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小抄.doc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小抄.doc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小抄.doc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小抄.doc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小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环境的分类1按照坏境的形成分为自然和人工2按照功能分为生活和生态3按照范围的大小分为居室和车间和村镇和城市和区域和全球和宇宙4按照不同要素分为大气和水和地质等法规中的环境范围与科学中的不同1法律的概念和范围必须明确具体科学抽象2科学上一切环境要素都在其中法律只保护对人类有影响的环境3法律的保护具有相对性有利时保护坏境问题的发展人类社会早期的坏境问题2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3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4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坏境科学的任务1探索全球坏境的演化过程2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3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含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上概念2目的是通过防治自然环境被破坏被污染来保护环境和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3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法的特征综合性 技术性 社会性 共同性法的任务和目的合理的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建设一个清洁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 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从理论上把环境法的目的分两种一是基础的直接的目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即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表现出的是目的二元论 法律关系的特征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具有广泛性外国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特点加强环境管理 加快环境立法的步伐 使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更加广泛外国完备阶段特点(20-现在)为了提高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地位在宪法里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 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措施 把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 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襂透 环境立法的完备化和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使环境法从传统法律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环法成为一个部门的依据和标志它有其所调整的明确的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 我国今年环法立法发展很快环法体系已经形成环法成为部门的必然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以至必须由国家来承担保护和管理环境的职能 国家对环境的管理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法律手段 环境与资源的整体性和环境保护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社会关系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进行整体的全面的保护环法体系的构成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条例,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环法的内容规定了环法的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保护的对象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规定了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应采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要求和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的法律义务,规定了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和相应的义务,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督管理的权限和任务,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和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规定了违反环法的法律责任即行政责任民事和刑事责任环法单行法规的分类土地利用规划法,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环境行政管理法自然保护法的目的和重要性目的是未来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资源免受破坏以保持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保存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要性:我国的自然资源复杂多样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自然破坏如水土流失森林锐减草原退化等在不断加剧,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 农业生产的状况影响到国计民生和整个经济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水平加之人口多资源耗费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强了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环法的立法体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驶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定法律 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环法的指导原则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物物相关律,相生相克律,能流物复,负载定额,协调稳定,时空有宜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需要和限制,限制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条件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为条件/满足全体人们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们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对国家和国际现行法律体制在新的发展目标指导下实行全面的变革外部不经济性的外部性特征它们必须伴随生产或消费活动才能产生/它们或产生正面积极地影响或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就环境问题而言外部性表现在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上环境管理原则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规划和协调性原则综合防治时期的措施实行区域综合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全面解决合理布局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实行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损害环境的工程建设在施工前通过评价得到有效制止/把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从末端处理改为生产全程的管理以及采用无害低害工艺和闭路循环系统/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后再采用净化措施以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机构的目的和特征有利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的贯彻并使这种职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尽可能使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机构的环境管理活动取得协调在加强中央机构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更多地发挥地方机构的作用/协调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管理体制的设置机构的职能和权限应该有助于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环法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指为我国环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1它不是随便确认的它应该是由法律确认,在环法中有所体现2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与一般司法立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3它不同于一般法律规范它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论环保同经济建设相协调原则它是环法中最基本重要的原则,指经济城乡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实施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着重从横向关系上即制约发展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可持续发展侧重从纵向历史发展过程即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的关系上提出要求,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2三项建设做到三同步,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同步规划二同步建设.三种效益的同意是针对过去各项建设中只重视经济效益提出的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但实际贯彻起来却很复杂3贯彻的方法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环保规划,吧环保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环法的基本原则环保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公众参与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采取的理由/重要性环境污染一旦发生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不可逆转,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后再治理从经济上不可算,环境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要求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的方法A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合理的布局应注意1适当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2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3大型项目的分布与选址必须事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竟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4严禁污染型工业建在居民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B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作用可以防患于未然,对于不可避免的污染则通过各种净化治理措施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论开发者养护开发者养护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和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贯彻的措施我国法律对自然资源开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和养护责任,B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它的好处1有利于把环保的任务真正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得以真正落实2把各级领导的责任层层分解并落实把任务定量化指标化加强了环境管理3相应地建立各种配套措施和支持系统促进了环保机构的建设强化了职能C采取污染限期治理的措施论公众参与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环境公共财产论,公共信托论和公民的环境权论贯彻方法1在立法上确立公民的环境权2确立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程序性权利3保障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意义1环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2它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3从法理上说把它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法中的运用实行它的程序由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采取招标的方式签订合同委托单位进行调查和评价2评价单位通过调查和评价制作环境影响报告表3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预审4报告书由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审查批准后提交涉及和施工由国家审批的报告书1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建设项目2特殊性质的3国务院审批或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审批的依据和标准的掌握问题2谁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3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性4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相结合的问题范围1规划分为综合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2专项规划分为A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其产生的污染和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B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编制报告表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C对很小的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与预测4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设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论三同时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想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同事设计同时施工和投产论许可证制度凡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作用1便于把影响环境的各种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把这些活动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使国家能有效进行管理2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规定主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3便于主管机关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规划开发及各种损害环境的活动及时发现违法者从而加强国家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的行驶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4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造采取无污染少污染工艺5便于群众参与环境管理特别是对损害环境活动的监督论征收排污费是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目的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作用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解作用,从外部给企业一定的经济压力,使排污量的大小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征收的办法1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其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2依照水污染防治法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加倍缴纳排污费3依照固体废物向环境排放以填埋方式处理危险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其种类4依照噪声按照排放噪声的超标声级缴纳减免和缓缴的条件1排污者遇到不可抗力和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免,但如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的不能申请,最高不超过一年2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排污者正在申请期间或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处于破产等状态可以申请缓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在批准后一年内不得再申请使用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2区域性污染纺织项目3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应急预案规定了那些应急响应1超出事件发生地省人民政府的处置能力的应对工作2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3国务院或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需要协调指导的突发环境事件或其他突发事件此生衍生的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的内容对突发环境事件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响应机制2报告实行一小时报告制3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4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际联席会议根据需要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应急中止的条件1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到限值以内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向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自然资源所用权简述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通过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然资源获得利益的手段.占有权能是对自然资源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能,使用权能是按自然资源的性能和用途对物加以利用以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权能,收益权能是收取由自然资源产生的新增经济加之的权能,处分权能是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其命运的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可以与所有权同属一人也可以相分离自然资源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区别使用权的主体比所有权的主体广泛2使用权的内容受所有权和环境保护及生态规律的制约而不是无限制的使用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终止自然原因2期限届满3开发利用完毕4因闲置或弃之抛荒5非法使用或转让被强制终止6主体消灭所有权变更的原因指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的变化1因征用2因所有权主体的分立或合并3依法转让4因对调自然资源规划制度及目的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规划期内对管辖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所作的总体安排目的为了从宏观上解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当前利益与长期持续发展的矛盾及资源分配的问题,以保证用最佳的结构和形式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国家法定取得 强制取得 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集体法定取得 天然孳息 开发利用取得个人开发利用 继承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意义/作用1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2有利于为开发新的资源筹集资金并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恢复3有利于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税的减免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2纳税人开采或生产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项目自然资源费的分类开发使用费 补偿费 保护管理费 惩罚性收费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1具有规范性2强制性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3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环境标准的作用1是制定国家环境计划和归还的主要依据2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基础与依据3是国家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简述环境质量标准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叫环境质量标准,它反映了人群动植物和生态系统对环境质量的综合要求也标志这一定时期国家为控制污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能达到的水平,他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是评价环境是否收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简述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规定,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环境质量的要求,它更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超过排放标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加强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的意义1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别污染的依据2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纠纷中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2行为人的过错3行为的危害后果4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实施的机关不同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3处罚的对象不同4处罚的形式不同5救济的方式不同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1司法审查之诉A环境行政处罚行为B行政机关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履行环保义务的行为C环境行政机关违法限制人身自由对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行为及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经营自主权2请求履行职责之诉3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环境法规定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1超标排放污染物2拒保或谎报有关污染物申报事项的3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的4引进不符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5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单位使用的6建设项目防止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而投产或使用的7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设施又超标排污的8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9另其限期治理未完成任务的环境污染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机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及损害或妨害舒适性和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定义和特征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已知或未知的某些物质进入环境,导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生态改变生物物种减少或灭绝及危害人身健康影响画家的有效利用和破环环境的现象1主要产生于生产生活活动进行中或是活动之后的结果2环境是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影响危害人类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媒介3都是损害的结果现行有关污染防治法的法律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 环境噪声 固体废物 海洋 放射性各级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职责1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标2应加强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沙治沙工作3国家鼓励和支持先进适用的防治技术,推广利用清洁能源,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4国家采取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及相关的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规定了统一主管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1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主管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内的,并主管防治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的2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倾倒废弃物的3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内非军事船舶或水域外非渔业污染的监督管理4国家渔业行政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的5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事船舶污染的监督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排污收费制度2海洋污染限期治理3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4海洋功能区划5海洋环境监测监视信息管理6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理7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政府协商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海洋环境污染及特点指直接或间接地吧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1污染种类繁杂2污染扩散范围大3危害持续性强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使用范围包括中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国家管辖的其他海域,在中国管辖海域以外排放有害物质倾倒废弃物等,造成污染损害的也适用该法,即域外适用海洋污染限期治理的条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2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3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陆源污染物禁止的措施禁止想海域内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2禁止经中国内水领海转移危险废物防止倾倒废弃物的污染实行海洋倾倒制度,倾倒许可证分为紧急许可证,特别许可证和普通许可证,将废弃物分三类,禁止倾倒的废弃物获得紧急许可证,对海洋生物没有具毒性但能通过生物富集污染水产品或危害航行渔业等活动的物质获得特别3不属于前两类的低毒或无毒物质获得普通2合理设置海洋倾倒区,分为一二三类倾倒区/临时/试验3海洋倾废管制的具体规定水污染及适用范围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范围是中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2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是对船舶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3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2禁止向一级保护区内的水体排放污水,在二级保护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等等3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状况后,环保部门应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停止排放污染物防治地下水污染禁止性规定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2在无良好的隔渗底层禁止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无防治渗漏措施的沟渠等输送或存储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从事利用污水灌溉2利用含有毒污染物的污泥做肥料3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4利用储水层空隙等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环境噪声的特点是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1是由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振动造成的具有无形性和多发性2它具有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分散性和暂时性它不会停留于环境中积累的致害于环境要素和人类3它具有危害性及危害的不易评估性环境噪声污染与环境噪声的区别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是以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的最高限值为界限,以界定和区分他们的,对于在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数值以内排放的噪声称为环境噪声,超过了并产生了干扰现象就是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职责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将这项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2国家鼓励支持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相关知识3县级以上政府有权按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论声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声是指由国务院环保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对各类不同的功能区域内环境噪声最高限制所做出的规定.排放指由国务院环保部门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对噪声源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所作的最高限值固体废物的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贯彻三化A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B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C有关的科学研究推广有关知识D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E科学研究易消纳的农用薄膜等2全过程管理A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B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防扬散防流失或其他防治污染环境的措施并不得在运输工程中沿途丢弃以撒固体废物C对可能成为固体废物的产品的管理规定应采用易回收利用处置或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3分类管理我国固体废物法律控制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环保部门对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其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管理3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清扫和收集处置的相关工作控制固体废物转移的制度指将固体废物从某一地域搬至另一地域的过程但不包括在同一固体废物产生源内部的转移1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对可作原料的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分类管理2禁止进口列入禁止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限制目录里的应经国务院环保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审查许可,进口自动许可进口目录的应依法办理自动许可手续4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禁止经中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自然资源的概念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具有可使用性相对性整体性地域性和有限性等特征。分为耗竭性资源(又称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包括土地、水、生物)和非耗竭性资源(恒定性资源和亚恒定性资源)自然资源的特征可使用性 相对性 整体性 地域性 有限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情况和使用所进行的总体安排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和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限制性要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总量不得超求上一级的控制指标2耕地总量限制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应确保本行政区内耕地总量不减少3明确土地用途要求4下级规划依据上级规划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村庄集镇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它们规划中的建设用地不得超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乡村的建设用地规模2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应与之想衔接3土地利用年度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编制保护耕地的措施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2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3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5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的土地6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水资源保护的原则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2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多效兼顾原则3节约用水原则4居民生活用水优先原则水资源保护的主要管理制度水资源规划制度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制度 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水功能区划制度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取水许可 征收水资源费 用水收费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2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节约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先进可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3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有计划的进行多目标梯级开发4要求工业用水应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增加循环用水次数等5国家鼓励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对雨水和微咸水的利用开发淡化6对在开发利用和防治水害等方面获得成绩的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水法禁止的行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2禁止在江河水库运河等内弃置堆放妨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林木和高杆作物3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提防安全和其他妨碍的活动4禁止围湖造地5围垦河道;政府在水资源方面的职责采取措施加强节水管理发展节水产业2加强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为社会提供水资源信息3合理自制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4加强领导防止土地盐碱化5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6推行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7采取措施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和污水再生利用8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饮用水条件水资源开发者的义务节约用水义务2防止生态破坏义务3进行工程建设时遵守规划和申请批准4不损害公益和他人合法权益5申请取水许可和缴纳水资源费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性措施A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B鼓励措施C对荒山荒滩等允许实行承包治理并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数种和森林类型繁多2林产独特丰富3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林地和木材蓄积量少4森林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发挥其环境效能5林种结构不够合理森林生长率低生长量小可以转让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2前面的林地使用权3前面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退耕还林的原则是生态优先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2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受益谁经营谁受益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4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草原立法的目的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2改善生态环境3维护生物多样性4发展现代畜牧业5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在草原建设的职责鼓励和支持草原建设建设投资2鼓励支持改善草原牧业条件3鼓励和支持科学发展草原4保证草原建设的政府投入合理利用草原的规定核定草原原载畜量保持草畜平衡2提倡牲畜圈养保证草原更新3严格管理占用和征收草原防止工程建设破坏草原保护草原的其他措施划区保护措施2禁止活动措施3限制活动措施4鼓励和支持措施5防止草原火灾措施6防止病虫鼠害和毒害草措施关于渔业资源增值和保护的规定实行渔业资源保护费制度2实行捕捞禁、限措施A禁止某些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捕捞方法和渔具的使用2禁止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C在水生动物苗种重点产区引水用水时应采取避开幼苗的密集期或设置网删等措施保护幼苗D可能影响渔业资源的活动应采取补救措施E禁止某些严重危害渔业资源的活动禁止围湖造田F对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赔偿采矿权人的权利按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期限从事开采活动2自行销售除国务院规定由指定的单位统一收购矿产品之外的矿产品3在矿区范围内建设采矿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设施4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转让探矿权的条件在颁发勘察许可证满2年2在勘察作业区内发现可供进一步勘察或开采的矿产资源3完成规定的最低勘察投入4探矿权属无争议5按国家有关规定已缴纳探矿权使用费价款的4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转让采矿权的条件矿山企业投入采矿生产满1年2采矿权属无争议3按国家有关规定已缴采矿权使用费价款补偿费和资源费的5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个人采矿的规定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的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沙石等及为生活采的少量矿产2个人不得开采矿产储量规模适宜由矿山企业开采的资源3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野生植物的监督保护体制实行分部门管理体制1授权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监督管理工作2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其他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3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4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野生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5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6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野生植物管理工作的部门及其职责由省直辖市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规定野生植物保护制度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2野生植物资源档案制度3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4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制度防止检疫对象传入的措施禁止某些物品进境2对可能传入的重大动植物疫情采取紧急预防措施3实行检疫审批制度4严格进境口岸检疫5实施过境检疫6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实施检疫7对国内植物调运实行检疫证书制度特殊区域环保措施划定区域范围确定保护对象2设立保护机构完善保护体制3分类分级保护合理开发利用4采取封禁措施限制认为活动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作用保护特殊区域环境有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2整体环境的改善3精神文明建设4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指对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目的是未来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物种,保留和维持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地貌景观拯救和恢复已遭破坏由能恢复或更新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分类资源管理保护区,自然遗迹保护区,科研保护区,管理的保护区,文化景观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为人类保留自然本底2为各种珍惜濒危物种提供避难所3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和场所4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供基地5为人们的游乐休息提供场所6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2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业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情况确定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条件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已遭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同类区域2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草原荒漠等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等自然遗迹5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措施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2明确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的来源3禁止和限制自然保护区的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的规定查清自然保护区土地状况建立土地资源地籍档案2进行自然保护区土地登记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3确保其土地的法定用途禁止侵占卖卖等擅自改变4加强执法监督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内容制定规划全面保护 划分级别重点保护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措施明确管理体制建立管理机构2禁止侵占它的土地和进行破坏景观的建设3保护它的动植物4在它开展旅游活动不得对它造成破坏对文化遗迹的立法保护措施划分等级有重点地保护2限制文化遗迹地内的工程建设3控制文化遗址的迁移和拆除改用4严格限制文化遗迹地的考古发掘国际环境法的特点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中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它主要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2所调整的主要是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3它作为一个规范国际法主体行为的规则体系具有约束力4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有国际法特点又有国内环境法特点国际环境保护条约的特点所涉及的主题事项的范围不断扩大2环境条约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条约体系,全球性多边条约一般采用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的模式3环境条约越来越重视履约的问题里约宣言的意义明确了发展权2强调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在环境方面最易受到损害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应受到优先考虑3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如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影响通知等4特别强调了妇女和青年在环境管理和保护方面的作用5减少科学不确定性对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及特点19世纪中叶到联合国建立,国际条约所涉及的环境和资源的范围有限且分散,大多是临时性质,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处在酝酿阶段21945年联合国建立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A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开始关注国际环境问题且出现了专门商讨国际环境问题的国际组织B国际条约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范围日益扩大C到1992年里约会议,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则已经形成国际环境法框架基本形成4到现在,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条约的实际履行,具体国际环境义务如何承担及发达国际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界限划分国际法上的经济刺激措施保险 弹性许可证和联合履约 标志国际法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它不但对各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对国际环境关系和国际环境发的发展也有极大意义,是一项正在形成重大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1代际公平,即在满足呆呆人需要的同时不得妨碍和损害后代人的需要2代内公平,即本代内所有人都享有平等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良好和清洁环境的权利3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4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应相互协调相互兼顾.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均体现了该原则巴塞尔公约的内容及特点该公约的宗旨力图使危险废弃物的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使其越境转移到最小的程度,确保对他们实施环境无害化管理和处置,包括尽可能地在接近废弃物产生源之处进行处置和回收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对其危险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管理对大气层和外层空间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