民族文化为目的,动员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推向市场,推向海内外,让更多的人了解*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到*,从而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或今后几年内把*特色文化业培育成全州境内一个闪光的产业。把生态产业、旅游业与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用特色文化提升生态产品的品位,从而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同时加强民族特色文化镇形象宣传、包装策划工作,积极把州委确定的“五个一”工程落到实处。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夯实跨越发展的支撑力。牢牢把握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央、省委加大对藏区发展扶持力度的机遇,继续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加强交通、水利、农业、集镇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我镇基础设施总体较为薄弱的状况。一是打牢交通基础,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公路交通条件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旅游公路,改善乡村公25 / 34路。在保障好现有乡村公路畅通的同时,自力更生与上级扶持相结合,花更大力气抓好通组公路建设,同时进一步抓好农村卫生路建设和桥梁建设,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全镇通组公路覆盖率达 100%,全面提升全镇道路交通的通达率和通畅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河道防洪等工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等五个方面对水利发展的需求。继续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抗涝能力,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确保农田增产增收,继续延袭“渔米之乡”的美誉,尽快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确保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大腊普河、柯功河等流域的治理力度,尽量减少腊普河、柯功河流域洪涝、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保护好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替代能源,推广沼气池、节能炉、太阳能等其他替代能源的普及,做到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小镇建设为重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加强镇政府驻地集镇供电、农贸市场、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场、街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完善和加强农村基础通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农村电话的普及率,逐步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全面升级改造城乡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数字电视,开展多功能增值业26 / 34务,以数字化推动信息化,进一步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扩大覆盖率。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切实解决好群众用电困难问题,进一步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第三、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努力增强跨越发展的凝聚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保障民生、造福人民。在经济发展、财力增强的基础上,切实加大民生投入,确保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把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和人才强镇战略真正落实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上,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采取有效措施降辍保学,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大学生奖励扶持政策,全力推进集中规模办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各族群众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入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着力改善中心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巩固农家卫生室,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让农民人人享受初级医疗服务。认真落实“降消”项目,切实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加强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继续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推进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27 / 34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三是继续巩固农村“五保”制度。按照政策规定核定五保对象和供养标准,把符合供养标准的对象全面纳入保障范围。四是继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对有重病重残人员和高龄老人的家庭优先纳入保障范围。对缺乏劳动力、因灾因病返贫和单亲家庭给重点照顾,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五是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就医难有效措施,在各级财政对新农合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和落实对农民筹资的收缴工作,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基金,帮助特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参加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补助,不断提高参合率。六是继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为原则,强化宣传方式和手段,改变农民落后观念,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实现全体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通过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充分明确有关职能部门职责,加强协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积极稳妥,稳步推进,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七是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全28 / 34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突出重点,保护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多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使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民族体育协调并进。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设备和文化资源共享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第四,着力推进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宣传贯彻环保工作法律法规,增进公众环保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和小河流域治理工作,继续实施并完善集镇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制度,保护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继续实施腊普河禁渔期制度,积极开展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维护矿产等资源的国家所有者权益,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二是坚持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加强对“禁炭令”的贯彻执行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理顺林政管理秩序,加强林政综合执法工作,严禁滥砍乱伐,严禁非法捕猎,强化护林防火知识宣传,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制度,加强火源管理,切实加强天然公益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天然植被的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退耕29 / 34还林(草)工程建设,提高国土森林覆盖率。继续抓好腊普河综合治理、柯功河和小流域等综合治理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以保护滇金丝猴为重点,继续抓好萨马阁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农村污染治理、环境整治和替代能源的投入力度,重点抓好垃圾处理场建设和市政排污管道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旅游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抓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气候变化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增强人民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实施环保工程。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建成全州生态环境最好,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旅游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使生态经济逐步对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最终成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五年后,绿色生态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0%以上,占财政收入的 50%以上,占农民纯收入 40%以上。第五,抓统筹、促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太低,农业从业人口比重太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找到出路,是我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缓慢的重要原因。今后要研究和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措施以扫清障碍。目前,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市政基础设施,以次干道、组团路、供排水、电网、垃圾处理、街道绿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强化城市功能,美化市容市貌。30 / 34城镇建设坚持合理规划,注重与培育特色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整产业布局、发展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具有*特色的小城镇。根据*实际,走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又促进旅游业,实现产业向城镇聚集,从而加快城乡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路子。第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坚持村民自治制度,依照村民自治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妥善处理好在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教育,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宗教人士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政治和经济、文化、社会事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继续推行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村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化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增强政务、村务透明度,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巩固提高“四五” 、 “五五”普法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六五”普法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强化依法治理,培养农村“学法用法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 ,不断完善充实镇、村、组三级法制宣传员队伍,有效推动“平安创建”活动,提高全民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继续31 / 34执行副科以上干部挂钩联系村(寺)制度,坚持一人一岗包村、包寺制,明细责任意识,确保敏感节点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