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典型题.doc_第1页
熔化和凝固典型题.doc_第2页
熔化和凝固典型题.doc_第3页
熔化和凝固典型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熔化和凝固典型题1.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并且热量总是从 传向 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等时,停止热传递。(填:“高温、低温”)2. 如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体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能够获得的信息有: 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 。 这种物质在固态时 的名称是 。 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熔化过程共经过了 分钟。 图中AB段表示物质处于 态,升温过程共经过 分钟;CD阶段表示物质处于_ 态, 升温过程共经过 分钟。3. 有一个盛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只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02 46温度计示数()0009现 象有较多的冰少量的水有少量的冰较多的水冰完全消失只有水全部是水4. 某同学在研究固体溶化的规律时,与班级同学一同做了如下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到下表中。(1)表中分别是做海波和松香熔化的实验时记录的两组数据。 时间/min海波T1/石蜡T2/010 10120 15229 19339 24448 30548 33648 38748 43855 48960 52 在甲、乙两图像纸上分别作出海波、松香的熔化图像。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和图像可知:A、海波的熔化特点是: 。B 松香的熔化特点是: 。C、由此可以看出海波与松香 (填:“是”或“不是”)一类物质。D、海波固液共存的时间范围是 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虽然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一直的加热,有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2)像海波这类 的物质叫晶体。像松香这类 的物质叫非晶体。(3)晶体熔化时的 叫做熔点,非晶体 (填:“有”或“没有”)熔点。(4)从凝固的定义可以看出,凝固是 的相反过程。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会 ,晶体物质凝固时的 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凝固点和熔点 (填:“相同”或“不同”)5. 2006淮安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填写序号)分析图像A可获得的信息有: _。 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 _(填一条即可)6. 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态(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48_7. 物质从 变成 叫熔化,从 变成 叫凝固。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 热量,温度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8.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分别要观察的现象: 。在实验中不直接给试管加热,其原因是 。9. 如图,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图像是 ( ) 10. 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图像是( ) A 冰的熔化图像 B 松香的熔化图像 C 玻璃的凝固图像 D 铁水的凝固图像10题 11题 12题 13题11. 如图,为萘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的过程中,固态萘的状态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 BC的过程中,固态萘减少,液态萘增加,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BC的过程中,固态萘减少,液态萘增加,无需吸收热量D CD 的过程中,液态萘状态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12. 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以判断 ( ) A 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 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13. 若用相同的热源给甲、乙两种物质加热,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属于晶体,甲物质的初温 乙物质的初温,甲物质吸热 乙物质吸热。14. 晶体熔化的条件: , 。晶体溶液凝固的条件是: 、 。15. 如果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荫凉处,比较两盆水的温度,则甲盆水的温度 乙盆水中的温度。( 填“大于”、“小于”、“ 等于”)16. 铁锅可以熔铝,铝锅却不能熔铁,这是因为 ( ) A 铝传热快 B 铁的沸点高 C 铁的熔点比铝高 D 铝的熔点比铁高17. 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 ( )A 冰会继续熔化 B 冰会放出热量 冰从周围吸收热量 D 冰不会继续熔化18. 古语说:“真金不怕火炼”(火的温度一般在一千到两千摄氏度),这句话对吗?为什么?19. 确定下面物质在下列温度时的状态,115的酒精呈 态;700的铝呈 态;70的萘呈 态,40的水银呈 态,38的水银呈 态。(熔点:酒精117、铝660、萘80、水银38.8;沸点:酒精78.5、水银375)20.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C 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 D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21. 下面关于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C 液体凝固时,只有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D 各种液体凝固时都要放热22. 萘的熔点是80.5,那么80.5的萘一定是 ( )A 液态 B 固态 C 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D 无法判断23. 下面表格中列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块放入金水中一定熔化 B 金比钨更适合做灯丝C 220氧是液态 D 在北极的冬天选用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要好物质名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固态氧金铜钨铝熔点11738.821810641083341066024. 在地球上很冷的区域,测量气温常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 酒精熔点低于水银熔点 B 酒精颜色浅,水银颜色深C 酒精蒸气无毒,水银蒸气有毒 D 以上三个原因都正确25. 铁的熔点是1535,当一个熔铁炉内的温度恰好是1535时,炉内将( ) A 全部是铁水 B 全部是铁块 C 铁水、铁块都有 D 以上三种情况均由可能26. 用酒精灯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在杯内冰没有熔化前,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中的冰不能熔化 B 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可以熔化C 试管中的冰不能达到熔点,所以不能熔化D 试管中的冰可达到熔点,但不能熔化27. 试管内装有碎冰块,将试管放置在装有碎冰的烧杯中,给烧杯加热,当烧杯里的冰有一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碎冰( ) A 一部分会熔化 B 全部熔化 C 不会熔化 D 无法判断28. 小刚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他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温度值记录如下:温度()420-2-4-6-6-6-6-6-6-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固 下面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表明: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不能将水和酒精分开 B 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 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到,实验所用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 只要向水中加入了酒精后,凝固点就是6 在下图的坐标中,作出混合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6时该混合物处于的状态是 。29. 汽车的发动机系统有一个水箱,有经验的驾驶员在寒冷的冬天,常在水箱中掺入一些酒精,这是为什么?30. 下列各物质中,海波、松香、玻璃、冰、铁、食盐、蜂蜡、沥青、石英、水晶、萘。属于晶体的是: ,属于非晶体的是: 。31. 下列属于非晶体的是 ( ) A 雪花 B 石蜡 C 铁 D 海波32. 夏天,要使汽水冷却,有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的效果好。33. 用手摸0的水和0的冰,会觉得冰特别凉,这是因为( ) A 0的冰化成0的水要吸收大量的热 B 0的水结成0的冰要放出大量的热 C 冰就是比水的温度低些 D 冰比水更容易传热34. 北方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因为 ( ) A 水凝固时吸热可以使菜窖的温度不致降得太低 B 水凝固时放热可以使菜窖的温度不致降得太低 C 使菜窖内的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使菜不致于腐烂变质 D 以上三种原因都有35. 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建筑材料,来调节室温,其道理是什么?36.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