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法理疗_第1页
中频电疗法理疗_第2页
中频电疗法理疗_第3页
中频电疗法理疗_第4页
中频电疗法理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十章 中频电疗法,钟国新,第一节 概述,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最常用,20008000Hz,一、中频电疗法的分类,1.等幅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超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磁场疗法。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 )传统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3.调制中频电疗法 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4.低中频电混合疗法 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1.能克服组织电阻,与低频相比,能作用到更深的组织,二、中频电对人体作用的特点,人体组织对不同频率电流的电阻不同,对低频电的电阻较高,随着电流频率的增高,人体的电阻逐渐下降。,2.双向无电解作用 电极可以大为简化,中频电疗时即使应用比较薄的衬垫也不会损伤皮肤。,3.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中频对自主神经、内脏功能的调节作用优于低频,作用较深。,8,每次刺激不能引起一次兴奋,必须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一次兴奋,4.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中频电作用1015分钟后即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且对感觉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使皮肤痛阈上升,有明显镇痛作用。 中频电的电流频率、波形、幅度不恒定,有的疗法可选用两种以上电流,患者不容易产生适应性。,正弦调制中频电流,等幅中频电流,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即时的充血反应:轴突反射/化学物质/自主神经 多次治疗后血液循环的改善:单次作用的 累积效应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调整的结果,三、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即时镇痛作用机制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2.镇痛,13,镇痛机制,兴奋粗纤维,SG细胞兴奋,闸门关闭,痛觉传入减弱或受阻,兴奋脊髓背角胶质区,兴 奋-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释放GABA,C纤维末梢Ca2+通道受阻,抑制痛觉输入,脑高级中枢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释放5-HT、阿片肽等递质,脊髓背外侧束,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刺激冲动,脊 髓,皮层感觉区,干扰痛觉,产生震颤感和肌肉颤动,兴奋粗纤维,疼痛的传导受干扰或受阻,核心:闸门控制系统一般认为,传导痛觉冲动的神经纤维是较细的神经纤维,包括A类纤维和C类纤维脊髓背角罗氏胶质区(SG)的细胞构成闸门粗纤维的冲动使闸门关闭,易于镇痛,细纤维冲动使闸门开放,易于致痛,闸门控制学说,15,中频电作用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水肿减轻,炎症产物的吸收和排除加速,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增强,免疫防御功能提高,3.消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频电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得到分离,4.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干扰电、调制中频电等电流含有低频成分 刺激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经肌肉收缩、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 提高平滑肌张力、引起平滑肌收缩和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5.其他作用,18,第二节 等幅中频电疗法,采用频率10005000z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常用的为5000z ) 音频电疗法 分类 音频电磁场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概念:应用100020000Hz音频段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音频电疗法(多数采用20005000Hz电流)电流特点:具有典型的中频电流的物理特性,幅度、频率恒定不变,波形成正弦波形,一.音频电疗法,(一)原理与作用,治疗作用:解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消散慢性炎症及硬结增强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透入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特殊优势作用,1.仪器设备:音频电疗机输出的电流多为2000Hz,或为2000Hz、4000Hz两种频率,少数为20008000Hz。多数治疗机为塑胶的电极。,(二)治疗技术,2.操作方法(1)单纯音频电疗法:最常用,操作方法简单将电极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包好,在损害部位的上下两端或两侧并固定,电极仪,220v电压,打开电源,缓慢调节电流输出强度,同时观察患者反应,直至到患者能耐受舒适为宜。治疗持续2030min,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治疗结束,将电流调至“0”,关闭开关,取下电极。,(2)音频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开始治疗时,治疗后逆顺序关闭,每次治疗1530min,每日1次,1530次为1疗程。治疗瘢痕及粘连时可连续治疗数个疗程。,(1)选择适合的电极板及衬垫(用生理盐水或热水浸湿)然后将电极板装入衬垫套内。(2)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并检查皮肤是否破损,将电极置于治疗部位并固定。(3)检查仪器各个旋钮是否处在“零”位,接通电源,调节输出量。,3操作程序,(4)告诉患者治疗时正常感觉为麻感,如局部 有烧灼感,应立即检查处理。(5)患者治疗时不能移动身体、触摸仪器和接 地金属物(如水管、暖气)。 (6)治疗完毕,将输出钮缓慢调至“零”位,关 闭电源,取下电极,检查皮肤反应。然后 将衬垫用清水洗净,煮沸消毒,晾干备 用。,(三)临床应用,1.适应症:术后粘连、瘢痕、肠粘连、肩周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咽炎等,2.禁忌症 急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出血性疾病 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 局部有金属异物、心区、孕妇腰腹部,带有心脏 起博器者。,3注意事项(1)中频电疗机应与高频电疗机分设于两室,至少应将两者的电路分开,以免中频电疗机的工作受高频电磁波的干扰影响。,高频电疗机,电脑控制中频电疗机,(2)使用前检查治疗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电极、导线是否完好,导线插头、导线夹是否牢固。(3)治疗时不要接触机器,不可随便活动;治疗部位的金属物品应除去,体内有金属异物的部位,应严格掌握电流强度(0.3mAcm2方可避免组织损伤),(4)选择适合的电极、衬垫放置治疗部位上,尽量使病灶位于两电极中间;电极和夹子不可接触皮肤,以免电击灼伤;务必使电极、衬垫与皮肤均匀接触。,病灶,治疗机,(5)禁止在心前区及其附近治疗;心脏病患者,电流不宜过强,如有不良反映立即停止治疗;孕妇忌用于下腹部、腰骶部及邻近部位治疗;佩戴心脏起搏器者不得进行中频电治疗。,(6)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治疗的要求和患者的感觉,一般以感觉阈或运动阈为准。瘢痕部位浅感觉或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治疗时,电流强度的调节不应以患者的感觉为准。,(7)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如有头晕、头痛、胸闷、嗜睡等症状发生,应及时调节电流强度或停止治疗。(8)治疗时电极板要充分和皮肤接触,使电极下电流均匀分布。如在治疗中患者感到电极下疼痛时应立即终止治疗。,第三节 干扰电疗法,什么是干扰电流? 将两路频率分别为4000Hz与4000100Hz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两组(4个)电极交叉输入人体,在电场线的交叉部位形成干扰电场,产生差频为01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这种电流就是干扰电流。 应用这种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人体内电流干扰场的形成,(一)作用特点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疗法,干扰电流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的特点,作用深、范围广。,(二)治疗作用,1仪器设备 采用两组不同频率电流,四个电极或四联电极, 治疗时务必使病灶部位处于两路电流交叉的中心,以固定法、移动法或吸附固定法进行治疗。 电流强度一般以病人耐受量为宜,每次20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三)治疗技术,2操作方法(1)固定法:选用4块合适的电极,4根导线分两组,分别连接至两路的输出孔。将两组电极交错放置,使病灶处于4个电极的中心,即电流交叉处。,迟缓性便秘的固定法示意图,(2)抽吸法:治疗时使病灶处于4个吸附电极的中心。先开动负压装置,开始抽气,电极吸附于皮肤上,再接通干扰电流。负压装置以每分1618次的频率抽吸电极,抽吸的频率按照负压的变化而呈规律性波动此法除干扰电流作用外,尚有负压按摩作用治疗的差频、剂量、时间、疗程与固定法相同。,肩部抽吸法,(3)运动法:采用两个手套电极,治疗时,操作者的双手分别插入两个手套电极的固定带下,双手下压,务使整个电极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并在治疗区内移动。,干扰电疗的手套电极 1、固定带 2、电极套 3、抽出的铅板电极,操作者可通过改变双手压力的大小以及电极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来调节电流的刺激强度。 一般采用50100Hz或0100Hz的差频以松弛肌紧张,消除局部水肿,加强静脉和淋巴回流。 痛点治疗时,选用50Hz差频,调节电流强度至引起典型的疼痛为止,持续3060s,然后停止刺激,此时疼痛将减弱或消失。,(4)干扰运动刺激疗法:电极的放置以使尽可能大的电流沿着肌纤维的走行方向通过肌肉为原则。 进行增强肌力的治疗时可用较大电流。为了避免损伤,应适当控制电流的强度。肌痉挛时所采用的电流强度应较小。,(5)干扰电超声联合疗法:操作方法与干扰电、超声疗法相同。声头下需使用能导电的耦合剂。干扰电流采用耐受量,超声强度采用0.5Wcm,每次治1015分钟。,3操作程序(1)选择适当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2)检查2组输出是否处在“零”位,差频数值显示开关是否在显示位置上。(3)先开电源开关,后放电极,如差频治疗仪显示屏不亮,应重新开一次差频数值显示开关。(4)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按要求选择并固定电极。(5)选用适合差频,缓缓调节电流输出钮。(6)治疗后将电流输出钮调至“零”位,取下电极,分开放置(使之不接触),(四)临床应用,1.适应症,2.禁忌证 :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局部有金属异物、严重心脏病等。,习惯性便秘、肠麻痹、胃下垂、尿潴留、大小便失禁、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第四节 调制中频电疗法,(一)概念 调制中频电疗法又称脉冲中频电疗法,使用的是一种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其幅度随着低频电流的频率和幅度的变化而变化。 调制中频电具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和治疗作用。,1.低频调制波:调制中频电流的调制波频率多为10150Hz(低频脉冲治疗的最佳频率)。 调制波的波形有两大类: 正弦波 调制中频电产生正弦调制中频电 脉冲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锯齿波、微分波等)调制中频电产生脉冲调制中频电,2.调制方式:不同的调制方式所产生的调幅波的形式不同。连续调制波/断续调制波/间歇调制波/变频调制波,3.调幅度,:各种调幅电流有不同的调幅度,调幅度的深浅表示低频成分的大小。,(二)作用特点 1兼并中频、低频特点 中频电成分:人体对其阻抗较低,作用较深,可采用较强电流;无电解作用,对皮肤无刺激 低频电成分作用因素:电流的频率;频率交替变换;不同波形特异性作用 2电学参数变更:其波形、幅度和频率不断变换,人体不易对其产生适应性。,1镇痛作用2促进血液循环3促淋巴回流作用4兴奋神经肌肉5提高平滑肌张力作用6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7消炎8药物离子导入,(三)治疗作用,1.仪器设备 采用电脑调制中频治疗仪,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疾病选用不同的电流处方。 优点:操作简便、治疗电流多样化、患者不易产生适应、治疗时间准确,(四)治疗技术,2.操作方法 通用调制中频电疗法:采用导电硅胶电极。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核对需调节的项目和参数(2)治疗过程中可参考患者的感觉与耐受程度来调节电流量,一般为0.10.3mA/cm2。每个处方治疗1520min,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调制中频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1)必须采用半波整流型调制中频电流。(2)直肠内前列腺部位治疗时,直肠电极为主极,电极外涂凡士林后插入直肠内,使作用面朝向前列腺,通过输液装置向直肠电极内灌入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