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的知识讲座_第1页
高原反应的知识讲座_第2页
高原反应的知识讲座_第3页
高原反应的知识讲座_第4页
高原反应的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原反应的知识讲座,熊志棱,高原海拔高度与含氧量变化,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高原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高原大气压的变化也是引起高原反应的重要原因。 .缺氧及大气压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一定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另外,机体本身的耗氧量增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会进一步加重氧的供需失调,诱发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或使病情加重。,高原反应发病原因有那些?,由于高度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就愈低,因此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但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含量仍然不变,为使血液中维持人体所需之含氧量,故必须增加红血球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血球之含量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在刚进入山区时,会因为高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就愈剧烈。,高原反应发病原因有那些?,.急性高原反应是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是机体的各种功能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所呈现的临床症状。这种症状多可自行缓解。,高原反应发病原因有那些?,初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高原反应的救治,高原反应的防治,一、进入高原前的准备,进入高原前准备阶段的注意事项,心理准备,身体准备,理性对待:初上高原者既不要抱有毫无准备和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要有过分紧张的恐惧心理。,1、严格体检2、正确锻炼3、日常用品的准备,心理准备,初入高原出现轻度高原反应是正常的机体调节,度过适应期多可自愈,不必过分担忧。各种高原病都可防可治不必过度紧张。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紧张的人,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使自愈时间延长。 进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谓紧张。,心理准备,心理和精神作用与高原反应的发生是有一定关系的。心理和精神作用对机体有以下影响:(1)恐惧心理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机体耗氧增加,促使高原病的发生。,心理准备,(2)精神过度紧张可引起过度呼吸,使体内二氧化碳排除过多。当超过机体的代偿功能时,即导致血值增高,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首先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使脑缺氧加重。临床上可出现头痛、头昏、心悸,亦有人感到手足麻木,甚至呈鸡爪样抽搐。可促使高原病的发生或使病情加重。正因为心理和精神作用与高原反应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因此,对高原的恐惧心理和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应予以消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重视进入高原前的体检,通过全面体格检查,剔除高原病“易患者”,筛选出适应进驻高原的人员。同时,应保留检查记录,以供查阅。患有器质性疾病、严重贫血或重症高血压的人员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他们在进入高原的初期,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人。若在高原停留时间过长,也较其他人易患各种慢性高原病。由于机体要适应高原环境,肝、肺、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代偿活动增强,使这些脏器的负担加重。一旦这些脏器出现疾患,便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严格体检,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基本项目如下:1、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功能测定2、心、肺听诊和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检查3、对心肺X线透视、心电图检测4、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切勿盲目进入高原,我能上高原吗?,凡有明显心、肝、肺、肾等内脏器质性病变,高血压期以上者,均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 年龄超过60岁、身体较胖者或体弱者亦不宜去。过度肥胖会加重高原缺氧反应,且易激发高原心脏病等。 若患有重感冒等,最好在平原地区医治好再去。否则会使高原反应加重,甚至诱发肺水肿等。,如何正确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果您平时一直坚持锻炼那再好不过。对那些疏于锻炼的人建议至少提前一个月进行适应性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通过全面的心肺功能锻炼和力量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力。登楼锻炼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腿脚力量。每天一到两次,每次累计爬15层楼左右。 游泳锻炼耐力增强心肺功能。每周不少于三次,游泳距离逐渐增加,每次游程最好不少于800米。慢跑锻炼耐力如有条件最好每天晨起坚持慢跑半个小时。器械练习刚开始锻炼一定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可以选择功率自行车、登山机等器械练习保护好膝关节。,个人日常用品的准备,注意保暖,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 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你的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 刚刚上高原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会造成部分人员易流鼻血和嘴唇干裂,所以要带上润肤露和润唇膏。 防止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晒伤一定带上防晒霜,防晒霜不能贪便宜,防晒系数大于15的为佳。 高原很多地方尘土大,卫生条件不好,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按症状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有:头昏、头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体征常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怎样自我判定急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的自我判定很重要,一是可以在无医务人员的情况下进行自我救护,二是可以早期诊治,不致贻误病情。,怎样自我判定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的自我判定方法: (1)头痛0分:完全无头痛1分:有轻度头痛2分:呈中度头痛3分:为严重头痛,以致无法工作,怎样自我判定急性高原反应?,(2)胃肠症状0分:食欲好1分:食欲减退或恶心2分:中度恶心或呕吐3分:严重恶心、呕吐、以致无法工作(3)疲乏无力0分:无任何疲乏感1分:轻度疲乏无力2分:中度疲乏无力3分:严重疲乏无力,以致无法工作,怎样自我判定急性高原反应?,(4)头晕目眩0分:无头晕目眩1分:轻度头晕目眩2分:中度头晕目眩3分:严重头晕目眩,以致无法工作(5)睡眠障碍0分:睡眠正常和平时一样1分:和平常比睡眠不深2分:难以入睡,多次醒来3分:通宵难眠,怎样自我判定急性高原反应?,根据以上打分可作出自我判定结果(具备任何一项)0分:完全正常1分:轻度反应2分:中度反应3分:严重反应,须卧床休息,及时就医。,什么症状可以诊断为患有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后,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该诊断为高原反应: (1)头痛、头昏、胸闷; (2)呼吸困难,且在休息时(静息)呼吸频率每分钟次以上; (3)食欲减退; (4)呕吐; (5)走路不稳或左右摇摆,医学上称为共济失调; (6)步行后有不同寻常的疲乏、无力。,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原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动,而要立刻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进驻高原前要拟订科学合理的行进日程、路线、宿营地等整体计划以及卫生保障措施等。 .实行阶梯上升,以便逐步适应,登山速度至为重要。国内报道了3日内由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急性高原病发率为83.5%。而由2261m经阶梯适应在7-15天内抵4200m处时,发病率仅为52.7%(p0.001),药物患者能暂时减少不适应症状,但并不能提高,甚至还会延缓机体对于低氧的适应能力。.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m处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600900m。,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除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入高原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二、到高原后生活训练的注意事项,()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三、高原反应的救治,急性轻症高原病,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有报道说,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重性高原病,发病率在3%左右。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常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抢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医学称湿罗音)。,高原肺水肿,肺水肿最早在血管周围间隙形成(间质水肿),当这些间隙扩张,压力超过了肺泡压,则液体进入肺泡。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充血,偶尔可见血管周围有出血。病程中注意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注意观察有无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肺栓塞等并发症。,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因本病危重,如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应立即到当地医院救治。1.强调早发现、早诊断,采取就地救治的原则。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斜坡卧位严禁大量饮水。2.吸氧是治疗和抢救中的主要措施。病情严重者应高浓度加压给氧。有条件时用高压氧舱治疗。3.降低肺动脉压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可用0.25氨茶碱溶于50%GS40ml,缓慢静推以降低肺动脉压。,46小时后可重复。或用酚妥拉明,加入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注。4.减少肺血容量可用脱水剂或利尿剂,如20%甘露醇静滴,尿速20-40mg,立刻静推或40-80mg口服,每曰2次口服2-3天,利尿期间注意补钾5.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可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地松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静注、静滴或肌注。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也可应用。,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6.吗啡可用于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咳大量粉红色或血色泡沫痰之危重患者。肌内或皮下注射,必要时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注。但不宜用于呼吸功能抑制以及昏睡、昏迷者。有恶心呕吐等反应不能耐受吗啡,或伴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哌替啶肌注。7.为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宜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8.其他措施。如去泡剂(乙醇或二甲基硅油)的应用,654-2肌注,硝苯地平,或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含服,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气雾等。9.合并心力衰竭、休克、昏迷者应给予相应处理。10.鉴于长途转送对治疗不利,必须下转时掌握以下原则:当地不具备医疗条件且救援短期难以到达;路途短,运送条件好,12小时可到达;就地抢救后病情稳定,有医护人员护送;转送途中不应中断治疗。,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是另一种重性高原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急性缺氧所引起的脑部小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其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有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高原脑水肿,进入高原,大都有高原反应的表现,因而容易忽略早期脑水肿的存在造成漏诊而失去救治机会。因此必须详细查体综合分析做出早期诊断。这里用最简便的辨别左右方向和计数方法作为早期高原脑水肿患者的鉴别检查方法临床实践证明非常有效这也是有专家报道所收治的88例高原脑水肿患者无一例漏诊且救治全部成功的主要经验。具体方法是1:让患者分辨自己的左右耳、手、脚。 2:医生伸出双手,任意伸出手指,让患者说出手指数。3:让患者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上方法让患者重复做3次2次出现定向和计算错误则提示早期高原脑水肿。应进一步加强观察并按高原脑水肿治疗。可防止病情发展恶化。,高原脑水肿的救治,(1)高浓度高流量吸氧(68L/min),有条件者可使用高压氧袋或高压氧舱(2)一般疗法: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适宜(15-20);保持病者呼吸道通畅(深度昏迷病人最好侧卧护理、每小时翻身一次、帮助分泌物引流和预防褥疮。);涂抹眼药膏或滴入眼药水保护眼睛;积极防控感染;给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昏迷期间给鼻饲流质饮食。);50%葡萄糖液40-80ml,2-4次每日静脉注射等。(3)低温疗法:轻症病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