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夏季安全培训教材_第1页
企业培训_夏季安全培训教材_第2页
企业培训_夏季安全培训教材_第3页
企业培训_夏季安全培训教材_第4页
企业培训_夏季安全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季安全培训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思源电气内部课程 版权归公司所有 任何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 传播 课程目录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 课程目录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 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 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 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2010年7月 中暑 被列入了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 释义 俗称发痧 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 体温极高 脉搏迅速 皮肤干热 肌肉松软 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中暑的各种环境高温车间 露天劳动 暴晒 无空调或通风设备的公共场所 密不透风房间等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 中暑的分类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 中暑可分为 先兆中暑症状轻症中暑症状重症中暑症状 热痉挛 heatcramps热衰竭 heatexhaustion热射病 heatstroke日射病 sunstroke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 先兆中暑大汗 口渴 无力 头晕 眼花 恶心 心悸 四肢发麻 体温不超过37 5 轻症中暑上述症状加重 体温在38度以上 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 大汗 皮肤湿冷 脉搏细弱 心率快 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如及时处理 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 热痉挛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 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时 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6 重症中暑 热衰竭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 主要症状为头晕 头痛 心慌 口渴 恶心 呕吐 皮肤湿冷 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 晕厥或神志模糊 腋温低 肛温在38 5 左右 重症中暑 日射病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 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 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 烦躁不安 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7 重症中暑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 继而无汗 呼吸浅快 脉搏细速 躁动不安 神志模糊 血压下降 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 高热 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 肺水肿 心力衰竭等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8 中暑发生的条件据实验 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 相对湿度85 气温30 31 相对湿度50 气温38 相对湿度30 气温40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9 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0 中暑的预防措施在烈日下工作应戴遮阳帽防止热源直接照射注意耐热锻炼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高龄人 体弱者及产妇不宜在高温 高湿的室内逗留高温作业人员应及时补充淡盐水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富含维生素 易消化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1 李女士很怕热 平时喜欢将空调温度开得很低 某天上午 李女士将客厅的空调温度开到20摄氏度 可是 为了给丈夫熬汤 李女士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来回穿梭 结果 因为厨房的温度约有35摄氏度 巨大的温差让李女士发生中暑 一头栽倒在地上 她丈夫中午下班回家发现后 赶紧将她送到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急诊科抢救 急诊科主任史忠教授说 李女士是因为厨房和客厅的温差过大 导致中暑 史忠教授提醒说 在封闭的空调环境里 一旦有头昏 头痛 鼻痒 咽干等症状 即便是在室内 也要警惕中暑 室内开空调的适当温度应该在26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 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要超过5摄氏度 此外 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 应开一会儿门窗通风 在空调房内还要多喝水 以防止脱水 小心室内巨大温差而导致中暑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2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3 1 移 迅速把病人移置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 平卧休息2 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 或冰袋 冰块置于病人头部 腋窝 大腿根部等处 3 促 将病人置于4 水中 并按摩四肢皮肤 使皮肤血管扩张 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散热 待温度降至38 可停止降温 4 浸 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 左右井水中 以浸没胸口为度 老年人 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 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中暑现场救护原则 预防中暑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4 5 擦 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 把皮肤擦红 一般擦15 30分钟左右 即可把体温降至37 38 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6 立即将病人转送至医院 最好用空调车转送 轻者饮淡盐水或淡茶水 藿香正气水 十滴水 人丹等 课程目录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5 雷雨季节防雷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6 室内防雷措施1 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 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2 雷雨时 在房间里不要使用没有采取防雷措施的家用电器 如电视 电话 洗衣机等 最好拔掉电源插头 3 雷暴天气时 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 5米以上 要尽量避免使用电话 要尽量离开电源线 电话线 广播线 电视信号线 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自来水管 下水管等 4 不要使用淋浴器或接触水管 特别是没有防雷措施的太阳能会起到引雷作用 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到而致人伤亡 5 不要穿潮湿的衣服 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雷雨季节防雷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7 室外防雷措施1 由于云与大地之间发生的雷电 是有选择性的 一般高大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尖端最容易被雷击 所以在室外请不要靠近铁塔 烟囱 电线杆 旗杆 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 更不要躲在变压器下 大树下或者到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 2 为了防止接触电压的影响 在室外千万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的东西 像电线 钢管 铁轨等导电的物体 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 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应尽快离开铁丝网 输电线路和金属晒衣绳等 3 虽然防雷界对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能引雷的观点存在争议 但触目惊心的雷击事故依然提醒我们 雷雨天气不要在地势较为空旷或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的地方使用手机 雷雨季节防雷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8 4 在雷雨天气中 不宜快速开摩托车 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空旷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 不要把铁锨 锄头 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5 切勿站立于山顶 楼顶或者其他凸出物体上 切勿靠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千万不要在江河湖塘等水电设施附近活动 要尽快上岸躲避 并且要远离水面 6 如果有汽车 可将车的门窗关闭好躲在里面 因为金属的汽车外壳是一个非常好的屏蔽体 课程目录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19 防台防汛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0 1 组织人员对各区域进行检查 不要进行户外活动 关闭门窗 注意安全 2 检查平台 窗台 阳台等区域的一切可移动物品 必要时拆除 查看建筑外围有无空中悬物 如标牌 广告 灯箱等非主体结构物是否牢固 3 对缺失的窨井盖 无盖板的孔 洞 沟应及时封盖 并在旁边做好围挡及警示标识 对废弃的电线 不明来源的断头电线及时清理 拆除 避免发生水浸漏电事故 4 地下空间应重点检查 以下项目为检查要点 1 地下空间不得有人员住留 2 地下空间内电路 设备逐项检查 必要时及时切断电路 防台防汛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1 3 地下空间入口做好高度标尺 防止一旦雨水淹没 可对不熟悉的人员警示提醒 4 地下空间出入口应置备防汛沙包 如发生因市政排水不足造成反漏 及时使用沙包堵挡封闭 5 检查地下空间积水情况 及时使用水泵辅助排水 5 对所有地下出入口排水沟 建筑外围排水沟和屋顶雨水口 露台排水装置以及窨井 雨污水管道进行全面检查 如有堵塞立即疏通 6 检查避雷设施是否良好 是否有锈蚀 折断等隐患 发现隐患及时修补 防止意外发生 7 确保排水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防台防汛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2 8 对玻璃幕墙 如有 的隐患部位应重点检查 9 对树木做好防护措施 防止倒塌砸伤 损坏人员和房屋 10 台汛期间停止一切室外大型集会和高空户外危险作业 正在施工的项目暂停施工 11 如有电梯 当电梯井进水 维护人员将电梯升到地上1层 同时切断电源 停止使用电梯 并立即进行排水确保电梯井干燥 12 外出行走遇风力很大时 要尽量弯腰 注意道路两侧的围墙 行道树 广告牌等易倒物 经过高大建筑物时 留意高空坠落物 课程目录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3 夏季食品安全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4 饮食卫生安全常识 夏季天气炎热 温度高 湿度大 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 食品容易腐败变质 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 因此 应高度注意食品安全卫士 谨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 购买食品要仔细查看厂名 厂址 生产日期 保质期等 尽量选择新鲜 贮存时间短的食物 不购买 三无 食品及过期食品 2 不采购未经检验的肉类 死因不明的禽类和水产品 不购买路边 无证 摊贩售卖的熟肉 凉拌菜 凉皮等食品 3 夏季食用生食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大 少吃或不吃炝虾 毛蚶 醉虾 醉蟹等生食水产品 夏季食品安全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5 4 加工好的卤菜和熟肉食品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 超过2小时应充分加热 5 加工凉拌菜的蔬果一定要洗净消毒 现做现吃 不私自采食瓜果蔬菜和野生食物 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6 外出就餐 应选择卫生条件好 具有有效的 食品卫生许可证 的餐饮单位就餐 餐前洗手 倡导分餐制 用餐时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 是否有异物 切勿食用违禁食品 不要暴饮暴食 夏季食品安全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6 7 夏季气温高 适时适量吃些冷 能消暑解渴 利于身体健康 不宜过多贪吃冷饮 不应在大量出汗 饭前饭后 喝完热饮等情况下食用冷饮 选用冷饮时要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尽量选择出厂日期较近的产品 8 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经煮沸的自来水 9 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尽快组织救治 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以便得到及时调查处理 避免因时间拖延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无法认定 夏季食品安全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7 课程目录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8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2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 因此 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一 基本知识电流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电荷作有规则的运动 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 也称为电流强度 电压 电压就是电场或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电压的基本单位是伏特 直流电 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 其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直流电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0 交流电 交流电一般分为单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 交流电的电流和电压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变化的 其每分钟交变的次数叫做频率 我国通常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短路 电流是流经导线和用电负载 再回到电源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的 如果在电流通过的电路中 有两根导线碰在一起 或者两根导线被其他电阻很小的物体联接起来时 就形成短路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1 低压电和高压电 一般多以对地电压250V作为划分交流电高 低压的界限 凡设备对地电压大于250V者称为高压电 如10KV 35KV等 凡对地电压为250V以下者称为低压电 如220V 安全电压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 在任何情况下 两导体问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 50 500Hz 有效值50V 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 安全特低电压 是24V 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 36 24 12 6V 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 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2 二 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0 6mA 1 5mA手指开始感觉发麻 无感觉 2mA 3mA手指感受觉强烈发麻 无感觉 5mA 7mA手指肌肉感觉痉挛 手指感灼热和刺痛 8mA 10mA手指关节与手掌感觉痛 手已难以脱离电源 但尚能摆脱电源 感灼热增加 20mA 25mA手指感觉剧痛 迅速麻痹 不能摆脱电源 呼吸困难 灼热更增 手的肌肉开始痉挛 50mA 80mA呼吸麻痹 心房开始震颤 强烈灼痛 手的肌肉痉挛 呼吸困难 90mA 100mA呼吸麻痹 持续3min后或更长时间后 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 呼吸麻痹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3 从中可看出 当人体通过0 6mA的电流 会引起人体麻刺的感觉 通过20mA安的电流 就会引起剧痛和呼吸困难 通过50mA安的电流就有生命危险 通过100mA安以上的电流 就能引起心脏麻痹 心房停止跳动 直至死亡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4 触电者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触电后都将要威胁触电者的生命安全 其危险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的电压 2 通过人体的电流 3 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4 频率的高低 5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6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 7 人体的电阻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5 上述因素的危险程度分述如下 通过人体的电压 较高的电压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 轻的引起灼伤 重的则足以使人致死 较低的电压 人体抵抗得住 可以避免伤亡 从人触碰的电压情况来看 一般除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外 高于这个电压人触碰后都将是危险的 通过人体的电流 决定于触电者接触到电压的高低和人体电阻的大小 人体接触的电压愈高 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 只要超过0 1安就能造成触电死亡 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对于人体的伤害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 人体处于电流作用下 时间愈短获救的可能性愈大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愈长 电流对人体的机能破坏愈大 获救的可能性也就愈小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6 频率的高低 一般说来工频50 60Hz对人体是最危险的 从电击观点来说 高频率电流的灼伤的危险性并不比直流电压和工频的交流电危险性小 此外 无线电设备 淬火 烘干和熔炼的高频电气设备 能辐射出波长1厘米至50厘米的电磁波 这种电磁波能引起人体体温增高 身体疲乏 全身无力和头痛失眠等病症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通过人体时 可使表皮灼伤 并能刺激神经 破坏心脏及呼吸器官的机能 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 如果是手到脚 中间经过重要器官 心脏 时最为危险 电流通过的路径如果是从脚到脚 则危险性较小 这样一来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又决定了心脏所通过电流的多少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7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和皮肤的干湿润程度 人体是导电的 当触电后电压加到人体上时 就将有电流通过 这个电流与人体质和当时皮肤的干湿程度有关 当皮肤潮湿时电阻就小 皮肤擦破时电阻更小 则通过的电流就大 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也就大 同时与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关系 如果触电者有心脏病 神经病等 危险性就较健康的人大的多 人体的电阻 人触电时与人体的电阻有关 人体的电阻一般在10000 100000欧姆之间 主要是皮肤角质层电阻最大 当皮肤角质层失去时 人体电阻就会降到800 1000欧姆 如果皮肤出汗 潮湿和有灰尘 金属灰尘 炭质灰尘 也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8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 电击 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 破坏人体心脏 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 主要是指电弧烧伤 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 人会出现头晕 乏力 记忆力减退 失眠 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一般认为 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 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 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 危险性最大 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 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 坠落等二次事故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39 三 触电方式触电分为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方式 1 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 对于高压带电体 人体虽没有直接接触 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 高压带电体对人体放电 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 也属于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 或在高压系统中 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 而发生电弧放电 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 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0 3 跨步电压触电 一根带电导线断落在地上 落地点的电位就是导线所具有的电位 电流从落地点直接流散到大地 人的双脚站在离落地点远近不同的位置上 双脚之间就有电位差 即跨步电压 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 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1 四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一 绝缘 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 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 瓷 玻璃 云母 橡胶 木材 胶木 塑料 布 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应当注意 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 丧失绝缘性能 2 屏护 即采用遮拦 护照 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 而需要屏护 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 均应采取屏护 3 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2 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 还能起到防止火灾 防止混线 方便操作的作用 在低压工作中 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 1米 二 接地和接零1 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 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 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2 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 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 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 如电机 变压器 开关设备 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 一般低压系统中 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3 3 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 应当注意的是 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 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 接零 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 但还应该注意 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三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 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 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 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 自动切断电源 起到保护作用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4 四 采用安全电压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 根据欧姆定律 电压越大 电流也就越大 因此 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 使得在这种电压下 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 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 直流不超过120伏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 36伏 24伏 12伏和6伏 凡手提照明灯 高度不足2 5米的一般照明灯 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 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 凡金属容器内 隧道内 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 行动不便 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 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5 五 加强绝缘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 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6 五 用电注意事项 一 生活中的基本用安全电常识 1 认识了解电影总开关 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 不用手或导电物 如铁丝 钉子 别针等金属制品 去接触 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 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 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 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 不要用有手直接救人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7 6 不随意拆卸 安装电源线路 插座 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 也要先关断电源后再进行 7 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 冒火花 发生焦糊的异味等情况 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 停止使用 8 睡觉前或离家时切断电器电源 9 家用电热设备 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 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 千万不能拉合电源 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0 使用电熨斗 电烙铁等电热期间 必须远离易燃物品 用完后应切断电源 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11 发现家用电器损坏 应请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自己不要拆卸 防止发生电击伤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8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49 二 车间工作中的基本安全用电常识1 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 2 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 配电板 闸刀开关 按扭开头 插座 插销以及导线等 必须保持完好 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 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 并保持闸刀开关 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 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4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接零装置 保证连接牢固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0 5 在移动电风扇 照明灯 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 必须先切断电源 并保护好导线 以免磨损或拉断 6 在使用手电钻 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 导线被拉断 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 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1 外壳 手柄是否有裂缝 破损 2 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是否正确 牢固可靠 3 软电缆是否完好 4 插头 插座是否完好无损 5 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 有无破损 6 机械和电气保护装置是否完好良好 如发现工具有故障 应先检修后再使用 不得带病操作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1 7 在雷雨天 不要走进高压电杆 铁塔 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 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 周围10米之内 禁止人员进入 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 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8 对设备进行维修时 一定要切断电源 并在明显处放置 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 的警示牌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2 六 触电的急救方法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3 1 立即切断电源切断电源的方法一是关闭电源开关 拉闸或拔去插销 二是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 扁担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电线 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伤员 防止自身触电 2 紧急救护当伤员脱离电源后 应立即检查全身情况 特别是呼吸和心跳 发现呼吸 心跳停止时 应立即就地抢救 同时拨打120求救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4 1 轻症患者 即神志清醒 呼吸心跳均存在者 让伤员就地平卧 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同时给予严密观察 2 呼吸心跳停止者 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有条件的尽早在现场使用AED进行心脏电除颤 3 处理电击伤时 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 常并发颅脑外伤 血气胸 内脏破裂 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如有外伤 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4 现场抢救中 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5 急救时应注意的问题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后恢复较慢 有的长达4小时以上 因此抢救时要有耐心 施行心肺复苏术不得中途停止 即使在救护车上也要进行 一直等到急救医务人员到达 由他们接替并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错误的做法 不关闭电源就盲目救人 受害人未脱离电源 为带电的导体 救人者也会遭电击 对无呼吸 无心跳的伤员 不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而跑很长的路去医院或徒等医生到来 失去了最好的抢救时机 面对无心跳的伤员以为抢救无望 轻易停止抢救 耐心坚持 长时间地抢救可能出现奇迹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6 七 电器火灾的防止电器 照明设备 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 有时会引起火灾 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 绝缘老化造成短路 或由于用电量增加 线路超负荷运行 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 电器积尘 受潮 热源接近电器 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 例如 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 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 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 应采用封闭式 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 必须采用防爆式 防止电气火灾 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 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 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 注意防潮等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7 八 电气火灾事故发生后怎么办电气火灾前 都有一种前兆 要特别引起重视 就是电线因过热首先会烧焦绝缘外皮 散发出一种烧胶皮 烧塑料的难闻气味 所以 当闻到此气味时 应首先想到可能是电气方面原因引起的 如查不到其他原因 应立即拉闸停电 直到查明原因 妥善处理后 才能合闸送电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8 万一发生了火灾 不管是否是电气方面引起的 首先要想办法迅速切断火灾范围内的电源 因为 如果火灾是电气方面引起的 切断了电源 也就切断了起火的火源 如果火灾不是电气方面引起的 也会烧坏电线的绝缘 若不切断电源 烧坏的电线会造成碰线短路 引起更大范围的电线着火 发生电气火灾后 应使用盖土 盖沙或灭火器 但决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 因为此种灭火剂是导电的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59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 应首先设法切断电源 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 处于火灾区的电气设备因受潮或烟熏 绝缘能力降低 所以拉开关断电时 要使用绝缘工具 2 剪断电线时 不同相的电线应错位剪断 防止线路发生短路 3 应在电源侧的电线支持点附近剪断电线 防止电线剪断后跌落在地上 造成电击或短路 4 如果火势已威胁临近电气设备时 应迅速拉开相应的开关 安全用电常识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60 如果无法及时切断电源 需要带点灭火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应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 如沙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1211灭火器 但不得使用泡沫灭火器带点灭火 该类灭火器会导电 2 要保持人及所使用的导电消防器材与带电体之间足够的安全距离 扑救人员要带绝缘手套 3 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 人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 而且应站在线路外侧 防止电线断落后触及人体 如带电已断落地面 应划出一定警戒区 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课程目录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61 电瓶车充电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62 电瓶车充电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63 电瓶车充电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64 电瓶车充电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65 电瓶车充电注意事项 Copyright SieyuanElectricCo Ltd AllRightsReserv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