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一 单元单元备课_六_年级 二 班 主备人 高 雪 授课人 李玲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教学措 施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课时安 排文言文两则 2课时 匆匆 2课时 桃花心木 2课时 顶碗少年 1课时手指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六年级二班主备人李平使用人李玲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题名称1、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4、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语知识。教学难点 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2、认读生字词。3、朗读课文。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课始检测 小组展示: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时,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梳理困惑 (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总结表现评价反馈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展示交流精讲释疑学奕(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两小儿辩日1、两小儿在辩论什么?2、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3、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4、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5、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6、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7、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合作交流根据注释解释课文意思。(两则可采用同样的办法进行理解教学)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3、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4、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拓展交流总结提升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设计学奕-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两小儿辩日 起因 观点 理由 结果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六年级二班主备人李平使用人李玲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题名称2、匆匆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1 、用“匆匆”说一句话? 2 、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4、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课始检测 小组展示。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2、交流惜时的句子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后检反馈当堂达标回读全文,懂得惜时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拓展交流总结提升1、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2、课外推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自读板书设计匆匆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具体说明-(2.3.4)照应开头-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六年级主备人高平使用人李平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题名称3、桃花心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3、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4、初读课文,了解内容5、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课始检测小组展示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补充介绍。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3、交流汇报:后检反馈当堂达标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拓展交流总结提升1、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2、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六年级二班主备人李平使用人李玲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课题名称4 顶碗少年教学目标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前预习,组内交流查找学习中的不足,以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悟人生哲理。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最后获得成功。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的感悟及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我能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我能把下列词语读正确。萦绕 启示 惊羡 歉疚 陶醉 屏住 喧哗 拼搏 索性 抚摩 目不转睛 不知所措 惊心动魄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通顺。找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并通过查字典和结合具体语境等方法来理解。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看到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读不好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有选择的朗读: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顶碗少年前后心理变化。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体会:2、顶碗少年连续两次出现失误,第三次表演时他会怎么想?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面对这种情况呢?3、探讨少年能够取得最后成功的原因。 (1)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 (2)老者可能会说些什么?展示交流精讲释疑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进行交流。4、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交流一下。5、交流自己的问题。后检反馈当堂达标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拓展交流总结提升1、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用一两句话说一说。2、你还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大家讲一讲。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人生感悟-1回忆往事-2-7 失败 失败 成功抒发感叹-8 失败乃成功之母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六年级二班主备人李平使用人李玲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课题名称5、手指教学目标我能读准“搔痒、窈窕、爱憎、冒险、薄弱、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并能理解窈窕、养尊处优、附庸、堂皇的词义。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自主预习学习前检我能借助网络或书籍了解本篇课文的作者简介:我能大声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我能通过查字典和结合具体语境等方法来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堂皇 附庸 养尊处优通过读课文我能知道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课始检测 小组展示(提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说明)体会提示:(1)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展示交流精讲释疑我能体会以下句子的表达方法。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_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_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作者运用_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运用_的方式,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后检反馈当堂达标我知道了作者是用下面的几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手指的:例如:“拿笔的时候,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作者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的性格特征。拓展交流总结提升有了五指的团结与配合,我们的手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于是就有了许多关于“手”的成语。说出自己搜集的带“手”字的成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微课助学雅智翻转课堂”教案年级六二主备人李平使用人李玲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题名称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