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docx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了解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及首霸的原因。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铁器、牛耕等图片和相关文献史料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诸侯争霸教学难点:王室衰微;春秋争霸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温故知新:课件展示表格,夏商周的兴亡:都城、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2、出示烽火戏诸侯图片,让同学讲述图片故事,从而引入西周灭亡,东周开始。3、教师讲述东周的历史分期,过渡到新课二、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问题1: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问题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问题探究:(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出示一组图片,石器、骨耜、耒耜,青铜铲 (2)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所学知识回答出铁农具的优越性:坚硬、锋锐。4、指导阅读教材27页“相关史事”,了解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教师总结: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春秋时期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处于动荡时期,导入第二目“王室的衰微”。(二)王室的衰微1、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西周的分封制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王室的衰微”一目,自主学习,完成问题,小组交流,有疑问的做好标注。问题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周王室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疑难、板书(1)制度变化,分封制瓦解(2)周王室实力大减(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4、材料研读:教材28页,引导学生读懂材料,师生共同分析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板书: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王室衰微使得诸侯竞相争霸,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有什么关系?引入第三目“诸侯争霸”。(三)诸侯争霸1、设计导学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质疑问题1: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出现了哪些较大的诸侯国?2、汇报交流答疑,指导读春秋争霸形势图3、指导阅读教材29页“相关史事”,回答问题: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呢?他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霸主?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板书齐桓公;(1)靠海,盛产鱼盐(资源丰富)(2)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国富兵强)(3)尊王攘夷为号召(深得民心)5、材料研读,问题思考、探究交流: 材料一: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材料二: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 。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70多个诸侯国,而到了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了。 根据材料回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总结: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三、课堂小结:1、知识梳理 2、春秋时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规模扩大,商业活动活跃,社会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春秋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西周的分封制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引起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但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四、课后活动:1、教材30页课后题 2、讲述成语故事: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五、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在( )A、春秋时期 B、夏 C、商 D、西周2、下列不属于春秋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周武王3、对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 D、促进了民族交融(二)、阅读下列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2)试总结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3)由管仲相齐,谈谈你的感受。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