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_第1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_第2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_第3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_第4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 1 页 总 5 页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评卷人评卷人得分得分 一 单项选择 注释 一 单项选择 注释 1 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到 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 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批评了 两个凡是 的思想 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首次明确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A B C D 2 1919 年 7 月 25 日 孙中山宣布 如果中国人民希望自由的话 中国人民 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中唯一的伙伴和兄弟就是苏俄红军 据此说明 A 孙中山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 B 孙中山决定放弃对西方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追求 C 孙中山决定学习俄国 实行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D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发生了转变 3 1925 年 纽约时报 特派记者警告说 激进党 国民党 决心废除 所有 外国特殊地位 特权和治外法权 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的激进表现是 A 推翻北洋政府统治 B 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C 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D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4 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 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是 A 马列主义 B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毛泽东思想 5 孙中山先生在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中指出 中国数千年来 都是君主专 制政体 这种政体 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 恢复中国 民族革命已经做成 他的政治 却不过依然同汉 唐 宋相近 故此三百年后 复被外人侵入 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 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 由此可 见 A 民权主义是民主革命的核心 B 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政治革命 C 民生主义是民主革命的目标 D 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缺一不可 6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共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 遵义会议 中共八大 B 中共七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十五大 7 毛泽东在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中说 他们这种理论来源 主要是没 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为此毛泽 东明确提出 A 城市中心革命论 B 新民主主义理论 C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D 社会主义革命论 8 下图是毛泽东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证 这次会议 试卷第 2 页 总 5 页 A 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 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C 作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报告 D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9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共同点是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强调实事求是 实践检验真理 以阶级斗争为纲 A B C D 10 中共十八大文件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 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共同点是 A 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 中国向何处发展 C 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 D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1 史学家对中共某次会议评价道 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新飞跃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突破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当时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不发达 商品经济落后 B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12 戈尔巴乔夫曾说 邓小平 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 全新的世界观 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 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以下 观点不能印证这种 全新理解 的是 A 提出了 三个有利于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斗争 C 社会主义和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13 2011 年为辛亥革命 100 周年 武汉市在全球范围内征集 百年纪念 活动方 案 广州市也投资 3 3 亿人民币建立革命纪念馆 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纪念孙中 山 A 提出三民主义 建立中华民国 B 先后提出新 旧三民主义 C 提出 三大政策 推动实现国共合作 D 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的斗争 14 2008 年 12 月 18 日 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大会上讲道 要问 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这体现了党在新时期 A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试卷第 3 页 总 5 页 D 始终代表中国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15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 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 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D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16 下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中共十四大 17 新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 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 其中 在民生主义方面的进步有 A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B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C 提倡 自由 平等 博爱 D 提出 节制资本 的办法 18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19 校园墙壁小报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二 1 班为准备小报资料 搜集了如下图片 据此 你判断这期小报的主题是 A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B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 2002 年 2 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讲话中说到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 持深入基层 倾听群众的呼声 关心群众的疾苦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 上 胡锦涛同志在这一讲话中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 A 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 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D 要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1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 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批准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 A B C D 22 20 世纪二十年代 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 深感 国民党 正在堕 落中死亡 因此在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我党今后之革命 非以俄 为师 断无成就 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 A 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B 接受苏俄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武装 C 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试卷第 4 页 总 5 页 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赢得民族独立 23 邓小平说 在斯大林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听他的话 才 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下列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 中共坚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 斯大林的话都不符合中国国情 C 斯大林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D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斯大林无关 24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毛泽东提出 赶英超美 的口号 发动 大跃进 1978 年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提出 发展是硬道理 的主张 进入 21 世纪 党中央 提出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25 毛泽东曾强调 新三民主义 必须是 三大政策 的三民主义 在此 毛泽 东着重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 A 代表工农阶级的利益 B 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特点 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D 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评卷人评卷人得分得分 二 非选择题 注释 二 非选择题 注释 26 鸦片战争以后 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 西方先进思想逐步传入中国 志士仁 人求新求变 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真理 点燃了民主振兴的希望之光 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 康有为 说 天道 后起者胜于先起也 人道 后人 逸于前人也 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发展的 有君主专制的 据乱 世 进到君主立宪的 生平世 而后再进化发展到民主的 台平世 是历史的必 然 根据这种进化历史观 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 应当被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所代替 世运既变 治道斯矣 材料二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 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 材料二的作者是谁 新民 的含义是什么 与材料一相比其进步性是什么 3 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民主思想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中国民主政治取得 试卷第 5 页 总 5 页 什么重大成果 4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7 中共十六大在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请回答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分别是在哪一个历史时期 确立的 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2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 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 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 要到来 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 有到来之可能 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 可望 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 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 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毛泽东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 年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 年初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倡的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分别对应中国同 盟会十六字纲领中的什么内容 2 材料二反映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了什么具体的革命理论 抗日战争时 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哪次会议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3 材料三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 1992 年南方谈话 后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4 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 么 本卷由 好教育平台 自动生成 请仔细校对后使用 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 1 页 总 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一 单项选择 1 答案 D 2 答案 D 3 答案 D 4 答案 B 5 答案 A 6 答案 C 7 答案 C 8 答案 A 9 答案 D 10 答案 D 11 答案 B 12 答案 B 13 答案 A 14 答案 C 15 答案 C 16 答案 B 17 答案 D 18 答案 B 19 答案 D 20 答案 A 21 答案 A 22 答案 B 23 答案 A 24 答案 D 25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26 答案 1 提出 三世学说 的历史进化论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2 梁启超 新民 是指有爱国思想 尚武思想 社会公德 独立人格的新国民 积 极启发国民的权利思想和进取精神 是提高国民素质 走向民主政治的第一步 3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 政治民主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仁人志士的思想探索推动了中国政治 民主化的进程 27 答案 毛泽东思想 在 1945 年中共 七大 上确立 邓小平理论 在 1997 年中共 十五大 上确立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在 2002 年中共 十六大 上确立 共同特点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以实事求是为核心 毛泽东思想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