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1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2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3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4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了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三篇课文。石头书是以对话为主体,介绍岩石知识的一篇科普文章。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一篇是反映农业生产常识的童话故事,另一篇是科学小品文。这两篇在写法上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而有个性。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单元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气。单元教学时间:17、石头书 两课时18、小稻秧脱险记 两课时19、航天飞机 两课时习作6 一课时练习6 三课时 17、石头书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板书课题)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自学生字词。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勘探 奇怪 聚精会神 足迹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学生自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队员趴在石头上看什么,感到好奇。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三、精读课文。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朗读第1、2自然段。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朗读课文3、4自然段。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1)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2)指导朗读。朗读学习513自然段。思考:勘探叔叔的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点拨: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这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3.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总结全文:说说“石头书”的含义。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17 石头书(化石)川川和磊磊 叔叔 看什么 书 有字吗 有(雨痕等) 有画吗 有(小鱼树叶等) 看懂字画有什么用 了解地质变化 字画能说明什么 告诉我们矿藏的位置(刨根问底)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精讲精问,让学生自己多读多练,重在积累和感悟。课堂上努力做到扩大训练面,让每个学生多读多练,重在参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反馈和调控,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18、小稻秧脱险记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2、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兴趣。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2、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险?怎么脱险)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己读课文。2、同桌读。3、指名读,集体评议。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它又是怎样脱险的?三、理清脉络:1、看来课文可分为遇险脱险两部分,自己试试。2、哪一部分着墨较多?四、学习生字。出示词语:杂草 纷纷 一拥而上 欺负 争吵 拼命1、认读。2、讨论交流:怎样记住生字。五、作业:正确、流利的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默读1、2段,画出描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并体会。(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么来演遇险。(3)结合表演,请学生说说的下列词语的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2、学习第3、4自然段。(1)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呢?(“有气无力”、“纷纷倒下”)(2)指名读反问句。为什么把喷雾器说成是大夫呢?什么叫“收拾”?他为什么要收拾这群杂草?3)指名分角色读喷雾器和杂草的话,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3、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2)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二、复述课文三、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遇险脱险脱险后教学反思: 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都通过生动表演,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出来。19、航天飞机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3、指导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以航天飞机的自述写一段话,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气。教学准备录像,小黑板,图片,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示课题。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板书:31航天飞机二、范读课文本,了解大意:学生思考:你知道了关于航天飞机的哪些知识?三、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番筋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庞然大物智慧老人抖擞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3)识记字形,指导书写。3、指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1节,思考:1、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2、小结,指导朗读。(二)学习课文2、3节。1、默读第2节,想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2、交流。3、指导朗读,评议。4、智慧老人告诉它一些什么?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5、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6、讨论,小结练习指导朗读。(三)学习第4节。1、默读第4节,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2、讨论:(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3、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课文。板书设计: 19、航天飞机普通飞机(民用) 航天飞机(更高更快本领更大)谁也替代不了谁教学反思: 其实,在这篇课文中,有较多的篇幅是通过智慧老人之口介绍航天飞机的一些知识和基本特点。我在教学中把握好了“了解”这一目标的尺度。恰当地进行了解目标的达成教学。了解这些知识和特点是语文课的一项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任务。 习作6教学要求1、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2、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教学重点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教学难点观察要有顺序,叙述要有条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请几名学生佩带文具首饰,兴高采烈的走上来做自我介绍。2、把文具头饰贴在黑板上,读文具名。二、交流启发,确定对象,准备介绍。三、出示例文,指导写作1、学生自读例文铅笔刨刀,思考:铅笔刨刀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2、指导写文具的外表;3、练习写文具的用途:4、提供词语。5、练说。四、自主创作,互评互改。1、自主命题,写作2、交流评价,修改。教学反思: 在反馈、汇报环节当中我是通过继续我们的表彰大会,请默默地帮助我们的学习伙伴来作自我介绍。相机指导,并发给小红花的。这一过程指导没有做到位导致第二课时学生写作出现比较大的困难。 练习6教学要求 1、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2、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3、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4、介绍我的小制作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2)交流:你是怎么读的?(3)查字典,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2、第二部分。(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2)所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3)反馈:师生共同修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3、第三部分。(1)默读句子。(2)指名读。(3)自由朗读。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2、教学第一部分。(1)出示八条成语。(2)学生自由读,想想你学会了哪个成语?(3)指名读。说说你知道的成语意思,适时讲解。(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3、教学第二部分。(1)出示竹石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2)请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词语,提出不懂的词。(3)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第二课时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1)揭示话题:介绍我的小制作。(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