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x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1914-1918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的机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919年,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之后不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也随之诞生。但是刚刚诞生的共产党力量还不够强大,仅凭他们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为了能够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并且开始了北伐战争。但是由于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尤其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的革命任重而道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2.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3.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打开ppt,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运用文字材料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加深学生对上节课的理解和记忆。材料一:根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注册资本共计4890万元;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685家,注册资本共计22340万元;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材料二: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有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查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事提出问题: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经结构、阶级结构、思想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学生回答: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开始崛起;思想上,民主科学思想广泛传播。【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二、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1.背景国际:日美加紧侵华,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国内:政治: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经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展示材料:“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的要求 ”一、废弃势力范围;二、撤退外国军队警察;三、裁撤外国邮局以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四、撤销领事裁判权;五、归还租界;六、归还租借地;七、关税自主权第一百五十七条 在胶州领土内之德国国有动产及不动产、并关于该领土德国因直接或间接负担费用,实施工程或改良而得以要求之一切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各项负担概行免除。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摘录)【设计意图】补充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展示图片:五四运动的口号及要求北洋政府惩办的三名官员。2.经过与结果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势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上海工人阶级三罢斗争第二阶段6月5日起北京学生罢课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签和约。【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更有利于学生去掌握五四运动各阶段的发展情况,更加清晰、直观。3.意义(1)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3)作用与影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学生回答:原因:(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斗争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4)新的群众基础民族意识觉醒。(5)新的时代特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设计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成立的条件内部: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内容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提出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学生回答: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的革命前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设计意图】学生进行思考归纳,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共产党成立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三)国共合作1.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2.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3.意义: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四)北伐战争1.开始时间:1926年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展示图片:“北伐战争前形势图”,介绍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势力范围及兵力。展示“国民革命歌”【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北伐战争有全面认识。3.初步结果: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4.最终结果:失败。(1)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1927年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失败标志)归纳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原因:客观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帝国主义的干涉。主观上,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后期放弃领导权。教训: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必须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团结一切革命阶层的革命统一战线; 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设计意图】系统归纳,让学生对大革命失败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断进步。本课总结【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相关知识点,从整体上把握书本内容。 教学反思:本课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通过本课,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