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周一检测卷.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周一检测卷.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周一检测卷.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周一检测卷.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周一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周一检测卷一、积累运用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写在指定方格内。(2分)袅,细长柔弱的意思,多与乡纤( )细、妸娜( )的事物相联系。列子记载:韩娥姑娘因pn( )缠用尽而卖唱来chu( )集路费,很久,大家仿佛仍然能听到萦绕在梁柱间的美妙歌声。后世就用“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等来形容歌声和音乐的魅力久久不散。(材料出自汉字英雄)2、古诗文默写(14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_。(2)_,贫贱不能移, 。(3)受任于败军之际, _。 (4)稻花香里说丰年,_。(5)_,直挂云帆济沧海。(6)可怜身上衣正单,_。(7)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8)不畏浮云遮望眼,_。 (9)人生自古谁无死,_。(10)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1) ,星河欲转千帆舞。(12) ,英雄末路当磨折。(13) ,更造崩山之音。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汉字,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用好它、学好它。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汉字的信息处理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我们相信一定能克制这些难题。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4、名著阅读。(1)听外公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他对外公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父亲死后,母亲带阿廖沙去 的外祖父家。在 ,阿廖沙认识了老水手。(3)有一天晚上,阿廖沙和外祖父读诗篇,外祖母在洗碗碟, 闯进来,说 闹得反常发起酒疯,撕毛料,打掉窗户。(4)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米哈伊尔本许愿说亲自把十字架背到他妻子的坟墓,却让“小茨冈”背去。“小茨冈”不小心绊了一跤,十字架砸下来,把“小茨冈”砸死了。B外祖母向阿廖莎讲了两次她看见鬼的事,第一次是一个个头挺大,毛茸茸的黑鬼在屋顶的烟囱旁嗅着,外祖母画十字咒它,它便滚下来死了,第二次是半夜在浴室洗衣服时,一群小鬼涌进来,围住外祖母,外祖母晕了过去,C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贫穷,并且十分憎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不久,哥哥朱赫来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离开了食堂。D保尔第二次到丘察姆家。保尔知道自己的病更重了,想自杀,但又忍住了。保尔回到住处,和冬妮娅谈了话,想让冬妮娅离开家,并和他结婚。冬妮娅考虑后,答应了。5、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导致8万多人遇难,其中5千人为学生。2009年4月,玉树地震导致2000多人死亡,丹阳教育局要求所属学校举办“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以此来纪念。如果你是九年级(4)班本次活动的指挥员,请你制定出相应活动步骤。(不少于四个步骤) (2分) 6. 2009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恢复繁体字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并在社会上引发诸多争议。你从下面的材料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请概括出两点。(4分) 文字是用来表意的,应在最大程度上,直观地表达所指代的事物。就这一点而言,繁体字虽然写起来繁琐,却无可辩驳地起到了传形写意的功能。就拿“爱”字来说,繁体的“爱”中间有个“心”字,有心才成爱,无“心”之爱当然令人费解。 繁体字的彻底没落,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是不可避免的了。虽然,如今的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华人,依然亲近并使用繁体字。但随着内地文化的强势蔓延,两地经贸联系的更为密切,简体字的风行只是时间的问题了。_ _ 某位同学坚决反对恢复繁体字,却又无法说服其他同学,请你帮他写两点反对使用繁体字的理由 _ _ _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89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7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3分) 8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分) (二)阅读下文两段古文,回答问题。(14分)甲:(11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以彰其咎 (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2分) 12、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3分) (乙) (3分)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注释:行部:巡视州郡。 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素结恩德( ) 后行部至西河( )14.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1分) 15.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9分) 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 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被各大媒体采访,被央视记者追问“你幸福吗”,被陈光标隔空喊话要赠与豪宅等,莫言烦恼强势袭来,因疲于采访无奈下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 莫言称遭遇幸福烦恼,并非其在矫揉造作。当记者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幸福是什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难有标准答案。获大奖后遭遇烦恼被“骚扰”,莫言既幸福又不幸福,是真实而又真诚的反应。 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五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北京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 你幸福吗?其实答案也简单-舒服了就幸福,不爽了就不幸福。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欲望越大,幸福指数则越低。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想。因此,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追求名利、拼命赚钱,或是一种幸福;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也是一种幸福。能在相同条件相同境遇下,活得更开心一些,多想想已拥有的,少觊觎难以得到的,就会快乐幸福很多。 对莫言来说,让他开开心心写作,或许远比让其面对镜头回答“你幸福吗”的提问,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1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 17划线句中冰岛人和孟加拉人的例子是否可以删掉一个?为什么?(3分)_ 18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_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 拜谒芦苇或许芦苇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但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童年的故乡,河边和塬下都有芦苇,美丽婆娑,绵绵一片。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所有的春天都是从那里开始绿的。春日里我们像野孩子一般,欢快的影子在绿绿的苇子里蹦窜。明净的阳光追逐着我们,洒在苇子上,也温暖地绽开在我们脸上。苇叶如剑,顺手掐一枝,卷成苇笛。不一会儿,芦丛里便悠悠地飘起苇笛的合奏。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的呢哝着。站在高处看,那芦塘如一幅青翠的长卷;深深的芦丛是鸟的家,总飘着鸟们的低吟或高歌,此起彼伏。盛夏狂风骤雨会常来,风雨中的芦苇翻腾起伏,像泛白的巨浪,像燃烧的绿色火焰。傲岸的身躯扑伏弯曲,它们侧身相依,紧紧挽在一起,伴着阵阵轰鸣,如旗如幡地漫卷飞扬,任风暴从它的肩背上卷过。一阵阵雨瀑倾泻着,击打着不论风雨怎么肆虐,它们一直扑伏着抗衡着。不论多久,风雨总会过去,当云开雨住,它们颤动一身血雨,又挺起胸,湿漉漉地齐刷刷地立起,昂头向天。威武雄壮,像一群摧不跨,压不倒,却能以柔摧刚的王者。它告诉我,在遭逢厄运的风雨时,要守住心中的信念和生命的尊严。后来长大了,我看到了河中沙洲上的另一片芦苇。那是一个秋水暴涨的午后,我的心绪如水一般苍茫。坐在河边的坝子上,看一河卷着杂物翻滚着的浑黄的洪水。河中央狭长的芦洲,全被洪水淹没了,只露出一片细长的苇尖。它们在洪流中扎挣着,时隐时现。这急流,这扎挣着的苇子,霎时让我的心为之颤动。那漫漫湍流,正在演绎一场求生的悲壮与惨烈。水面上那一茎茎绿色是那么纤细,却不折不挠,全力支撑着它们孱弱的身躯,艰难地泅渡着。这是一片在狂流中舞动的芦苇,是一片与急流对峙的芦苇。它们坚忍得如一面面希望的旗帜,染亮我的心。它告诉我,生命在激流中,永不会倒下。秋去冬来,芦花如雪,一蓬飞絮,白发飘飘,像一群乡野里的母亲她们轻吟着生命的沧桑。我知道它们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鸟儿早已飞走,只有阳光薄而柔软地照着它瘦瘦的叶子。它曾春绿夏荣,趟秋雨,冒冬雪,走完它的四季。在它生命的冬天,只闪耀最纯朴的银白。寒风中的芦苇,每个细节都透出它生命最后的重量那白亮的黄叶和枝杆是它生命的全部。经霜后,芦叶干枯,只剩挺直锃亮的枝,那明亮的色泽,就像是它不愿凋零的思想,燃亮了冬天。它想带着这最后一丝光芒,卸下一身负累,随风雪与茫茫荒草为伍,回归大地。它没有一丝凄迷与眷恋,只等农人收割,堆成垛。接着人们用耙子耧净掉在芦苇地上芦叶,芦荡便干干净净地把自己交付给一场又一场风雪。从冬到春,场院里芦苇高高的垛越来越小,它们正在被剥,被剖,被辗,被巧手的人们编成席,编成草盖,编成粮仓,编成各种物什拿到集市上去卖。剩余的枝叶最后被烧,变成冬天走向春天的火焰到开春,高高的苇垛便全消失了。一夜春风,悄然而至,塘水冰融。不几日,白惨惨地芦塘不知何时又冒出淡绿的芦尖。哦,这就是它的又一次生命,只要根在,它的生命便生生不息。佛家说一苇可航,渡尽劫波,那是对芦苇最高的礼赞。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但你要坚守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灵魂永远是站着的。而现实中有太多弯曲的灵魂,也有太多黯淡污浊的生命。站在芦苇身边,我才发现我的渺小。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有那么一天,我能像芦苇一样,永远清醒顽强守护自己的灵魂,完整的活一生也就够了。19文章开头说“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芦苇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的原因。(4分) 20联系上下文,理解第段中画线语句在文中的含义。(2分)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 21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