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doc_第1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doc_第2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doc_第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doc_第4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实施方案一、课程考核总体设计思路1本课程为100%形成性考核,即实行过程性考核,改变以往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考核项目,形成一种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模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来量化、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完成课程成绩的测评。本方案既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同时又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这种多元化过程性评判,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科学、有效地评价和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2形成性考核项目包括平时作业、期末论文、小组活动、网上学习行为四项,各考核项目均按照百分制计算,每次考核成绩按照比例折合后累计相加。对网上学习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利用安徽电大在线学习行为统计系统,分别从在线学习时间、登录电大在线次数、电大在线课程讨论区发帖三个方面进行量化统计。本课程实行双及格制,要求网上学习行为考核成绩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同时本课程的其他考核项目成绩也需合格,本课程成绩方为合格。网上行为成绩各考核项目及分数比例具体可见下图: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模式(100%形考)平时作业(40%)期末小论文(25%)小组活动(15%)网上学习行为(20%)在线学习时间(30%, 120分钟及格)120肺脓)课程讨论区发帖(40%, 8帖及格)登录电大在线次数(30%, 8次及格)3平时作业省电大以形成性考核册的形式下发,共四次,应按照一定的教学进度来完成。作业实行百分制,教师应及时评阅;期末论文是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应在学期末进行;小组活动可以主题讨论、研究性课题组、辩论赛等形式进行,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在学期中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上学习形式包括下载浏览网上学习资源、网上测验、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二、课程考核具体实施细则本课程考核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完成平时作业完成平时书面作业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内容的特点,分四次考核,省校以作业册的形式下发,作业内容为各章节基本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内容自测练习题,作业内容紧扣教学大纲,与教学过程同步。在题目的来源,题型的选择以及题目的难度上更加注重知识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要求见下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时间考核要求考核目的成绩评阅第一次作业奴隶社会时期(教材第一编)第一编教学内容结束要求按照教学进度,逐次完成,独立完成。考查学习者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检测学习效果,督促学生按照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每次作业以百分制计算,取四次平均成绩按40%的比例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第二次作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二编)第二编教学内容结束第三次作业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三、四编)第三编教学内容结束第四次作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五编)第四编教学内容结束2、提交期末小论文(1)考核形式:论文(2)考核内容: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小论文: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儒家人治思想的认识。试分析法家法治学说的历史进步性和负面影响。试比较分析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得与失。(3)考核要求:观点明确,论述要有理有据,字数20003000字。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引用的文章观点等,要注明资料出处,如某个杂志的某篇文章,作者及年月日等,某部著作、作者及页码,或某个网站的某篇文章,作者及网址等。该论文是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要抄袭任何网上或其它现成资料,一旦发现本课程期末成绩即以零分处理。(4)考核目的:在全面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能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思考,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 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5)考核时间:学期末课程全部结束后提交。(6)成绩评阅: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以25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3、参加小组活动在学习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也是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集中反映,自然也就成为全面评价学生能力的基本依据之一。中国法律思想史属于法史类课程,理论性较强,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而经常性的小组活动则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式。(1)考核形式:小组活动(主题讨论、小组辩论)(2)考核内容:辅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主确定讨论主题或辩论主题(3)考核要求:每次辅导教师事先布置讨论题目,要求每位同学起草发言提纲,并准备几分钟的发言,同时,各学习小组组长要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见下表),形成活动报告。法学本科班小组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指导老师活动主题参加人员活动记录 活动小结小组自评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教师评阅成绩(4)考核目的: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其实践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5)考核时间:学期中进行,辅导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自行确定时间。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6)成绩评阅:以百分制计算,小组自我评定成绩结合教师评阅,取双方平均成绩,以15计入课程综合成绩中。4、网上学习行为考核网上学习行为考核也是整个考核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可作为敦促学生逐步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新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在开放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不仅能保证学生现阶段的各项学习任务,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特别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具体网上学习过程考核如下:(1)考核形式:网上答疑、网上讨论、下载或收看课程资源(2)考核内容:第一,登录安徽电大在线或者各分校电大在线进入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讨论区参加实时的或非实时的网上教学活动。各分校面授辅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或者热点问题自行安排实时网上答疑或讨论,要求每学期至少安排2次。具体时间各分校应于开学前一周安排并公布。对于师资条件有限的教学点,可以统一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省校举行的网上教学活动。每学期省校将固定举行两次实时的网上教学活动:第一次是开学初导学答疑关于如何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第二次是学期末针对形成性考核作业的答疑。具体时间见安徽电大在线 “网上教学活动安排”。上述教学活动主题之外的问题学生可通过非实时的方式进行发帖提问。本学期教学活动举行两次:10月8日晚19:00-20:30 开学初导学答疑关于如何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11月25日晚19:00-20:30 学期末针对形考作业答疑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也可随时登录分校电大在线或者省电大在线进行发帖提问。第二,登录安徽电大在线或者各分校电大在线进入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页面利用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注意:电大在线的记录数据,是必须要有时间停留的,如果只是登陆再关闭,是不做记录的)(3)考核要求:要求学生熟悉运用学校提供的各种网上学习资源,积极参加分校以及省校组织的各种网上教学活动,在网上完成考核的各项任务。(4)考核目的:增强学生的网络学习理念,促使其掌握一定的网络学习基本技能和方法,使学员逐步养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参与互动、开展活动的习惯,培养网络环境下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素养的能力。(5)考核时间:实时或非实时。实时网上教学活动的具体时间省校以及各分校应于开学前一周安排并公布。三、对分校以及各教学班的建议1、各分校教学班的班主任、授课教师都应熟悉和了解该具体方案,认真贯彻本方案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本方案的具体要求。同时在每学期开课前应及时向学生传达本课程的考核实施方案,加强学生对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目的的认识。2、将网上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范围是教学改革和考核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分要认真组织落实有关网上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手段丰富网上教学活动,提高网上教学活动的质量,督促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和参加相关的网上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 正当的方法加强学生上网学习的组织和管理。3、各分校、教学点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对课程考核工作的管理,及时向省校反馈相关信息,进行沟通交流。4、以上考核过程性材料应存档备案,以备教学检查。截止统计时间是12月30日网上学习行为的最终统计:分校平台与省校平台的网上学习行为累计。因此: 各分校面授辅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或者热点问题自行安排实时网上答疑或讨论,要求每学期至少安排2次。具体时间各分校应于开学前一周安排并公布。 对于师资条件有限的教学点,可以统一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省校举行的网上教学活动。每学期省校将固定举行两次实时的网上教学活动: 第一次是开学初导学答疑关于如何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 第二次是学期末针对形成性考核作业的答疑。 具体时间见安徽电大在线 “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