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doc_第1页
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doc_第2页
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doc_第3页
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doc_第4页
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 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通用图设计计算书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高速和一级公路) 设计计算人: 日期: 复核核对人: 日期:单位审核人: 日期:项目负责人: 日期: 编制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时间:二六年七月16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1 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1.1计算项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2参与计算的材料及其强度指标 材料名称及强度取值表 表1.1材 料项 目参 数C50 混凝土抗压标准强度fck32.4MPa抗拉标准强度ftk2.65MPa抗压设计强度fcd22.4MPa抗拉设计强度ftd1.83MPa抗压弹性模量Ec34500MPa计算材料容重26kN/m3线膨胀系数0.00001C40 混凝土抗压标准强度fck26.8MPa抗拉标准强度ftk2.40MPa抗压设计强度fcd18.4MPa抗拉设计强度ftd1.65MPa抗压弹性模量Ec32500MPa计算材料容重26kN/m3线膨胀系数0.00001s15.2低松弛钢铰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管道摩擦系数0.225管道偏差系数k0.0015 张拉控制应力con0.75fpk钢丝松弛系数0.3单端锚具回缩值L6mm普通钢筋HRB335抗拉标准强度fsk335MPa抗拉设计强度fsd280MPa抗压设计强度fsd280MPa1.3 荷载等级荷载等级:公路级;1.4 作用荷载、荷载组合、荷载作用简图1永久作用:结构重力、预加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作用2可变作用:汽车荷载、温度作用 横向分布系数取值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中板取0.328,边板悬臂长为630mm的取0.321,边板悬臂长为380mm的取0.322。整体温升温将取20度,负温差为正温差的-0.5倍。图1.1 竖向梯度温度(尺寸单位mm)3.作用效应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组合设计值Sud=1.2永久作用 +1.4汽车荷载+0.81.4温度汽车荷载计冲击力,组合值还应乘的结构重要性系数1.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7汽车荷载+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4汽车+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1.5 计算模式、重要性系数按简支结构计算,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1.5 总体项目组、专家组指导意见1在计算收缩徐变时,考虑存梁期为90天。2采用预应力A类构件,考虑现浇层厚度的一半混凝土参与结构受力。2计算2.1 计算模式图、所采用软件采用桥梁博士V3.1.0计算,计算共分5个阶段,即4个施工阶段和1个使用阶段,各阶段情况见表2.1,各施工阶段计算简图见图2.1施工顺序表 表2.1阶段号工 作 内 容1空心板预制2张拉预应力钢束3浇注铰缝混凝土4浇注桥面铺装,安装防撞栏杆5使用阶段图 2.1 施工阶段计算简图2.2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2.2.1中板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1)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极限计算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极限计算见图2.2:图 2.2 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计算结果由图2.2可以看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大于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5.1.5款。(2)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验算距离支座中心h/2截面和腹板宽度变化处的截面,验算结果见表2.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结果表2.2 表2.2验算位置Vcs (kN)Vpb(kN)总抗力(kN)设计剪力(kN)VR/Vd满足尺寸h/21182.6185.71368.3460.92.968是是腹板宽度变化处1281.8185.71467.5389.33.770是是表中:Vcs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pb与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由表2.2可以看出,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大于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2.7和5.2.9的要求。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抗裂验算a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见图2.3图 2.3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3中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 的要求。b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见图2.4图 2.4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4可以看出,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长期效应组合下 的要求。c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斜抗裂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截面抗裂性验算见图2.5图 2.5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5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截面主拉应力最大为0.7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预制构件 的要求。(2)变形计算a挠度验算按短期效应组合并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位移,结构的位移见图2.6。图 2.6 短期效应组合并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位移图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的刚度并考虑挠度长期增长系数(C50为1.425),计算的挠度为:,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5.3的要求。b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短期效应组合产生结构的位移见图2.7。图 2.7 短期效应组合产生的位移预加力产生的反拱值为0.0116m。从图2.8可知,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跨中的最大挠度为0.0308m,C50混凝土的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1.425,故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下,最终计算跨中的最大挠度为:0.0308m/0.951.4250.0462m。预加力产生的最大反拱值为0.0116m,预加力产生的反拱值长期增长系数为2.0,故0.0113m2.00.0232m0.0462m。因为由预加力产生的长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应设预拱度。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5.5条预拱度为0.0462m-0.0232m0.023m。3.持久状况应力验算(1)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验算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见图2.8 图 2.8 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图从图2.8看出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最大值,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1.5条的要求。(2)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验算预应力钢束拉应力见表2.3,从表中可以看出钢束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1.5条钢绞线应力的要求。 钢束拉应力表 表2.3钢束号最大应力(MPa)容许最大拉应力(MPa)是否满足111521209是211561209是(3)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应力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和主拉应力见图2.9:图 2.9 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和主拉应力图从图2.9可以看出:混凝土的主压应力最大值:,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1.6条的要求;混凝土的主拉应力最大为1.1MPa, ,可仅按构造规定设置箍筋。3.短暂状况应力验算短暂状况第二、三和第四施工阶段的应力见图2.10、2.11和2.12: 图 2.10 第二施工阶段应力图 图 2.11 第三施工阶段应力图 图 2.12 第四施工阶段应力图从图2.10、2.11和2.12可以看出最大压应力:满足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2.8条的要求;施工阶段没有出现拉应力。2.2.2悬臂长为630mm的边板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1)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计算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计算见图2.13:图 2.13 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计算结果由图2.13可以看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大于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5.1.5款。(2)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验算距离支座中心h/2截面和腹板宽度变化处的截面,验算结果见表2.4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结果表 表2.4验算位置Vcs (kN)Vpb(kN)总抗力(kN)设计剪力(kN)VR/Vd满足尺寸h/21176.5242.61419.0536.32.646是是腹板宽度变化处1287.3242.61529.846.83.299是是表中:Vcs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pb与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由表2.4可以看出,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大于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2.7和5.2.9的要求。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抗裂验算a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见图2.14图 2.14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14中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 的要求。b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见图2.15图 2.15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15可以看出,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长期效应组合下 的要求。c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斜抗裂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截面抗裂性验算见图2.16图 2.16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16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截面主拉应力最大为0.9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预制构件 的要求。(2)变形计算a挠度验算按短期效应组合并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位移,结构的位移见图2.17。图 2.17 短期效应组合并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位移图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的刚度并考虑挠度长期增长系数(C50为1.425),计算的挠度为:,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5.3的要求。b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短期效应组合产生结构的位移见图2.18。图 2.18 短期效应组合产生的位移预加力产生的反拱值为0.0143m。从图2.8可知,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跨中的最大挠度为0.0268m,C50混凝土的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1.425,故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下,最终计算跨中的最大挠度为:0.0268m/0.951.4250.0402m。预加力产生的最大反拱值为0.0143m,预加力产生的反拱值长期增长系数为2.0,故0.0143m2.00.0286m0.0402m。因为由预加力产生的长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应设预拱度。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5.5条预拱度为0.0402m-0.0286m0.0116m。3.持久状况应力验算(1)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验算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见图2.19 图00202.19 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图从图2.19看出正截面混凝土的压应力最大值,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1.5条的要求。(2)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验算预应力钢束拉应力见表2.5,从表中可以看出钢束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1.5条钢绞线应力的要求。 钢束拉应力表 表2.5钢束号最大应力(MPa)容许最大拉应力(MPa)是否满足111421209是211551209是(3)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应力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和主拉应力见图2.20:图 2.20 斜截面混凝土的主压和主拉应力图从图2.20可以看出:混凝土的主压应力最大值:,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1.6条的要求;混凝土的主拉应力最大为1.1MPa, ,可仅按构造规定设置箍筋。3.短暂状况应力验算短暂状况第二、三和第四施工阶段的应力见图2.11、2.12和2.13: 图 2.21 第二施工阶段应力图 图 2.22 第三施工阶段应力图 图 2.23 第四施工阶段应力图从图2.21、2.122和2.23可以看出最大压应力:满足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7.2.8条的要求;施工阶段没有出现拉应力。2.2.3悬臂长为零的边板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1)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计算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计算见图2.2:图 2.24 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计算结果由图2.24可以看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大于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5.1.5款。(2)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验算距离支座中心h/2截面和腹板宽度变化处的截面,验算结果见表2.6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结果表2.2 表2.6验算位置Vcs (kN)Vpb(kN)总抗力(kN)设计剪力(kN)VR/Vd满足尺寸h/21193.1185.71378.9440.73.129是是腹板宽度变化处1290.8185.71476.5369.53.996是是表中:Vcs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pb与斜截面相交的预应力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由表2.6可以看出,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大于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2.7和5.2.9的要求。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抗裂验算a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见图2.3图 2.25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25中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 的要求。b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见图2.26图 2.26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26可以看出,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长期效应组合下 的要求。c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斜抗裂验算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截面抗裂性验算见图2.27图 2.27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27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截面主拉应力最大为0.9MPa,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3.1条A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预制构件 的要求。(2)变形计算a挠度验算按短期效应组合并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位移,结构的位移见图2.28。图 2.28 短期效应组合并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位移图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的刚度并考虑挠度长期增长系数(C50为1.425),计算的挠度为:,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6.5.3的要求。b预加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的设置短期效应组合产生结构的位移见图2.29。图 2.29 短期效应组合产生的位移预加力产生的反拱值为0.0114m。从图2.29可知,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跨中的最大挠度为0.0252m,C50混凝土的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1.425,故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下,最终计算跨中的最大挠度为:0.0252m/0.951.4250.0378m。预加力产生的最大反拱值为0.0114m,预加力产生的反拱值长期增长系数为2.0,故0.0114m2.00.0228m0.0378m。因为由预加力产生的长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应设预拱度。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