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_第1页
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_第2页
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_第3页
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_第4页
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2015/8/5 提纲 1、数字城市 2、数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3、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 4、政府信息服务建设思路 5、政府信息服务建设切入点和路线图 6、政府信息服务建设保障机制 数字城市是指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 数字城市是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为核心技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遥感系统( 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利用体系。 2015/8/5 1、数字城市定义 公共信息服务 数字楼宇 数字政府 数字教育 数字医疗 安保安防 数字社区 /街道 /农村 数字家庭 数字城市 2、数字城市概要 数字城市基础设施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政府机构 移动政务 社区 /乡村 区县 /街道 互联网 公司 公共服务企业 移动用户及移动工作人员 数字家庭 数字楼宇 市级机构 3、数字城市示意 WiFi WiMAX 私有网络 3G 网络 有线网络 电子表单 内容管理 GIS SOA/SOI 安全 模块化 & 可扩展 电子政务服务 政府 (G) G2G & G2E 企业( B) G2B 市民 (C) G2C 经济发展 生产力提高 效率提高 更为便捷迅速 获取所需服务 协同能力增强 价值 / 收益 通信基础设施 应用支撑 4、数字城市建设价值及收益 广义上讲, “ 数字城市 ” 即城市城市信息化,涉及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将涉及信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伦理观念的变化与调整。如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等。都可以作为 “ 数字城市 ” 的组成部分。广义上的 “ 数字城市 ” 着眼于描绘城市信息化的未来。 狭义上讲, “ 数字城市 ” 就是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海量数据存储、虚拟现实、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对城市市广泛而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和整合,通过所提供的虚拟现实界面、便捷的交互、共享以及丰富的辅助决策和管理功能,逐步达到城市现实社会的虚拟再现。 5、数字城市 提纲 1、数字城市 2、数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3、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 4、政府信息服务建设思路 5、政府信息服务建设切入点和路线图 6、政府信息服务建设保障机制 遵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参照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结合城市城市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依托业已取得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建设思路,逐步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 指导思想 通过统一框架和规划,建成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基于这些基础设施的信息资源开发及利用体系; 并初步进行示范工程的研究,建立起“数字城市”的总体框架; 编制信息资源整合发展规划,通过规划与建设使信息资源在全市范围内通畅、快速、高效流转,社会各要素间信息生产与消费,交换与共享和谐有效,基本形成信息畅通、政府高效、经济发达、生活便捷的信息化社会雏形。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市政治、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 管理、服务、运行一体化 环境卫生 行政执法 城市建设 经济管理 应急管理 其它 招商引资 民政、社保 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 体育等 水、电、气等 能源供需、运行 情况及保障; 气象、交通、 环保、旅游等 运行情况及保障 总体目标 1. 大力发展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应用建设,为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2建设基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发展规划。 3.以政府信息服务建设为核心,推动企业信息服务建设,促进社区信息服务工作 4.通过示范工程逐步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 建设思路 提纲 1、数字城市 2、数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3、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 4、政府信息服务建设思路 5、政府信息服务建设切入点和路线图 6、政府信息服务建设保障机制 市政管理 部件管理 事件管理 城市运行指挥 公共服务 电力 水务 燃气 热力 教育 数字教室 远程教育 科研 医疗卫生 重大疾病预防 医疗信息化 药品药价监督 信息管理 能源材料 客户服务 系统管理 远程监控 零售业 客户服务 库存管理 制造业 设备维护 后勤管理 车间管理 建筑业 建筑设计 物料管理 施工管理 金融保险业 索赔结算 保险销售 信用卡应用 通信 Email 服务 上网服务 团体活动 活动规划 活动后勤管理 协调管理 随需访问 随时随地连接访问 信息交换 邮件沟通 旅游 旅行规划 信息服务 企业 政府 市民 基础网络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平台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政务信息资源数据中心 信息资源平台 交换中心 政府信息服务 企业信息服务 社区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系统 标准规范建设 运行保障体系建设 政府 G 企业 B 公民 C 应用支撑平台 电子表单 内容管理 GIS SOA/SOI 安全 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 有线通讯网络建设 无线通信网络建设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共享交换平台建设 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数据导入 /导出工具 数据检查对比工具 数据结构管理 信息资源注册管理工具 元数据扩展工具 数据类别工具 数据转换工具 数据浏览编辑工具 数据版本管理 数据备份 /恢复工具 数据共享交换协议 数据检查对比协议 元数据扩展协议 资源注册协议 资源授权验证协议 元数据扩展 Web服务 数据检查对比 Web服务 数据共享交换 Web服务 应用访问库 空间地理库 消息库 人口库 法人库 宏观经济库 数据同步 缓存库 用户配置 管理库 政务信息资源数据中心 数字城市 应 用 数字城市数据 数据访问服务 应用访问服务 模型,设计,开发,测试工具 通用运行基础架构 网关服务 业务智能 事件 消息代理 通信中间件 业务智能适配器 数据库信息集成类库 服 务总线 监控服务 报表中间件 工作流中间件 业务智能集成连接 应用服务器 工作流服务 通信集成服 务 应 用服 务 报表服务 门户服务 用 户 交互服务 GIS中间件 电子表单中间件 GIS服务 电 子表 单 服 务 应用支撑平台 提纲 1、数字城市 2、数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3、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 4、政府信息服务建设思路 5、政府信息服务建设切入点和路线图 6、政府信息服务建设保障机制 整合各类巡查人力资源,配备移动数字信息采集器“ 城管通 ”,实现综合巡查; 整合各类数字视频监控源,实现综合监控; 整合各类呼叫热线资源,实现应急、非应急相结合的“ 1+1” 呼叫门户。 1.主动、及时管理的数据采集 队伍建设模式 优点 缺点 1、整合现有协管员队伍 资源共享 需要改动现有管理体制,不易实施 2、整合居委会、志愿者 成本社会化 管理力度较弱,需考虑激励机制 3、招聘 4050城管监督员 管理力度较好 成本政府化 1.1 综合巡查数据采集队伍建设 建议: 以城市管理部门现有巡查队伍为基础,根据需要,适当招聘 4050人员,明确巡查网格责任区和巡查周期,扩展原有巡查职能,须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综合采集。 以公安部门视频监控资源为基础,整合各委办局、权属单位现有视频监控资源,搭建数字化视频共享平台; 由应急指挥部门向各相关单位提供公用视频监控服务; 日常状态下,各单位共享视频监控资源; 应急状态下,由应急指挥中心对视频资源进行统一控制、管理; 1.2 视频综合监控源整合 应急与非应急联动的“ 1+1” 呼叫中心: 应急指挥呼叫中心: 三警合一呼叫热线 非应急指挥呼叫中心: 12345公共服务热线 1.3 呼叫热线整合思路 上水井盖 路 灯 电话亭 邮 筒 铁 塔 健身设施 公交站亭 公共厕所 2.精细化管理的城市 “ 家底 ” 调查 1、以城区的地上、地表城市部件为主,后期扩展范围,并引入地下设施管理; 2、部件信息包括:分类编码、型号、位置、状态、产权主体、责任主体、管理主体、监督主体、执法主体等。 城市 “ 家底 ” 调查方案 优点 缺点 1、由专业测绘单位进行普测普绘。 1)精度较高; 2)参照底图要素较细、完备。 1)数据现势性局限; 2)权属调查困难; 3)成本较高。 2、在城市 GPS差分网的基础上,基于 PDA开发“城管通”城市部件调查数据采集功能,配备给各权属单位以及城管监督员,便于其日常作业、巡查时采集。 1)专业要求低,可利用现有巡查队伍; 2)便于开展权属调查; 3)长效、实时更新。 1)精度较低,但基于差分 GPS网,精度够用。 2) PDA应用的开发成为系统运行的前置条件; 2.精细化管理的城市 “ 家底 ” 调查 监督网格 法定基础原则 属地管理原则 地理布局原则 现状管理原则 方便管理原则 管理对象原则 无缝拼接原则 作业网格 按照环卫作业划分网格 按照路段划分网格 执法网格 按照城关分片划分网格 督促产权主体和责任主体,搞好门前 3包 2.精细化管理的网格划分 网格的实质是:相对精细化的责任区 可根据不同的责任,划分不同类型的网格,实现叠加对应: 按照建设部 “万米单元网格” 划分标准划分; 是城管监督员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和核查问题处理情况 的巡查责任区。 参考建设部标准 创新划分,以实际 执法区域为单元; 是行政执法、公安 等人员日常巡查、 工作的责任区。 参考建设部标准 创新划分,以道路 为单元; 是市容环卫人员 日常巡查、作业的 责任区。 执法网格 道路外 门前三包 监督网格 监督网格 监督网格 监督网格 监督网格 监督网格 监督网格 监督网格 作业网格 环卫作业 道路 监督网格 公众 执法网格 作业网格 部件、事件 3.精细化管理的网格划分 三网统一叠加的网格划分方案: 效果:任何公众身边都有一个监督员在发现问题,该问题都能迅速精确定位到相应的处置责任主体和管理、执法主体。 网格承载的内容: 城市部件、事件等城市管理对象; 产权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管理主体、执法主体等 5类主体网格的统一叠加对应; 视频监控资源; 社区服务、招商项目等信息; 人口、法人、标志物等信息; 各类应急管理、处置资源信息; 其它信息资源。 3.精细化管理的网格划分 4.城市管理指挥与监督两轴心体系 应急 110 非应急 12345 城管 监督员 呼叫 热线 短信 互动 门户 网站 责任主体 城市部件 公众 数字城管 信息平台 指挥轴 监督轴 现场处理 现场信息采集 现场信息采集 问 题 / 评 价 反 映 任 务 分 派 结 果 反 馈 统一网格载体 问题报送 结果反馈 4.城市管理指挥与监督两轴心体系 被监督主体: 市、区、街各行政职能部门; 环卫、园林等专业部门(车、所、站、队); 社会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物业公司、公共服务企业等); 监督主体: 政府监督部门; 城管监督员队伍; 公众、社区、居委会等; 网上公开(内网 /外网)、舆论监督; 5.城市管理四级、四中心联动机制 监督中心 应急 指挥中心 监管中心 各专业 指挥中心 呼叫中心 区应急 指挥中心 区监管中心 区各专业 指挥中心 区监督员 大队 街道监督员 中队 执法中队 社区监督员 小队 门前三包 责任单位 物业公司 公共 服务 企业 市级 区级 街道 社区 环卫所 街道 居委会 市政维护处 资源整合、统一监督、二级专业指挥、政府监管、社会参与、四级联动 ! 公民 资源整合: 即 基于城市市公共信息数据资源中心 ,整合现有的城市应急管理、电子视频监控、 12345热线等系统。 统一监督: 即建立市级数字城管监督中心,统一管理全市城管监督员队伍,利用监控源,实现城市管理综合监控。 二级专业指挥: 即建立市级和区级的各专业管理指挥中心(如:执法、环卫、城建等),市级监督中心根据权属,把市属案件传递给市级对应的专业指挥中心,把区属案件传递给区级对应的专业指挥中心,分级处置。 政府监管: 即在市、区两级,发挥政府监察局的监管作用,对政府行业主管、执法部门进行监管。 社会参与: 即发挥街道、居委会的监督作用,发挥门前三包责任单位、物业公司、公共服务企业的处置主体作用。 四级联动: 即形成市、区、街、社区的四级联动体系。 32 5.城市管理四级、四中心联动机制 6.政府信息服务框架体系 数据采集 龙城通 综合巡查 数字监控 呼叫中心 公共信息 数据资源 平台 政府 G 企业 B 社区 C 公民 C 门户网站 人口库 法人库 运行监控库 管理服务评价库 基础空间库 公共资源库 管理服务记录库 信息发布 / 订阅 GIS服务 流程服务 表单服务 单点登陆 信息资源 目录体系 管 理 人口 司法 城建 环卫 执法 应急 服 务 社区服务 招商引资 应用平台 部件 P 运行指挥 监督评价 统计分析 领导决策信息服务桌面(固定 / 移动) 数据管理 提纲 1、数字城市 2、数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3、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 4、政府信息服务建设思路 5、政府信息服务建设切入点和路线图 6、政府信息服务建设保障机制 以“市容市貌、秩序管理”为切入点 三年,三步走,三个台阶 35 管理 环卫、执法 应急管理 服务 招商引资 社区服务 运行 视频综合监控 管理 城市建设 服务 民政、社保 医疗保健 运行 水、电、气、气象、环 保 管理 经济 服务 文化体育 教育卫生 运行 旅游、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