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药物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药物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药物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丙沙星的临床用途是 治疗呼吸道感染。2.环磷酰胺属于 氮芥 类烷化剂,甲氨蝶呤是 叶酸 类拮抗剂。3、当分子结构中引入极性大的羧基、羟基、氨基时,则药物的水溶性 增大,脂水分配系数减小。4.在磺胺类药物分子中芳伯氨基与磺酰胺基在苯环上必须处于对位,在喹诺酮类药物分子中的6位引入氟原子可大大增加抗菌活性。6、药物的分配系数P药物对 油相及水相相对亲和力 的度量7、药物进入体内到产生药效,要经历 药剂相、药物动力相、药效相 三个重要相。8、顺铂的化学名全称为 顺式二氨基二氯络铂 ,临床主要用作 癌症治疗 药。9、药物按作用方式 可分为两大类 结构非特异性药 和 结构特异性药 。10、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方式有两种即 构象诱导 和 构象选择 。11、药物在体内的解离度取决于 药物的pKa 和 吸收部位的pH 。12、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相比特点为过敏反应少、抗菌活性及稳定性高 。13、含氮药物的氧化代谢主要发生在两个部位:一是在和氮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上发生 N-脱烷基化和脱氮反应 ,另一是 N-氧化反应 。14、药物分子设计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先导化合物的产生 和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15、组胺受体主要有H1受体和H2受体两种亚型,H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作 抗过敏 药,H2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作 抗溃疡 药。16、青蒿素是我国学者子黄花蒿中分离出的具有强效抗疟作用的药物,其分子中的 过氧键 是必要的药效团。1.通过I相代谢可使药物分子引入或暴露出(B)A.羟基、卤素、巯基 B.巯基、羟基、羧基 C.羟基、硝基、氰基D.烃基、氨基、巯基2.具有二氢吡啶衍生物结构的抗心绞痛药是(A)A.硝苯地平 B.硝酸异山梨酯 C.吉非罗齐 D.利血平3.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B)A.体内代谢较快 B.易溶于水 C.抗疟活性比蒿甲醚低D.对脑疟有效4.下列对脂水分配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C)A.药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活性越高B.药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小,活性越高C.脂水分配系数在一定范围内,药效最好 D.脂水分配系数对药效无影响5.复方新诺明是由_组成。(C)A.磺胺醋酰与甲氧苄啶B.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C.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D.盐酸乙胺丁醇与甲氧苄啶6、决定药物药效的主要因素(C)。A.药物是否稳定B.药物必须完全水溶C.药物必须有一定的浓度到达作用部位,并与受体互补结合 D.药物必须有较大的脂溶性7、下面说法与前药相符的是( C )A.磺胺醋酰与甲氧苄啶B.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C.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D.盐酸乙胺丁醇与甲氧苄啶8、用于测定脂水分配系数P值的有机溶剂是( D )A.氯仿 B.乙酸乙酯 C.乙醚 D.正辛醇9、药物经化学结构修饰得到无活性或活性很低的化合物,在体内经代谢又转变为原来的药物发挥药效,此化合物称为( B )A.硬药 B.前药 C.原药 D.软药10、从植物中发现的先导物的是(B) A. 二氢青蒿素 B. 紫杉醇 C. 红霉素 D.链霉素11、硫酸沙丁胺醇临床用于( D)A.支气管哮喘性心搏骤停 B.抗心律失常 C.降血压 D.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支气管炎12、血管紧张素(ACE)转化酶抑制剂可以( A)A.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 B.阻断钙离子通道 C.抑制体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D.阻断肾上腺素受体13. 下列药物中为局麻药的是( E ) A.氟烷 B.乙醚 C.盐酸氯胺酮 D. 地西泮 E. 盐酸普鲁卡因14、用氟原子置换尿嘧啶5位上的氢原子,其设计思想是 ( A)A.生物电子等排置换 B.起生物烷化剂作用 C.立体位阻增大D.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利于进入肿瘤细胞15.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中,这类药物的必要基团是下列哪点 (C )A.1位氮原子无取代B.5位有氨基C.3位上有羧基和4位是羰基D.8位氟原子取代16、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为(C) A. 受体 B. 酶 C. 离子通道 D. 核酸 17、最早发现的磺胺类抗菌药为 (A) A.百浪多息 B.可溶性百浪多息 C.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D.对氨基苯磺酰胺 18、地高辛的别名及作用为 (A) A. 异羟基洋地黄毒苷; 强心药 B. 心得安;抗心律失常药 C. 消心痛;血管扩张药 D. 心痛定;钙通道阻滞药 19、匹氨西林是哪个的前药: (B) A苄青霉素 B氨苄青霉素 C羧苄青霉素 D磺苄青霉素 20、阿司匹林是 (D) A. 抗精神病药 B. 抗高血压药 C. 镇静催眠药 D. 解热镇痛药21、长春新碱是哪种类型的抗肿瘤药( C )A.生物烷化剂 B.抗生素类 C.抗有丝分裂类 D.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简答题1、 药物从进入体内到产生药效要经过三个阶段,简述各阶段的名称,发生的过程及研究目的。答:药物在体内发生药理效应一般必须经过3个过程:(1)药剂学过程:从药物进入机体到药物溶解变成能被吸收的形式;(2)药代动力学过程:即药物经吸收、分布、达到作用部位,在血浆中保持一定的浓度,并持续一定时间;(3)药效动力学过程:即一定浓度的药物与机体某部位起作用,引起药物效应。 研究目的:了解了药物产生药效的过程可以给我们提供明确的目标,用来改善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条件,这对新药物的发现和现有药物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2、 此通式表示哪类药物及其主要疗效,R基团为脂肪烃基和芳香取代基对其活性有么影响?答:表示氮芥类-氯乙胺类药物,氯乙胺类化合物的总称,对淋巴组织有损伤,可用于淋巴肉瘤和何杰金氏病。该类药物属于烷化剂类,能在体内能形成亲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富电子的基团(氨基、羟基、磷酸基等)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脂肪氮芥:强烷基化试剂,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大抗瘤谱广,选择性差,毒性大;芳香氮芥: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氮原子碱性减弱,烷基化能力减弱,抗肿瘤活性降低,毒性小。3、 简述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答:药物作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药剂相药物的释放,药物动力相吸收、分布和消除,药效相药物-受体在把组织的相互作用。4、 简述第I,II相生物转化.答:第I相生物转化具体为官能团化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脱卤素反应、水解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出极性基团,例如羟基、羧基、巯基、氨基等。第二相生物转化又称轭合反应,将第一相中药物产生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成分(如葡萄糖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5、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亲和力是指药物和其靶部位(受体或酶)的结合能力6、 药效团 在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药物与受体的识别。受体必须去识别趋近的分子是否具有结合所需的性质,这种特征化的三维结构要素的组合称为药效团。7、以水杨酸为原料,写出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水杨酸加醋酸酐搅拌,滴入浓硫酸加热回流,用蒸馏水分次洗涤,冰水浴冷却 ,抽滤洗涤 ,可以得到粗产品;重结晶精制,干燥。8、简述化学结构对药理活性的影响。 (1)药效团:有利于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 (2)立体因素:主要表现在药物动力相和药效相两方面,前者主要是选择性生物转化和选择性排泄。药物的立体因素对药效相有较大的影响,这些立体因素主要包括光学异构,几何异构和构象异构。9、 解释软药和前药?它们有何区别?答:前药是一类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在体内经生物转化释出活性物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合物。软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在体内起作用后经预料的、可控的代谢作用转变为无活性的和无毒的化合物。区别:软药与前药的设计原理相反。软药设计的目的是希望药物起效后,即刻经简单的代谢转变为无活性和无毒的物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指数和安全性。10、 抗生素答:抗生素原指“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物或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相同结构或结构修饰物,在高稀度下对各种病源性微生物或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11、a 该结构药物的名称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作用?答: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物。钙离子能增强心肌的收缩,钙拮抗剂则能作用于收缩细胞膜的钙通道,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这类药物能选择地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是目前临床上特异性最高、作用最强的一类。b写出此类药物的2,6-位和3,5-位的构效关系。 答:2,6-位取代基为低级烷烃,3,5-位为脂基12、简述什么是药物代谢,研究药物代谢的意义是什么 ?答:(1)药物代谢在酶的作用下将药物(通常是非极性分子)转变成极性分子,再通过人体的正常系统排出体外。(2)研究药物代谢的意义:通过对药物代谢的研究,人们能从定性、定量及动力学方面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活化、去活化、解毒及产生毒性的过程。通过对药物代谢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能合理地设计新药,指导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13、简述影响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因素.答: 药物分子因素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由结构所决定的理化性质。药物在其中运行的生物学因素药物分子与细胞内体液,与生物聚合物等相互作用。 以上两种因素决定了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特征,决定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4、简述抗酶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结构改造过程。1.侧链上有较大的取代基,占有较大空间,若侧链是芳环临位应都有取代基,使其位置比较靠近b内酰胺环2.侧链是五元异噁唑杂环,3、5位分别是苯基和甲基,5位如果是大于甲基的烃基,抗菌活性降低,3位苯基的邻位引入卤素,抗菌活性增强1、 写出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通式并简述其构效关系。1. N1位取代基可为脂肪基和芳烃。2. 2-位引入取代基后,其活性减弱或消失。3. 3位羧基和4位酮基是该类药物与DNA回旋酶结合产生药效必不可少的部分。4. 5位取代基中,氨基取代时活性最好,其他基团取代活性均降低。5. 6位取代基的活性大小顺序位FClCNNH2H。6. 7位引入不同取代基均可提高抗菌活性,对活性贡献顺序哌嗪N(CH3)2CH3ClH。7. 8位的取代基可以使H、Cl、F、NO2、NH2等,以F为最佳。 2、以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例阐释b-内酰胺抗生素的结构特点,并简述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1.有一个四元内酯环,除单环内酯外,四元环通过N原子和临近碳原子与一五元或六环稠合,氢霉素的稠合环是氢化噻唑环,头孢菌素的稠合环是噻嗪环。2.除单环-内酰胺外,与N相邻的碳原子有一个羧基。3.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内酰胺类的内酰胺环N原子的3位都有一个酰胺侧基。4. 内酰胺环不是正方性,是一平面结构,但两个稠合环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青霉素沿N1-C5轴折叠,头孢菌素沿N1-C6轴折叠。5. 内酰胺环上取代基的不同构型用a和b表示,在环平面之下称a键,用虚线表示,在环平面之上称为b用实线表示。6.青霉素类有三个手性碳原子,8个旋光异构体中只有绝对构型2S、5R、6R具有活性,抗菌活性不仅与母核的构效有关,而且还与酰胺基上取代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