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诊断和分级_第1页
哮喘的诊断和分级_第2页
哮喘的诊断和分级_第3页
哮喘的诊断和分级_第4页
哮喘的诊断和分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哮喘的诊断和分级,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1,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分期及分级,主要内容,2,通常反复出现以下症状,哮喘的临床特征,3,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1.,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反复发作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的临床特征,4,家族史症状特征体格检查过敏状况检查:发现过敏原,哮喘的诊断,5,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PEF变异率支气管激发和舒张试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 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诊断标准,6,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 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2 % 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 ;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主要内容,7,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分期及分级,哮喘的鉴别诊断,8,目前病因尚不清楚,该病是由声带上23内收缩造成上喉气道阻塞所致。这类患者中32 合并有哮喘,当VCD得到控制后哮喘症状会缓解。绝大多数患者都伴有精神症状。症状持续的VCD患者,流速环显示有扁平的吸气相。该病可通过支气管镜或喉镜检查证实。,1声带功能异常(VCD),9,包括气道内或纵隔的肿瘤、创伤和感染等。其特征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无明显缓解期,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查体可见“三凹征”或吸气性哮鸣。肺功能显示流量一容积曲线出现明显变化时具有诊断价值,根据形态的改变可判定不同的上气道阻塞,如固定型上气道阻塞:其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吸气和呼气流速均明显下降,且程度呈矩形。CT(最好三维成像)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可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和程度。,2上气道阻塞性疾病,10,因气管软化及气管壁异常增宽、气道不能维持正常的形态。患者在呼气和咳嗽时胸腔内压升高,引起气管狭窄和闭塞。表现为呼气性喘息,可伴耳或鼻软骨红肿。胸部CT及支气管镜有助于诊断。,3复发性多软骨炎,11,与支气管哮喘在临床症状、气道炎症及结构变化、病理生理过程上相似。COPD患者常有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史。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活动后气短是其常见症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结合上述病史可诊断本病。,4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2,老年气喘患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常因呼吸困难和喘息就诊于急诊室,予以强心、利尿、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有时需要正压通气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史而没有过敏病史和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夜喘患者应首先考虑本病。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负荷试验等有助于本病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5心源性哮喘,13,儿童哮喘的鉴别诊断,14,主要内容,15,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分期及分级,哮喘的分期,16,是指气促、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判断标准: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临床缓解: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呼吸生理学指标(肺功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树立医患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哮喘定义中,也明确提出“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和“临床缓解”的概念,确立缓解期概念的意义,17,哮喘的分级,18,哮喘的分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1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1., 任何急性加重出现均应重新评估维持治疗,以确保治疗足够达到控制哮喘 任意一周内的一次恶化即可认为该周内哮喘未得到控制 对5岁及5岁以下的儿童,肺功能并不是一项可靠的测试指标,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6,2006GINA控制水平的分级,20,临床控制,21,无(或2次/周)日间症状无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夜间憋醒无需(或2次/周)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加重,复 合 指 标,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22,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GINA 2009: 哮喘控制评估,GINA 2011制定的哮喘控制的核心仍然是6条指标,23,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6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1,GINA2006哮喘临床控制定义,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无日常活动(包括运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憋醒无(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加重,未来风险,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的分级,24,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31(3):177-185.,应在哮喘的长期管理中使用按控制水平的分级这种分级方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其应用价值“严重程度”应同时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对当前治疗的反应基于以上第三点的考虑, GINA不推荐以严重程度作为调整治疗的唯一依据,分 级,25,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重要特征分期和分级是哮喘诊断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