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习题.doc_第1页
中药化学习题.doc_第2页
中药化学习题.doc_第3页
中药化学习题.doc_第4页
中药化学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单体: 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2、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母核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称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等。4、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分。 5、一次代谢产物:也叫营养成分。指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主要起营养作用的成分类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6、二次代谢产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谢产物代谢所生成的物质。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不起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如萜类、生物碱类化合物等。7、苷类与苷元:一类经水解后可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叫苷类。非糖部分叫苷元。8、苷键:苷中的苷元与糖之间的化学键称为苷键。9、苷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键以连接糖的原子,称为苷原子。10、氧苷: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称为氧苷。11、硫苷: 糖的半缩醛羟基与苷元上巯基缩合而成的苷称为硫苷12、氮苷 : 糖上的端基碳与苷元上氮原子相连接而成的苷称为氮苷。13、碳苷: 碳苷是一类糖基的端基碳原子直接与苷元碳原子相连接而成的苷类化合物。14、Smith降解法:是常用的苷类氧化开裂法,此法先用过碘酸氧化糖苷,使之生成二元醛,再用四氢硼钠还原成相应的二元醇。15、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16、甾体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中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甾核的化合物。17、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基本骨架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18、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总称。19、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分子中以苯丙基本骨架单位(C6-C3)构成的化合物。20、香豆素:又称香豆精,为邻羟基桂皮酸形成的内酯,21、木脂素:又称木脂体,是一类由二分子苯丙素衍生物 (C 6 -C 3 ) 聚合而成的化合物。22、黄酮类化合物 :凡具有C 6 -C 3 -C 6 基本骨架的一类化合物被广义的称为黄酮类化合物。23、萜类: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其基本母核的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为萜类化合物。24、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物质。25、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26、原生苷和次生苷: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叫原生苷;次生苷:原生苷水解失去一部分糖后生成的苷。27、溶血指数:溶血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浓度。28、两性生物碱:分子中具有羧基和酚羟基的生物碱。29、亲脂性强心苷:指强心苷的单糖苷或次生苷。亲脂性强,溶于乙酸乙酯,含水氯仿,氯仿甲醇。30、黄酮醇:A环和B环以共轭系统交叉于C环。31、酸性皂苷:结构中具有羧基的皂苷。二、填空题1、存在于中草药中具有生理活性,能防病治病的化合物称为 有效成分 。2、皂苷因具有 溶血 作用而不能制成静脉注射剂。3、 三萜 类化合物的水溶液具有起泡性。4、Smith降解法可分为三步反应:_;_;_。NaIO4氧化 NaBH4还原 稀酸水解5、甾体皂苷溶液点在滤纸上,喷三氯醋酸试剂,加热到 60 时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在同样情况下,三萜皂苷必须加到 100 时才能显色。 6、季铵生物碱可溶于 水 ,不溶于 亲脂性有机溶剂 。 7、生物碱分子中都含 N 原子。 8、小檗碱是 黄 色的化合物。 9、生物碱沉淀试剂与生物碱产生沉淀反应一般在 酸 溶液中进行。10、多数生物碱遇碘化铋钾可产生 沉淀 。 11、碘化铋钾一般为 生物碱类化合物为沉淀剂。 12、既可溶于0.1 N HCl, 又可溶于0.1 N NaOH 的生物碱称为 两性 生物碱。13、两性生物碱既可溶 酸中,又可溶于 碱 中。14、苷类化合物按苷键原子不同,水解的难易顺序是 N-苷、O-苷、 S-苷 、C-苷 。 15、植物中原有的苷称为 原生苷 ,经部分水解后的苷称为 次生苷 。或甙类按其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可分为_原生苷_和_次生苷_两类。或植物体内原来存在的苷叫做 原生 苷,经部分水解后的苷叫做 次生 苷。 16、由 2-9 个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称为低聚糖。 17、由 10个以上 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18、苷元与糖之间连接的化学键称为 苷键 ,糖与苷元之间连接的原子称为 苷 原子。19、两性生物碱是指结构中既具有_,又具有_的一类生物碱。碱性氮原子 酸性基团(注:答案前后顺序可互换) 20、O-苷,C-苷,S-苷和N-苷酸水解的难易顺序是 N-苷O-苷 S-苷C-苷 。 21、-胺基糖,-去氧糖、-羟基糖成苷后,其苷键水解的难易顺序是-去氧糖-羟基糖-胺基糖 。 22、某些强心苷虽为低聚糖苷,但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原因是 羟基数目太少 。23、甲型强心苷C17 位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开环后强心苷作用 降低 。24、断裂苷键的方法有 酸水解 碱水解 氧化开裂 。25、香豆素是具有_苯骈-吡喃酮_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_顺邻羟基桂皮酸_失水而成的内酯。 26、醌类化合物由于含有酚羟基,因而具有 酸 性。27、浓硫酸-萘酚试验适用于检查 和 两类化合物。28、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称为 苷类 。29、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含有C6-C3-C6 结构的一类化合物。30、香豆素在 碱性 条件下,可开环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 31、多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紫外光下显 蓝色或紫色荧光 。 32、木脂素是由 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 聚合衍生而成的化合物。 33、挥发油由 萜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 脂肪族化合物 、 其它类化合物 组成。 34、挥发油具有 特异性嗅味 、 挥发性。35、薄荷醇是 (单环单)萜 类化合物。36、龙脑是 双环单 萜类化合物。37、环烯醚萜可分为 环烯醚萜苷类 和 裂环环烯醚萜苷 两大类型。38、黄酮类和蒽醌类分子中都含有 酚羟基 ,所以都具有酸性。39、挥发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是 酚性化合物或其酯 类。40、萜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是由 甲戊二羟酸 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化合物。41、强心苷按苷元结构可分为 甲型强心苷 和 乙型强心苷 。 42、强心苷根据C17 位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不同,可分为 甲型(强心甾烯类) 强心苷和 乙型(海葱甾二烯类) 强心苷。 43、甘草酸是 萜 类化合物。 44、中药玄参、地黄等加工后变黑,是由于含有_环烯醚萜甙_类成分。45、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有_、_、_和_4种类型。苯醌 萘醌 菲醌 蒽醌(注:答案前后顺序可互换)46、中药黄芩中含有的黄芩素属_类成分,甘草中含有的甘草酸属_类成分。黄酮 皂甙(皂苷)47、黄酮、花色素、黄烷-3-醇,其中 黄烷-3-醇 具有旋光性。48、四氢硼钠是对 二氢黄酮 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49、盐酸镁粉反应可用于鉴别 黄酮 类化合物。 50、花色素在pH值小于7时显 红 色。 51、花色素在pH值大于8.5时显 蓝 色。 52、花色素在pH值等于8.5时显 紫 色。 按章节填空题 第一章 绪论1. 中药化学是一门( ),主要运用( )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 )的学科。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中药化学成分2中药方剂各组成药味的有效成分之间通过配伍最有可能出现的物理变化是( )的改变,从而对( )产生相应的影响。溶解度,药效3对中药的化学成分与中药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研究也总结出一些初步规律。如以辛味药为例,辛味药含( )成分者最多,其次是( )。挥发油;苷类和生物碱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1中药化学成分大多属于( ),按其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 )和( )。天然有机化合物;一次代谢产物;二次代谢产物2中药二次代谢产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为()、( )、()、( )和复合途径。乙酸-丙二酸途径;甲戊二羟酸途径;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3通过乙酸-丙二酸途径能生成( )、()、()等化合物。脂肪酸类;酚类;醌类4通过甲戊二羟酸途径能生成( )、( )化合物。萜类;甾类5通过莽草酸途径衍化生成()、()、()等化合物。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1多糖是一类由( )以上的单糖通过( )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10个,糖苷键2糖的绝对构型,在哈沃斯(Haworth)式中,只要看六碳吡喃糖的C5(五碳呋喃糖的C4)上取代基的取向,向上的为( )型,向下的为( )型。3端基碳原子的相对构型或是指C1羟基与六碳糖C5(五碳糖C4)取代基的相对关系,当C1羟基与六碳糖C5(五碳糖C4)上取代基在环的( )为构型,在环的( )为构型。4苷类是( )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 )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苷中的非糖部分称为( )。5苷中的苷元与糖之间的化学键称为( ),苷元上形成苷键以连接糖的原子,称为( )。6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称为( ),根据形成苷键的苷元羟基类型不同,又分为( )、( )、( )和( )等。7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元是( )物质而糖是( )物质,所以,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 )。8由于一般的苷键属缩醛结构,对稀碱较稳定,不易被碱催化水解。但( )、( )、( )和( )的苷类易为碱催化水解。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1醌类化合物在中药中主要分为( )、( )、( )、( )四种类型。苯醌 ; 萘醌 ; 菲醌 ; 蒽醌(注:答案前后顺序可互换)2中药中苯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 )和( )两大类。邻苯醌,对苯醌3萘醌类化合物分为( )、( )及( )三种类型。(1,4);(1,2);amphi(2,6)4中药中具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的胡桃醌属于( )结构类型。萘醌5中药紫草中的紫草素属于( )结构类型。萘醌6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醌A属于( )化合物。7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新醌甲属于( )化合物。8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主要为( )、( )、( )、( )和( )。9新鲜大黄含有( )和( )较多,这些成分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存放二年以上,使其氧化成为( )就可入药。10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 )和( )两种,前者羟基分布在( )上,后者羟基分布 ( )上。11Borntrger反应主要用于检查中药中是否含( )及( )化合物。12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常用于检查植物中是否含( )的专属性反应。15常用的甲基化试剂有( )、( )及( )等。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1苯丙素类化合物在生物合成上均来源于( ),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是( )。桂皮酸途径;对羟基桂皮酸2香豆素因具有内酯结构,可溶于碱液中,因此可以用()法提取,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广义的苯丙素类成分包含()、( )、( )、( )、( )。4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一般在()具有羟基,因此,()可以认为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体。5天然香豆素可分为( )类、( )类、( )类、( )类。6香豆素类具有()结构,可以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而显()色。7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中-吡喃酮在红外光谱上的吸收信号主要有()、( )、( )。8桂皮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当归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9茵陈的主要成分是(),具有()的作用。10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具有()的作用。11木脂素是一类由两分子( )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12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四种,分别为( ),( ),( )和( )。13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的主要来源是( )属植物。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 )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 )。2.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连接在C环的3位者是( );C环的2,3位为单键的是( );C环为五元环的是( );C环开环的是( );C环上无羰基的是( )或( )。3.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和( )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2位引入( ),即形成( )而显现出颜色。4.银杏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 )类和( )类化合物,其中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为( )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可分为:( )类,如( );( )类,如( )等;( )类,如( )。5.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 );查耳酮为( );而二氢黄酮为( ),其原因是( );( )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轭体系,仅显微黄色。6.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位或( )位引入( )或( )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7.花色素及其苷的颜色特点是( ),pH7时显( ),pH为8.5时显( ),pH8.5时显()。8.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 )、( )、( )、( )等有机溶剂,分子中羟基数目多则()增加,羟基甲基化则( )增加,羟基糖苷化则( )增加。9.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原因是( );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 ),原因是( )。10.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 ),故显一定的酸性,不同羟基取代的黄酮其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 )、( )。11.黄酮类化合物-吡喃酮环上的( )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 )。12.具有( )、( )或( )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多种金属盐试剂反应生成络合物。13.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 )和( )黄酮,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两者均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示有( )或( )黄酮;如果黄色减褪,示有( )黄酮。14.黄芩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具有()作用。其水解后生成的苷元是(),分子中具有()的结构,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成()衍生物而显( )色。15.槐米中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用作高血压辅助治疗剂的成分是( ),分子中具有较多( ),显弱酸性,故可用( )法提取,提取时加硼砂的目的是( )。16.葛根中主要含有( )类化合物,其中属于C-苷的是( )。当用氧化铝柱色谱分离葛根素、大豆素、大豆苷,以水饱和的正丁醇洗脱时,最先被洗下的是(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1由( )衍生而成的化合物均为萜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结构种类虽然非常复杂,但其基本碳架多具有( )结构特征,且其基本碳架中常有甲基、( )、( )、( )及( )类型的取代基。2实验异戊二烯法则及生源异戊二烯法则对萜类化学研究相同的贡献之处在于均可以用其进行萜类结构式的( )。不同之处在于,实验异戊二烯法则至今仍可用于萜类化合物的( ),并且简单明了,而生源异戊二烯法则为萜类化合物的( )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可将基本碳架结构不符合( )的萜类化合物,合理的涵盖归属于萜。3从甲戊二羟酸出发,经IPP及DMAPP,由GPP、( )、( )及( )这些简单的前体组成了萜类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这些简单的前体再经环化、Wagner-Meerwein重排、( )及( )的1,2移位等异构化反应,可衍生出各种碳架类型的萜类化合物。4按基本碳架的碳原子数目,即( )的多少,可将萜类化合物分成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及四萜等。亦可按萜类化合物所连功能基的不同,将萜分成( )、( )、( )、( )、( )、( )、( )及( )等。室温下,单萜及倍半萜多为( )体,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及四萜等常为( )体,萜苷因连糖故一般为( )体。 5GPP衍生而成的臭蚁二醛缩醛衍生物为( ),此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且其苷元多不稳定,由于多具( )及( )结构特点,故C1-OH与( )成( )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并可分为( )和( )二大类。6环烯醚萜苷元结构中C3与C4多以( ),除C1连羟基外,( )、( )、( )也常连有羟基,C8常连有( )、( )及( ),C6或C7可以形成( ),C7和C8之间可形成( )。根据C4取代基的有无,可将环烯醚萜苷再分为( )两小类。裂环环烯醚萜苷C7C8处( ),且其C7还可与C11形成( )。7具有环庚三烯酮醇结构的变形单萜类化合物为( ),环上的羟基具有( )的通性,其酸性强于( )弱于羧酸。由于羟基的邻位有羰基,故能与( )形成有色的络合物结晶,而不能与一般羰基试剂反应,且在( )及( )区间分别有羟基及羰基的红外光谱吸收。8挥发油由( )、( )、( )及( )四类成分组成,其中( )所占比例最大。挥发油与脂肪油在物理性状上的相同之处为,室温下都是( )体,与水均( ),不同之处为,挥发油具( ),可与( )共蒸馏。挥发油低温冷藏析出的结晶称为( ),滤除析出结晶的挥发油称( )或( )。9常温下挥发油多为( )色或( )色的( ),具较强的( )气味,提取或贮存挥发油应避( ),( ),防( ),否则挥发油会产生( )、( )、( )、( )及( )等变化,这主要是由挥发油的( )引起变质所致。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1.多数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基本母核由( )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 )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2.三萜皂苷结构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称为( )皂苷。3羊毛脂甾烷型四环三萜的结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 )式,C20为( )构型。4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的基本碳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构型为A/B环、B/C环、C/D环均为( )式,而D/E环为( )式。5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 )的缘故。6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可用( )表示。7有些三萜皂苷在酸水解时,易引起皂苷元发生脱水、环合、双键转位、取代基移位、构型转化等而生成人工产物,得不到原始皂苷元,如欲获得真正皂苷元,则应采用( )、( )、( )等方法。8皂苷可与胆甾醇生成难溶性的分子复合物,但三萜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 )甾体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11根据皂苷元的结构人参皂苷可分为( )、( )、( )三种类型。12甘草皂苷又称( ),由于有甜味,又称为( )。13酸性皂苷及其苷元可用( )提取。14皂苷的分子量较( ),大多为无色或白色的( )粉末,仅少数为晶体,又因皂苷( )较大,常具有吸湿性。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1甾体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 )、( )、( )、( )、( )、( )、( )、( )等。2强心苷是指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对人的( )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 )苷类。从结构上看,强心苷是由( )与( )缩合而成。根据苷元( )上连接的( )的差异,将强心苷分为( )和( )。3强心甾烯类属于( )型强心苷元,C17侧链是( );蟾蜍甾二烯属于( )型强心苷元,C17侧链是( ),后者在自然界存在数量较少。4根据强心苷( )和( )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将强心苷分为、型,其中型表示为( );型表示为( );型表示为( )。5甲型强心苷具有三类呈色反应。第一类为甾核呈色反应,如( )、( )等;第二类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呈色反应,如( )、( )等;第三类为-去氧糖呈色反应,如( )、( )等。6强心苷的强心作用主要取决于( )部分,但( )部分对其生理活性亦有影响。一般来说甲型强心苷及苷元的毒性规律为( ),苷元相同的单糖苷规律为( );乙型强心苷及苷元的毒性规律为( )。甲型、乙型强心苷元毒性比较为( )。 7强心苷一般可溶于( )、( )、( )等极性溶剂,微溶于( )、( ),几乎不溶于( )、( )、( )等极性较小的溶剂。它们的溶解度随分子中所含( )的数目、种类及苷元上的( )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而异。8碱水解强心苷时,碳酸氢钾、碳酸氢钠可水解( )上酰基,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可以水解( )、( )上的酰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液碱性太强,不但能使全部酰基水解,也可使( )开裂,酸化后又环合。 9甲型强心苷在( )溶液中,双键由20(22)移位到( ),( )位生成活性亚甲基,与( )等试剂反应显色。10甾体皂苷元是由( )碳原子组成,其基本碳架为( ),按结构中( )和( )分为( )、( )、( )、( )四种结构类型。11甾体皂苷元分子中常含有( ),且大多数在( )上,糖基多与苷元的( )成苷。12甾体皂苷分子结构中不含( ),呈( ),故又称( )。13甾体皂苷的分子量( ),且含有较多的( ),不易( ),多为无色或白色( )粉末,而皂苷元大多有较好的( )。甾体皂苷和苷元均具有旋光性,且多为( )。14甾体皂苷可与C-3位具有( )的甾醇形成( )而沉淀,用乙醚回流提取时,胆甾醇可溶于醚,而皂苷不溶,故可利用此性质进行( )和( )。15可用于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显色反应是( )和( );可用于区别螺甾烷型和F环开环的呋甾烷型甾体皂苷的显色反应是( )和( )。16C21甾类成分是以( )为基本骨架的羟基衍生物。C21甾苷中除含有一般的羟基糖外,尚有( ),因此还能显( )反应。第十章 生物碱1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为( )性,一般能溶于( ),尤其易溶于( )。2具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在正常情况下,在( )中其内酯或内酰胺结构可开环形成( )而溶于水中,继之加( )复又还原。3生物碱分子碱性强弱随杂化程度的升高而( ),即( )。4季铵碱的碱性强,是因为( )。5一般来说双键和羟基的吸电诱导效应使生物碱的碱性( )。6醇胺型小檗碱的碱性强是因为其具有( ),其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羟基的CO单键的电子发生转位,形成( )。7莨菪碱的碱性强于东莨菪碱主要是因为东莨菪碱( ),其次是因为( )。8生物碱沉淀反应要在( )中进行。水溶液中如有( )、( )、( )亦可与此类试剂产生阳性反应,故应在被检液中除掉这些成分。9小檗碱一般以( )的状态存在,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碱,则部分转变为( )或(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X”,每小题1分)1有效单体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具有生理活性或疗效的化合物。( )()2挥发油主要是由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所组成。( )()3Girard试剂是指一类带有季胺基团的酰肼,常用于鉴别含亚甲二氧基结构。( )()4强心苷类化学结构中,A/B环顺反式皆有,B/C环为反式,C/D环为顺式。( )()5对以季胺碱、氮杂缩醛、烯胺等形式存在的生物碱,质子化则往往并非发生在氮原子上。( )()6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络合后,原来中性的可以变成酸性,因此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7挥发油系指能被水蒸气蒸馏出来,具有香味液体的总称。()8卓酚酮类成分的特点是属中性物、无酸碱性、不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多有毒性。()9有少数生物碱如麻黄碱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反应。()10三萜皂苷与甾醇形成的分子复合物不及甾体皂苷稳定。()四、单选题1下列哪种化合物是生物碱( ) DA乙胺B氨基酸C氨基糖D阿托品E含氮维生素类2从水溶液中萃取游离的亲脂性生物碱时最常用的溶剂为( )BA石油醚B氯仿C乙酸乙酯D丙酮E甲醇3具有内酰胺结构的化合物是( )AA苦参碱B麻黄碱C巴马丁D乌头碱E阿托品4下列黄连的成分中哪些成分不是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EA小檗碱B巴马丁C药根碱D黄连碱E木兰碱5糖分子的绝对构型习惯上根据在FiscIler投影式中距羰基最远的那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来确定,若糖为D型,则其羟基( )AA向右B向左C向上D向下E均不正确6苷类酸催化水解的机制是( )BA苷键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苷元之间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苷元B苷原子先质子化,然后与糖之间的键断裂生成阳碳离子,再溶剂化成糖C苷原子与苷元之间键先断裂生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苷元D苷原子与糖之间的键先断裂生成阳碳离子,然后质子化,再溶剂化成糖E以上均不正确7最易水解的糖苷类为( )DA葡萄糖苷B.半乳糖苷C甘露糖苷D果糖苷E鼠李糖糖苷8最难酸水解的苷类为EA五碳糖苷B甲基五碳糖苷C七碳糖苷D六碳醛糖苷E糖醛酸苷9确定糖苷中糖的连接位置,可采用( )EA酸催化水解B碱催化水解C酶催化水解D氧化裂解 E甲基化后再酸催化甲醇解10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醌类的化合物为( )C A大黄素甲醚B羟基茜草素C山扁豆双醌D番泻苷E芦荟苷11能发生Borntag er反应而与其他化合物相区别的化合物是( )DA苯醌B萘醌C菲醌D蒽醌E香豆素12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A具有挥发性B具有内酯环C具有强亲水性D具有强亲脂性 E含有醇羟基13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DA五味子醇B厚朴酚C连翘苷D去甲二氢愈创酸E鬼臼毒脂素14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属于( )DA萜类B生物碱C蒽醌D黄酮类E皂苷15下列化合物呈黄色的是( )CA橙皮苷B杜鹃素C木犀草素D葛根素E柚皮素1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A槲皮素B橙皮苷C黄芩素D橙皮苷元E槲皮素一7一葡萄糖17可与氯化锶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的是( )CA5,7,4一羟基黄酮B7,4一羟基黄酮 C5,7,3,4一羟基黄酮D5,7,4一羟基二氢黄酮 E7一羟基黄酮18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CA盐酸一镁粉反应B锆一柠檬酸反应C四氢硼钠反应D氯化锶反应 E三氯化铝反应19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 )BA雷公藤甲素B青蒿素C穿心莲内酯D银杏内酯E绿原酸20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 )CA折光性B芳香气味C挥发性D与水不相混溶E比重小于水21甾体皂苷元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 )B A25个B27个C30个D35个E37个22下列成分的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肥皂样泡沫的是( )CA黄酮类B强心苷C皂苷D生物碱E蒽醌23强心苷元C17侧链为( )CA异戊二烯B戊酸C五元或六元不饱和内酯环D长链烷烃E含氧杂环24只存在于强心苷中的糖是( ) D AD一葡萄糖BL一鼠李糖C6一去氧糖D2,6_-去氧糖ED一葡萄糖醛酸25某化合物Kedde反应阳性,K-K反应阳性,此化合物可能为( )CA三萜皂苷B甾体皂苷C甲型强心苷D乙型强心苷E黄酮类26甲型强心苷元的母核结构称为( )AA强心甾烯B海葱甾烯 C蟾酥甾烯D乌本苷元E海葱苷元27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的化合物是( )D A山莨菪碱tB延胡索乙素C去甲乌药碱D麻黄碱E苦参碱28多数苷类呈左旋,但水解后生成的混合物一般是( )BA左旋B右旋C外消旋D内消旋E无旋光性29最难酸水解的苷类为( )CA五碳糖苷B甲基五碳糖苷C七碳糖苷D六碳醛糖苷E六碳酮糖苷30最容易酸水解的苷类为E A-羟基糖苷B-氨基糖苷C-去氧糖苷D .6一去氧糖苷 E2,6一二去氧糖苷31鉴定苦杏仁时所依据的香气来自于( )DA苦杏仁苷B野樱苷C苯羟乙腈D苯甲醛E氢氰酸32蒽醌类衍生物能溶于浓硫酸并伴有颜色的改变,是因为( )DA具有羰基B具有酚羟基C具有苯环D具有氧原子E以上均不对33可用于鉴别蒽醌类化合物中酚羟基取代的数目及取代位置的反应为EAFeid反应B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CB0mtrger,s反应DKesting一Craven反应 E与金属离子的反应34秦皮中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属于( )AA简单香豆素类B呋喃香豆素类C吡喃香豆素类D异香豆素类E其他香豆素类35五味子所含的主要成分中能发生labat反应的化合物是( )CA五味子醇B五味子素C五味子酯甲、乙、丙、丁D五味子酯戊E均不能反应36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最大的是( )D A查耳酮B二氢黄酮C异黄酮D花色素E黄酮醇37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 )AA7,4,位B5位C3,4,位D6,7位E57位38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是( )CA黄酮类B有机酸类C萜类D甾体类E蒽醌类39某中药水提取液于试管中振摇能产生泡沫,则水溶液中可能含有A( )A皂苷B皂苷元C蒽醌D黄酮E蒽醌40下列哪个反应不是作用于甾体母核的( )BA醋酐一浓硫酸反应B三氯化铁一冰醋酸反应C三氯醋酸反应D三氯化锑反应E氯仿一浓硫酸41洋地黄毒苷易溶于氯仿的原因是( )DA糖的数目少B苷元羟基数目少C分子为平面型结构D整个分子中羟基数目少E以上都不对42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依据是( )B A甾体母核的取代情况BC17连接的内酯环的差别C连接的糖的差别D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E苷元与糖的连接位置43下列化合物中能使Kedde试剂产生阳性反应的为( )BA黄酮苷B洋地黄毒苷C甘草皂苷D香豆素苷E生物碱44牛黄具有解痉作用,其对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主要是由哪个成分引起的( )BASMCB去氧胆酸C胆红素D石胆酸E胆酸45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生物碱是( )AA苦参碱B氧化苦参碱C秋水仙碱D小檗碱E莨菪碱46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很弱的化合物是( )A A查耳酮B异黄酮C黄酮醇D黄酮E二氢黄酮47吡啶类生物碱有( )B A麻黄碱B苦参碱C阿托品D厚朴碱E长春碱48莨菪烷类生物碱有( )C A麻黄碱B苦参碱C阿托品D厚朴碱E长春碱49吲哚类生物碱有( )E A麻黄碱B苦参碱C阿托品D厚朴碱E长春碱50异喹啉类生物碱有( )DA麻黄碱B苦参碱C阿托品D厚朴碱E长春碱51苷元-O-(2,6一去氧糖)x一(D一葡萄糖)y为A AI型强心苷B型强心苷C型强心苷D次级强心苷E强心苷元52苷元-O-(6一去氧糖)x一(D一葡萄糖)y为B AI型强心苷B型强心苷C型强心苷D次级强心苷E强心苷元53苷兀一O一(D一葡萄糖)x为 C AI型强心苷B型强心苷C型强心苷D次级强心苷E强心苷元54苷元-0-(2,6一去氧糖)x为 D AI型强心苷B型强心苷C型强心苷D次级强心苷E强心苷元55杏仁苷酶可水解( )B Aa-葡萄糖苷键B-葡萄糖苷键Ca-去氧糖苷键Dp-果糖苷键ES一苷56构成苦味质的成分主要是B A单萜B二萜C三萜D四萜E多萜57构成皂苷的成分主要是( )CA单萜B二萜C三萜D四萜E多萜58齐墩果酸属于( )BAa-香树脂烷Bp-香树脂烷型C异螺旋甾烷型D螺旋甾烷型E羽扇豆烷型59乌索酸属于AAa-香树脂烷Bp-香树脂烷型C异螺旋甾烷型D螺旋甾烷型E羽扇豆烷型60具有挥发性的固体生物碱为( )A A麻黄碱B咖啡因C甜菜碱D秋水仙碱E利血平61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为( )BA麻黄碱B咖啡因C甜菜碱D秋水仙碱E利血平62具有甜味的生物碱为( )CA麻黄碱B咖啡因C甜菜碱D秋水仙碱E利血平63在uv光下显荧光的生物碱( )EA麻黄碱B咖啡因C甜菜碱D秋水仙碱E利血平64结构类型属于-羟腈苷类的二糖苷为( )A A苦杏仁苷B野樱苷C苯羟乙腈D苯甲醛E氢氰酸65属于次生苷的化合物为( )BA苦杏仁苷B野樱苷C苯羟乙腈D苯甲醛E氢氰酸66小剂量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大剂量会产生中毒症状的化合物是( )EA苦杏仁苷B野樱苷C苯羟乙腈D苯甲醛E氢氰酸67可使三硝基苯酚试纸显砖红色的化合物是( )DA苦杏仁苷B野樱苷C苯羟乙腈D苯甲醛E氢氰酸68能与醋酸镁反应呈天蓝色荧光的是( )D A花色素B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黄酮E查耳酮69能与二氯氧锆作用呈黄色,加柠檬酸不褪色的是( )BA花色素B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黄酮E查耳酮70不与盐酸-镁粉反应的是( )CA花色素B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黄酮E查耳酮71加盐酸后不加镁粉即可显红色的是( )AA花色素B黄酮醇C异黄酮D二氢黄酮E查耳酮72挥发油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可检查( )DA含双键的化合物B内酯类化合物C酸碱性D酚类成分E挥发性生物碱73硝酸银络合层析法可用于分离( )AA含双键的化合物B内酯类化合物C酸碱性D酚类成分E挥发性生物碱74异羟戊酸铁反应可用于检查( )BA含双键的化合物B内酯类化合物C酸碱性D酚类成分E挥发性生物碱75测定pH值可以了解挥发油的( )CA含双键的化合物B内酯类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