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_第1页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_第2页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_第3页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_第4页
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1 煤粉爆炸的机理在炉膛或烟道积存了大量的未燃尽可燃物,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形成了新的可燃性混合物。当该混合可燃物获得一定的能量并达到燃烧条件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点燃。在这个化学反应 中将会发生一个链状的燃烧反应,火焰激波迅速传播,因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很快将积存燃料燃尽。爆燃的结果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在制粉系统中,煤粉是由气体来输送,气体和煤粉混合成云雾状混合物,煤粉的自燃引起周围气粉混合物爆炸,产生较大的压力而形成煤粉爆炸。根据对事故的分析以及爆燃的物理化学起因,得出发生可燃物爆燃事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由于某种原因积存了大量的可燃物,包括可燃气体和可燃固体燃料颗粒,如氢气、一氧化碳、煤粉挥发分中碳氢化合物等气体都可能是导致爆炸的可燃气体;积存的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或空气相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且混合物达到了爆炸极限(表1列出了3种煤粉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积存的燃料发生了“自热现象”或遇到了明火使得燃料引燃。这 3个条件是造成可燃物爆炸的必要因素。表 1 燃煤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燃料最低浓度(kg/m3)最低浓度(kg/m3)最易爆炸浓度(kg/m3)爆炸产生的最大压力(mpa)烟煤0.320.47341.220.130.17褐煤0.2150.25561.720.310.33泥煤0.160.181316120.30.35a挥发分含量。一般说来,含挥发分较高的煤粉易爆炸,含挥发分低的煤粉不易爆炸。这是由于煤粉着火燃烧的开始主要是靠燃烧析出挥发分,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粉容易析出挥发分,而且比较多,能够为煤粉的迅速着火提供足够的能力。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挥发分小于10时则无爆炸危险。挥发分大于20的煤粉,很容易自燃,爆炸的可能性很大。b煤粉的粗细。在炉窑中,煤粉的输送是靠气力输送,因此煤粉越细,在细煤粉的周围所吸附聚集的一次风空气或氧气越多,这样就给自燃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从而越容易自燃和爆炸。烟煤的粒度大于0.1min时几乎不会爆炸。综合考虑挥发分和煤粉细度对煤粉着火的影响,对于挥发分高的煤不允许磨得过细。c输送煤粉的气体含氧量。含氧的比例越大,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充足的氧气为混合物的爆炸提供了条件,而在氧浓度低于一定程度时难以发生爆炸。关于煤粉系统含氧量浓度的标准,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标准,但一般都在15左右。制粉系统的氧气来源 于多种渠道,如干燥风、漏风,输送煤粉的一次风或三次风等。如果煤粉混合物中的含氧量不足,即使存在很强的点燃能,混合物的浓度处于最佳爆炸点,也不可能发生爆炸。d煤粉气流混合的温度。混合物的温度升高会减少煤粉颗粒的着火热,加速燃烧的速度,因此温度高易爆炸,低于一定温度则无爆炸危险。煤粉气流混合温度主要指标是指磨煤机出口风温。c煤粉沉积。由于设计、安装不当或者在拐弯的地方,煤粉出现沉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缓慢氧化形成自燃,最终造成爆炸。2 制粉系统特点某电厂采用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具体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主要包括的设备有磨煤机、排粉机、给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制粉管道、锁气器、吸潮门、中间煤粉储仓、原煤仓等。制粉系统的特点是运行可靠性较高,运行调节较为灵活,磨煤机可在自己的经济负荷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了制粉系统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锅炉热效率。其缺点是系统部件多,较复杂,漏风量较大,而且制粉系统管道长,弯角多,流通阻力大,易存在流通死角,易积煤粉。由此看来在制粉系统聚积煤粉的地方,具备煤粉爆炸的一些因素。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制粉系统中聚积煤粉处产生危险性爆炸的可能性就大,给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3 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某电厂锅炉用的原煤为山西雁北烟煤 ,其特性如表3所示,挥发分为38.09,水分为8.0。在制粉过程中,要求煤粉细度控制在 Rgo=22.5 l0一,77.5煤粉粒度在 0.1mm内。表 3 山西雁北烟煤特性 CdH,d0dNdS,dA,dMdV,d4.63.798.35O.90O.8923.388.O38.09针对其电厂制粉系统几年来的爆炸事故,我们运用煤粉爆炸的产生机理结合该电厂制粉系统煤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到了以下几点意见。a制粉爆炸时,磨煤机的出口风温超过70,超过了规程要求(70以下),这表明煤粉气流混合物的温度高,达到爆炸的条件。例如:1999年l0月13日4号炉乙侧制粉系统爆炸前其磨煤机出口温度为 120,远超过表2规定的70,从而导致爆炸。b磨煤机进煤不畅,落煤管堵塞。由于给煤机通过振动给煤,燃煤靠自重落人磨煤机落煤管,在煤较湿条件下,燃煤易粘结在落煤管内壁,落煤管口径只有77(偏小),且管道倾斜角度安装。长时间不清理落煤管,落煤管易因煤粘结增厚而堵塞,造成磨煤机断煤,在不调节风量的情况下,断煤后磨煤机的出口风温必然上升,并超过70(磨煤机进口风温不低于120),导致制粉系统爆炸。同样,在煤较湿条件下,燃煤易粘结在原煤仓下煤斗,原煤无法自重落下,导致给煤机出力不足或断煤,同时引起磨煤机断煤。c管道、阀门。煤粉管道在负荷较低时应仍能保持正常输粉,防止煤粉沉积,一般要求其流速为l630ms。除特殊情况外,输粉管道不允许水平布置。煤粉管道不得有袋形、盲肠及不光滑处,以防煤粉沉积。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方式。除无烟煤外,不允许制粉系统的气粉混合物与其他制粉系统相通。制粉系统中应尽量减少阀门,以防止煤粉沉积。d制粉爆炸主要发生在磨煤机出口粗、细粉分离器两处。其特点是两处煤粉在空气中的浓度变化大,且处在易发生爆炸危险的浓度范围,特别是在磨煤机停运前倒风过程,煤粉浓度极易处在 1.22kgm3范围。从事故分析可知,制粉爆炸时,煤粉细度 Rgo=1810-2(过细),大量的煤粉粒度小于 0.09mm。e制粉系统设备不完好,如吸潮门、锁气器、给煤机使用时间长,漏风点多,大量冷空气进入导致输送煤粉的气体氧含量增加,也是造成制粉系统爆炸的原因之一。4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措施4.1 设备改造消除制粉系统爆炸隐患a扩大磨煤机落煤管口径,把原内衬耐磨板取消,改用耐磨管,管道改为垂直插入安装,增加落煤速度和减少积煤,同时在原煤斗加装耐磨增滑的高分子复合板,增加给煤机的出力,以减少磨煤机因堵煤或给煤机断煤而造成制粉系统爆炸。把原落煤管 #9377扩大至 600,见图2等划线处 。图 2 厝煤机落煤管 t3b粗粉分离器本体倒锥体内不可避免地积粉。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形成白燃,迅速着火,尤其对于挥分发较高的烟煤和褐煤,一旦爆炸后果非常严重;细粉分离器本体内煤粉颗粒粒度较小,煤粉与 氧的接触面较大,积粉时发生氧化反应快,当运行人员监视不及时,煤粉中杂物很容易堵住下粉管造成积粉。为了改善粗细分离器的积粉现象,建议在粗、细粉分离器内壁处衬里采用耐高温耐磨滑的陶瓷,以使得煤粉气流混合物流通顺畅。同时杜绝粗、细粉分离器因内壁不光滑或死角多造成积粉白燃导致制粉系统爆炸。衬里见图3、图4等划线处。c更新给煤机。给煤机为振动式、开放式 ,给煤不稳定,易跳停,漏风量大。更新为全封闭皮带式给煤机后给煤稳定 ,确保给煤 ,漏风量小。d在磨煤机人口处增加监测系统,在出口处增加风温在线记录仪,方便操作人员监测给煤量,杜绝断煤,或堵煤时能及时处理。通过记录磨煤机出口风温,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风温超标。42 工艺操作管理a 优化运行方式。调整粗粉分离器挡板 ,控制好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控制在 Rgo=2010I2 22.5x10I2之间 ,在满足锅炉燃烧 的前提下,适当控制细度,减少因煤粉过细而引起爆炸,也可以降低磨煤机的电耗。b 制粉系统的启动、停止。启动时,应进行暖磨 (特别是北方的冬季),以防止管道结露导致煤粉沉积。对暖磨的时间和磨出口温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进行控制,加强对磨煤机出口风温的监测和考核,防止因磨煤机出口煤粉气流混合物超温 (70 )而造成制粉系统爆炸。停止制粉系统时,应保证制粉系统内没有残余的煤粉。一般可以通过一次风管风压、磨煤机电流、压差进行判断。在停运后期活动锁气器,使回粉管内的积粉吹扫干净。停止制粉系统时,要防止吹扫时间过长,造成停后系统内温度过高。对乏气送粉启动和停止时, 要保持一次风压稳定,使煤粉混合器内速度16 ms,以防积粉。在锅炉停运时,煤粉仓、原煤仓内不应存放煤粉和煤。C合理设置粉仓温度测点和报警装置。锅炉正常运行中,应对制粉系统的近路风风门(特别是容易积粉的磨煤机再循环风门)等,坚持定期吹扫制度。制粉系统停止运行后,对输粉管道要充分进行抽粉,有条件的停用时宜对煤粉仓实行充氮或二氧化碳保护。d磨煤机通风量的控制。通风量的控制对于防范制粉系统爆炸起关键性的作用,合理地控制通风量,可以有效降低爆炸点燃能的形成,充足的通风量可以降低点火能量的聚积。制粉系统启动时,应先用冷风进行吹扫,然后适当开启热风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升温速率,直至达到启磨要求的温度,并维持合适的风量,保证合理的风速。启磨运行条件中应对磨煤机的通风量有一定要求,可根据磨煤机的形式确定最低通风量定值;磨煤机正常运行中,风量控制应根据锅炉与磨煤机厂家要求按照风煤比曲线进行。停磨时停止给煤机后应全关热风门,维护一定的冷空气气量进行吹扫,风量的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