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 3.doc_第1页
世界的气候 3.doc_第2页
世界的气候 3.doc_第3页
世界的气候 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的气候(三):自然带与气候 朔城区一中 景华府 2013.8.9 一自然带及其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 位置、 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 、呈 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二自然带的特点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土壤热带雨林气候砖红壤热带季风气候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内陆)燥红土热带沙漠气候荒漠土地中海气候褐土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红壤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棕壤褐土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黑钙土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土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灰化土苔原气候(极地气候)冰沼土冰原气候(极地气候)未发育(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三、自然带分布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带性分布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形成基础分布特征(延伸与更替)分布明显地区补充: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相对高度愈大,纬度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 。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 )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 相似。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 。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 ;迎风坡 于背风坡;阴坡 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雪线与降水迎风坡迎风坡NS基带SN基带2. 非地带性: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无北极地区冰原带无地形起伏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分布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分布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各大洲的高山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物区洋流北半球中高纬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水分天山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世界的气候(四):气温与降水 朔城区一中 景华府 2013.8.10一、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二、气温1.气温:大气的温度叫气温。单位用摄氏度()表示,2.影响气温的高低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纬度: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 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 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季风。西风。(3)地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海拔-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形类型-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间盆地、河谷气温往往偏高。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略高 山脉的走向(4)洋流: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植被:主要指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此外冰雪的反射率(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都有很大影响。重点强调:气温高低的分析方法: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3.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A.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不同地理纬度、季节变化、地表性质、天气状况等,日较差的变化是有差异的。B.气温日较差的一般规律: (低纬地带的平均日较差为12、中纬地带为89、高纬地带为24), (在中纬度地区尤其明显,但最大值并不出现在夏至日,而是在初夏), (一般海上的气温日较差只有12,而内陆地区可达1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2030),晴天 阴天;高原 同纬度平原;谷地和盆地 山地上部(这是因为受地形影响,谷地和盆地区白天不易散热,晚上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聚集在底部,因此较差大,特别容易遭受霜冻的危害)。(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比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间落后12个月。北半球大陆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份(海洋上为 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份(海洋上 月份月)。(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最高为4、10月,最低为7,1月。)A.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温度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称为气温年较差。年较差大小也随纬度、地面性质、地形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B.气温年较差的一般规律:不同纬度气温的年变化情况是:在赤道附近,在春分和秋分后气温最高,夏至和冬至后最低,年较差最小,全年气温都高;随纬度的升高,冬夏季节变化明显,而且气温年较差越来越 。海洋的热容量大,因而气温年较差小,愈向内陆年较差愈 ;谷地或盆地 山地上部;低纬度高原上气温年变化特别 ,形成四季如春的景色。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是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仅0.5;最大的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为102。 4. 气温的垂直变化(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左右。(2)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随高度增加气温 的情况,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A.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一般逆温层上 下 ,阻碍空气的 ,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B.形成的主要原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地形逆温(下沉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5. 气温的水平变化 (1)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 。(注意:不能说由赤道向高纬递减原因:全球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而不在赤道。)(2)由于热容量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