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1页
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2页
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3页
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4页
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夷山市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范围按照国家划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关文件,武夷山市政府划归武夷山市苏闽旅游集团红色旅游有限公司、大安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管辖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四至红线范围之内。二、规划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规划之中,“红色”与“绿色”结合,促进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业发展,不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全方位、多角度营造“红色”氛围 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区是我国颁布的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开发要突出“红色”,在景点的建设、环境气氛的营造、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营造“红色”气氛。2、“红”“绿”结合,多层次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大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红军瀑布、志敏溪、红军林、龙井瀑布等特色资源,是开发“绿色”旅游的基础。将“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结合开发,是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开发的特色和建设方向。3、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造福一方百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应有机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农村道路等基础生活设施,推动农村现代文明进程,富裕一方百姓。4、大旅游、大产业大安是闽北苏区的红色首都,大安红色旅游的开发要体现红色首都的宏大场面,吻合了现代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大安红色旅游建设,要以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为契机,构筑大安旅游的大框架,做红色旅游产业。大旅游、大产业是大安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方向。三、规划原则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珍贵的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根据旅业发展规律,依据大安红色旅游资源和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规划理念和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本次规划原则。 1、保护第一原则 大安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旅游资源,其中任何一类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为了实现对革命文物的更好保护,开发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 2、突出特色原则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之内,具有与其他红色旅游景区不同的特色,旅游发展规划必须体现这一特色。既要与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相区别,也要与武夷山的旅游景区相区别。 3、资源原则旅游资源是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进行任何景点开发和项目建设,都必须在充分理解资源内涵的基础上进行。4、市场导向原则 旅游开发和建设的产品需要拥有旅游者,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需要遵循市场原则。 5、可操作性原则本次规划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项目建设上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强。6、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红色旅游的可持续营运。以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学及旅游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为基础,以“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互动为动力,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四、规划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代会)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国务院)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条例(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7.福建省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5年2月24日公布施行) 8.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10月执行)(二)相关规范标准1.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2.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3.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5.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12月)6.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相关规划、合同1.福建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2.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年)3.武夷山市旅游发展产业规划(2006年)4.南平市武夷山赤石、大安重点红色景区建设方案(2006年)5.武夷山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2006年)6.合同书(2005年)五、规划年限 根据武夷山大安红色经典景区资源现状,结合国家发展红色旅游有关文件精神,参考武夷山红色旅游有限公司、大安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意见,本次规划期限为十年,20062015年。分近、中、远三期。近期三年:20062008年;中期三年:20092011年;远期四年:20122015年。六、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规划期内,将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国家“5A”级景区,建设成为集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自然观光、休闲度假景区。 (二)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在2006-2008三年中,通过规划建设使景区内的硬件设施得以完善。包括道路铺设、服务设施等基础设备的构建,初步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基本具备国家“5A”景区的硬件要求。2.中期目标在20092011三年中,大力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景区软件设施建设。开发景区旅游商品,积极进行市场营销,稳定旅游形象和定位,将景区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国家“5A”级景区验证。3.远期目标在20122015年四年中,在前六年成熟经营的基础上,把景区推向全国,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景区。七、规划成果构成1、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2、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3、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件)第二章 客源市场预测与定位一、客源市场现状 目前,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客源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武夷山主景区客源,二是旅行社组团,三是武夷山市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 (一)武夷山客源市场现状 表121 1998年以来主景区接待游客一览表 单位:万人年份项目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接待人次34.5346.7151.7265.7770.0559.2373.55竹筏人次36.5351.3155.6672.4277.3466.4485.14景点人次32.5442.1147.7859.1162.7552.0961.95 表122 1998年以来主景区接待游客一览表 单位:万人统计年度客源比重客源地统计局01()统计局02()旅游局02()问卷调查()省内26.8124.7920.1326上海19.2419.4824.1220浙江16.0416.267.0716广东13.0314.2911.9512江苏8.728.719.899北京7.516.4312.636湖北2.782.462山东1.874.004河南1.331.491其他2.671.9914.212(依据2002年武夷山市统计局数据)在武夷山市旅游产业规划课题组对武夷山客源的市场调查中,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目的游客占武夷山旅游的游客的86.12,以公务、会议等形式到武夷山旅游的占5.74,以探亲访友等其他目的到武夷山的游客占6.7。(二)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客源市场现状 目前,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开始接待游客的景点主要有四渡桥阻击战、红色首府大安闽北苏维埃政府革命遗址群、闽浙赣省委、福建省委、闽赣省委革命遗址群等。武夷山市已有十二家旅行社推出“红色之旅”一日游、两日游等线路,年接待能力已达到五万人次。从接待游客统计数据,大安景区从2004年开始接待游客,该年接待游客34批,5000人次,旅游收入达25万;2005年,接待游客55批,6500人次,旅游收入13万。主要客源是旅行社团体客源,部分是本市中小学生和机关单位的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基本没有散客。二、客源市场定位(一)客源市场区域定位1、国内客源为主,国外客源为辅2、以福建、江西为代表的华东、华南客源市场为主,其他省市为辅。(二)客源市场类型定位1、红色旅游客源市场2、度假休闲旅游客源市场3、生态旅游客源市场4、探险旅游客源市场三、客源市场预测(一)预测依据对大安景区客源市场预测,以关注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结合考虑武夷山游客增长情况与周边景区的客源市场状况等进行综合预测。(二)游人规模预测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新开发景区,依据武夷山游客的增长率和大安景区近两年的增长率,参考开发前两年的游客接待历史,进行游客增长率的综合确定。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接待了游客5000人次和6500人次,游客的年增长率为30。2008年浦南高速公路的通车,2011年宁上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都将为大安景区带来大量的客源,考虑到景区刚建设成功后,游客数量可能会迅速增加,景区从2007年开始接待游客,结合景区项目建设,参考武夷山主景区的游客年增长率,我们确定大安景区在规划期内,游客年增长率预测为2008年游客增长率为200,2009年为33,2010年为25,20112013年为20,20142015年为10。预测2007年建成后的大安景区的游客接待量约10万人次游客为基数,对武夷山大安景区未来10年客源市场预测如表124。年度变化9899990000010102020303040204长率3510.7276.5-15.424.14.9表123 1998年以来主景区接待游客一览表 单位:表124 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规划期客源市场预测年度年增长率()预测人次(万人次)2007102008200302009334020102550201120602012207220132086。420141095。04201510104。554本次规划预测的游人规模并非绝对值,仅提供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游客规模受一系列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建议在规划实施后,随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和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建设进度,进行不断进行调整完善。第三章 景区旅游定位与形象策划一、景区定位以大安闽北苏区、闽浙赣红色首府、苏区首府和抗战中心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大安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绿色”旅游资源为辅,一个集革命传统教育、革命激情体验与自然山水观光、休闲与度假于一体的特色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形象策划规划所用的形象塑造主要是借鉴企业形象系统的形象塑造方法,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1、理念识别系统(MI)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于一体,理念识别系统确定为:“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青山绿水,红色首府,革命圣地”。2、行为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包括内部行为识别和外部行为识别两部分。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行为识别系统的建设,在企业内部要围绕理念识别系统,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员工培训工作,进行景区环境整治,使大安红色旅游景区成为人们了解闽浙赣革命历史的一个窗口,自然山水观光、休闲与度假的好去处。在外部,加强宣传,打造“青山绿水,红色首府,革命圣地”形象。3、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大安红色旅游景区的标徽,体现在景区大门和景区名称上,景区的公共设备设施上都设计能代表景区特色的标识,形成视觉识别系统,加快在游客心目中确立大安景区旅游形象。4、旅游标识设计旅游标识的设计参考方案为:以青山绿水适当抽象,进行艺术化处理,形成背景,前景为红十军军旗,上书写“大安红色旅游”。青山绿水抽象图象,象征对革命先烈纪念和绿色旅游;“大安红色旅游”采用艺术字,颜色采用黄色;红十军军旗,象征红军精神千秋万代永远不朽。三、旅游宣传口号1、红色首府 绿色家园2、青山绿水 革命圣地3、红色首府 革命圣地 4、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诗)5、走进大安,走进红军时代6、到大安,体验苏区革命生活,体验红色激情7、当一天红军,追寻一种思绪,激发一种情怀,感悟一种精神8、回想红军当年,缅怀革命先烈9、踏青山绿水,忆红军当年10、昔日八闽红色首府 今朝国家经典景区11、十八精品线 闽北一大安第四章 景区功能分区规划一、功能分区指导思想对旅游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不但能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佳组合,而且利于保护旅游资源,整体协调旅游产业。对大安红色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当地旅游业的合理布局。二、功能分区原则1、以资源分布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地理空间分布是进行旅游景区功能分区规划设计的基础。大安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呈镇村集中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于墟镇、村屯、溪流边,可以按地形特点进行景区功能分区。2、突出景区功能和特色为核心功能分区要求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旅游特色,不同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旅游功能,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在规划过程中,不同区域特色的旅游资源,就成为不同区域的核心,满足的不同的旅游功能。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红色”和“绿色” 两种特色旅游资源,而且两重资源交叠分布,是功能分区呈多元形态,或以“红色” 资源为核心,或以“绿色”资源为核心。3、方便景区管理对于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成功后,景区的后期管理将直接影响景区开发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对景区的功能分区时,必须考虑对方便景区管理,各个功能区的分布、布局必须有利于对景区整体的管理。4、有利于旅游线路组织和方便旅游者规划的功能分区,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方便游客安排游程,怎样才能更有利于旅游者选择景点和选择线路,使旅游者以最低的支付水平达到最佳的效果。三、功能分区通过对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实地考察和分析研究,综合考虑该景区红色旅游资源、绿色旅游资源、地形现状,根据该区域各种资源的分布特征,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功能区和划分为一街、一溪、五区。一街:大安红军街一溪:志敏溪五区:龙井景区、黄角潭景区、垅埪红军潭景区、坑口景区、大安源服务区大安红军街。大安红军街全长500米,保存有大量的苏维埃机关旧址遗存,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国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司令部旧址、中国苏维埃闽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共产党闽北分区委员会旧址、中国闽北分区委宣传部、中共闽北分区委组织部旧址、闽北分区苏维埃检察部遗址、闽北分区苏维埃政治保卫分局旧址、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旧址、闽北分区苏维埃国民经济部旧址、中共闽北分区委党校旧址、闽北分区消费合作总社旧址、闽北分区苏维埃妇女解放委员会、共青团闽北分区委员会旧址、闽北分区无线电队旧址、列宁师范学校旧址、彭杨军校旧址、妇女职业学校旧址、红军操练场旧址等。把现大安街规划为大安红军街,恢复旧址原貌,全方位营造红色氛围,是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色旅游的核心景点。志敏溪。志敏溪紧临大安源至大安红军街县道,全长4.6公里。沿志敏溪两岸零星分布有映山红、杨梅树、松林等,水深适宜,适合开发皮划艇漂流,沿途欣赏优美的山水风光。龙井景区。龙井景区位于大安源西北方向,长约5公里,沿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红十军兵工厂遗址、闽浙赣苏维埃造币厂遗址,沿游步道还可欣赏到梅林、檵木林、枫林、竹林、瀑布等风光。黄角潭景区。黄角潭景区位于大安源西南方向,长约5公里。黄角潭景区拥有峡谷、水车、水碓、红十军磨房遗址、红军粮库遗址、翡翠瀑、沙漠之村等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交错分布,是大安红色旅游景区另一主要区域。垅埪红军潭景区。垅埪红军潭景区为赤石暴动起义领导人英勇就义地,位于大安街西南,长约3公里。垅埪红军潭景区是大安景区红色旅游资源较集中的景区之一。在这里拥有着四渡桥阻击战纪念碑、四渡桥古战场、大安岭古战场、大安岭红军大操场、红军医院遗址等资源。此外,还可欣赏到优美的瀑布水域风光景观。坑口景区。坑口景区即现在的洋庄乡坑口村。坑口景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坑口景区拥有福建省委旧址亭、1931年“第一次闽北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 会场、1937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 旧址、1937年“闽赣省委” 与1938年“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旧址、“中国共产党闽北分区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旧址、1939年“中共福建省委武夷干校” 旧址、坑口村革命斗争历史陈列馆等。大安源旅游综合服务区。大安源旅游综合服务区位于大安源,是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次旅游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这里将建设大安源特产一条街、游客服务的中心、服务区大门、票房、停车场、码头等游客集散和服务设施。四、景区总体布局从对景区功能分区划分出的一街一溪五区的分布来看,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总体布局以大安红军街为中心,呈向四周辐射状。大安红军街位于景区的中心,从大安红军街向西北方向为龙井景区、西南方向为黄角潭景区、东面为志敏溪和大安源服务区、东南方向为垅埪红军潭景区和坑口景区,从大安红军街能方便的到达各个分区。这样的分布,有利于游客的组织和旅游线路的设计,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第五章 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规划一、旅游开发现状现在的大安景区还处于待开发的初创时期,为了接待来访参观的社会团体,只是对红军街的一些红军旧址进行了简单的标牌说明,尚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建设和旅游接待。二、旅游项目规划构思1、有利于营造“红色”氛围,有利于革命传统教育。大安为闽浙赣红色首府、苏区首府和抗战中心,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迹与旧址。在这块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曾发生了令人荡气回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的波澜壮阔,有的惊心动魄,有的甚至影响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在大安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的选择必须有利于“红色”氛围的营造,让游客进入红军时代的生活,在游览中能感受革命的激情和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有利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多元化,满足游客的多元旅游需求。大安景区拥有多种类旅游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具有高质量的绿色旅游资源,瀑布、森林、溪流也是游客的好去处。应得当地开发绿色旅游项目,使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多元化,满足游客的多元旅游需求。三、旅游项目规划原则1、“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融为一体“红色旅游”是以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遗迹遗址为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的旅活动,“绿色旅游”是以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的旅游活动。大安红色经典景区位于青山绿水之间,应以“红色”旅游为主体,“绿色”旅游为辅助,“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融为一体,互补共进,协调发展。2、展现“红军文化”,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红军时代所留下的“红军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需要在大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开发建设中得到充分地展示,以“红军文化”的魅力,让“红军文化”发扬光大,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融革命传统教育于“游”“购”“娱”之中革命传统教育应是一种生动的教育,红色旅游也应是一种生动的旅游。在对项目建设中,要在游览、购物和娱乐活动中,实现对游客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4、生动性、趣味性、参与性相结合在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要能满足游客生动旅游生活的需求,需要突出项目的生动性、趣味性、参与性,避免僵化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5、避免展览、旧址、故居的“观看式”旅游我国现有红色旅游景点多是博物馆展览旅游项目形式,基本上是以静态的参观为主,缺乏生动性,游客容易困倦和失掉兴趣。武夷山大安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应避免“观看式”旅游,以场景式手法创新红色旅游项目。6、保护革命文物,弘扬红军精神红色旅游的开发不能以牺牲革命文物为代价, 要在对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红色旅游开发,达到保护革命文物,弘扬红军精神的目的。四、旅游项目规划(一)大安红军街1、规划构思1931年冬到1934年初的大安,为闽北红色首府指挥和领导整个闽北的革命斗争,在巩固、发展和壮大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这里有福建省创建较早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之一的崇安苏维埃政权,设有人民、土地、军事、裁判、经济、财政、文化等7个委员会,现有的苏维埃政权旧址主要分布在大安红军街。所以,对大安红军街的建设要恢复原来苏维埃政权时期的原貌,对旧址进行修缮,通过建设凯旋门、红军广场等项目,再现当时的闽北首府,让游客切身体验当时的“红色”时代生活气氛。2、旅游项目设计(1)凯旋门项目位置:303省道与大安街交界往江西和武夷山方向各一建设目的:标志,增加旅游区文化内涵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景区标志、景区形象建设内容与要求:在303省道往武夷山市区和江西方向分别用竹木架为支架,松枝、篾席、圆竹筛做辅助,各建一凯旋门,上有红军红旗飘扬,设立红军岗哨。在门上书写楹联。参考楹联:左联:体验苏区生活,体验红色激情;右联:缅怀革命先烈,缅怀战场硝烟。横批:走进大安、走进红军时代。(2)红军礼堂项目位置:村电影院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把现村电影院改建为红军礼堂。在礼堂外墙大门上方镶嵌中国共产党党徽,室内整体布置成“中共闽北分区委第一次党代会“会场”,四墙可恰当地张挂大安红军重要历史图片和陈列大安红军文物。“会场”主席台为活动式设计,还可作为红军歌舞演出的舞台和红军电影的放映场。同时,设有室内固定自助视屏视听系统。(3)闽北苏维埃政府项目位置:大安革命历史纪念室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把现大安革命历史纪念室按照闽北苏维埃政府实景(包括各部委办公室)布置,恢复各部委办公室内办公场景,有作战地图等物。修复安全撤退通道。“闽北苏维埃政府”在实际的旅游活动组织中是红色景区接待大厅兼游客派遣中心。苏维埃政府各部委办公室就是旅游接待的各部门,所有接待人员和讲解员均着红军装,使用红军文具。同时,设有室内固定自助视屏视听系统。(4)红军广场项目位置:改建后的红军礼堂前建设目的:人造景观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将改建后的红军礼堂前空地辟为红军广场,面积1500平方米。红军广场标志性建筑为中共闽赣省委群雕照壁、红军墙和方志敏雕像。方志敏雕像呈指挥状,并在基座雕刻有关题词。红军墙上书写“中國紅軍萬歲”(方志敏手书)。(5)红军街建设项目位置:大安街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对大安街进行20世纪30年代闽北民居风格改造,营造红色革命时代氛围。大安红军街两端立小红军卡通像和红军街街徽。街徽设计为红十军军旗映衬下“大安红军街”五个字。在红军街入口处刻邓小平题写的“用革命的事绩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题字碑。将大安街沿街民居和商铺的建筑立面和街地面改造为20世纪30年代民居街景。沿街张贴红军标语、革命漫画和宣传栏,以及传统商铺字号,沿街适当位置设置红军文化旅游纪念品商店以及红军银行和大安土产店。沿街暗铺音响线,现有电线下地。(6)红军革命旧址修缮项目位置:大安街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把闽北苏维埃政府、闽北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闽北军分区司令部、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部、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省级单位)、中国福建省委一大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第一次闽北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场、中共福建省委武夷干校、中国共产党闽北分区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等旧(遗)址房屋群进行修缮,恢复原来面貌。(7)红军纪念塔环境改善项目位置:大安岭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改善红军纪念塔环境。修建由大安街通往到红军纪念塔的游览步道;对现有红军纪念塔环境进行改造,增加纪念塔周边面积,方便游客游览和观赏;种植松柏等树木,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8)红军革命建筑群标牌项目位置:大安街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把中共闽北分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军事委员会、党校、闽北分区苏维埃经济委员会、工农检查部、裁判部、消费合作社、工农银行闽北分行、电台、红军彭杨军校、闽北团、妇总工会、反帝大同盟、互济会、列宁师范学校、列宁小学、机关俱乐部等红军革命建筑群设立标识,设立说明牌进行介绍。(9)红军文化纪念品店项目位置:大安街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购物建设内容与要求:在大安红军街开设红军文化纪念品店,销售具有大安特色的红军旅游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二)志敏溪1、规划构思志敏溪,为纪念方志敏烈士而得名,位于大安红军街西北,从大安源至红军街河段,途中有志敏松林,全长约4.6公里。志敏溪的开发建设主要构思,通过对志敏溪河床的疏理,整理溪两岸景观,开发志敏溪皮划艇“革命激情”漂流,缅怀革命先烈,增强游客的爱国主义情感。2、旅游项目建设(1)河床疏理项目位置:志敏溪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革命激情”漂流建设内容与要求:志敏溪现溪床较平缓,河中有各种各样石块堆积,尚不具备开展皮划艇漂流活动,需要对志敏溪现4.6公里的河床进行疏理。疏理要求,依水就河,不破坏河流植被和面貌。(2)杨梅林种植项目位置:志敏溪建设目的:景观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志敏溪两岸部分河段已生长有杨梅树,尚有缺欠,不足以形成宏大景观。在两岸现有杨梅树的基础上,视河岸地形和条件补种杨梅树,使之在杨梅的成熟季节,形成层林尽染的景观效果。(3)映山红种植项目位置:志敏溪建设目的:景观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在志敏溪两岸的不适合种植杨梅树的地方补种植映山红,丰富志敏溪两岸风光和旅游观赏内容。(4)安全实施建设项目位置:志敏溪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旅游安全建设内容:在志敏溪漂流河段的危险、水流急和水深地段设置显著的标志,对漂流的游客进行安全提示。(5)志敏松林码头项目位置:志敏溪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停靠皮划艇建设内容与要求:志敏松林,为纪念方志敏烈士而得名,位于志敏溪中游,尚处于自然状态。为在漂流中程停靠,需修简易码头。简易码头选择在水势平坦之处,适当整理河岸和水道,便于停靠皮划艇即可,不做水泥硬化。(三)龙井景区1、规划构思 龙井景区位于大安源西北。龙井景区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特色资源有红军林、闽浙赣苏维埃造币厂遗址、红十军兵工厂遗址和龙井瀑布。规划设计对龙井景区按游线组织要求对红军林、龙井瀑布进行规整,在造币厂遗址、红十军兵工厂遗址恢复部分建筑,合理添充红军石刻,丰富游程内容。2、旅游项目建设(1)闽浙赣苏维埃造币厂项目位置:龙井景区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在龙井景区原造币厂遗址上复建闽浙赣苏维埃造币厂部分厂房,房屋具有20世纪30年代民居风格;恢复苏维埃造币场景,陈列造币厂生产的大人头、小人头、红洋和龙番四种规格的银元货币。立解说牌。(2)红十军兵工厂项目位置:龙井景区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观赏建设内容:在原兵工厂的遗址上复建红十军兵工厂部分厂房,房屋具有20世纪30年代民居风格。在兵工厂内部按历史记载设立修械科、子弹科、炸弹科、翻砂科、打铁科的等五个科,陈设兵工厂生产的炸弹、地雷、子弹、手提式机关枪、马刀、刺刀等革命文物。在兵工厂门处立解说牌。(3)红军林项目位置:龙井景区建设目的:丰富景区内容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红军林为龙井景区主要的旅游项目之一。设计龙井景区的游步道穿过红军林,对现有的梅林、檵木林、枫林、竹林进行修整,清除杂草,开通观光车道和铺设石板游步道,蜿蜒盘旋其中,依次通过梅林、檵木林、枫林和竹林,游客可乘坐观光游览车通行,也可徒步穿越,让游客在穿越途中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辅助建设相关旅游服务设施,便于开展队列、射击、拼刺刀、拔河、唱歌、野营、野炊等红军战斗生活体验活动。用地控制在已租赁的旅游综合用地200亩范围之内。树立标牌,进行介绍和说明。(4)红军石刻项目位置:龙井景区建设目的:人造景观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为烘托红军文化氛围,选取合适地段的天然石块,篆刻大安红军的诗词和歌谣,丰富红色旅游内容。美观,富有教育与启迪意义。(5)龙井瀑布项目位置:龙井景区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休闲建设内容与要求:龙井瀑布为本景区核心景点之一。在龙井瀑布适当位置建设观景廊、台、亭,观景廊、台、亭要有安全扶栏设施。观景廊、台、亭建设不破坏自然环境。(6)红军桥项目位置:龙井景区紧邻大安源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在大安源进入龙井景区处现有一石板水泥桥,约6米宽,拟改名“红军桥”。对其进行加固加宽,增强其抗重能力,满足旅游观光车和游客通行。改建时注意体现19世纪2030年代闽北民桥的特点,有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桥头适当处镌刻“红军桥”碑。(四)黄角潭景区1、规划构思 黄角潭景区属峡谷类型景区,溪水潺潺,岩石造型,林木茂密,间有零散的红色旅游资源。修造一木栈道穿行其间,将自然景观与红色景点串联一体,使自然之旅与红色之旅融会贯通。2、旅游项目建设(1)峡谷栈道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全程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步道建设内容与要求:从黄角潭景区口至姑姑际(瀑布)架设一条约1公里木栈道,串联各景点,穿行整个景区峡谷。栈道架设采用水泥桩与木道面结构,随山形地貌地形盘旋而行,不破坏植被与山形,不砍伐藤木,保存原生态环境。(2)红军峡谷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建设目的:营造红色氛围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黄角潭景区属峡谷类型景区,为突出红色经典景区的特色,将该景区峡谷命名为“红军峡谷”。在峡谷入口处崖壁上镌刻“红军峡谷”,阴刻,红字。沿峡谷选择适当河石雕凿红军战斗生活像,恢复红十军磨房,选取合适地段的天然石块,篆刻大安红军的诗词和歌谣,营造红色革命气氛。(3)红十军磨房项目位置:红军磨房遗址处建设目的:丰富红色旅游景观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依照闽北20世纪30年代民间磨房格局在现红军磨房遗址恢复,命名为“红十军磨房”,由水车、水碓等组成,展示磨房稻谷脱壳作的全过程。同时,策划游客参与磨房操作过程并销售小袋“红十军米”。(4)红军粮库项目位置:红军粮库遗址处建设目的:丰富红色旅游景观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依照闽北20世纪30年代民间储藏粮食格局在现红军粮库遗址恢复。粮库内有粮仓、粮垛等陈设以及红军粮食生产、发放、转运与红军筹粮、保粮、百姓支援红军粮食等红军故事图文介绍。(5)红军石刻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内建设目的:丰富红色旅游景观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黄角潭景区内适当位置选用当地合适的石块,刻写有关革命的诗句。美观,富有教育与启迪意义。(6)美乳石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建设目的:丰富旅游景观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美乳石位于黄角潭景区内,由于水流和石块的不断撞击而形成的特殊景观。需要规划驻足观赏与安全设施。(7)翡翠潭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 建设目的:丰富旅游项目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翡翠潭水质较好,颜色似翡翠。需要规划驻足观赏与安全设施。(8)仙女玉带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 建设目的:丰富旅游景观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参观建设内容与要求:仙女玉带为在黄角潭水域内一特殊地貌,在水底有一条宽约一尺的颜色特殊的带状区域,酷似一条玉带。需要规划驻足观赏与安全设施。(9)峡谷浴场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 建设目的:丰富旅游项目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旅游体验建设内容与要求:在黄角潭景区紧邻英烈瀑布处,有一陡坎而造成水流有二米的落差而形成的大水潭,在此处依势开辟为一露天浴场。在不破坏峡谷环境与卫生的前提下,建更衣、厕所、休憩、安全等设施。所建设施的体形与颜色与峡谷环境相协调。(10)沙漠之春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 建设目的:丰富景区内容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观光、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沙漠之村为一大型石块组成的外表看酷似沙漠的区域。需要规划驻足观赏与安全设施。(11)姑姑际观瀑亭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 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观景建设内容与要求:“姑姑际”为大安源方言“姑姑瀑布”。在该瀑布的适当位置建一观瀑亭,能够观赏到该瀑布的全景,亭子采用传统五角攒尖顶亭,美观,有装饰烘托瀑布作用。能拍照留念。(12)姑姑际藤桥项目位置:黄角潭景区 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游览、观景建设内容与要求:在前往姑姑际的两凹槽处架设。采用硬度极强的树藤桥建造,与姑姑际观瀑亭相连。藤桥需确保安全。(五)垅埪红军潭景区1、规划构思 垅埪红军潭景区的规划建设以红色旅游产品为主,恢复红军战场、红军医院,再现当年的战争年代风貌;建造纪念碑、纪念雕塑,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2、旅游项目建设(1)垅埪红军潭景区次旅游服务区项目位置:武夷山至上饶垅埪红军潭景区路口 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标志建设内容与要求: 建设具有标志性的景区门。景区门建议采用红十军军旗为景区门造型,以凸显景区的红色旅游主题。服务区功能按游、购、行三要素进行规划,是满足游客停车、购物、集散等需要。停车场要求有足够的面积,以保证游客上下车安全,不影响武夷山至上饶公路的交通。(2)四渡桥阻击战纪念碑亭项目位置:四渡桥阻击战纪念碑亭 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纪念、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将现有四渡桥阻击战纪念碑亭向后推移,亭子也相应改建,增加美观度和观光瞻仰面积。纪念碑亭前面积以能容纳40人参观和停放四辆旅游大客车为宜。在纪念碑背面书写四渡桥阻击战简介绍。(3)四渡桥阻击战群雕项目位置:四渡桥战场 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纪念、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在四渡桥保卫战战壕山岭上山处,建四渡桥阻击战群雕。群雕反映1934年四渡桥保卫战红军战士英勇作战场面。石质。(4)四渡桥阻击战壕项目位置:四渡桥战场 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把现有四渡桥阻击战在蜈蚣岭上的战壕重新疏通,清除杂草,重显当年的战壕。立标牌。(5)四渡桥阻击战(大安岭)指挥所项目位置:指挥所遗址 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在原四渡桥阻击战指挥所的遗址上恢复四渡桥阻击战指挥所,建筑风格如旧。(6)赤石暴动领导者大安殉难纪念广场项目位置:红军古道入口处 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纪念、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在红军古道入口,现土墙遗址处,建赤石暴动领导者大安殉难纪念广场,面积约1000平方米,地板采用广场砖铺设。广场有红军烈士纪念亭、沈韜等五烈士群雕。纪念亭采用五柱五角攒尖形式,挂楹联。在纪念亭一侧立纪念碑,碑铭简介红军古道与赤石暴动领导者殉难历史。现土墙保留,并保护。群雕反映五烈士视死如归的英勇就义场面,石质。(7)红军医院项目位置:红军医院旧址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在红军医院旧址按20世纪30年代闽北民居风格复建红十军医院,依历史文献记载恢复红军医院建制和布置医疗用房。红军医院解说员按红军医院工作人员着装。(8)红军桥项目位置:红军桥旧址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把垅埪红军潭景区单孔石拱桥命名为“红军桥”。主要对红军桥桥面和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桥面加桥石栏杆,周边环境按中国传统园林要求进行整治有利于游客游览。树立说明牌。(9)红军瀑布1项目位置:垅埪红军潭景区建设目的:丰富景区内容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红军瀑布1是一较宽的瀑布,对该瀑布的建设主要是修建进入瀑布景点的游览道路、观景点和安全护栏,方便游客观景和照相。该红军瀑布可以一红军英烈名字进行命名。(10)红军瀑布2项目位置:垅埪红军潭景区建设目的:丰富景区内容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红军瀑布2紧邻瀑布1,由两条瀑布组成,俗称鸳鸯瀑。该瀑布的建设主要是修建进入瀑布景点的游览道路、观景点和安全护栏,方便游客观景和照相。(11)陈昭礼烈士殉难处项目位置:蜈蚣岭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近期旅游功能:纪念、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陈昭礼是上梅暴动的组织者之一,也是参与此广西百色起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在他牺牲五十二年后的一九九二年,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在他壮烈牺牲之处立碑盖亭,以使后人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对陈昭礼烈士殉难处,主要工作是对周边环境进行整理,立解说牌,缅怀陈昭礼烈士。(六)坑口景区1、规划构思 坑口是福建在革命年代的红色都城,拥有丰富的革命遗迹和旧址,由于交通的原因,长期失修。对坑口景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丰富的革命遗迹和旧址进行保护和修缮。2、旅游项目建设(1)福建省委旧址亭项目位置:坑口村口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福建省委旧址亭位于坑口村口,福建省委旧址前。福建省委旧址亭的建设,主要是对游览环境进行整治,树立景点说明牌。(2)方志敏雕像项目位置:坑口村革命历史陈列馆前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与要求:纪念、观赏建设内容与要求:在坑口村革命历史博物馆前建一方志敏雕像,雕像具有方志敏入闽作战的象征意义。雕像下刻方志敏手书“中国红军万岁”。石质。(3)坑口村革命历史陈列馆项目位置:坑口村革命历史陈列馆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坑口村在革命战争时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修缮现坑口村革命历史博物馆,更新内部陈列设备,布置一影视室,播放有关坑口村的革命斗争英雄事迹。讲解员着苏维埃时期服装。(4)第一次闽北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场项目位置:坑口村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坑口村闽北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场,按历史档案文献资料记载布置。解说员着苏维埃时期服装。(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项目位置:坑口村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与要求: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在中华苏维埃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旧址处,按照原样对该委员会外观和内部布局进行原样恢复。(6)中共福建省委办公机关旧址项目位置:坑口村村口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在福建省委办公机关旧址上恢复,内部陈列按历史档案文献资料记载进行布置,整修进入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办公旧址路面。立解说牌。(7)新四军第三支队崇安留守处办公旧址项目位置:坑口村村口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在新四军第三支队崇安留守处办公旧址处进行恢复,按历史档案文献资料记载重现当年留守处风貌,整修进入路面。树立解说牌。(8)中国共产党闽北分区委员会遗址项目位置:坑口村委会建设目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时序:中期旅游功能:参观、游览建设内容与要求:在位于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