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堂坝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春堂坝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春堂坝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春堂坝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春堂坝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 1 1 工程概述 1 1 2 水文气象 2 1 3 本合同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3 1 4 工程施工特点 4 1 6 本工程施工总目标 5 1 7 编制依据 5 第二章 施工总体规划 5 2 1 施工技术规划 5 2 2 施工队伍及设备的组织 7 2 3 施工准备及临建设施 7 2 4 主要施工方案规划 7 第三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 8 3 1 编制原则 8 3 2 工期要求 8 3 3 施工总进度计划 9 3 4 施工关键线路的制定 9 3 5 工期保障措施 9 第四章 施工平面布置 11 4 1 施工布置条件与原则 11 4 2 施工道路 12 4 3 风 水 电系统 13 4 4 施工期排水及废水 废浆 废渣处理 15 4 5 通讯系统 15 4 6 集中制浆站及输浆管路布置 15 第五章 钻孔 灌浆工程 15 5 1 工程概况 15 5 2 灌浆施工原则 16 5 3 灌浆试验 17 5 4 钻孔 17 5 5 裂隙冲洗及压水试验 17 5 6 灌浆 18 5 7 施工工艺 20 5 8 灌浆质量检查 25 5 9 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26 第六章 施工组织机构 28 6 1 施工组织机构 28 6 1 1 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 29 第七章 资源配置 30 7 1 施工人员配置 32 7 2 主要机械 设备配置 32 第八章 施工质量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33 8 1 质量方针 原则及目标 33 8 2 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及控制要点 33 8 3 质量管理机构 34 春堂坝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框图 35 第九章 施工安全措施 37 9 1 安全管理 37 9 2 施工安全管理机构 38 9 3 安全保证体系 41 9 4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41 9 5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42 9 6 雨季 汛期施工安全措施 43 第十章 文明施工 43 10 1 文明施工的目标 43 10 2 文明施工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44 10 3 文明施工实施措施 44 10 4 文明施工考核 管理办法 46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措施 47 11 1 环境保护范围 47 11 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47 11 3 环境保护措施 47 第一章第一章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1 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春堂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小金县境内的沃日河上 为引水式电站 电站为沃日河 干流日尔 春堂坝段梯级规划开发的第四级 其取水枢纽位于沃日河上 于左岸取水 后经长约 13054 20m 的引水隧洞至小金河上发电厂房 该电站为具有日调节水库的引水式电站 工程的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 电站采用 引水式开发 水库正常蓄水位 2449 80m 相应总库容为 85 4 万 m3 调节库容 37 万 m3 具有日调节性能 电站装机 3 台 单机容量 18MW 总装机容量 54MW 电站由首部枢纽 引水系统及厂区枢纽等组成 引水系统由引水隧洞 调压井及压力管道等建筑物组成 引水隧洞长 13054 20m 进口底板高程 2423 00m 末端底板高程 2406 40m 纵坡 i 0 00126 洞型为马蹄型 顶拱内半径 2 17m 洞高 4 34m 引用设计流量为 47 1m3 s 流速 2 96m s 地下调压室采用阻抗式 采用圆形断面 内径 10m 竖井顶 底高度满足涌波要求 底板高程 2406 40m 顶部高程 2490 90m 井高 84 50m 阻抗孔口直径为 2 1m 最高 涌浪水位 2487 899m 最低涌浪水位 2415 953m 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阻抗孔以上 37 1m 范围衬砌厚 2m 剩余段衬砌厚 1 5m 对 类围岩段井壁四周进行固结灌浆 处理 固结灌浆孔间 排距 3m 有效孔深 7m 固结灌浆孔内插 28 锚杆 井顶以上为半圆弧穹顶 穹顶钢筋砼衬砌 衬砌厚度 1 5m 固结灌浆间 排距 3m 有效孔深 7m 设置 60m 交通洞 交通洞城门洞型 宽 4 5m 高 5 5m 钢筋砼衬砌 衬砌厚度 0 5m 洞顶设置 3 个排水孔 排距 3m 排水孔深 4m 交通洞 25m 为覆盖层进 洞 压力管道为地下埋管 采用经两个 卜型 岔管向三台机组供水的联合供水方式 管道由上平段 斜管段 下平段组成 主管总长 513 728m 内径 3 5m 最大流速 4 97m s 最长支管长 29 2m 支管内径 2m 最大流速 5m s 每条支管末端与蝶阀相连 压力管道全部采用钢板衬砌 采用外包 60cm 厚微膨胀混凝土 并对顶拱进行回填灌浆 对 类 类围岩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钢管采用 16MnR 钢材 1 21 2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 小金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地区 属于西高原气候区 主要受西风 环境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具有高原型型季风气候特征 冬季时间长 气温低 降水少 气候寒冷而干燥 夏季时间短促 雨日多 雨强小 气候凉爽 另外本流域 还具有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风速达 风沙大等特点 小金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区 属川西高原气候区 主要受西风环 流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具有高原型季风气候特征 冬季时间长 气温低 降水 少 气候寒冷而干燥 夏季时间短促 雨日多 雨强小 气候凉爽 另外本流域还具 有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风速大 风沙大等特点 据本流域内小金县气象站 1961 1990 年气象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 11 9 极端最 高气温 35 9 1967 年 5 月 28 日 气象站所在地 极端最低气温 11 7 1961 年 1 月 16 日 气象站所在地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606 8mm 多年平均降雨日数为 139 天 最大一日降雨量为 37 1mm 1984 年 8 月 6 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0 多年平均蒸发 量 2125 4 mm 多年平均风速 2 1m s 历年最大风速 19 0m s 相应风向 WSW 小金河为大渡河左岸的一级支流 由北向南流 流域内的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 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与降雨特性基本一致 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小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在 5 10 月 平均流量为 140m3 s 其水量占年水量的 83 5 6 8 月更集中 平均流量为 171m3 s 其水量占年水量的 60 1 最枯季为 1 3 月 平均流量为 20 8m3 s 其水量仅占年水量的 2 4 月 份 项 目 123456789101112 年 多年平均 mm 1 45 020 4 44 4 83 612697 8 71 610144 09 81 5606 8 降水 量 最大一日 mm 4 28 717 4 23 5 31 5 37 1 34 0 27 5 37 0 36 7 24 55 537 1 表表 1 11 1 小金县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表小金县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表 1 31 3 本合同工程项目及本合同工程项目及工程量工程量 多年平均 2 35 59 713 3 16 2 17 6 20 8 20 7 16 6 12 67 32 611 9 极端最高 20 4 25 6 30 5 31 6 35 9 35 5 34 8 35 3 33 5 30 5 25 3 17 835 9 气温 极端最低 11 7 9 9 6 6 1 4 3 76 08 67 63 1 0 4 5 7 10 11 7 各月蒸发量 mm 95 313920222426723322322016815611980 62125 多年平均 m s 1 72 32 62 52 52 02 02 12 02 01 81 42 1 风速 最大风速 m s 12 3 18 0 16 3 13 0 16 0 16 09 711 0 11 0 11 3 12 0 11 018 0 平均相对湿度 38394247536363606459484252 日照时数 h 1551772202252321852012071761981651782277 5 序号项目名称单 位工程量备 注 一引水隧洞 1 回填灌浆 m228337 2 固结灌浆 m21008 3 砼钻孔 m4753 4 基岩钻孔 m21542 二调压井 1 回填灌浆 m21898 2 固结灌浆 m4863 1 表表 1 21 2 合同主要工程量表合同主要工程量表 1 41 4 工程施工特点工程施工特点 该引水隧洞局部砼衬砌洞段部位存在渗水及股状喷水 根据招标文件显示 本标 岩体风化 卸荷较严重 受构造挤压强烈 岩体较破碎 地下洞室穿越地岩也主要为 板岩和砂岩互层围岩 并且部分地下洞室地下水较为丰富 故本标工程钻孔时应充分 注意地下水的压力 灌浆时如孔内水流过大 要提前测定孔口水压 注意灌浆压力 防止外压与内压对砼面造成破坏 压力管道底板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 围岩以板岩和变质砂岩为主 主要以 类为 主 岩体破碎 采用外包 60cm 厚微膨胀混凝土 并对顶拱进行回填灌浆 对 类 类围岩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钢管采用 16MnR 钢材 根据招标文件相关资料和围岩分类标准 调压室围岩坡面岩体侧向风化 卸荷较 严重 受构造挤压较强烈 高程 2430m 以上为风化卸荷岩体 岩体完整性系数 Kv 为 0 15 0 45 岩体破碎 完整性差 呈碎裂状 散体状结构 围岩分类为 类 高程 2430m 以下为微新岩体 裂隙发育 呈互层状结构 围岩分类为 类 本工程施工难点主要体现在工作面分散 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1 51 5 施工施工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优质高效 快速有序 安全环保 文明施工 保证合同工期内容按质按量按期 完成 本工程施工总指导思想 加强领导 强化管理 技术先行 严格监控 确保 3 调压井钻孔 m6293 三压力管道 1 接触灌浆 m21338 2 2 回填灌浆 m23370 3 固结灌浆 m4412 4 钻孔 m5482 工期 优质安全 文明规范 争创一流 强化管理 以人为中心 以工程为对象 以质量为生命 以合同为依据 强化企 业内部的各项管理 充分挖掘生产要素的潜力 确保目标的实现 技术先行 使用新规范 利用新工艺 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 配备精良的施工设 备 确保新技术的实施 严格监控 为确保按设计要求的全面实现 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 掌握 第一手资料 旨在指导施工 控制质量 确保工期 紧抓关键工序 关键线路 制定目标工期 采用经济杠杆 提高效率 优质安全 把我局 ISO9002 系列标准贯穿施工全过程 高标准 严要求 工程均 一次验收通过 合格率 100 优良率 90 以上 始终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防 治结合 的思想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工地安全建设 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火防盗 等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国标 文明规范 切实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 文明施工 做到施工场地整洁有序 争创一流 在施工中 以 一流的管理 一流的质量 一流的安全 一流的施工 建一流的工程 向业主负责 1 61 6 本工程施工总目标本工程施工总目标 1 质量目标 创优质工程 达到国家 水利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工程 合格率 100 优良率达到 90 以上 2 安全目标 达到 四无 一杜绝 一达标 即 无职工因工死亡 无 重大交通责任事故 无火灾事故 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杜绝重伤事故 安全生 产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争创无流血工程 3 文明生产目标 实现 两型五化 即安全文明型 卫生环保型 硬化 净 化 美化 绿化 亮化 4 工期目标 从发布开工令之日起算 7 个月后完成所有工作内容 并在适当 情况下 尽可能提前完成 为电站提前投入运行提供宝贵的时间 1 71 7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L T5148 2012 2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 2007 3 相关的规程 规范及要求文件等 4 现有的设计图纸 通知 文件及建设相关方的要求和建议等 5 招标文件 6 我方已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7 四川沃日河春堂坝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第二章第二章 施工施工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2 12 1 施工技术规划施工技术规划 2 1 12 1 1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 难点及重点 我部将以科学 先进 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 为先导 围绕本工程重点 难点项目 控制性关键项目展开工作 确保合同目标的实 现 为此 对本工程我部施工技术规划如下 1 充分利用发包人提供条件 因地制宜 在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 节约用地 合理布局 充分利用现有施工条件 制订科学的施工程序 方案 方法 2 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总体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积极采用先进 合理的施工技术和优选施工工艺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钻孔灌浆施 工与混凝土衬砌跟进作业 即前面衬砌 后面紧跟灌浆工作面 混凝土衬砌与灌浆作 业交叉施工 采用多工作面同时施工的方法 缓解工期紧张的矛盾 3 以合同控制工期 总工期 施工质量安全目标为基础 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 措施 并保障各阶段工程形象进度如期顺利实现 满足工序的合理搭接 协调平衡 4 统筹安排 合理计划 科学组织 做好人力 物力的综合平衡 努力实现均 衡生产 5 投入性能良好 高效先进 保证率高 数量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 满足本工 程施工需要 6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 的法律法规和规程 改善劳动条件 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创建文明工区 2 1 22 1 2 技术措施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 难点 本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如下 1 本工程的项目管理层由长期从事同类工程钻孔灌浆施工 具有丰富经验的管 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 安排具有针对本工程特点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2 合理安排 超前考虑 快速进场 迅速开展工作 迅速组建项目经理部 施 工队伍 机械设备作到 三快 即 进场快 准备工作快 开工快 快速保证工程 顺利开工 3 现场施工投入先进的配套设备 组织高强度机械化施工 所采用设备必须保 证性能良好 另外还将按各单项工程高峰期的平均施工强度需要考虑一定数量的各型 设备以作备用 4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组织 提前做好技术方案 资金 物资等方面准备与储 备 优化方案 合理安排各部位施工时段 尽量做到平行作业 均衡生产 5 处理好与本标工程密切相关的主体工程标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协调各个工 序之间的工作 做好交叉作业的安排与组织 施工中紧紧围绕重点 难点项目 控制 性关键项目的施工需要 统筹规划安排各个工作面之间的平等与交叉作业的关系 保 证合同工期的要求 2 22 2 施工队伍及设备的组织施工队伍及设备的组织 2 2 12 2 1 施工队伍的组建施工队伍的组建 针对本标工程 我局将以参加过类似工程的精干力量组建项目经理部 并由单位 统一抽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补充 进行本项目施工管理 主要的管理人员选择年富 力强 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高的专业人才 进场的施工人员 力求精干 一专多能 合理配备管理人员 各技术工种人员和普通工人 并根据施工内容和进度的需要 保 持现场施工人员的合理流动 现场施工组织结构的设置 力求精简 高效 运转灵活 满足业主要求 2 2 22 2 2 施工设备的组织施工设备的组织 本工程机械设备由单位内部统筹安排 统一调度 主要机械设备通过公路运输至 现场 本工程配置的设备确保精良 数量充足 根据合同协议书约定及施工实际需求 配置满足施工进度的设备 机具等 设备 机具在正式施工前半个月抵达施工现场 2 32 3 施工准备及临建设施施工准备及临建设施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本工程采用快速进场 快速施工 按照 先施工后生活 先 打开 工作面 再完善 的原则 临建与主体平行作业安排生产施工 住房由项目部自行租住房屋 选址尽量靠近施工现场 距离监理部 一分局项目 部步行几分钟就到 2 42 4 主要施工主要施工方案规划方案规划 结合本工程特点 按照 紧抓关键项目 突出重点与难点 的原则 进场后 立 即准备灌浆试验的前期工作 试验完后 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资料与成果 早日开始引 水隧洞本标段的灌浆施工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及工期保障措施 3 13 1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3 1 13 1 1 响应合同文件 满足控制工期要求的原则响应合同文件 满足控制工期要求的原则 施工总进度的各节点与目标工期均以合同文件中给定的控制工期为依据 在各控 制工期以前 与节点目标相关的施工内容必须完成 达到相应的施工形象 并为下一 节点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3 1 23 1 2 逻辑关系合理的原则逻辑关系合理的原则 施工进度的编制过程也是将工程进行项目分解并进行逻辑关系排列 组合的过程 因此必须保证逻辑关系正确 合理 工程项目的分解要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 施工程 序要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并符合所采用的施工方法 能充分发挥施工设备的性能 根据工程特点 本工程总体程序需要处理好与土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协作 3 1 33 1 3 方案优化 经济合理的原则方案优化 经济合理的原则 施工进度是以施工方案为前提而编制的 只有合理 优化的施工方案 才能编制 出合理的进度计划 而施工方案的确定必须以合理可行 便于操作 节约资源为原则 绝不能不顾成本而盲目追求方案最优 3 1 43 1 4 确保关键线路的原则确保关键线路的原则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各个节点目标都是关键线路的体现 因此总体目标的实现就 是确保关键线路上各施工项目按期完成 施工进度的编制要做到关键线路明确 关键 施工项目强度合理 同时兼顾非关键项目协调进行 3 1 53 1 5 均衡作业的原则均衡作业的原则 进度计划中 除特殊限制条件外 在有效施工时段内 尽量做到施工均衡 连续 进行 从而充分利用施工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施工成本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 节点工期要求及工程特性 施工安排按照 多面平行 避免干扰 协调推进 的原则 进行 3 23 2 工期工期要求要求 1 本工程工期定于 2015 年 8 月 15 日进场 开始前期施工准备 包括 临建 台车制作 风水电等等 2 初步计划 2015 年 9 月 4 日正式开始灌浆作业 实际开工时间以业主发布的 开工令为准 于 2016 年 2 月 20 日完工 3 有效施工工期 6 个月零 5 天 3 33 3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 考虑到本标段灌浆工程量大及工期要求紧等特点 我部将按照要求组织人员 设 备进场 进场后除抓紧时间进行临建设施建设外 再根据提供工作面的情况 进行灌 浆试验施工 并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复的灌浆试验报告进行编制施工方案 措施等 本合同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包括回填灌浆 固结灌浆等施工内容 各施工工序需按 步骤进行施工 本工程的灌浆施工质量要求高 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关键 在能保 证总工期目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考虑均衡施工 并减少同时施工的工作面数量 以减 少和避免本标段内 本标与其它标段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合同工程计划在 2016 年 4 月 31 日前全部完工 为了满足施工进度计划 我部计划开展多个施工作业面对引水隧洞 压力管道 调压井进行灌浆施工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 施工进度按以下要求控制 1 2015 年 8 月 15 日 2013 年 9 月 1 日完成通风 水 电系统及施工台车的安 装等 2 2015 年 9 月 4 日正式开始灌浆试验施工 3 2016 年 2 月 20 日完成本合同工程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件一 春堂坝水电站基础处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3 43 4 施工关键线路的制定施工关键线路的制定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要求 同一部位需先进行回填灌浆 回填灌浆检查合格后方可 进行该部位的固结灌浆施工 确定的本标段工程关键线路为 人员设备进场 施工风 水 电 钻孔与灌浆台车制作安装 灌浆试验 回填灌浆施工 质量验收 接触灌浆 施工 质量验收 固结灌浆施工 质量验收 施工现场清理 工程完工 3 53 5 工期保障措施工期保障措施 3 5 13 5 1 组织保证措施组织保证措施 针对本工程特点 我部将以参加过类似基础工程的施工队伍为基础组建项目经理 部 主要的管理人员选择年富力强 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高的专业人才 进场的施工 人员 力求精干 一专多能 合理配备管理人员 各技术工种人员和普通工人 并根 据施工内容和进度的需要 保持现场施工人员的合理流动 现场施工组织结构的设置 力求精简 高效 运转灵活 满足施工要求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 明确各部门 各岗位的职责范围 为该项目配备充足的 能适应要求的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加强现场的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搞好现场施工生产的一个重要保证 使每一个参 加施工的职工充满责任感 荣誉感 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 3 5 23 5 2 计划控制保证措施计划控制保证措施 在一 二级进度计划控制下 制定三级施工进度 制定每月工作计划 作业队和 班组制定每周工作计划以至每天的实施计划 把全部工作纳入严密的计划控制之下 加强对计划的检查 跟踪 督促 建立月会 周会 每天碰头会等制度 检查工 程进展和计划执行情况 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 尽可能的做好各方面的充分估计 和准备 避免一切可预见的不必要的停工和延误 对于因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 度延误时 要及时研究着手安排追赶工期计划 3 5 33 5 3 技术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 建立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 逐级落实技术责任制 建立技术管理程序 认真制定各施工阶段技术方案 措施 以及应急技术措施 做好技术交底 如钻孔 灌浆参数等 建立技术档案 把技术管理落实到实处 针对该工程的特点 抓好新技术 新工艺的推广运用 组织科技攻关 及时解决 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严格按照质保大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程序和施工程序 提高质量管理 素质 防止因质量问题造成停工或返工 3 5 43 5 4 其它保证措施其它保证措施 1 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原则 统一指挥 统一调度 及时协调各施工部位工作 减少干扰 现场管理机构准确及时地掌握生产及设备等各种情况 加快施工进度 2 选派足够的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配足足够的先进设备 为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3 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专业技术 专业化施工队伍和专用设备 确保重点关键 项目按进度顺利施工 4 充分利用网络 微机管理等新技术 对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加强管理 提 高人员 机械的劳动生产率 5 依据总进度计划 编制季 月 旬施工计划 制定相应措施 保证工程当月 任务当月完成 6 紧抓关键项目 兼顾其它项目 尽量缩短主导工序和关键线路施工时间 7 确保安全 充分利用作业面 组织立体交叉 平行流水作业 做到均衡生产 文明施工 8 科学管理 精心施工 大力推广新工艺 新技术应用 9 采取有效的冬 雨季施工措施 配备足够的防雨 保温 防寒用具 尽量延 长有效施工天数 确保足够的施工工期 10 按照 GB 19000 ISO 9000 系列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对生产过程中所有 工序进行全过程跟踪控制 确保工程进度 质量和安全满足要求 11 建立明确的经济责任制 严格考核 奖惩兑现 充分调动合作各方各施工 队伍的积极性 12 加强现场维护 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为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13 严格安全管理 搞好安全生产 确保按计划顺利施工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所需运输的物资主要包括灌浆所需主材 水泥 施工设备及辅助材料等 施工布置主要内容包括 临时施工道路 供水 供电 供风 制浆和输浆 施工通讯 及生产生活设施 施工辅助设施等等 详见附件二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 14 1 施工布置条件与原则施工布置条件与原则 4 1 14 1 1 布置条件布置条件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用地范围 本工程生活营地设置于一分局项目部附近 工程所 需的工程主体材料均由甲方提供 其余材料由我部自行购置 4 1 24 1 2 布置原则布置原则 1 在甲方提供的施工场地内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 2 布置尽量做到与整个施工区域内的总布置协调 统一 做到美观实用 安全 经济 井然有序 便于统一管理 一切临时建筑物和施工设施的布置应满足钻孔灌浆 工程施工需要并互相协调 避免干扰 尤其不能影响主体工程的施工和运行 3 满足施工要求 方便施工管理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 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安全 施工进度满足要求 4 综合考虑地形 地质条件 场内外交通和出渣 供水 供电等因素 尽量在 允许的施工用地范围内布置 避免扩大用地范围 同时根据施工特点 进行施工场地 规划 5 本着节省 易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 在满足施工布置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 临建工程量 充分利用主承包单位可为工程服务的临时设施 建筑 加工制造 修配 及运输等企业 6 根据工程布置特点 施工程序 布置条件 布置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 式 与主体工程关系密切的施工设施尽量靠近施工场地布置 其它相互有关的施工设 施则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以缩短运距 7 施工总布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 防火 卫生 环保等规定 4 24 2 施工道路施工道路 4 2 14 2 1 对外交通对外交通 沃日河流域处在阿坝州 甘孜州的交通网络中 有 S303 省道从电站右岸工程区经 过 工程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春堂坝水电站发电厂房距小金县城 2km 小金县可通过 303 省道在映秀与 213 国道相连 经成灌高速至成都的公路距离为 295km 或经过丹巴 县通过 211 省道沿大渡河下行与 318 国道相连 经泸定 天全 雅安 该线路至成都 的公路距离为 521km 工程对外交通便利 4 2 24 2 2 施工区交通施工区交通 为满足现场施工和生活需要 各施工支洞与主线公路均有施工道路相连 能够满 足施工交通要求 4 2 34 2 3 施工场地施工场地 施工场地由发包人协调解决 4 2 44 2 4 施工现场临建设施施工现场临建设施 发包人负责协调引水隧洞主体标承包单位提供主施工用管路及施工用电线路 我 部进行各分路的构建并承担相关费用 4 34 3 风 水 电系统风 水 电系统 4 3 14 3 1 施工供风施工供风 本工程需要供风的项目主要为回填灌浆 固结灌浆的钻孔 主要采用移动式空压 机在洞内工作面直接进行钻孔供风 4 3 24 3 2 施工供水施工供水 4 3 2 1 供水条件 1 生活营地用水由我部自行解决 2 施工用水在施工支洞口设蓄水池 再采用水泵抽送至各工作面 4 3 2 2 供水项目 本工程主要供水项目有 钻孔施工 灌浆施工及辅组生产等施工用水 4 3 2 3 消防安全 生活营地 辅助作业区的消防安全采取干粉式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仓库 施工区等处及施工机械车辆上配备适当数量手持式干粉灭火器 4 3 34 3 3 施工供电施工供电 根据甲方提供的主电源处接至各施工作业面的总配电柜 再从总配电柜内分别向 各支线路进行单独供电 4 3 3 1 施工用电 1 供风 供水 供电系统用电 2 浆液制输系统用电 3 各工作面钻孔 灌浆施工用电 4 排污系统用电 5 电焊机 加工设备等用电 6 施工现场照明用电等 4 3 3 2 供电范围及供电负荷 供电范围 浆液制输系统 各钻孔灌浆工作面和生活 办公 抽排水及辅助作业 等用电 供电负荷 高峰期负荷约 1200KW 4 3 3 3 供电线路的布置 本工程施工用电主要为钻孔 灌浆 抽水及照明用电 在砼衬砌完后接土建线路 至钻孔 灌浆施工工作面 施工用电总功率 557kw 另为避免灌浆时因停电等原因造成 灌浆中断及灌浆管路堵塞等 每个施工支洞洞段租赁 1 台 120KW 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 电源 用于临时停电后应急施工 具体施工用电设备负荷见表 4 1 表表 4 14 1 主要用电设备负荷统计表主要用电设备负荷统计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 功率 kW 合计用电 容量 Kw 备注 1高压灌浆泵SGB6 10台2818 5296 2高速搅拌机ZJ 400台37 530一台备用 3低速搅拌机JJS 2B台282 540 4卧式水泥罐50T套31515 5储 浆 桶1000L台31010 6移动式空压机4m 台92260 7钢筋切割机台11010 4 44 4 施工期排水及废水 废浆 废渣处理施工期排水及废水 废浆 废渣处理 为保护环境 在各制浆站 灌浆施工面和洞内沿线适当位置设置沉淀池 将废浆 废渣通过沉淀后将废水采用自流或抽排的形式排到指定集水坑统一抽出洞外 再将沉 淀后的废渣统一装袋 采用小型货车或农用运输至甲方指定部位弃放 4 54 5 通讯系统通讯系统 4 5 14 5 1 施工现场通讯施工现场通讯 洞外通讯采用有线网络电话 手机等 另外为了加强内部通讯联系 配置一定数 量的手持式对讲机 洞内灌浆工作面之间的通讯采用对讲机 门铃电话 或电铃 信 号灯等 以满足施工通讯要求 4 64 6 集中制浆站及输浆管路布置集中制浆站及输浆管路布置 为保证工程质量与高效施工 我部将在洞外合适地点布置一座集中制浆站 集中 制浆站均设防雨和防潮措施 防止施工用水泥受潮结块 引水隧洞内再布置 2 处转浆 站 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对各施工作业面进行浆液中转 集中制浆站包括简易的水泥平台 约 100m2 安设 4 台高速搅拌机制浆 6 台低 速搅拌机储浆 3 台高压泵 以及供水 输浆管路系统等 单座制浆站制浆能力约 500L min 满足高峰期施工用量需求 输浆管路为 25 活接头钢管 浆液中转站 采 用 SGB6 10 型高压泵转输浆液 浆液经搅拌后分送至各灌浆施工作业面或灌浆机组 再按所需水灰比调制使用 输浆管路直径为 25 第五章第五章 钻孔 灌浆工程钻孔 灌浆工程 5 15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项目灌浆工程主要为主洞内混凝土衬砌段的回填灌浆 固结灌浆及接触灌浆 8水泵台122 530 9电焊机台22856 10照明及其它1010 8合计557557 工程量详见表 5 1 引水隧洞围岩主要为 类 其次为 类 局部为 类 围岩主要为风化 新鲜的 变质砂岩与板岩互层 局部分布少量千枚状板岩 强度低 地下水丰富 压力管道底板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 围岩以板岩和变质砂岩为主 主要以 类为 主 岩体破碎 采用外包 60cm 厚微膨胀混凝土 并对顶拱进行回填灌浆 对 类 类围岩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钢管采用 16MnR 钢材 根据招标文件相关资料和围岩分类标准 调压室围岩坡面岩体侧向风化 卸荷较 严重 受构造挤压较强烈 高程 2430m 以上为风化卸荷岩体 岩体完整性系数 Kv 为 0 15 0 45 岩体破碎 完整性差 呈碎裂状 散体状结构 围岩分类为 类 高程 2430m 以下为微新岩体 裂隙发育 呈互层状结构 围岩分类为 类 表表 5 15 1 钻孔 灌浆主要工程量表钻孔 灌浆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 位工程量备 注 一引水隧洞 1 回填灌浆 m229376 46 2 固结灌浆 m17310 3 砼钻孔 m2308 4 基岩钻孔 m17310 二调压井 1 回填灌浆 m21898 2 固结灌浆 m2940 3 钻孔 m3150 三压力管道 1 回填灌浆 m2 2323 2 接触灌浆 m2 2323 3 固结灌浆 m1476 4 钻孔 m1678 2 5 25 2 灌浆施工原则灌浆施工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 设计图纸和相应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标段灌浆 工程项目有 回填灌浆 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等 灌浆施工顺序为 在同一地段内 先进行回填灌浆 后进行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在现场生产性试验完成后进行 灌浆应 遵循分序加密的原则 固结灌浆采用环间分序 环内加密的原则 逐段逐序进行灌浆 固结灌浆采用孔口封闭 孔内循环法灌注 回填灌浆采用纯压式灌注 5 35 3 灌浆试验灌浆试验 灌浆试验拟定在 6 洞下游 桩号 11 254 5 11 278 5 11 316 11 343 两处 具 体试验内容及方案见已上报试验大纲 详见附件三 灌浆试验大纲 5 45 4 钻孔钻孔 5 4 15 4 1 回填灌浆孔回填灌浆孔 根据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 在顶拱 120 范围内布孔 孔深深入岩石 10cm 钻孔 机具选用 YT 28 手风钻 钻头直径采用 38mm 5 4 25 4 2 固结灌浆孔固结灌浆孔 固结灌浆孔呈梅花形布置 采取 YT 28 手风钻钻孔 孔径大于 38mm 孔深深入 基岩 3m 调压井深孔固结采用 YGZ 80 圆盘钻进行钻孔 孔深深入基岩 7m 孔径大于 50mm 加压力水一次性全孔钻进 5 4 35 4 3 接触灌浆孔接触灌浆孔 钢衬接触灌浆前需制作灌浆孔和排气孔 钻孔采用磁座电钻成孔 孔径不小于 15mm 各灌浆孔和排气孔钻孔结束后 进行孔内套丝 灌浆孔采用镀锌管一端与钢衬 间丝和链接 另一端装上阀门 接灌浆管 灌浆过程中 为加强施工人员联系 在孔 口人员与操作灌浆机人员及现场记录人员各配备一台对讲机 5 55 5 裂隙冲洗及压水试验裂隙冲洗及压水试验 5 5 15 5 1 裂隙冲洗裂隙冲洗 1 固结灌浆孔各孔 段 在灌浆前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 冲洗时间不大于 15min 或至回水清净时止 冲洗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 80 并不大于 1MPa 2 钢衬接触灌浆前使用洁净的压缩空气检查缝隙串通情况 并吹出空隙内的污 物和积水 风压应小于灌浆压力 5 5 25 5 2 压水试验压水试验 1 灌前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进行 采用 单点法 进行压水试验 压水试 验要求按 DL T5148 2012 执行 2 压水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 80 并不大于 1Mpa 5 65 6 灌浆灌浆 5 6 15 6 1 制浆制浆 1 灌浆材料配合比按试验确定的合格标准配制浆液 要求进行标准称量 称量 误差小于 5 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 2 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 测定浆液密度和黏滞度等参数 并作好记录 3 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 使用高速搅拌机时不小于 30S 浆液在使用前必须 通过筛过滤 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应不大于 4h 否则视为废浆处理 4 制浆站制备水灰比 0 5 1 的纯水泥浆液 输送浆液流速为 1 4 2 0m s 各 灌浆点按来浆密度 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进行浓改稀后使用 5 浆液温度保持在 5 40 超过此标准视为废浆处理 5 6 25 6 2 灌浆机具灌浆机具 1 灌浆泵 本工程水泥灌浆采用 SGB6 10 型三缸柱塞灌浆泵 主要技术指标如 下 排量 r min 100 最高压力 Mpa 10 活塞直径 mm 60 活塞行程 mm 85 活塞往复次数 min 1 152 排水口直径 mm 50 吸水管内径 mm 50 重量 不包括动力机 750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 1890 860 60 电动机型号 YB180M 4 KB 380 660V 18 5Kw 1470r min SGB6 10 型高压灌浆泵的排量和压力满足灌浆要求 且该灌浆泵能灌注水泥砂浆 有利于回填灌浆及大渗漏带的封堵 2 高速搅拌机 采用杭州探矿机械厂生产的 ZJA 400 型高速搅拌机进行制浆 转速 1400r min 拌制能力 400L min 有效容量 l 400 电动机功率 Kw 7 5 许用水灰比 0 5 1 搅拌时间 min 2 重量 kg 360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 mm 1200 920 1570 3 低速搅拌机 本工程水泥灌浆采用 JJS 2B 型低速搅拌机 其主要技术指标 见下 容量 200 搅拌轴转速 rpm 33 搅拌时间 水灰比为 4 1 分 次 4 动力 kw 2 2 钢筒直径 mm 740 出浆口直径 mm 64 重量 Kg 369 外形尺寸 长 宽 高 mm 1000 850 2100 5 6 35 6 3 灌注浆液及配合比灌注浆液及配合比 灌注浆液可参照表 5 2 中的配合比 开灌水灰比根据灌浆试验确定 并经监理人 批准方能施灌 浆液浓度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变换 表表 5 25 2 灌注浆液配合比灌注浆液配合比 类 别回填灌浆固结灌浆 水泥浆 水 水泥 0 5 0 6 1 3 1 2 1 1 1 0 6 1 或 0 5 1 2 1 1 1 0 8 1 0 6 0 5 1 浆液配合比 砂浆 水泥 砂 水 1 1 0 6 0 8 必要时灌注水泥砂浆砂浆配比参考 回填灌浆 5 75 7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 5 7 15 7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5 7 1 1 回填灌浆 按两个次序进行 先施工 I 序孔 后施工 II 序孔 孔位按设计要求布置 分类编 号 施工工艺见图 5 1 5 7 1 2 固结灌浆 施工程序为 钻灌施工准备 序孔施工 序孔施工 序孔施工 压水 检查孔施工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5 2 5 7 1 3 接触灌浆 施工程序为 打开预留孔丝堵 压缩空气清孔 灌浆 若有串浆则闭浆 结束待 凝 一天后打开放水 拧上丝堵 电焊封堵磨平 涂漆 转下一孔 质量检查 其施 工工艺流程见图 5 3 图图 5 15 1 回填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回填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孔深 6m 钻灌机具就位 孔深 6m 钻进至终孔 全孔一次冲洗压水水 第二段卡塞灌浆浆 提塞至孔口灌第一段 封孔灌浆 钻进至终孔 全孔冲洗压水 孔口卡塞灌浆 封孔灌浆 图图 5 25 2 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图 5 35 3 接触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接触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拧开预留丝堵 通水检查 灌 浆 结束待凝若有串浆则闭浆 一天后放水 电焊封堵磨平 涂 漆 转 下 一 道 工 序 5 7 25 7 2 回填灌浆回填灌浆 1 回填灌浆在衬砌砼达到 70 设计强度后进行 分区段进行施工 2 回填灌浆采用纯压式方法灌注 3 回填灌浆的压力和浆液水灰比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确定 灌浆 由低处向高处推进 灌注水灰比 0 5 或 0 6 1 的水泥浆 空隙大的部位应 灌注水泥砂浆 但掺砂量不应大于水泥重量的 200 4 回填灌浆结束标准 在规定的压力下 灌浆孔停止吸浆 并继续灌注 10min 即可 结束 5 回填灌浆压力 以试验结果为准 6 回填灌浆封孔 灌浆结束后 排除孔内积水和污物 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全 孔封填密实 孔口抹平 5 7 35 7 3 固结灌浆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遇不良地层 可增为三序 1 灌浆方法 灌浆孔的基岩段长不大于 6m 时 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 大于 6m 时 采用分段灌注 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 基岩段长最深为 7m 将进行分段灌注 第 一段为 3 7m 段长 4m 第二段为 0 3m 段长 3m 一般一泵灌一孔 当岩层注入量较 小的地段时 可采用并联灌注 并联孔数不得多于 3 个 并控制好灌浆压力 2 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 灌注浆液及比级参见表 5 2 浆液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宜多灌浓浆 变浆原则为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 注入率持续减少时 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 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 300L 以上或注入时间已达 1h 而灌浆压力和注入 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明显时 应改浓一级 当注入率大于 30L min 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 漏浆处理措施 采用低压 浓浆 限流 限量 间歇等方 法进行处理 3 固结灌浆结束标准 在规定压力下 当注入率不大于 1 0L min 继续灌注 30min 灌浆即可结束 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 应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4 封孔 采用 导管注浆封孔法 或 全孔灌浆封孔法 封孔 5 灌浆压力以试验结果为准 5 7 45 7 4 接触灌浆接触灌浆 接触灌浆应在砼衬砌结束 60 天后施工 灌浆区域和灌浆孔的位置在现场敲击检查 确定 面积大于 0 5 脱空区进行接触灌浆 每一独立的脱空区布孔应大于 2 个 最低 处和最高处都应布孔 1 灌浆方法 接触灌浆从低处向高处依次进行灌注 并在灌浆过程中敲击震动 钢衬 待高处孔分别排除浓浆后 依次将其孔口阀门关闭 同时记录好各孔排出的浆 量和浓度 2 灌浆压力 0 2Mpa 3 浆液水灰比可采用 0 8 0 6 或 0 5 两个比级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浆液中 可加入减水剂 4 在设计规定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 注入率不大于 0 4L min 时 延续灌注 5min 即可结束灌浆 5 灌浆结束时 应先关闭各孔口阀门后停机 单孔闭浆时间不宜少于 8h 6 若一次灌浆不满足设计要求 可采取复灌 7 灌浆结束后应采用丝堵加焊或焊补法封孔 孔口用砂轮磨平 5 7 55 7 5 特殊情况处理特殊情况处理 5 7 5 1 回填灌浆特殊情况处理 1 灌浆过程中如发现漏浆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 表面封堵 加浓浆液 降 低压力 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 但处理方法报监理人审批或遵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 行 2 灌浆过程中发生与其它孔串浆 当高处孔排除浓浆 接近或等于灌入浆液的 水灰比 后 可将低处孔封堵 改从高处孔灌浆 依次类推 直至结束 3 因故中断 尽早恢复灌浆 如中断时间较长 则扫孔进行复灌 5 7 5 2 固结灌浆特殊情况处理 1 混凝土不密实的部位或遇施工缝 易发生表面冒浆或漏浆现象 在该部位可 以考虑用下面方法进行处理 判断冒浆情况 在灌前压水试验中 通过压力水在表面的渗漏情况进行判断 最为有效 堵漏方法 在大面积的冒浆部位 可采用表面封堵 低压的施工方法 在渗流较小且在一个部 位较为分散的 可以考虑在该部位补孔进行低压灌浆封堵 若某一条施工缝渗流较大 可对该施工缝采用嵌缝处理 2 灌浆过程中 发现冒浆 漏浆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 表面封堵 低压 浓浆 限量 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一般漏浆位置出现在砼浇筑仓与另一个仓施 工缝 砼浇筑时间长出现的冷缝等漏浆 封堵具体施工方法 较为宽的施工缝在灌前 缝宽在 10mm 以上 采用水泥砂浆封堵 把施工缝打成 V 型槽 再封堵 水泥与砂的 配合比 1 2 缝宽在 10mm 以下的采用环氧砂浆 在有漏浆的部位灌浆 采用循环灌浆 方法 压力控制在设计压力的 50 如漏浆较大 压力更低 对于漏浆较为严重的 采 取掺加外加剂或灌浆砂来封堵 3 灌浆施工中发生串浆时 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 可以同时进行灌浆 应一 泵灌一孔 否则应立即将串浆孔用灌浆塞塞住 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 串浆孔再继续 钻进和灌浆 4 灌浆工作 必须连续进行 若因故中断 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尽可能缩短中断时间 及早恢复灌浆 中断时间超过 30min 应立即设法冲洗钻孔 如冲洗无效 应扫孔重新灌浆 恢复灌浆时 应采用开灌比级的浆进行灌注 如吸浆量与中断前相似 即可采 用中断前的水灰比 恢复灌浆后 如吸浆量较中断前减少很多 且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吸浆 则应采 取措施设法补救 5 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 应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 若效果不明显 延续灌注 30min 即可结束灌浆 6 大量耗浆孔段的处理 遇有大量耗浆孔段时 应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 并首先应降低灌浆压力 采用 浓浆 减少并限制其注入率 并视耗浆量情况 采用水泥砂浆 待该段耗灰量超过 3t m 仍不见压力回升 地面又无漏浆的迹象 则应停止灌浆 待凝 24 小时后复灌 复灌时注入率逐渐减少 则应灌至正常结束 复灌时注入率仍很大 灌浆难于结束时 则采用掺中 细砂 水玻璃 水泥浆 液和水玻璃双液法等方法 待耗灰量超过 1t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