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师横渡长江》(部编)_第1页
【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师横渡长江》(部编)_第2页
【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师横渡长江》(部编)_第3页
【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师横渡长江》(部编)_第4页
【教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师横渡长江》(部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师横渡长江 教材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毛泽东在渡江战役的胜利将要写的一篇新闻,原载于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而这篇新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精简,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回肠荡气。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3、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教学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上课前先请同学们读下面这首诗,读完后谈一谈你的感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七律铺开了攻占南京的战场,展示了革命胜利的景象,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诗中流露出的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可以说,作为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杰出的领袖,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同样作为文学家,他写的文章也是气势不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则新闻。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1)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2)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教师组织讨论,认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教师组织讨论: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新闻的特点之一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教师组织讨论: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同学位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新闻的特点之二: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2、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结合词句举例说明)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数之多(兵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战线)之长“冲破敌阵”攻势之利“横渡长江”地点和事件结果(战况)2、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各路军的作战情况。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时间 20日夜21日夜队伍 中l路军地点 安庆芜湖渡过兵力 30万战况 首战告捷略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西路军九江芜湖2/3所向无敌详21日下午5时起22日22时东路军南京江阴大部战绩辉煌较详3、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结构顺序决定于时间和事件本身的特点)。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4、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指出国民党违背历史潮流,有力证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是正义的战争,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突出了文章中心。(1)议论句为什么把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官兵区分开?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2)为什么用“南京拒绝和平”而不用“蒋介石政府拒绝和平”?因为当时蒋介石已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这篇课文既然是一篇新闻,那用词就会相对的简洁明了,不能有太多的描写,可是文章用词的简洁明了并没有影响文章的生动性,下面我们来看这篇新闻是怎们简明又不失生动的进行报道的:1、第一组:“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战斗所取得的进展;“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2、第二组:句(1)只是交代了时间。句(2)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且全军覆灭,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我军的神勇。3、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用“整天激战”概述了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畏;“歼灭及击溃”表现敌军已无力抵抗,“歼灭”指“全部被消灭”,“击溃”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占领广大地区”,所指并非全部,但大势已成定局,“控制江阴要塞”,指关键的军事设施已在我掌握之中,语言具体详明,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