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顶手法整复、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观察_第1页
折顶手法整复、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观察_第2页
折顶手法整复、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观察_第3页
折顶手法整复、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观察_第4页
折顶手法整复、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折顶手法整复、小 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 疗盖氏骨折观察【摘要】目的对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对患有盖氏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方法抽取 80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盖氏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平均每组 40 例。A 组患者采用折顶手法整复后单纯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 组比较,其合格率要高得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对患有盖氏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首选方法。 【关键词】折顶手法整复小夹板石膏固定盖氏骨折效果 盖氏骨折指的是桡骨下 1/3 发生骨折合并患有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一种病症,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临床上采用2 / 5传统复位固定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容易出现再移位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为了对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对患有盖氏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合格率得到有效保障,有效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 80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盖氏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 两组,分别采用折顶手法整复后单纯石膏固定和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 XX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这五年时间里,抽取 80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盖氏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患者年龄在 15 至58 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其中包括 52 例男性患者和 28 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出现骨折现象后的 1 小时到 2 天内到医院就诊;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3 / 5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方法 将抽样中的 80 例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平均每组 40例。A 组患者采用折顶手法整复后单纯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折顶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加石膏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 HSS 评分标准,对关节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肌力、疼痛、稳定性及是否需要支具和内外翻畸形评分。优:85 分以上;良:70 至 84 分之间;中:60 至 69 分之间;差:59 分以下1。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 A 组比较,其合格率要高得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表 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4 / 53 讨论 导致患者发生盖氏骨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桡骨出现连续性的中断,加上旋前方肌的牵拉可使患者桡骨骨折的远端产生一定的自转运动,这是导致盖氏骨折不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而患者的下尺桡关节韧带、关节囊、三角纤维软骨发生损伤或尺骨茎突发生撕脱,又必然会导致患者的下尺桡关节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当中。因此,该病属于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采用单纯的小夹板固定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不能有效的将前臂固定于旋后位,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出现前臂旋转现象,从而使已经复位的桡骨出现再移位现象;采用单纯的石膏固定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将前臂固定于旋后位,但是对于桡骨骨折现象不能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2。在临床上对桡骨骨折患者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该方法具有创伤较大的缺点,为了使患者的手术创伤能够减少,有些医生采用闭合髓内穿针内固定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该方法仍无法对桡骨旋转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3。对该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于使患者的桡骨充分复位,桡骨在复位后下尺桡关节亦可以随之复位,而桡骨在复位后使其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又是对下尺桡关节对位进行有效维持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整复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依靠拔伸手法进行治疗不易对桡骨重叠移位现象进行矫正,而折顶手法5 / 5复位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但必须掌握技术要点,否则不易成功。操作的时候助手与术者动作应尽可能的轻巧敏捷、配合协调,在整复时两手拇指向下抵压突出的骨折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另一骨端,在拔伸中加大成角,至两断端同侧骨皮质相遇时骤然将成角矫正,纠正桡骨移位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