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灾害点位的含义,分析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3、 理解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及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二、学习重点难点: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三、自主预习: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一、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读教材p24-25内容,填空:1、原因:(1)我国处在两大 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 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 灾害。2、灾害特征:(1) 灾种多, 、干旱、洪涝、台风、 危害最为严重。(2)灾次频发,强度大。阅读:自然灾害点位的理解1、自然灾害点位是指自然灾害以分散点的形式在空间上的分布,着重强调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2、与地理位置的区别在于自然灾害点位侧重于空间上的分布,而地理位置强调地理事物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3、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填下表):灾害种类 集中多发区旱灾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低温冷害台风合作探究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二、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读教材p25-27内容,把下面的小题补充完整:1、原因: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 状况。2、成灾人口: 一线东南部多,西部少,主要集中在 、河南、河北、 、湖北、安徽、 、和江西等省。3、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异: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农业部门 畜牧业经营方式 主要灾种 风险 灾情表现合作探究二: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读教材p28-29内容,填表格:灾害带影响地区 灾害种类 危害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中部灾害带合作探究三:仿照下面的例子,任意在其他5个自然灾害带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例:东部灾害带灾情严重的原因分析1、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2、东部沿海受台风、风暴潮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3、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地震多发。4、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你的疑惑:本节知识结构课堂检测: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回答问题。 高考资源网1.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的特点是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 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c. 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2.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是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火山寒潮泥石流a. b. c. d. 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而严重,主要是因为a气候类型多样 b地形复杂多c地域辽阔、幅员广大 d独特而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4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东部距离海洋近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5.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a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沿岸地区 b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北平原及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及珠江流域6.我国自然灾害点位主要集中在a.东部 b.西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7.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8.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国土面积广大 人口纵多 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灾害灾次频发a. b. c. d.9.海南岛和台湾岛属于我国的a.海洋灾害带 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东部灾害带 d.中部灾害带10.西部牧业灾害具有更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是因为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 经营粗放,靠天养畜 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农业受灾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