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纲要.doc_第1页
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纲要.doc_第2页
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纲要.doc_第3页
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纲要.doc_第4页
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綱要蔡 中 志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交通管理研究所 教授桃園縣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顧問、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委員Tel:(03)32823214516 (0932-929-286) e-mail:.tw一、道路交通管理之意義及其法律。 道路交通管理是一種交通行政,最廣義的交通行政包括陸、海、空運輸管理,郵政、電訊管理,甚至觀光、氣象等皆在其中;而陸上運輸亦分道路交通、鐵路交通、捷運等。道路交通管理屬於政府的干預行政,往往涉及限制人民自由權利,故必須有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的構成要素為:道路、用路人、車輛,以至於環境;從最原始的馬路到最現代化的智慧型運輸系統皆不外人、車、路所組成。故道路交通行政基本法律應包含以下四種:(一)道路建設法、(二)道路運輸法、(三)道路車輛法、(四)道路交通法。然而吾國法治建設落後,有關道路交通行政法規,分散於公路法、市區道路條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而內容雜亂,無完整體系;另外再以許許多多的行政命令,例如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等作為補充,但亦頗多遺漏。而有一些原本應該立法的事項並沒有立法,例如道路車輛法、道路運輸法。至於應屬規範通行方法、維持交通秩序的道路交通法,則是以粗糙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充當之。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立法目的。 用路人有遵守法律的義務,同時也應能得到法律的保障,這才是一個良好的法制。任何法律皆有其目的,本條例自不例外,其為規範用路人之通行方法與行為,管理道路交通,使交通有序,進而促進交通安全與流暢,而制定本法律。 其第一條規定:為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確保交通安全,制定本條例。是為立法目的。 其他國家道路交通管理法律之立法目的也類似,日本道路交通法第一條:本法以防止道路危險及因道路交通所生之障礙,並謀其他交通之安全及順暢為目的。 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一條:為了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暢通,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制定本條例。年月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整體架構。 我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制定於民國57年02月05日,至民國97年,歷經四十載,修正十八次。 雖然整體上分為六章,第一章總則(從第一條至第十一條)、第二章汽車(從第十二條至第六十八條)、第三章慢車(從第六十九條至第七十七條)、第四章行人(從第七十八條至第八十一條)、第五章道路障礙(從第八十二條至第八十四條)、第六章附則(從第八十五條至第九十三條)。但總則、分則、附則之間,隨便穿插,常出現不合理順序;其實體規定與程序規定亦無清晰之邏輯可言。 另由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名稱可知,其以”管理處罰”為主,並不是以宣導”交通方法”為出發點,故每一條文都先訂定如何處罰,再訂那幾種行為的違反,符合這樣的處罰,其未依通行方法、交通義務去訂定法條,邏輯紊亂,不易理解與記憶。又因為以”管理處罰”為名,給民眾的感覺似乎為政府自己而訂,反而忽略了用路人的立場,與用路民眾似乎產生對立,所以可能失去全民共識,減少了法律應有的”教育宣導”之另一層功用。四、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法律性質與制裁種類。 本質上其為一行政秩序法,故其制裁手段為行政罰,對於一切道路交通違反行為之處罰僅止於罰鍰(除超載依其超載重量累進加重處罰而無上限之外,其他最高處新台幣九萬元)或其他行政制裁(如講習、記點、吊扣或吊銷駕駛執照或汽車牌照、禁止駕駛或行駛、責令改正、沒入等),這些處罰種類,有的單獨處罰,有的可以合併處罰,無所謂主罰、從罰之關係。 但第八十六條可謂附屬刑法規定,規定肇事過失刑責之加重與減輕情形。對於汽車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車、酒醉駕車、吸食毒品或迷幻藥駕車、行駛人行道或行經行人穿越道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汽車駕駛人,在快車道依規定駕車行駛,因行人或慢車不依規定,擅自進入快車道,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減輕其刑。五、本條例的授權命令。 授權命令係依據法律授權所訂定的行政命令,又稱為法規命令,是為補充法律之不足。但本條例之授權命令很多是空白授權,其授權目的、範圍並無具體明確。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授權命令多達二十餘種:根據第四條制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根據第七條制定交通助理人員設置、訓練及執行辦法根據第八條制定省市交通裁決所組織規程根據第九條制定自動繳納罰鍰處理程序、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根據第十一條制定國軍編制內軍用車輛管理及處罰辦法根據第二十一條所制定的是汽車駕駛人駕駛執照之持照條件規定 根據第三十一條所制定的是汽車駕駛人及前座乘客繫安全帶實施及宣導辦法、小客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機器腳踏車駕駛人及附載座人戴安全帽宣導辦法根據第三十一條之一所制定的是汽車駕駛人行駛道路禁止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實施及宣導辦法根據第三十三條所制定的是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 根據第三十七條所制定的是營業小客車駕駛人執業登記管理辦法根據第六十一條所制定的是肇事致人受傷輕重傷標準 根據第八十二條之一所制定的是佔用道路廢棄車輛認定標準查報處理及收取費用辦法 根據第八十五條之三所制定的是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車輛移置保管、收取費用、公告拍賣及移送處理辦法 根據第八十九條所制定的是道路交通案件處理辦法 根據第九十一條所制定的是促進道路交通安全獎勵辦法根據第九十二條授權所制定的有: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辦法、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法規命令。六、禁止駕駛及禁止行駛之規定。 為維護道路交通安全,排除可能的危險,對於不適格的駕駛人應立即予以禁止駕駛;而對於不安全的車輛也應立即的予以停駛。因而處理細則第18條規定禁止駕駛或行駛應當場執行之。第八十五條之二:得逕行移置保管車輛。 禁止駕駛或禁止車輛行駛是行政處分中的下命處分,對於下命處分所課予之義務,相對人未履行時,得強制執行,亦即可以必要之實力,使當事人遵從該行政處分。 (一)依據本條例之規定禁止駕駛之情形有: 1. 未持有合法之駕駛執照不得駕車(第21、22條規定)。例如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者,駕駛執照吊扣期間駕車者,使用偽造、變造、矇領或已註銷之駕駛執照駕車者,持學習駕駛執照不依規定駕車者,越級駕車者。持普通駕駛執照駕駛營業汽車營業者,持軍用車駕駛執照駕駛非軍用者等。 2. 酒後駕車、患病、使用禁藥或過度疲勞駕車等之禁止 (第34條、第35條) 。任何人在酒精濃度過量時,不得駕駛車輛。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及其他相類似之管制藥品者,不得駕駛車輛。患病足以影響安全駕駛者,不得駕駛車輛。連續駕車超過八小時或有其他過度疲勞之情形,不得駕駛車輛。可見任何人不得因飲酒或使用藥物或身體疲勞而影響其正常駕駛車輛。 3. 第2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禁止駕駛: (1) 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依法更改而不報請變更登記者。 (2) 駕駛執照遺失或損毀,不報請公路主管機關補發或依限期申請換發者。 (3) 駕駛車輛未隨身攜帶駕駛執照者。 4. 第43條規定當場禁止其駕駛:(1) 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者。(2) 超速六十公里以上。(3) 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者。5. 第61條規定利用汽車犯罪者在判決確定前,得禁止駕駛。 (二)禁止行駛之規定如下: 1. 未領用合法之牌照禁止其行駛(第12條規定)。例如未領用牌照行駛者,牌照吊扣期間行駛者,使用偽造、變造、矇領或已註銷之牌照行駛者,使用他車牌照行駛者。 2. 汽車裝載不合規定者,得禁止通行(第29、30條規定)。例如 (1) 客車載運乘客未依核定之人數。 (2) 貨車、曳引車、聯結車之裝載未依規定。 (3) 裝載容易滲漏、飛散、氣味惡臭之貨物,未防止其發洩者。 (4) 載運危險物品未依規定者。 3. 動力機械未請領臨時通行證隨車攜帶,而其駕駛人未具有小型車以上駕駛執照者,禁止其行駛(第32條)。七、責令改正與沒入。(一)責令改正 責令改正可稱為附隨於罰鍰之從罰,其不能單獨科處。實質上責令改正屬於不利益處分,但在此則與行政罰模糊不清,亦變成制裁方法之一種。處理細則第12條第二項規定:前項違反行為須責令定期改正、修復或補辦手續者,除依規定應請領臨時通行證者外,依其實際所需時間記明限於月日時前辦理等字樣。但貨車超載應責令當場卸貨分裝,違者得連續舉發處罰。除此之外,本條例與處理細則並未有其他不遵責令改正之處理規定,而依法理其不遵責令改正者應可強制執行。 有關責令改正的情形很多,凡其違反規定可以改正或恢復原狀者,皆應責令改正,例如裝載、車輛設備不合規定、執照號牌問題等,應可訂立一概括條文規定凡有關設備或其他不合規定者皆應責令改正,予以簡化。有關責令改正相關條文規定如下:一、第13條第1項第1-3款:責令申請換領牌照或改正 (汽車牌照、客貨車身標明數量、引擎號碼或車身號碼,擅自變更或位置不符者)二、第14條第1項第1-3款:責令改正、補換牌照或禁止其行駛 (牌照遺失或破損未換發、行車執照未隨車攜帶、號牌污穢)三、第15條第1項第4款:責令改正 (領用試車牌照,不在指定路線或區域內試車者)四、第15條第1項第5款:責令換領 (行車執照及拖車使用證有效期屆滿,不依規定換領而行駛者)五、第16條第1項第1-4款:責令改正 (各項異動,不依規定申報登記者,擅自增、減、變更原有規格之設備)六、第18條:責令其檢驗 (汽車車身、引擎、底盤等重要設備變更或調換,或因交通事故遭受重大損壞修復後,不申請公路主管機關施行臨時檢驗而行駛者)七、第18條之1第1-3項:責令其參加臨時檢驗 (行車紀錄器未依規定裝設、運作、保存、 使用)八、第19條:責令調整或修復 (汽車煞車未調整完妥靈活有效,或方向盤未保持穩定準確)九、第20條:責令修復檢驗合格後發還之(汽車引擎、底盤、電系、車門損壞,行駛時顯有危險而不即行停駛修復者)十、第25條第1項第1-3款:責令補辦登記、補照、換照或禁止駕駛(不變更登記、駕照遺失損毀、未攜駕駛執照)十一、第29條第1項第1-7款:責令改正或禁止通行(裝載不依規定)十二、第29條之2第1-2項:責令改正或當場禁止通行(汽車裝載貨物超過核定之總重量、總聯結重量者、汽車裝載貨物超過所行駛橋樑規定之載重限制者)十三、第30條第1項第1-7款:責令改正或禁止通行 (裝載不依規定)十四、第56條、57條:責令移置車輛(停車不依規定)十五、第85條之1:不遵責令改正連續舉發 (違反33、40、56、57條經舉發後不遵責令改正之連續舉發)(二)沒入處罰條例目前對於得處以沒入之規定包括拼裝或報廢之車輛(處罰條例第十二條)、裝置高音量喇叭或其他產生噪音器物(處罰條例第十六條)、裝用測速雷達感應器(處罰條例第四十條)、慢車經依規定淘汰後仍行駛者(處罰條例第七十條)、在未經許可公告禁止設攤之處擺設攤位之攤棚、攤架(處罰條例第八十二條),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處罰條例新修正第四十三條第四項規定汽車駕駛人有第一項第一款(蛇行)、第二款或前項(競駛或競技)行為者,並吊扣該汽車牌照三個月;經受吊扣牌照之汽車再次提供為違反第一項第一款或前項行為者,沒入該汽車。,亦即對於蛇行及競駛或競技等危險駕駛行為之累犯處以沒入車輛,以遏止其一再地重複違規行為。八、本條例第六十七、六十八條吊銷駕駛執照之規定。 吊銷駕駛執照之期限有三:最嚴重者永遠吊銷,不得再考領駕駛執照,總共有十種情形,例如:(1) 利用汽車犯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者;(2) 抗拒稽查,因而引起傷害或死亡者;(3) 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而逃逸者;(4) 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或吸食毒品等管制藥品駕駛汽車,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 次嚴重者,四三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亦有八種情形,例如撞傷正執行交通勤務中之警察者(61條1項3款)。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者。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者(43條全部)。 其他依本條例規定吊銷者,一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例如違反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因而肇事致人死亡者(61條1項4款);罰鍰不繳者,經易處吊扣駕駛執照不依期限繳送其執照者,吊銷其駕駛執照(65條1項3款)。 汽車駕駛人,因違反本條例之規定,受吊扣或吊銷駕駛執照處分時,吊扣或吊銷其持有各級車類之駕駛執照。易言之,即不得再駕駛任何汽(機)車。 吊扣僅暫停其效力,期限屆滿即自動恢復執照效力;而吊銷則是取銷其資格,必須重新再考照通過才能再駕駛。 第六十七條之一:吊銷經一定期間可申請考照。九、記點制度與違規最嚴重的記點項目。 記點係針對較嚴重之違規,在罰鍰外並予記點,在一定之期間累計達某種點數,再吊扣其駕駛執照,藉以為之警惕。 依第六十三條之規定,記點分三級,從記違規點數一點到記三點,最嚴重之行為記三點,例如:第四十三條機器腳踏車駕駛人,在道路上蛇行,或僅以後輪著地,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或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者;第五十三條闖紅燈者;第五十四條駕車在鐵路平交道違規者。以上三種情形最嚴重,皆要罰鍰併記點三點。而違反第三十五條第一項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或吸食毒品等管制藥品駕駛汽車者,其行為更嚴重危害交通安全,但因已受吊扣或吊銷駕駛執照,不再記點;其次,記違規點數兩點者,為違反裝載規定之較重大情形。此外,則是記違規點數一點者,有許多項,例如違反高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定者皆屬之,除罰鍰外,皆要加記違規點數一點。但依各條款,已受吊扣或吊銷駕駛執照處分者,不予記點。汽車駕駛人在六個月內,違規記點共達六點以上者,吊扣駕駛執照一個月;一年內經吊扣駕駛執照二次,再違反本條第一項各款之一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一年內不得考領駕駛執照。十、本條例中處罰鍰最高的條款。 新修正的規定中,超載依其超載重量累進加重處罰而無上限,其他違反本條例之規定最高處新台幣九萬元。 第二十一條:無照駕駛或不具有合格駕駛執照。(罰6,000-12,000)第二十一條之一:駕駛聯結車、大客車、大貨車,無照駕駛或不具有合格駕駛執照。(罰40,000-80,000)併罰汽車所有人。 第三十五條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或吸食毒品等管制藥品駕駛汽車者或拒絕接受為前二款測試之檢定者。(罰15,000-60,000) 第四十三條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者。拆除消音器,或以其他方式造成噪音者。(罰6,000-24,000)二輛以上之汽車共同違反第一項規定,或在道路上競駛、競技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九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及吊銷其駕駛執照。(罰30,000-90,000) 第五十四條駕車在鐵路平交道違規者。(罰6,000-12,000) 上述情形係本條例中罰鍰最重者,皆可處罰新台幣超過一萬元。十一、不依裁決或裁定接受處罰者之處理規定。 (一)依第六十五條規定,對於汽車所有人、駕駛人之違反行為,經主管機關裁決後逾十五日未向管轄地方法院聲明異議,或其聲明異議經法院裁定確定,而不依裁決或裁定繳納罰鍰或不繳送車輛牌照、駕駛執照者,依下列規定處理之: 1. 經處分吊銷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者,由主管機關逕行註銷。 2. 經處分吊扣車輛牌照或駕駛執照者,按其吊扣期間加倍處分;仍不依限期繳送車輛牌照或駕駛執照者,吊銷其車輛牌照或駕駛執照。 3. 罰鍰不繳納者,按其罰鍰數額,易處吊扣車輛牌照或駕駛執照一個月至三個月;不依期限繳送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者,吊銷其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如無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可資易處吊扣時,得就原處分或裁定確定之罰鍰加倍處罰;逾十五日後仍不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97年5月28日修正第六十五條:汽車所有人、駕駛人違反本條例,經主管機關裁決後逾二十日未向管轄地方法院聲明異議,或其聲明異議經法院裁定確定,而不依裁決或裁定繳納罰鍰或不繳送汽車牌照、駕駛執照者,依下列規定處理之:一、經處分吊銷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者,由公路主管機關逕行註銷。二、經處分吊扣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者,按其吊扣期間加倍處分;仍不依限期繳送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者,吊銷其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三、罰鍰不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於九十五年六月三十日前,十年內,汽車所有人、駕駛人因違反前項第三款修正前罰鍰不繳納,經易處吊銷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者,得於五年內繳清罰款後,申請核發。 (二)對慢車(人力車、獸力車)所有人或駕駛人、行人、道路障礙者之違反行為處罰鍰,逾期未繳納結案者,得移送法院強制執行(第90條之2)。十二、本條例之責任規定。 行為責任的問題,向來在道路交通相關法規中並沒有週全的規定,而在民國90年元月新修正條文中增訂第85條之4規定:未滿十四歲之人違反本條例之規定,處罰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在修正之前,第79條規定未滿十四歲之人違反前條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者(不依規定擅自穿越車道者,或於交通頻繁之道路任意奔跑、追逐嬉遊阻礙交通者)處罰其法定代理人。其他交通違法行為,例如十四歲以下或年滿十四歲而未滿十八歲者駕駛汽車(騎機車)或其他違法,到底如何處罰是否即可引用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不予處罰或減輕處罰還是比照第79條仍然處罰其法定代理人無所適從。 而第85條係規定處罰應歸責之人之各種情況,第85條之一則是規定得連續舉發之情形。其他行為責任問題,例如競合行為、繼續行為、連續行為、教唆行為、幫助行為、緊急避難等均無規定。例如在高速公路上為了超越前車而行駛路肩又連續超速;再如因為酒醉而超速及闖紅燈。這些行為如何依法處罰並無明確規定,令執法者與民眾無所適從。 故建議在法律中具體規定行為責任如下: (一)故意過失 違反本法行為,不論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但出於過失者,得減輕之。 (二)責任能力 未滿十四歲之人違反本條例之規定,處罰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 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人之行為,得減輕處罰。因嚴重之精神障礙、意識障礙、知覺障礙、智能障礙,或因其他嚴重之心理缺陷,而無能力認識其行為係法所不容,或雖有認識仍不能依此認識而為行為者,其行為不罰。 (三)緊急避難 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之緊急危難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罰,但避難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 (四)教唆行為(下令酒後開車) 教唆他人實施違反本法之行為者,依其所教唆之行為處罰。 (五)幫助行為 幫助他人實施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減輕處罰。 (六)單一行為 一行為而觸犯數個違反本法之規定者,依各別規定處罰之。 (七)連續行為 連續數行為而觸犯本法同一規定,不論其行為在時間及空間上有無相當關聯,皆各別處罰之。 (八)繼續行為 違反本法之行為若屬繼續狀態,經舉發後,不遵守交通執法人員責令改正者,得連續舉發之;但其違法行為無法當場改正者不在此限。十三、民國九十年一月十七日公布修正的重點。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於九十年一月二日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共修正42條、增訂10條、刪除3條。總統於九十年一月十七日公布。行政院分階段於九十年六月一日、九十年九月一日、九十一年六月一日施行。本次修正重點包括1.明確訂定罰鍰繳納處理程序(第9條);2.牌照違規使用之處罰(第12、13、14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