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_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_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_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_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_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件 人民版选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 课标要求 1 了解孔子的生平 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 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 目标导航 1 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 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2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 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教材问题解答教师用书独具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 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人 青年好学 30岁时精通六艺 35岁时收徒授课 55岁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68岁回到鲁国 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其言论被辑录在 一书中 论语 思维点拨 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 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 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 背景 1 春秋时代 社会动荡 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 春秋晚期 孔子兴办私学 创立学派 2 思想主张 1 礼 的思想礼即周礼 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 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 礼崩乐坏 的不满 提出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 孔子还提出 的思想 使社会等级化 秩序化 儒家 正名 2 仁 的思想 仁 首先是 爱人 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 应有差别 其次是行 忠恕 之道 强调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3 礼 与 仁 的关系 中庸 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 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 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 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史论要旨 重点精讲 孔子推崇周礼 恢复周礼 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 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 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 使人们生活安定 有积极意义 对中庸思想的认识 中庸 的本意是 去其两端 取其中而用之 也就是去除偏激 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 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坚定信念 三 孔子的历史影响1 对中国 1 教育文化方面 创办私学 打破以往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扩大了教育对象 学在民间 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社会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要求施行仁政 而施行仁政的关键在于 提出了选择贤人的标准是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 也是一个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有教无类 举贤人 3 意识形态方面 在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后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 在中国思想界中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2 对世界儒家思想外传后 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论要旨 汉武帝 思维点拨 孔子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 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 孔子思想 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 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学习上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出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 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 知识图示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一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 史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 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 宽 信 敏 惠 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阳货 史料二子之武城 鲁国小邑 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 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 曰 割鸡焉用牛刀 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 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 子游 言偃字子游 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 同学们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论语 阳货 史料解读 1 史料一孔子提出了仁的五个标准并阐释其作用 的意思分别是庄重 宽厚 诚实 勤敏 慈惠 的意思是说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 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 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 慈惠就能使唤人 2 从史料二可以看出孔子与其学生言偃的对话反映出师生的平等交流 由 可以看出孔子语言幽默 师生对话气氛轻松 孔子通过反问 诱导言偃思考 回答 循循善诱 评价适时 恰当 问题思考 1 史料一中孔子所说的 仁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孔子强调 仁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提示主要内容 恭 宽 信 敏 惠 主要目的 调解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 史料二中言偃任地方官实践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哪些风格 提示政治主张 重视礼乐教化 推行仁爱 风格 重视师生对话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语言幽默 教学气氛轻松 勇于自我批评 或循循善诱 教学相长 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史论总结 主题二孔子的思想地位和影响 史料一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 先师 南北朝时被称为 文圣尼父 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 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 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孔子被称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史料二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 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 英 法 德 美 意 奥之学者 热心研究孔子者 岁炽日烈 就全世界观之 论语 之价值 已与 新约全书 竞胜 儿岛献吉郎 诸子百家考 史料解读 1 史料一反映出历代统治者都尊崇孔子 其地位不断提高 2 由史料二中 可知孔子学说传播到东亚 东南亚 欧美 由 可知 其影响巨大 问题思考 1 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 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 提示 提示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 缓和矛盾 维护统一 2 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孔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提示儒家经典传到东亚 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形成汉文化圈 孔子思想对欧美产生重大影响 特别是对欧洲启蒙思想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孔子整理编撰了古代文化典籍 六经 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2 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从汉代开始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 以仁 礼 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 经历代损益积淀 已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中去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论总结 4 在教育方面 孔子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而且在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他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5 孔子的思想对亚洲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8世纪以后 儒学传到西欧 法德等国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1 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在孔子七十岁时 他主要A 热衷于从事政治B 专门研读六艺C 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D 成为靠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 答案 解析 解析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 从此放弃为官 专心致志从事教育 整理古典文献 1 2 3 4 2 有西方学者认为 孔子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 更成为西方 平等 仁慈 博爱 观念的源泉 下列孔子思想中 为西方思想家赞同的是 仁者 爱人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忠恕 之道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孔子的 仁者 爱人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忠恕 之道是其进一步的发挥 为政以德 能够劝诫统治者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克己复礼 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秩序 不会为倡导民主平等的西方思想家所赞同 1 2 3 4 3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 知之为知之B 有教无类C 学而不思则罔D 因材施教 答案 1 2 3 4 解析 解析解题注意关键信息 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 而 有教无类 是指不论身份高贵与低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尼曰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第2章 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 子张和子夏 哪一个贤一些 孔子回答说 子张过分 子夏不够 子贡问 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 孔子说 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 1 2 3 4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 1 2 3 4 答案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 2 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 3 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实意义 结合事实说明 答案对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 回答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 能恰到好处 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 既威武又不猛烈 教材问题解答教师用书独具 学习思考1 提示政治改革屡碰壁 失意去鲁 周游列国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2 提示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 道德沦丧 天下无道 礼崩乐坏 陪臣执国命 臣弑君 子弑父 兄弟相残之事时有发生 为了维护君主制和宗法制原则 做到尊尊 亲亲 孔子在 礼 的基础上提出了 正名 自我测评1 提示孔子以 礼 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 礼 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企图通过恢复周礼的权威 使社会君臣有别 长幼有序 孔子还主张仁 通过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