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doc_第1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doc_第2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doc_第3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体知识梳理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说明与检测(2015)下册p19】说明文的分类按说明对象与目的事物性说明文解说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特征等内容的说明文。【说明与检测(2015)下册p19】如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是以石拱桥为说明对象的事物说明文;叶圣陶苏州园林是以苏州园林为说明对象的事物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内容的说明文。【说明与检测(2015)下册p19】如大自然的语言是以物候现象为说明对象的事理说明文;奇妙的克隆是以克隆这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说明对象的事理说明文。按语言特色平实性说明文直截了当说明所写对象,不夸张、无描写,没有弦外之音。如奇妙的克隆以大量的数据对说明对象作了客观的说明。文艺性说明文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013年12题)说明对象就是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诠释的事理。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说明文因为其说明对象具有事物性特点,故而事物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容易把握。如苏州园林,这类说明文的标题正是它的说明对象。而事理说明文着重于说明事理,分析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因其说明内容相对抽象,故而说明对象比较难以把握。如大自然的语言。【人教八年级上册p121122“说明要抓住特征”】说明顺序【人教八年级下册p119120“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逻辑顺序(2013年13题)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如生物入侵者,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后顺序,先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次写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最后写人们的解决之道,遵循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运用这种说明顺序,文中常会出现方位词。【说明与检测(2015)下册p19】如故宫博物院,作者沿着游览参观的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故宫的建筑格局与特色等内容。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制作或演变过程,常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如中国石拱桥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色的同时,也顺带着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建造的历史,从282年的旅人桥到605年左右的赵州桥,再到12世纪的卢沟桥,最后写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兴建的各种石拱桥,采用的就是时间顺序。能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史。注意:大多数文章不会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往往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有时又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使说明更加透彻。如恐龙无处不在一文,整体上是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写,但在介绍泛大陆的分裂以及当今世界地理的形成过程时,则按照时间顺序来写,阐述了恐龙无处不在的根本原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人教八年级上册p156158第四单元写作部分重点讲解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知识】分类别(2009年13题)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门别类的逐一说明。作用:因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了多层次的说明,所以事物之间的关系眉目清晰,避免了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同类别的事物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将预示晴天的云和预示雨天的云分类进行说明。苏州园林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摹状貌(2012年15题)就是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把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作用:有助于把说明对象说得形象、具体、生动。如看云识天气中对卷云的描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为了把事物(或事理)及其特征等说明得更加具体、清楚、明白,在说明过程中举出一些实例来进行说明的方法。作用:使那些概括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例子前常有“例如”“比如”“如”等标志性词语。举例子(2008年14题)如中国石拱桥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作比较(2012年15题)就是把两个以上彼此有一定联系或者有相似点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介绍某一事物的性质、变化、发展的说明方法。作用:通过比较,使事物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都明显地表现出来,便于读者把握事物的特征,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差别。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列数字(2012年15题)运用具体的数字资料介绍事物特点的说明方法。作用:能够给人以准确、具体的印象,增强说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生物入侵者中的“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打比方打比方实质就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作用:可以使原本不为人所熟悉的或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如生物入侵者中的“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下定义用最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本质意义和特征。常用格式是:“是什么”或“是怎样的”。作用:便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该事物与别的事物严格地区分开来。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作用: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如奇妙的克隆中的“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引资料包括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以及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如奇妙的克隆中引用神话传说“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画图表用画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作用: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速记口诀十种方法要知道:举例分类作比较,定义诠释画图表,数字比方摹状貌,引用说明(引资料)。说明文的语言【人教八年级上册p120“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严谨(2012年16题;2009年14题)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表述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作者严谨、周密、科学的态度。如中国石拱桥中对石拱桥的历史、长、宽等特征的介绍。生动形象(比喻、拟人)(2012年16题)语言轻松活泼,幽默风趣,具有趣味性。如看云识天气中对云的种类的区别和变化的介绍“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运用比喻手法将积云描写刻画的生动形象。说明文的结构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按照:“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的顺序说明,不分主次。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如万紫千红的花,先说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第二步说明花变色的原因,第三步说明花与昆虫的关系,第四步说明花与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