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苗移栽技术.doc_第1页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doc_第2页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玉米是铜仁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育苗移栽是玉米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的重要环节,是实行分带轮作,缩短麦玉共生期,提早播种、提早成熟、躲过伏旱的重要措施。一、规范化育苗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距离移栽地较近或移栽地里。苗床地向阳有利于增大采光面和延长光合时间。背风是有利于增温、保墒,有利幼苗健壮生长。2、建造苗床。建造坑式苗床,一般宽1.5m,膜宽2m,苗床长度视地形及苗床面积而定。苗床面积一般按移栽1亩需14.4m2计算。苗床要求床底平整,并撒一层灰土,以利起苗。苗床要在育苗前一周准备好。3、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采用“55115”配方,即每亩本田苗床(即14.4m2)用500kg过筛的疏松肥沃表土或岩窝土,500kg筛细的优质腐熟有机肥或土杂肥,10kg筛细的过磷酸钙,1kg硫酸锌,500克硼肥加适量清粪水充分拌匀,其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床土配制好后即可使用。4、肥球制作。将事先拌好的营养土捏成直径5cm,高8cm的纺锤型球体,球中心凿一个筷子头大小,深约2.5cm的小窝凼,然后整齐错位排列在苗床内等待播种。5、催芽播种。播种前把经过精选的种子进行浸种催芽,用一开一凉约40的温水浸种24小时后,捞起种子进行催芽24小时,当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时将胚朝下播一粒催芽的种子于播种孔里,要求播种深度一致。6、盖土覆膜。种子播好后,撒盖11.5cm厚的细土,浇足、浇透水分,使表土略有水渍,待收水后,在苗床四周开一浅沟,用2m长的竹片每间隔1m搭一拱架,再覆膜保温育苗,四周用土压实,同时苗床周围施放杀鼠药防鼠害。7、播种期和播种量。海拔500m以下地区宜在3月上旬浸种催芽播种育苗,海拔500800m以上地区宜在3月中旬播种为宜,海拔800m以上地区3月下旬播种为宜。在适期播种范围内,要适时争早达到矮化敦实。亩用种量1.5kg。8、苗床管理。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温度和湿度。出苗前至二叶期:重点是保温, 膜内温度通常控制在2025,若超过30,要揭开膜的两端通风降温;膜内湿度掌握泥土不发白,如苗床表土发白,要揭膜浇水,并及时盖严,常保持土壤湿润。二叶期至炼苗前,重点是防止幼苗徒长,控制床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并经常喷水保质土壤湿润。炼苗移栽前7天左右,根据气温情况,逐渐增加揭膜面积,第一天揭膜1/3,第二天2/3,第三天即可全部揭开,移栽前一天浇足清粪水,以利定根成活。二、适时移栽,合理密植1、移栽:移栽苗龄一般以2叶一心期至3叶一心期为宜,最迟不要超过4叶一心期,移栽时间根据前作情况和苗龄来确定,玉米移栽于夏收作物的行间掌握前后作物共生期在30天左右,最多不超过40天。移栽的关键是保护根系,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选择晴天或阴天移栽,雨天不宜移栽。移栽时按苗大小、强弱分级,分片移栽,并实行定向移栽,即叶片与行向垂直,移栽深度以齐茎上绿白分界处为佳。移栽前610天(或当天)大田开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500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过磷酸钙2535公斤/亩,氯化钾520公斤/亩,混合肥作底肥,并覆土。移栽时将肥球等距、定向、错窝排列在沟里,栽后随即浇定根粪水,使根土自然紧密,再于其上盖一层干土,以减少蒸发。缓苗后,再浇一次返青水。及早追提苗肥与中耕松土,促使发根壮苗。2、移栽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或种植方式而定。宽窄行带状种植方式,依带状种植的宽度而定。分带轮作以1.67m(5尺)开厢居多,即小麦、玉米带,各占0.83m(2.5尺),种植两行玉米,株距:2023cm(0.60.7尺),净作地:0.83+0.5m(2.5+1.5尺)23-25cm(0.70.75尺)。并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种植密度。平展型移栽密度:3000株 /亩,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移栽密度:35004000株/亩。三、大田管理大田间管理以肥水为主,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期需肥的特点,采用早施苗肥,中攻穗,后补粒的施肥技术,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关键措施。1、施肥:(1)苗肥。在移栽缓苗后早追肥,亩用尿素56公斤,兑清粪水1500公斤淋施,结合中耕松土和除草。(2)穗肥。即大喇叭口期,重施肥料。亩用尿素1525公斤,有条件地区可增施10001500公斤腐熟厩肥或复混肥1525公斤。在玉米株间挖窝深施并结合培土,深施深度为表土10cm左右。施肥时间在全展叶1213片叶,可见叶1618片叶,见展叶差为5叶施用。(3)粒肥。在吐丝期:如叶色渐淡,每亩可补追尿素5公斤,窝施植株根旁,或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尿素0.5公斤兑水25公斤,叶面喷施。2、病虫鼠害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如下:(1)大小斑病:玉米抽雄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12次,每隔15天喷一次。(2)纹枯病: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0001500倍液或25%菌核净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于发病部位12次。(3) 地老虎:用5%辛硫磷1000倍喷苗防治。(4)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末期,采用1.5锌硫磷颗粒剂,直接放于喇叭口内。(5)大螟:在玉米苗期,5植株出现枯心苗和田间孵化始期,采用90%敌百虫,或50%杀螟松或25%杀虫脒,或50%巴丹乳剂和敌杀死8001000倍液喷苗。(6) 粘虫与蚜虫: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