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doc_第1页
“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doc_第2页
“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doc_第3页
“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doc_第4页
“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 导读:工作总结范文范文,“对联文化初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范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教学流程一、带给大家一副很喜庆的对联,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有的 教学流程一、带给大家一副很喜庆的对联,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有的同学读错了,应该是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下面给大家一份关于对联方面的调查问卷,希望你能认真回答。 对联文化研究 调查问卷 (请在 中打 ) 1、你对对联感兴趣吗? 很感兴趣一般不喜欢 2、你了解对联吗? 深入一般很少 3、你写过对联吗? 写过没有 4、春节家里贴的对联是是如何得来的? 自己写买来的其他形式 5、你觉得对联对于个人的影响是: 陶冶情操有利于学习浪费时间 6、你能记起几幅有名的对联? 5 1515 7、与灯谜等其他传统艺术相比你更喜欢: 对联灯谜或其他都喜欢都不感兴趣 8、你对语文考试增设对联题目的看法是: 很好无所谓厌烦 9、如果有机会让你参加了解对联知识的活动,你会: 踊跃参加有时间就参加不参加 10、你对对联的发展持什么态度? 乐观一般不看好 你们选择的答案有半数或半数以上在第二或第三项上,那么表明咱们大家的选择不容乐观,所以进行本次对联文化研究是大有必要了。 教学流程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对联真有那么多优点和作用吗?让我们从对联说起 教学流程三、从对联说起 对联文化研究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3、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4、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从以上对联中我们认识到对联不仅是可以写人的,而且还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下面再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探究对联文化,首先请大家注意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 教学流程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认识对联,了解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 (2)了解对联的特征、种类 在预习的基础上,掌握了目标,我们要进行分组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五、分组合作探究 分小组对课前预习研究结果进行 对联知识大比拼 ,看哪个小组研究的深入,掌握的更扎实。比拼内容大致参照咱们的研究目标:1、一二组重点研究对联的起源、发展概况2、三四组特别关注对联的特点3、五六组深入认识对联的种类。请大家抓紧时间准备,5分钟!开始! 探究目标要求:(1)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2)加强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调查收集有关对联的材料; (4)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体现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流程六:我掌握的对联知识大比拼开始啦: 我们组的认识和体会是 首先看一二组中哪个小组认识了对联的发展历史? 附:对联简史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赵雨先生认为, 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人把对联称为 张贴的诗 。 其次请三四组总结一下对联的特点 教学流程七、对联文化研究子课题一:对联有哪些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 仄起平落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 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教学流程八、对联欣赏,进一步认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掌握了以上特点,再问大家一个问题 教学流程九、生活小提示:你知道怎么贴对联吗? 对联的贴法: 当自己面对大门口时,自己的右手边为上联,左手边为下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汉语的第三、四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汉语的第一、二声。原则上是 仄起平落 。 在掌握对联特点和怎样贴对联的基础上,老师给大家出两副对联,请对下句 教学流程十、牛刀小试:学对对联 1、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3、有山就有画,无水不文章。 好,以上几位同学都很有创意,很有才思,我们为这些同学的精彩对句鼓一次掌吧!对联文化很有意思吧?下面请我们五六小组进一步介绍探讨的对联的种类? 教学流程十一、对联文化研究子课题二:对联有哪些种类? 主要介绍春联和婚联(各两副) 看来大家对婚联很感兴趣,这是好事。可见你们是热爱生活的人!那么怎么才能把热爱变成具体的行动呢!让我们关注试题,回到学习考试中来!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能更好地学习! 教学流程十二、高考题回顾:XX年考题。 做完题目,我们该自我发挥才思了,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自己进行 教学流程十三、研究成果展示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然后写出简短的汇报材料(100字以内)。可以是学习心得、对本专题研究的认识,也可以是对对联文化的感悟等。(指名让同学回答所写的汇报材料。) 好!今天大家活动很积极,值得表扬!请为我们自己鼓一次掌!谢谢大家! 教学流程十四、课后要求 1、课下搜集整理对联创作的艺术手法。 2、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多做 有心人 ,尤其当你有机会外出旅游时,请你留意那些名胜古迹、庙宇高堂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