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公共课专用.doc_第1页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公共课专用.doc_第2页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公共课专用.doc_第3页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公共课专用.doc_第4页
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公共课专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的调研在学校学生公寓附近安放废品分类回收桶,每栋公寓放置三个回收桶,分别用以回收废纸类、容器类、废旧电池类,并走进寝室向同学们宣传“收旧利废”相关知识。据了解,此次“收旧利废”行动内容摘要: 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针对我校目前的资源浪费现实,对此进行分析,并且给出我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大学生 浪费 态度 从自己做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认都应该积极响应这个号召。现在先来看看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此外,我国资源回收率比较低,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成了废弃物,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同学们还存在着非常巨大的浪费现象。1、大学生中的浪费现象1,1浪费实例先来看一个事例,某高校新闻系学生日前针对校园浪费行为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的惊人浪费现象,不仅引发了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也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用电:一年浪费量一家用58年。据调查后的不完全统计,学校一年电的浪费量是133682度,这些电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负责调查的学生赵爽告诉记者,学生们为了完成此调查,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比如调查教学楼内白天开灯现象,按一盏日光灯白天开8小时,一个月30天,一年按8个月计算,教学楼内一盏36瓦的日光灯,一年就要浪费掉35.94元。用水:一年浪费水费32万元。学生们在调查中发现,水的浪费同样严重。“在教学楼和宿舍楼,我们都常常能看到细水常流。经调查得出,一座教学楼年平均用水的浪费量是2945.2吨,依此推算,仅主校区13座教学楼就有38287.5吨水被浪费掉;宿舍楼年平均用水浪费量是571.7吨,主校区共有29座宿舍楼,总的浪费量是16578.7吨。如果按一吨水6元钱来算,学校一年浪费的水费高达32万元。”粮食:食堂一周倒掉一亩粮。最令人惊心的是学校食堂粮食的浪费情况。负责调查的学生表示:“我们调查了不少学校的食堂,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有倒饭现象。一位食堂师傅告诉我们,每天在食堂就餐的学生超过3000人,如果每个人以浪费半两米饭计算,一个星期浪费的粮食就是一亩地的产量。”而食堂师傅表示,比起饭菜的浪费,餐具的流失情况更为严重。仅学校一个学生食堂,开业时投入不锈钢餐勺700多只,一个月下来竟只剩200多只,之后补充了1000多只,而两个月下来,这批餐勺只剩下50余只!1,2 浪费现场观察有一天中午,我曾经亲自到自己学校饭堂观察过,饭桌上馒头仅吃了一小半就被扔在饭桌上或丢进了垃圾桶;打来的份饭还剩不少,就被倒掉有两名男生买了3份菜、还有饮料、馒头和面条。可是没吃一会儿,两人就走了,桌上的饭菜剩下了一大半。其中一名男生吃馒头时怕不干净,把外面的一层皮全剥掉了。粗略地算了一笔账,这些残羹剩饭至少还有六七元的“剩余价值”。在食堂里可以看到几乎在每个饭桌上都有剩饭剩菜。这种浪费太多了,学校有几个食堂,一个食堂每顿饭都能收拾到,有馒头、花卷,有米饭、面条,还有鱼、肉等,实在可惜。另外,在食堂每天吃完饭后,只要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据一工作人员说,每天这样的剩饭菜要倒掉几桶。由此可见我们学校饭菜浪费现象确实严重。那么,我们不妨假想每日每位同学浪费1克米,全校2000名同学来算,一个月就将近浪费60000克米,一个月如此,那么两个、三个集结起来是一个什么数字呢?另外,我们学校有一项极为学生着想的服务,学校开水室免费为学生提供开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到了学生的眼里,开水却成了不值钱的物质,所以每天开着大大的开水冲碗,冲水壶,甚至用桶装去洗热水澡。这样算来,有30%的水是浪费在非饮用上的。 2,大学生中的浪费现象的原因以及同学们的态度一些同学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这么多没有质量问题的饭菜呢?对一些有倒剩饭菜习惯的同学进行了采访 。发现除少数是因为买到不可口味的饭菜,或身体不适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数同学是态度问题。 “吃不了。”是我得到的最多的回答。食堂没有定量售卖,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饭量,为什么要多买呢?“吃那么干净干嘛?”这样的回答显然已经是态度问题了。采访中,多数同学对我的关注表示不解,他们认为,倒剩饭菜只是一个个人习惯的问题,并且也是司空见惯,浪费那么一两粒米,或者一两斤蔬菜,是无所谓的,首先经济上不会造成需要估量的损失,其次,许多习惯是小时养成的,一时不好改也不认为有改的必要。 一位收拾餐具的阿姨说,更让人痛心的是,学生们在丢弃饭菜时,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有学生称“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我国是农业大国,这点儿粮食算什么”像以上这种浪费现象,在学校食堂里都或多或少存在。在大学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花的是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损害别人的利益,别人管不着。他们说:“饭菜不可口要倒,菜里出现脏东西也要倒,吃不了当然更得倒了,太正常了。”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怕别人笑他们吃得太干净,说他们可能穷怕了,所以每次吃饭都故意剩一点。一位来自农村的大三女生说:“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很少浪费,但在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买多了吃不了就扔,饭菜吃着不可口也扔。” 另一种浪费主要是塑料袋和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很多同学在买饭菜时生怕袋子不够结实,一下要套上至少两个袋子一起用。有的塑料袋质量确实有问题,有时会突然破裂把刚买的饭菜洒一地,不过这种情况只是很偶然的,用那样的方法防患于未然,代价确实大了点。这种塑料袋在地里需要五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掉,并且会恶化土壤,对农作物生长极其不利。还有,一次性木筷的使用量更是很庞大,有时看到许多同学一个人就要用很多双,说是要备用。 3,基于理性的反思面对上面所说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浪费数字,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何况大多数学生的钱并不是自己劳动所得?”我觉得比现象更可怕的是学生们对浪费的漠然和节约意识的极度匮乏。明明是肆意浪费,但有些学生却不以为然且振振有词,这种对浪费行为的无知和麻木心态,比浪费本身更为可怕。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怎样处理好适度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宣传活动,多么希望同学们基于此有所改观,也希望学校应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些、实惠些,为消除浪费尽一份力。对于一次性筷子问题,如果每个人一天从餐厅拿一双筷子,那么就是几千双,这些筷子就要很多棵树去制造。我们知道中国每天因制造这样的筷子就要消耗大面积的森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不久前读到的一篇题为我在德国得到一张罚单的文章,说的是几个中国人在汉堡一家中餐馆就餐时的遭遇。由于多点了些菜,结果有的饭菜没有吃掉,剩在桌上。被几位白人老太太“多管闲事”叫来政府某机构的工作人员罚款欧元。工作人员罚款后,郑重地对几个中国人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在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经济相当发达、国民普遍富有的国家,人们还有这种意识,这相较于我们把浪费当成了时尚天之骄子,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人们一定对温家宝总理的“乘除法”还记忆犹新。在谈到中国的发展问题时,总理说:“多么小的问题,如果乘上亿的话都会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亿都会成为很小很小的数字。”这一充满了辩证关系的“乘除法” 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是,遇到那些浪费、陋习之类的事,千万不能只是一人一事地考虑,而是要从13亿的大数字来对待。别瞧不起身边的小事,“乘”以13亿,就是天文级数字。古人曾经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自己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要有德国老太太勇于较真的态度,该问的要问,当管的要管,使节俭成为全社会崇尚的美德。倘大多数人能够这样想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国是个资源不太丰富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但是,我们的社会“穷显摆”可谓俯拾皆是。请客吃饭,主人也怕客人吃不好丢面子,都点很多菜,结果总是剩很多在这种大的社会背境下,大学食堂一年不倒掉价值上百万元的饭菜才怪!因此,我们真的需要摒弃某些陋习了。不知中国何时能开出像德国那样的罚单?人常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可是浪费粮食又是一个怎样性质的行为呢?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劳动后的结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可取的!但在我们学校食堂里这种“不可取”却不断进行着。所以我呼吁:是时候停止了!资源节约型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 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 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制度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 资源节约型机制 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资源节约型机制是一个大系统,它通过资源节约型管理系统来具体运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资源探测管理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和资源节约调控系统。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另一类是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环境友好型社会定义: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核心内涵: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核心目标: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组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 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 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 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 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基本特征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