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溪总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沾溪总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沾溪总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沾溪总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沾溪总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体规划调研报告课题名称益阳市桃江县沾溪镇总体规划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指导教师二一七年九月目录1. 沾溪镇基本概况31.1区位31.2 自然环境与资源31.3行政区划31.4人口41.5镇区调研现状42. 发展条件分析71.1发展有利因素73. 案例8马鞍山市太白镇总体规划(2004-2020)84. 结论8摘要简介调研时间:9月6号13号调研地点:益阳市桃江县沾溪镇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文献查询、网上调研等)1. 沾溪镇基本概况1.1区位沾溪乡位于桃江县中部,距桃江县16公里,距离益阳市区42公里,东与浮邱山乡相依,南与鸬鹚渡镇毗邻,西与大栗港镇交界,北与修山、三堂街两镇隔资江相望。S308省道、益马高速及资江航道分别位于镇域南北,交通区位较为便利。1.2 自然环境与资源沾溪镇镇域地处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交接地带,山地丘陵及河谷平原相间分布,地势起伏较大,形地势较为崎岖,海拔一般在50-350M之间。镇域内水系发达,主要河道为:资江、沾溪、罗溪、石洞港河等。沾溪乡主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相对平均温度80%,风向多偏北风、夏季多南风。主要的灾害性气候有:干旱、暴雨山洪、春秋冷害、冰雹、冰冻、大风等。沾溪镇处于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景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且地质条件稳定,水陆交通便捷,沾溪被选址为桃花江核电站建设地,其已成为桃江县域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城镇。沾溪镇域65平方公里,全镇农用地691.33公顷,占镇域土地总面积的79.47%,其中耕地301.9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4.71%;园地70.3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09%;林业用地190.8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1.93%;水面128.1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4.74%,建设用地178.63公顷,占乡域土地总面积的20.63%。全镇以农林用地为主,其中,农业用地中,主要是粮食作物用地,占耕地85%,经济作物较少,产量甚微;林业用地中,生态林地占林地的25.7%,主要以松、杉为主。经济林占5.9%,主要以竹、油桐、油茶为主。1.3行政区划全镇经2016年新一轮建制村合并后,由原来下辖的十个村合并为一个社区七个村,分别为荷叶山社区、杉木村、沾溪村、长田坊村、卫红村、九螺坊村、伍家洲村、洋泉湾村。1.4人口20142016年沾溪镇总人口一览表 年份总户数(户)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镇区常住人口合计男女2014年8075282631507813185157649852015年8236288291510613723164655632016年843529559156071395218626279沾溪镇2014至2016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0.26,人口增长相对平缓,男女性别比1.11:1,性别比例略微失衡,此状况会影响直接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等。1.5镇区调研现状1.5.1 地形地貌沾溪镇镇域地处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交接地带,山地丘陵及河谷平原相间分布,地势起伏较大,形地势较为崎岖,海拔一般在50-350M之间。镇区及周围山地丘陵河流冲积平原相间,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平坦地区主要分布在沾溪及资江冲积平原和丘陵台地区。山体坡度普遍较大,山地边缘可建设区域较少。山体以坡向主要以西向和北向居多,东向次之,南向最少,良好朝向平缓可建设用地地较少。1.5.2镇区用地现状镇区及周边村总用地85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85公顷,镇区建设用地面积80公顷,镇区用地相对集中,其他地区建设用地相对分散。从现状用地分析来看镇区用地体系不完善,居住用地指标过大,公共服务设施指标普遍偏小。缺少文体科技用地、集贸市场用地、防灾设施用地、广场用地、可活动共绿地等1.5.2镇区及周边用地现状 本次调研区域建设用地面积185公顷,其中镇区建设用地面积约80公顷,从现状用地分析来看镇区用地体系不完善,居住用地指标过大,公共服务设施指标普遍偏小。服务设施用地中缺少文体科技用地和集贸市场用地;工业用地比重偏大;缺少可活动广场及公园绿地,集中停车场只有镇政府一处;无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公共工程设施用地,无消防等防灾设施用地。通过镇区用地评价分析图可看出,不可建设用地(山体)和禁止建设用地(基本农田)所占比例最大,为62.8,除去已建成用地,可建设用地和适宜建设用地占比16.8,地形主要为部分低矮丘陵山体和丘陵台地及少量一般农田,需要一定土石方量平衡,直接可建设用地相对较匮乏。1.5.3镇区实地现状(1)概况。经过实地调研发现镇区及周边虽然基础服务设施有所建设,但是仍然不完善不能满足镇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根据所作出的现状设施分布图可看出主要服务设施分布在镇区,可分为两个片区,以沾溪两岸的中心的老镇区,以新镇政府为中心的新镇区,其中服务性设置主要在老镇区。(2)设施情况。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镇政府及活动广场、荷叶山社区活动中心及幼儿园、供销社、超市、派出所、邮政局、乡镇快递服务站、农商银行、电信通信营业点、有线电视服务点、供电所、卫生院、沾溪中心学校(九年制学校)、网吧、及其他商业设施等。工程基础设施有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炉及可移动垃圾桶、电排(灌)站、交通管理所、汽车维修站。企业产业有罗氏沼虾水产养殖、砂石厂及混凝土公司、竹制板材厂、竹席厂,混凝土预制管厂、茶山(制茶)等。交通道路有桃荷公路、S351乡道、童沾公路、石洞港公路,沾溪大桥、沾溪老桥、石洞港桥等,均为水泥公路。(4)镇区建筑风貌。镇区不同区域建筑质量与风貌存在很大差异,老镇区房屋建筑大多为三层砖混建筑,部分砖砌建筑,整体建筑质量一般,街道环境风貌较差,安置区内房屋质量普遍较好,其他区域大多为自建房质量风貌一般。靠沾溪两侧建筑大多侵占沾溪河道,对防洪和水系生态有很大影响。(5)存在问题。镇区运动设施、文化设施、公园绿地广场、集中停车场等设施缺乏。环卫设施不完善,垃圾采用焚烧处理,未进行分类,垃圾收集点数量不足,部分田头和河流里堆放垃圾。有电打渔现象,居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公共交通设施老旧,部分村道、乡道路面破坏严重。镇区无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厂,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自资江和沾溪及地下水,无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入资江和沾溪。资江沿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江岸线被砂石厂和混凝土侵占,生态岸线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砂石堆场同时还侵占了农田和山林资源,砂石运输产生大量扬尘并破坏村庄道路。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山林生态系统、居民居住环境同时遭到破坏。2. 发展条件分析1.1发展有利因素(1)区位优势。处于桃江中部关键节点上,衔接桃江东西与南北,S308线联络线桃核公路能快速出入镇区。资江下游500吨级航道北部流过,对接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和长株潭两型经济示范区,区位条件相对突出。(2)核电站建设带动的延续优势。核电站先期建设以打好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城镇建设发展条件相对较好,部分投资建设的后续带动力还将延续。 (3)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核电新城及以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基础作为桃江县全域综合旅游的一环能使沾溪镇与周边乡镇联动发展。新型工业旅游资源、秀美的资江山水、清新的田园农家风光、现有的生态农业及养殖产业基础助推城镇进一步发展。(4)其他资源优势。沾溪镇水资源丰富,沾溪与资江在境内交汇,资水流经该镇3个村,沾溪河贯穿全境,上有白竹洲水电站,下有修山水电站,中有五家洲和石门塘小水电站。林果业资源丰富,全乡有林业用地6688公顷,其中林地 3207公顷,竹林189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8%。(5)政策优势。沾溪镇的发展目前处于关键阶段,随着国家中部掘起战略的实施,国家向中部省份实施政策倾斜,“长株潭”经济区及环洞庭湖经济区的形成;区域经济合作趋势日益增强,为沾溪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1.2制约条件(1)经济总量不足,经济整体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就业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需新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单一,纯农业生产人口过多,经济效益不明显;二产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三产多以农家乐和镇区服务行业为主,形式单一,效益增长点及质量不高;缺少合适的龙头产业带动发展;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年轻人口外流现象普遍,人才储备和引进能力不足,对于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创新发展有一定挑战。(2)现状有利优势未得到巩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且,缺乏文体科技、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本设施;服务设施分片分布,集约度不高;沾溪及资江的生态环境未得到有效保护,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山地基本农田和湿地保护区及影响用地占比大,可开发用地和可开发强度受到制约。(3)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沾溪镇建设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一些具备条件的领域有望实现 “跳跃式” 发展,能促进传统产业的嫁接改造升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沾溪镇在资金、人才、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缺乏竞争力,尤其是过渡适应期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不能很好地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在竞争中就有可能处于劣势,面临很大困难。3. 案例马鞍山市太白镇总体规划(2004-2020)用地布局结构,利用自然地形条件,保留山水特色(青山河、龙山、花山),尊重原三个乡镇特点,形成三大功能区(西部工业区、中部生活区、东部旅游服务区)的带状组合结构。规划打造成“一带两轴三片区”的规划结构,因地制宜的发挥原有乡镇的特点,构筑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工业布置在过境国道的南侧和铁路两侧,远离青龙河且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充分考虑交通、生态环境及环保影响。4. 结论4.1思考和构思本次调研针对沾溪镇镇区及镇区周边村庄(长田坊村和白沙洲村部分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地踏勘和现状调研,经过对当地现状情况的分析和思考,有以下几点思考和构思:未来城镇性质定位:根据借鉴相关小城镇的发展案例及沾溪镇的现状情况,规划对沾溪镇的定位主要为桃江县城中部区域的一个中心镇,位于羞女湖湿地公园,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山水宜居城镇。4.2镇区未来发展规模:未来镇区的用地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发展规模,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大概80.96公顷,发展建设规模较小。预测2035年城镇人口规模为1.04万人,以人均120的建设用地计算,到规划期末建设用地为124.8公顷。4.3镇区用地规划:现状镇区用地情况分布较不合理,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及用地评价分析,该镇未来发展用地可主要分布在白沙洲羞女湖湿地公园岸线以内区域的一般农田和丘陵台地以及部分坡度和绝对高差较小的山缘坡地,该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小,且北靠资江,南倚青山,西临沾溪河,东靠石洞港河,依山面水,环境优美,很有利于打造成山水宜居、生态休闲的旅游小镇。确定镇区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内部功能结构,确定好城镇与山水的关系。规划初步构思确定该镇未来建设用地集中在沾溪河两岸、新镇政府周边以及桃荷公路沿线,并向东延伸至石洞港河口沿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