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赏析 教案梨洲中学 张丹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生为主体、教师点拨为原则,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答题。归纳诗歌鉴赏题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曲过目成诵,脍炙人口,美不胜收。 它们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食粮,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赏析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对于我们初三同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语文中考的考点和难点之一。所以,今天我们就针对如何赏析古诗词作一次梳理和复习。(板书:古诗词赏析)二、考试目标与范围 让学生回顾之前答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1、答非所问;2、审题不当,任意发挥;3、生搬硬套术语;4、不能迁移,弄错诗意;5、漏掉答题要点,答题不完整;6、答题不规范,表达不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目标:理解并欣赏浅易的古诗词。 范围:采用与所选教材中的古诗词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三、题型示例与归纳1. 寻找意象 想象意境:寻找诗中出现的意象极其特点;抓住主要景物特点,想象、描绘。 例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15年宁波卷)例2: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16年宁波卷) 例3: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14年台州卷) 2.体会情感 感悟思想:体验、把握、感悟主题思想 例1: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6年金华卷) 例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16年湖州卷) 例3: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16年丽水卷) 3.品味字句 鉴赏技法:欣赏、品味字句精妙之处;了解、辨识艺术技巧例1: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16年温州卷) 例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16年杭州卷)例3:李白的这首诗与他的渡荆门送别都借水抒写离情,你认为哪一首用得更好?请具体分析。(16年衢州卷) 四、解题方法与规范让学生课前练习,并回答做题思路,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方法。(一)、寻找意象 想象意境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典型考题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你展开想象,描述诗中的画面。【答题技巧】描绘图景要注意四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四是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答题格式】捕捉意象,把握特点+联系背景,发挥想象+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二)、体会情感 感悟思想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等。 典型考题 阳关曲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 考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聚后又得分离的伤感。【答题技巧】1.知人论“诗” 苏轼: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乐观旷达、粗犷豪放。拓展连线题。2.结合注释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3.特殊意象 月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拓展其他常见意象及其含义。4.关键词句(1)题目 春夜喜雨 杜 甫(2)序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苏 轼(3)诗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品味字句 鉴赏技法 分析诗歌语言,揭示语言所包含的具体意义;分析诗歌语言所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典型考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考题:“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两句有人认为写的很好,有人却认为是互相矛盾。你的看法呢? 答案:不矛盾,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这两句用悠扬的钟声体现环境的寂静,表现古寺中肃穆空灵的气氛,以及作者对这种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小结:(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指出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技巧】 (1) 从语言的生动、准确,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考虑字句的精妙。识记常用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2)结合全句分析,写出描绘的内容。(3)赏析字句在全诗的作用。(4)表达作者的情感。【答题格式】手法(表现手法,修辞等)+特点(描绘内容)+作者情感五、能力训练与提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果你是出卷者,请为此诗拟写几个题目,并拟写参考答案。 (1)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内容。 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明月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从如盖的青松间倾泻下来。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2)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 表达作者对安静纯朴生活的热爱、对污浊官场的厌恶。(3) 说说“喧”“动”的妙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