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3).doc_第1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3).doc_第2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3).doc_第3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3).doc_第4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学情分析由于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在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抗日文学书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促进学生思考,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2、理解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3、学习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重点语句投影。 3、多媒体课件。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1、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板书:狼牙山)2、导语:同学们,你们看了图片,有什么感受?现在狼牙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可时光退回到1941年秋天的时候,就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有五位壮士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故事。(板书:五壮士)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规范书写,注重积累。(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任务(w) 崎(q) 岖(q) 尸(sh)体 坠(zhu)落 雹(bo)子 仇(chu) 恨(hn) 眺(tio)望龙王庙(mio) 葛(g)振林 大吼(hu) 满腔(qing)怒火 斩(zhn)钉截铁(2)认清字形。a.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上下结构:务 葛 坠 雹独体字:尸左右结构:吼 腔 崎 岖 斩 仇 恨 眺半包围结构:庙b.形近字识字法。换偏旁的字:各务 倚崎 抱雹 很恨(3)一字组多词。务 任务 务必 务求 求真务实坠 坠落 坠毁 坠地 耳坠斩 斩首 斩断 斩钉截铁 斩草除根腔 胸腔 腔调 搭腔 满腔怒火(4)规范书写。(5)理解词语。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崎岖:形容山路不平。山涧:山间的水沟。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形。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全神贯注:关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分为哪几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意思。【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3、学生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五位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请同学试着概括小标题,突出每一段的重点内容,完成课后习题2。接受任务( )( )( )英勇跳崖【概括为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5、分部分朗读课文,谈一谈你被哪部分内容感动。6、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四、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层次,学习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我们还准确概括了各部分的小标题,更清晰地把握了课文的脉络。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板书设计22、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题目导入,激发兴趣1、齐读课文题目,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主要人物。】2、“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吗?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能换,因为文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所以用“壮士”。】3、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升起崇敬之情。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题目。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指名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记叙顺序,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2、自读全文中令自己感动的部分,与同学交流。三、精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献身精神(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1、齐读课文,思考: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接受了什么任务?(板书:接受任务)【敌人大举进犯,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接受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2、怎么理解“大举进犯”?这样的形势下接受这样艰巨的任务,体现出五壮士的什么精神?【勇于承担重任,不怕牺牲的精神。】(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1、自读课文,作者是怎么写壮士们阻击敌人的?哪些是概括地写?哪些是具体地写?2、小组学习具体描写壮士们痛击敌人的部分a.“五壮士”是哪五个人?b.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画出关键词理解。【班长马宝玉:“沉重、镇定、不慌张” 神态描写】【副班长葛振林:“满腔怒火” 心情描写】【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抡一个圈” 动作描写】【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表情描写;“瞄准射击” 动作描写】c.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战士们英勇善战,对敌人无比痛恨。】师相机指导:学了这一段,我们写作文时描写人物要注意把语言,心情,动作,神态描写具体,还应注意学习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战士们的战绩如何?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抽生读文。过渡 :经过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正当战士们准备转移的时候,有两条路摆在战士们的眼前。他们做出什么选择呢?(三)学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1、默读思考:a、摆在战士们面前的是两条什么路?b、他们是如何选择的?c、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d、你体会到了什么?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是啊,他们明知是一条绝路,为了广大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转移,毅然决然的做出了无悔的选择,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对人民深深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2、班长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带头、坚决果断)3、“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4、战士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热血沸腾内心状态)(紧跟动作)这里,战士们没有多余的语言,只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做出了与班长同样的选择,表现出战士们崇高的牺牲精神。过渡;战士们一步步把敌人引上了顶峰,接下来的战斗同样惨烈。(四)学习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1、抽生读文、思考;读这部分你又体会到战士们是怎样的人?(英勇善战)2、找出描写班长的语句读一读,画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出示课件)3、理解: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a.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石头非常密集,迅猛,体现了战士们杀敌的心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板书:顶峰歼敌)(五)学习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1、读这部分,你能用哪些词概括他们的英雄行为?(板书:英勇跳崖)【视死如归、宁死不屈、英勇壮烈】2、结合书上的插图,交流理解句子;(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a.联系上下文,说说“屹立”的意思。【“屹立”本义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b.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高兴,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找出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语句,你从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出什么?【从班长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能体会出他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也表明了他跳崖的决心。“纵身”“昂首挺胸”“相继”体现出壮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3)五壮士喊出了什么口号?你体会到了什么?【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种爱与恨,正是壮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源泉。】(4)这仅仅是五壮士的心声吗?【这不仅仅是五壮士的心声,也是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四、回顾升华(完成课后习题4)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么这样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