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doc_第1页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doc_第2页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doc_第3页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doc_第4页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知识网络三角函数式化简与求值的理论依据三角公式体系,主要由两个系列组成:三角函数坐标定义的推论系列;公式的推论系列 一、高考考点以三角求值为重点,同时对三角式的化简具有较高要求,主要考查: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的应用.运用诱导公式的“准确”;运用同角公式的“灵活”:正用、反用、变用。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与倍角公式的应用:正用、反用;有关公式的联合运用,主要应用于无附加条件的三角式的化简或求值(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带有附加条件的三角式的求值问题(以解答题为主);比较简单的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多为解答题,不同某一小题)。3、等价转化思想以及三角变换的基本技能重难点归纳 1 求值问题的基本类型 给角求值,给值求值,给式求值,求函数式的最值或值域,化简求值 2 技巧与方法 要寻求角与角关系的特殊性,化非特角为特殊角,熟练准确地应用公式 注意切割化弦、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角的变换等常规技巧的运用 对于条件求值问题,要认真寻找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很难入手的问题,可利用分析法 求最值问题,常用配方法、换元法来解决 二、知识要点(一)三角函数坐标定义的推论1、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角公式)(1)课本中的公式: (2)同角公式“全家福”平方关系: .商数关系: .倒数关系: 4、 诱导公式:(1)认知与记忆:对使三角函数有定义的任意角 k360 (kZ), ,180 ,360 (共性:偶数90 形式)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的同名函数值,前面放上一个把 看作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90 ,270 (共性:奇数90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的相应余函数值,前面放上一个把 看作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两类诱导公式的记忆: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2)诱导公式的引申 ; ; .(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1、两角和的三角函数 两角差的三角函数 令 2、倍角公式 ; ; 3、倍角公式的推论推论1(降幂公式): ; ; .推论2(万能公式): ; .推论3(半角公式): ; ; .其中根号的符号由 所在的象限决定.三、经典例题例1、填空:(1)已知 的取值范围为 (2)已知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1)从已知条件分析与转化入手 又 由、得 ,应填 (2)首先致力于左右两边的靠拢:左边 右边 由左边右边得 ,应填 点评:解本题,极易出现的错解是由、得 ,这种由忽略分子而产生的错误很值得大家吸取经验教训.例2.化简或求值:(1) (2) (3)不查表求sin220+cos280+cos20cos80的值 分析:(1)注意到分母为单一的非特殊角的余弦,需设法在分子变换出cos20.为此,将10变为3020后运用差角公式。(2)对于含有清一色的两切值的三角式,除用“切化弦”外 ,运用有关正切(或余切)的公式,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解:(1)原式 (2)解法一(利用关于正切的倍角公式):注意到 原式 cot20解法二(利用掌握的典型关系式):注意到 (证明从略)原式 cot20点评:根据所用公式的特证,解法一从后向前变,解法二则从前向后推,这种灵活性值得借鉴.此外,在(1)中将10变为特殊角30与相关角20的差,从角的这一关系式入手突破,是(1)求解成功的关键.例3.(1)已知 ,求 的值;(2)已知 分析:对于(1)注意到已知式的复杂性,考虑从化简与认识“已知”切入,以明确未知目标的变形方向;对于(2),注意到目标与已知的不甚亲密,考虑从认知和变形目标切入, 以准确已知的延伸方向.解:(1)由已知得 注意到 由已知得 (至此,目标的变形方向明确)于是有 原式 (2)由已知得 原式 (至此寻求的目标明确)又 于是代入得,原式 .点评:(1)从化简认知“已知”切入,(2)从化简认识“目标”切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好地体现了解题的灵活性.例4.(1)已知 (2)已知 (3)已知 (4)已知 分析:已知某一个(或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另一个相关角的三角函数值,基本的解题策略是从“角的关系式”入手切入或突破.上述角的关系主要有互余(或互补)关系,和差(为特殊角)关系,倍半关系等.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则需要两种关系的混合运用.解:(1)注意到这里目标中的角与已知式中的角的关系式: (和差与倍半的综合关系) 将代入得 (2)注意到这里有关各角的关系式: (和差与倍半的综合关系) 又 将代入得 于是有 .(3)注意到这里有关各角之间的关系式 又 将代入得 ,故得 (4)解法一(从寻找两角 与 的联系切入):由已知得: 此时注意到 在 内单调递增.由得 于是得 .解法二(从已知式的化简切入)由已知得 由得 于是再由 及得 .点评:对于(1)(2),侧重和差与倍半关系导出有关角的等量关系;对于(3),侧重特殊角来建立有关各角的关系式;对于(4),既展示了三角条件求值的一般途径:已知三角函数值 未知三角函数值;又展示了三角条件求值的特殊途径:已知三角函数值 有关角的量值 未知三角函数值例5、(1)设 (2)设 分析:(1)注意到未知式的复杂,考虑从化简和认知目标切入,以明确已知条件的延伸方向:原式 ,故解题从求 突破.(2)在分析与变形目标中发现上,下面两式的联系:原式 ,故解题从求 突破.解:(1)原式 由 得 于是将代入得 原式 (2)原式 由 得 又注意到 将代入得,原式 点评:(1)(2)两题的条件与目标相似,此时解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关注点,引出不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例6、(1)已知 , 且 (2)已知 (3)已知 分析:不同的矛盾需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对于(1)着眼于目标 ,故从求 切入;对于(2)着眼于目标 ,故从求 切入与突破;对于(3),由已知导出 的函数值,方向不明,此时注意到 ,故转而考虑从寻觅 的方程与求解入手.解:(1) , 则22得 又 此时注意到中 ,故得 于是由得 因此有 点评1:本题容易引发的错解为由得 ,因而有 ,错解的根源在于解题中仅利用已知数据的绝对值,而未能利用已知数据的符号.事实上,三角条件求值的特色之一,是在求解过程中常常将已知数据的绝对值(或本身)与已知数据的符号分开(或重复)使用.本例的解答便是这一“分开使用”的示范.(2) 由 22得 又22得 代入得 于是将代入得,原式 (3)由 又由 将联立方程组,解得 点评2:求解(2)(3)的共同之处,是首先认知目标,而后有的放矢地去求索,认知目标以明确寻求的方向,此为条件求值的基本原则;不过,当目标有不同的“面孔”时,需仔细斟酌与选择追求的对象.四、高考真题(一)选择题1、(江苏卷)若 B. C. D. 分析:由 应选A.(二)填空题1、(全国卷 II )设 分析:注意到已知条件中的角与目标中的角之间的联系 由已知得 又 为第四象限角由得 于是由得, (三)解答题3、已知 (1)求 的值;(2)求 的值.分析:已知 的值,要求sinx,cosx或可用sinx,cosx表出的三角式的值,典型解法之一是“配对”解法,即先求 的值,而后将上述两式联合,解出sinx,cosx的值再作道理.而本题恰是为了解(2)作了铺垫.解:(1)对于 由式两边平方得 ,cosx0,sinx0sinxcosx0由得sinxcosx (2)将联立,解得 原式 点评:注意到由2得 ,故这里只利用了已知数值 的绝对值,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还要注意利用这里的 或 的符号,据此来进行筛选或认定相关三角式的取值.对此,请大家参见本专题经典例题,以强化这一方面的认知.4、条件求值系列:(1)已知 (2)已知 (3)已知 ,()求 的值;()求 的值.分析:注意到(1)中已知等式复杂,故从化简和认知“已知”切入;而(2)中“已知”与目标疏远,故首先从已知中角的关系入手主动靠拢目标,而后视具体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至于(3),易见应从化简和认知目标切入,利用()的结果更为简便.解:(1)由已知得 由已知得 , , , 即 tan ,由得 (2)注意到 互为余角,由已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