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中考二模实验32题.doc_第1页
2011年北京中考二模实验32题.doc_第2页
2011年北京中考二模实验32题.doc_第3页
2011年北京中考二模实验32题.doc_第4页
2011年北京中考二模实验32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求卓越成绩,创造美好未来!1(5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CO2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一同学反复慢慢从呼吸口呼吸,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最终产物,请回答:(1)呼气时,乙瓶中的现象是_。(2)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3)请写出甲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能验证实验目的的现象是_。2(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 (选填“b”或“c”) 端管口通入。(2)点燃生成的气体,产生 色火焰。点燃前应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3)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 。H2高温(4)该小组同学用生成的氢气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H2 + Fe2O3 2Fe + 3H2O 实验装置如右图。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abcNaOH溶液大理石澄清石灰水3(6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下的原因是 。(2)当观察到烧杯中_(填实验现象)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的操作是 ,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所选的试剂是_,产生的现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是_。4(7分)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查阅资料】浓硫酸 常温下,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CO+ H2O。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实验设计及操作】(1)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气态产物。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氧化铁 甲 乙 丙 丁 戊 若各步均反应完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尾气处理(填序号)。 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装置乙的作用是 。 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为检验氧化铁是否反应完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从装置丁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氧化铁已完全反应。上述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_。5(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一定量的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 。(4)实验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6(5分)已知2H2SO4(浓) + C CO2 + 2SO2 + 2H2O。为了证明木炭与浓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生成,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甲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乙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位同学在其他装置中盛放的药品相同且适量。A B C D【提供资料】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SO2 + 2NaHCO3 Na2SO3 + H2O + 2CO2。C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发生反应;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发生反应。SO2 + Ca(OH)2 CaSO3 + H2OD中盛放的试剂是 。观察到 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甲、乙两位同学能够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另一位同学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7.(6分)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小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实验现象是 。B中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 。C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解释C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 。8. (5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序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A装置制取的氧气中混有少量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用于除去CO2的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气体的吸收装置E中的试剂为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G装置的作用是 。9.(5分)某化学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的课题开展探究。【查阅资料】 (1)SO2有毒,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2)酸能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实验过程】(1)常温下,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固体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下列气体的制备装置能用于制备SO2的是 (填序号)。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 (2)右图A中,实验时,A中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 是 。 (3)右图B中,在通入SO2之前,将滴管内的 水滴到试纸上, 试纸颜色没有发生变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当有SO2通过 时,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由此得出的 结论是 。 (4)该实验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将其通入 溶液中。10(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 。(3) 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11、(6分)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1)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4)D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酒精灯的作用是_。12.(5分)某学习小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记录C的液面位置;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 (3)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填字母); A. 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B. 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 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 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4)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 ; (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得到锌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1(5分)(1)长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3)CO2 + 2 NaOH = Na2CO3 + H2O。(4)乙瓶保持澄清,丙瓶浑浊。2(共5分) (1)c 1分(2)淡蓝色 验纯 2分(3)储存水分加热后产生水蒸气 1分(4)玻璃管内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右侧管壁有无色液体(水珠)生成 1分3(共6分)(1)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溶液出现浑浊 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止水夹、活塞不写给分), 烧杯中的混浊液体从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3)水 从烧杯中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液体较少4(7分)(1)甲乙戊丁丙 (2分,有错不得分)高温=产生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除去CO中的甲酸气体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Fe2O3 + 3CO 2Fe + 3CO2 (2)不正确,未反应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生成的铁反应,溶液也可变为浅绿色。5(6分)最后1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得分(1)2NaOH + CO2 = Na2CO3 + H2O(2)探究碱和盐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3)判定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4)NaCl、CaCl2、HCl、酚酞;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HCl、酚酞;若无气泡产生,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CaCl2、酚酞。6(5分) 澄清石灰水 B中品红溶液褪色 乙 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干扰了对二氧化碳的检验。 (2分)7(6分)(1)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进入B也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CO2+Ca(OH)2CaCO3+ H2O(2)白色浑浊消失,变为澄清溶液;过氧化氢分解出的氧气使稀盐酸进入到C中,难溶的碳酸钙被稀盐酸溶解。(2分) 8(5分,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1)B 2NaOH+CO2=Na2CO3+ H2O(2)浓硫酸(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实验结果更准确。9.(5分)(1)B C (2)SO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或证明水没有酸性) SO2与H2O反应生成酸 (4)氢氧化钠(或NaOH)10(7分)(1)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 (3)关闭K3 时E中无现象,打开K3 时E中溶液变浑浊。 2NaOH + CO2 Na2CO3 + H2O Ca(OH)2 + 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