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溶液的依数性》PPT课件.ppt_第1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课件.ppt_第2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课件.ppt_第3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课件.ppt_第4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沸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的原因 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沸点升高 凝固点降低概念及计算 掌握溶液渗透压力的概念及渗透浓度的计算 熟悉渗透压力的医学应用 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某些性质与溶液中的溶质的浓度有关 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 溶液的沸点升高 3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4 渗透压 稀溶液 0 2mol Kg 1 一 纯溶剂的蒸气压 液相 气相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液体的蒸汽压蒸发H2O l H2O g 凝结当蒸发与凝结速率相等 气相和液相达到动态平衡 蒸汽的含量和压力保持一定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与液相处于平衡时蒸汽所具有的压力p 简称蒸汽压 单位 Pa kPa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液体的蒸汽压 p与液体的本性有关温度升高 p增大固体物质的蒸汽压一般很小易挥发性物质的p大 难挥发性物质的p小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不同温度下水的蒸汽压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Raoult定律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原因 同一温度下 由于溶质的加入 使溶液中单位体积溶剂蒸发的分子数目降低 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目相应减小 因此在较低的蒸汽压下建立平衡 即溶液的蒸汽压比溶剂的蒸汽压低 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p p0 这就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在液体中加入任何一种难挥发的物质时 液体的蒸汽压便下降 在同一温度下 纯溶剂蒸汽压与溶液蒸汽压之差 称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p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本质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Raoult定律在一定温度下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汽压与溶剂物质的量分数的乘积 p poxAPo 纯溶剂的蒸汽压 P 溶液的蒸汽压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xA xB 1p poxA po 1 xB po poxB po p poxB令 p po p有 p poxB p表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p 0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公式 由于nA nB 若取1000g溶剂 有则 p KbB适用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例已知293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 338kPa 将6 840g蔗糖 C12H22O11 溶于100 0g水中 计算蔗糖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蒸汽压 第一节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解p p0 xA 2 338kPa 0 9964 2 330kPa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沸点升高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是液体的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 液体的正常沸点是指外压为101 3kPa时的沸点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这一现象称之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溶液沸点升高是由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引起 Tb Tb Tb0 KbbB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常见溶剂的T0b和Kb值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凝固点是指物质的固 液两相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 纯水的凝固点 273K 又称为冰点 在此温度水和冰的蒸汽压相等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曲线 3 是溶液的理想冷却曲线曲线 4 是实验曲线 溶液的凝固点是指刚有溶剂固体析出的温度Tf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是由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引起 Tf Tf0 Tf Kf bB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常见溶剂的T0bKb和T0fKf值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溶液凝固点降低的应用 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特别是小分子 虽然理论上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两种方法都可测量分子量 可是后者不起破坏作用 且Kf值较大 故常用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将0 638g尿素溶于250g水中 测得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为0 079K 试求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凝固点下降的应用实例 i 冬天在汽车水箱中加甘油或乙二醇降低水的凝固点 防止水箱炸裂 积雪路面洒盐防滑 ii 盐和冰的混合物可做冷却剂 冰浴 冷冻食品的运输 30gNaCl 100g水 250 6K42 5gCaCl2 100g水 218Kiii 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行为 p iKbB Tb iKbbB Tf iKfbB如AB型电解质 i趋近于2 如KCl AB2或A2B型电解质 i趋近于3 如MgCl2 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例计算0 100mol kg 1的NaCl溶液的凝固点 解NaCl为AB型电解质 i 2 Tf NaCl 2 0 100mol kg 1 1 86K kg mol 1 0 372KTf NaCl 0 372 一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纯水在纯水中加入少许蔗糖 扩散现象 在任何纯溶剂与溶液之间或两种浓度的溶液相互接触时都可发生 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力 一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1 渗透定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到溶液中的过程 称为渗透 2 渗透原因溶剂分子能通过半透膜 而溶质分子不能 3 产生条件 半透膜 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等 4 渗透方向 溶剂分子从纯溶剂 溶液 或是从稀溶液 浓溶液 一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渗透现象会无止境地进行下去吗 甲 开始渗透 V左 V右 丙 渗透平衡 V左 V右 乙 渗透进行 V左 V右 5 渗透压力定义 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 单位 Pa或kPa 一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关系式 cBRT其中cB 物质的量浓度 mol L 1 R 常数8 314J K 1 mol 1T 绝对温度 273 t 注意 若半透膜隔开的浓度不等的两个非电解质溶液 为了防止渗透现象发生 必须在浓溶液液面上施加一超额压力 此压力是两溶液渗透压力之差 二 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渗透浓度等渗 高渗和低渗溶液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自学 体液渗透压力的测定 自学 1 医学中的渗透浓度 cos 定义 是指溶液中渗透活性物质的质点 分子 离子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符号 cos单位 mol L 1或mmol L 1渗透浓度实际上反映了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 2 等渗 高渗和低渗溶液如果两个溶液的浓度相同 则它们的渗透压也相等 称之为等渗溶液 若两个溶液的渗透压不相等 则浓度较高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浓度较低的为低渗溶液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医学上的等渗 高渗和低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渗透压力为标准确定的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 303 7mmol L 1临床上规定 等渗溶液 cos280 320mmol L 1高渗溶液 cos 320mmol L 1低渗溶液 cos 280mmol L 1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临床给病人补液时 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浓度和渗透压 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因为细胞膜实质就是半透膜 通过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的变化说明这一点 红细胞既不胀大 也不缩小 形态保持正常 实验1 将正常红细胞置入0 15mol L 1NaCl溶液 实验2 将正常红细胞置入0 10mol L 1NaCl溶液 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溶液中的红细胞逐渐胀大 直至破裂 血红蛋白释放出 使溶液变红 医学上称为溶血现象 实验3 将正常红细胞置入0 20mol L 1NaCl溶液 在1 5 NaCl溶液中 红细胞中的水分将进入高渗溶液 红细胞逐渐皱缩 医学上称胞浆分离 大量输液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临床上 病人需要大量输液时 必须使用等渗溶液 否则将产生严重后果 甚至危及生命 输入低渗溶液 会使红血球破裂出现溶血现象 输入高渗溶液时 红血球皱缩易粘合在一起而成 团块 这些团块在小血管中 便可能形成 血栓 渗透压的应用 1 测定分子的摩尔质量2 配制等渗输液人体静脉输液的营养液 一定要与人体血液有相等的渗透压 3 反渗透使渗透作用逆向进行的过程 用于从海水中快速提取淡水和废水治理中除去有毒有害物质 反渗透 当外加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 则反而会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 而使纯溶剂的体积增加 这个过程是渗透的逆过程 海水制备淡水 活学活用 海洋盐差发电 2 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 5 每条江河入海处的海水渗透压可以相当于240米高的水位落差 3 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 渗透压可以达到上百个大气压 流入死海的约旦河 每注入死海 立方米河水 理论上的发电功率就可以达到2 7万千瓦 4 以色列洛布 他设计出压力延滞渗透能转换装置 效果满意 5 美国俄勒冈大学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渗透压式盐差能发电系统 6 全世界海洋内储藏的盐差能总输出功率可以达到 亿千瓦 1 原理 利用不同浓度的海水在半透膜下产生渗透压 思考题 运动时 口渴为什么要喝水海水鱼为什么不能生活在淡水里医院给病人输液为什么要输等渗溶液4 一杯糖水和一杯等量的纯水同时放置 纯水为什么蒸发得快 5 冬天 室外水池结冰时 腌菜缸里的水为什么不结冰 6 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