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尸体现象_第1页
晚期尸体现象_第2页
晚期尸体现象_第3页
晚期尸体现象_第4页
晚期尸体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期死后变化(late postmortem phenomenon),概念:个体死亡24小时后在尸体上表现出的死后变化(late postmortem phenomenon) 。包括两类:毁坏型死后变化; 保存型死后变化。基本上在死后第一昼夜末或23昼夜表现出来,但充分达到白骨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腐败尸体巨人观,尸体腐败(putrefaction),概念:人死后腐败细菌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使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无机物和腐败气体,使尸体软组织逐渐分解和消失的过程。一般过程:环境温度为常温下,腐败发展概图,腐败细菌大量繁殖,腐败气体,尸臭,腐败水气泡,腐败静脉网,泡沫脏器,腐败巨人观,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尸绿,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概念:个体死亡后36小时,肠道内的腐败菌繁殖生长,产生并释放出腐败气体,发出腐败臭味,称为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腐败气体的成份: 含氧氮氢的小分子气体,二氧化碳,还有含氨、硫化氢、甲烷等具有强烈臭味的成份。,尸绿(greenish discoloration on cadaver),概念:腐败气体中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生成硫化血红蛋白,透过皮肤呈绿色,称为尸绿。 尸绿通常在死后24小时开始出现,最初多见于右下腹部,经35日,尸绿可以遍布全腹及更广泛的部位。,形成机制: 腐败气体的硫化氢与溶血产物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结合生成硫化血红蛋白或硫化变性血红蛋白,或与血液中的游离铁结合成为硫化铁,使皮肤呈污绿色。,尸绿,腐败水气泡,腐败静脉网(putrefactive networks),尸体内部器官及血管中的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污绿色树枝状血管网,称为腐败静脉网。,死后循环:尸体血管内产生的腐败气体,压迫血液使之流动,称为死后循环(cadaveric circulation)。,泡沫脏器(foaming organ),因腐败气体使尸体器官形成大小不等的海绵样空泡,称为泡沫器官。,腐败巨人观(bloated cadaver),成因: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尸体软组织内充满腐败气体使整个尸体膨胀,体积变大,面目全非,称为巨人观 。表现:颜面膨大,眼球突出,口唇外翻,舌尖突出于口外,颈部变粗,胸、腹部显著膨胀隆起,阴茎、阴囊高度肿胀,皮肤呈污绿色、腐败静脉网多见,皮下组织和肌肉呈气肿状,四肢增粗,有的手和足的皮肤可呈手套和袜状脱落,容貌难以辨认。,死后呕吐(postmortem vomiting) 死后胃内容物因受腐败气体的压迫,从食管经口鼻腔排出,称死后呕吐。同样,也可压迫积聚在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腐败血性液体自口鼻腔排出。死后分娩(postmortem delivery) 高度腐败的尸体,腐败气体可以将子宫内的胎儿挤出子宫,称为死后分娩,或棺内分娩。,影响因素,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尸体本身因素:个体差异、死亡原因,法医学意义,推断死亡时间;区别腐败征象与生前的疾病和损伤;争取及早进行尸解,采取措施防止腐败;注意有意义的证据的提取 如:骨折的保存,骨髓的硅藻检验,颈动脉的内膜裂伤,动脉粥样硬化,器官组织的异物存留及某些毒物中毒等。,霉尸 (molded cadaver),定义:尸体处于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在裸露的局部或全身表面出现一层白色或灰绿霉斑,称为霉尸(molded cadaver)。 形态表现:霉斑开始多见于颜面部的眼、鼻、口唇及周围,颈部和腹股沟等处。 法医学意义 (1)推测尸体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分析案情。 (2)注意与某些损伤和疾病相鉴别。,白骨化(skeletonized remains),概念:尸体的软组织经腐败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全溶解消失,指甲毛发脱落,仅残余骨骼,称为白骨化( skeletonized remains )。法医学意义: 尸骨可以长久保存损伤痕迹; 重金属毒物可以在骨质中进行检测; 骨髓可用于硅藻检查; 个人识别(法医人类学)。,保存型尸体(preserved corpse),概念:尸体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腐败过程中断,软组织免于崩解液化,并将尸体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称为保存型尸体。种类: 木乃伊(mummy) 尸蜡(adipocere) 泥炭鞣尸(tanned cadaver in peat bog),木乃伊(mummy),概念:尸体处在干热或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中,因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为木乃伊(mummy),或称为干尸。形成条件: 外因:干燥、通风、较高的环境温度或周围有强吸水的物质(大量木炭、灯芯、多层棉质吸水的衣物、香灰等); 内因:尸体条件(死前有严重脱水的死因砷中毒致腹泻;死前体质消瘦或脱水)法医学意义: A.可保留生前某些损伤形态; B.可保留某些个人特征 C.可保留生前某些病变,尸蜡(adipocere),概念:埋于湿土或浸于水中的尸体,皮下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蜡样物质而被保存,称为尸蜡。多为局部性,罕见全身性尸蜡。外观:一般呈白色、灰白色、黄色坚实的蜡样物,有油腻感,可以压陷,但脆而易碎。法医学意义: 可以保存生前的伤痕,如颈部的索沟、扼痕等;个人识别。,泥炭鞣尸(cadaver tanned in peat bog),概念:处于酸性土壤或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鞣酸和多种腐植酸等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骨骼脱钙,变成体积小、重量轻、易弯曲的软尸,称为泥炭鞣尸 。又称“软尸”。 法医学意义:可以保留某些生前的损伤痕迹。,江陵古尸,浸软(maceration),定义:妊娠8周以上的死胎,滞留于宫内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而浸泡于无菌的羊水中,发生死后改变,称为浸软,或称浸软儿。浸软程度 根据浸软的部位和范围分为三度。 一度浸软:表皮层内 二度浸软:真皮层 三度浸软:深部组织及内部器官法医学意义: (1)浸软胎儿是死胎,死后已在宫内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母体受伤不是引起胎儿死亡的原因。 (2)浸软胎儿一旦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发生腐败,故应尽早进行法医学检验。,死后化学变化(postmortem chemical changes),概念:人死后,尸体各种组织、细胞和体液因持续分解而发生的一些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称为死后化学变化。 研究对象:血液、脑脊液、玻璃体液影响死后化学变化的因素: 死亡时间 取材部位和方法 检测技术和方法 法医学意义(1)有助于推测死后经过时间。(2)有助于分析死亡原因。如血糖、IgE(3)有助于判断生前所患疾病或损伤。,其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动物昆虫其它自然环境因素,动物对尸体的毁坏,动物对尸体的毁坏与死后变化无内在联系,但是可以造成典型的损坏表现,需与生前损伤加以区分。常见的动物: 鼠类 狼、犬类 鸟类 水族动物,昆虫对尸体的毁坏,法庭昆虫学(forensic entomology) 常见的昆虫: 蝇(fly)、蛆 蚂蚁(ant) 甲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