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产业比较.doc_第1页
中外文化产业比较.doc_第2页
中外文化产业比较.doc_第3页
中外文化产业比较.doc_第4页
中外文化产业比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文化产业比较关键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一、美日中三国文化经济发展比较 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释放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推进文化产业结构;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经济优势。1.美国版权产业(文化产业)以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为支撑,形成一套完善组织体系。美国的版权产业(文化产业)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同类产业。美国的文化艺术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美国精神”通过其文化产品跨越不同种族,流行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地区。超强的实力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重科技投入,将先进技术及时注入文化产业。以影视业为例,当3d技术成熟以后立即投入到电影制作和放映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视觉效果,引起了观赏3d电影的热潮。(2)按照商业运作、市场规律经营是美国文化产业兴盛的重要保障。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限制很少,文化艺术公司的经济来源为公司、基金会和个人赞助。影视业、图书出版业和音乐唱片业主要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完成资金、技术、信息的跨界整合。(3)完善的组织体系。既有由各界著名人士组成的权力控制机构(理事会),有经验丰富、技术领先的科研开发与生产系统(艺术指导),又有负责市场发行、票务和财务(行政经理),加上训练有素的人事支持系统(工会、人才选拔与培训机构),同时包括行政支持系统(法律顾问和公共宣传机构)。2.日本娱乐观光业(文化产业)得益于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备成熟的文化市场体系和网络。亚洲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首推日本。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参与从事文化体育活动的主体多元化。日本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通常依靠企业、公司的参与和资金赞助。报社、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在自己的主营业务外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上媒体的配合,具有活动规模大、文化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特点。(2)政府制定相关的文化产业保护、发展政策,这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975年颁布的著作权法已经修订20余次,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的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确立了日本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这些都有效地保护了著作者的合法权利。(3)动画片、游戏产业占有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文化产业中较为成功的做法是围绕同一作品,书籍、电影、戏剧、唱片、玩具和主题公园同时推出,以期获得综合效益。中国儿童熟悉的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和花仙子都是通过动画片,继而购买书籍,再买其玩具。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获奥斯卡金像奖,游戏王和口袋小鬼被美国小朋友所熟悉和喜爱。日本的游戏产业号称“一兆日元产业”,2000年度日本的电影和音乐创收,分别列世界第二位。cd销售额为5 398亿日元,约占世界的17%。3.中国文化产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基本物质生活保障以后,人们必将寻求一种精神文化和价值需要。可以肯定的是,文化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具有增长的无限潜力。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期产业的逆势上扬,具有不俗的表现,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 400亿元人民币。二、中国与文化经济强国的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差距1.文化贸易方面,中国文化产品逆差严重。从文化贸易的视角观察可知,文化贸易的出口大国都是当今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文化贸易的进口国则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以及少数发达国家。从单一国家的贸易构成来看,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化制成品,出口高科技核心产品和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反之,发展中国家出口一般生活用品,进口高科技产品和文化娱乐产品。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加工一件衬衫甚至只挣几美分,而美国电影阿凡达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收入却达到13.5亿元人民币。中国文化企业与国外同行相比较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营销以及塑造品牌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号称出版大国的中国出版业,多年来书刊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总体出口额仅为世界出版贸易的4左右。一国的文化贸易水平表征文化经济的发展水平。如果一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远远大于进口或者大体持平,说明该国的文化经济兴盛。反之,文化产品出口远远小于进口,则说明本国文化产业水平低下。2.文化产业出口的只是文化符号,很难传达深层的思想和观念。国外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的生活类用品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真正认同还有非常大的距离。近代以来,已经根深蒂固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外国民众未必能够客观平等的理解现代中国文化,况且文化、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意蕴也绝非易事。中国功夫、腾龙舞狮、万里长城和章子怡只不过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片段而己,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要远远超过西方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出口只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3.文化产品的深度渗透给中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的大举入侵不仅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同时使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输出国民众,尤其易于影响乐于接受外来文化的青少年人群。包括中国青少年在内的全世界青年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美国文化的洗礼。可口可乐、肯德基、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已经成为他们儿时非常重要的记忆符号。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很方便的听说英语,并且以紧随国外时尚潮流为荣。甚至有学者指出:“西方的现代意识形态就是消费主义”。这些观念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多有相悖,中国的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三、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对策1.进一步改善民生,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本质上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现代服务业。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进一步释放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结果。然而,客观事实却是中国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远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知道,这既与我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热爱储蓄的文化传统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居民的收入整体水平还不高,缺乏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民生有关的住房、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因此人们对于远期才能显出效应的文化艺术需要或者是发展和享受型支出不敢轻易消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这个巨大的文化落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机会。2.推进文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实现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之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的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是中国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的内部原因。只有通过文化生产力的调整以及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解决。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文化市场是与国际社会脱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后,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保护壁垒开放后,中国的文化产业结构面临着从资金、技术到理念和制度的冲击。中国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根本无法应对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传统文化艺术领域,如传媒、电影、视听产品、娱乐服务业的冲击。只有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兴文化产业,中国才有可能较早地走入世界先进行列。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创新能力。任何产业的发展水平本质上由人的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从业者的水平和质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努力提高人的思想、作风和业务素质,使文化队伍中的人才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文化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晚,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虽然,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经设置了相关的专业,但既了解文化艺术创作规律,又熟悉市场营销、运作的经济学背景的专业人才还是相当匮乏。4.开掘丰富的文化遗产,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经济优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古老文明国家中文化传统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为我们积累了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统一的文字可以使我们方便的阅读几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和数百年前的文学作品。唐诗、宋诗和明清小说塑造了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荡气回肠的儿女情长。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并没有及时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解决居民文化需求服务。这主要与中国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创新能力不高有直接关系,经营管理水平缺乏,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过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品位不高,没有深入开发国内市场需求,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差。这就要求必须从优化文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扩大融资渠道;建立灵活的培训用人机制;提升文化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居民收入和加快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2 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研究读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 王志东.文化产业一本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