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中数学工具的作用解读.pdf_第1页
高考物理中数学工具的作用解读.pdf_第2页
高考物理中数学工具的作用解读.pdf_第3页
高考物理中数学工具的作用解读.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工具 运用数 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 高考说明中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 能熟练应用数学 工具是学好物理学科的前提 高考物理中数学工具 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语言工具 物理是客观世界的抽象 数学是一种特殊的语 言 是最让人信服的语言 物理需要它来表达 物理 内容的表述有两种语言形式 一种是文字语言 一种 是数学语言 物理中概念 规律 物理事物的因果关 系及物理问题的演算等除了文字叙述外 一般都通 过数学符号 数学式子和几何图像等数学语言来进 行表达 数学是定义物理量 表述物理规律最简洁 概括 精确 深刻的语言 1 定义物理量 许多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来定义的 常称之为 比值定义 正是通过数学式子把物理量表达出来 的 如密度 m V 导体的电阻 R U I 电容器的电容 C Q U 电场强度 E F q 等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被定 义的物理量是反映物体或物质的属性和特征的 它 和定义式中的物理量无关 2 表述物理规律 物理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 都是在实验的基础 上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经过科学抽象 最后 利用数学语言表示为物理公式的 例如 牛顿第二定 律公式是在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实验数据和相应 的图线的分析和归纳 得出两个关系式为 a F 和 a 1 m 然后综合这两个比例式 通过比例系数法分 析研究 最后导出表达式 F ma 几乎所有的物理规律 都是通过量化的方法用 数学公式进行描述的 数学给物理规律的描述提供 了最简洁 最准确的表达方式 我们在研究物理规律 时 对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量的变化以及在量与量之 高考物理中数学工具的作用解读 王高 间进行分析 比较 推导和运算时 都是运用简明的 数学公式 数学符号系统 形式化的语言来表达 进 行定量描述和理论概括 再如 用数学的矢量法可以表示力等矢量的大 小和方向 用数学方程来表示不同物理量之间的依 赖与制约关系 用数学的导数来表示各种物理量的 变化率等等 二 推理工具 数学能带来新规律的发现和新理论的建立 牛 顿在开普勒观察得到的行星运动规律的数据基础 上 利用数学的方法 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麦克斯 韦从电磁现象已有的实验规律出发 建立了电磁场 理论 数学方法是进行推理 论证的有效工具和抽象 手段 在物理学中 有些公式反映了基本定义和实验 规律 而有一些则是导出公式 这些导出公式是从实 验规律和基本定义出发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 演 算和论证 从而得到的 数学推理具有严格性和逻辑性 严格性表现在 一是推理过程的严格 可靠 二是推理结论的精确 确定 数学都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达量的关系或 空间形式的 物理中的许多结论是由严格的逻辑推 理得出 因此 一切数学结论都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和量的确定性 正因为这样 数学方法才给予精密的 自然科学以某种程度的可靠性 没有数学 物理是达 不到这种可靠性的 例 1如图 1 所示 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绕成 的矩形导线框 abcd 固定于水平面上 导线框边长ab L bc 2L 整个线框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导 线框上各段导线的电阻与 其长度成正比 已知该种电 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阻为 的单位是 m 今在导 图 1 物 理 特别策划 4 线框上放置一个与 ab 边平行且与导线框接触良好 的金属棒 MN MN 的电阻为 r 其材料与导线框的材 料不同 金属棒 MN 在外力作用下沿 x 轴正方向做 速度为 v 的匀速运动 在金属棒从导线框最左端 该 处 x 0 运动到导线框最右端的过程中 1 请写出金属棒中的感应电流 I 随 x 变化的 函数关系式 2 试证明当金属棒运动到 bc 段中点时 MN 两点间电压最大 并请写出最大电压 Um的表达式 3 试讨论在此过程中 导线框上消耗的电功 率可能的变化情况 解析 1 I E R r BLv r L 2x 5L 2x 6L 6BL2v 6Lr L 2x 5L 2x 2 M N 两点间电压 U E R r R E 1 r R 当外 电路电阻最大时 U 有最大值 Um 因为外电路电阻 R L 2x 5L 2x 6L 当 L 2x 5L 2x 即 x L 时 R 有最大值 所以 x L 时 即金 属棒在 bc 中点时 M N 两点间电压有最大值 即 Um 3BL2v 2r 3 L 3 外电路电阻 Rmin L 5L L 5L 5 6 L Rmax 3L 3L 3L 3L 3 2 L 当 r Rmin 即 r 5 6 L 时 导线框上消耗的电功 率先变小 后变大 当 Rmin r Rmax 即 5 6 L rRmax 即 r 3 2 L 时 导线框上消耗的电 功率先变大 后变小 三 思维工具 数学是 物理学家的思想工具 它使物理学家 能 有条理地思考 并能想象出更多的东西 可以 说 正是有了数学与物理学的有机结合 才使物理学 日臻完善 物理学的严格定量化 使得数学思想方法 成为物理思维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1 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就是用函数的观点 方法研究问题 将 非函数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通过对函数的研究 使 问题得以解决 物理学中研究物理问题最常用的方 法是忽略问题中的次要因素 将具体问题转化为物 理问题 定义物理量 建立物理模型 根据物理概念 规律和原理 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运用函数 的性质解决问题 可见 函数方程是求解物理问题的 一种有力的数学工具 例 2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 O 点 另一端拴一 个小球 拉起小球使轻绳水平 然后无初速释放 如 图 2 所示 小球在运动至轻绳达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小球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在何处取最大值 解析解法 1 物理思维分析 设小球的质量为 m 轻绳长为 L 绳的拉力为 T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情境如图 2 所示 重 力的瞬时功率为 P mgvy vy为该时刻速度 v 的竖 直分量 在起点和最低点 vy 0 故在小球向下摆动过 程中 vy应先增大后减 小 vy取最大值之处必在 小球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ay 0 的位置 则在该处有 Ty mg 即 Tcos mg 由向心力公式得 T mgcos mv 2 L 又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cos 1 2 mv2 解得 cos 3姨 3 即绳与竖直方向成 arccos 3姨 3 时重力的瞬 时功率最大 解法 2 函数方程思想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重力的瞬时功率 为 P mgvy mgvsin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mgLcos 1 2 mv2 可得 P m2g3Lcos sin2 姨 显然 当 cos sin2 取最大值时 P 最大 而cos sin2 2cos2 sin4 2姨 2cos2 sin2 sin2 2姨 因为 2cos2 sin2 sin2 2 图 2 物 理 特别策划 5 图 4 由数学均值不等式 a b c 3 abc 3 姨可知 当 2cos2 sin2 时 P 有最大值 即 3cos2 1 cos 3姨 3 时 P 有最大值 点评需要注意的是 一些物理问题一旦被 数学化之后 就抽掉了原本的物理意义 不再反映事 物的一般规律 更加侧重于数学逻辑关系或数量关 系 甚至只剩下单纯的数量关系 不一定与原题条件 完全相符 这样 符合数学量关系的解就不一定适合 原题 所以要舍去 这就需要对舍去的解进行物理 判断 2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 学 因而数学研究总是围绕着数与形进行的 数 就 是方程 函数 不等式及表达式 代数中的一切内容 形 就是图形 图像 曲线等 数形结合的本质是数 量关系决定了几何图形的性质 几何图形的性质反 映了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内 在联系 以 形 直观地表达数 以 数 精确地研究 形 数形结合的思想 就是把物体的空间形式和数量 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 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想 1 以数解形 将有些涉及图形的物理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来 研究 对图形作精细的分析 从而对直观图形有更精 确 理性的理解 有的物理问题 已知的是一个图形 但只靠图形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必须将图形问题转 化为代数问题 从而找出所求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 间的关系 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有些物理问题 用图 像来表示已知的信息 只有充分挖掘图像的信息 根 据图形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寻找有关的物理规律 把图像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例 3一礼花弹竖直向上飞到最高点时炸成若 干小块 设炸开时每一小块以相同的速率 向各个不 同方向飞出 且不计空气阻力 试定量描述此后每一 小块在空中的运动情况 解析礼花弹在空中最高点炸开后 各小块碎 片在空中一般做的是曲线运动 要定量描述其空中 运动情况 可利用物理规律先写出其空中运动轨迹 的数学方程 再通过对相应数学方程的定量研究来 对其空中运动轨迹定量 描述 如图 3 所示 选取 炸开点为坐标原点建立 三维坐标系 设炮弹炸开 瞬间某一小块速度 v 在 x y z 坐标的分量分别为 vx vy vz 由物理知识可知 小碎片在 x y 轴方向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 在 z 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为简便起见 选取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为参照 系 则某一小块在选定的参照系中 在 z 轴方向依然 做匀速运动 由此得到在时刻 t 某一小块相对于参照 系在各坐标方向的位移分别为 x vx t y vy t z vz t 可得 x2 y2 z2 vx2 vy2 vz2 t2 v2t2 R2 其中 R vt 式就是在空中飞行的某一小块相对于所选 定参照系的轨迹方程 轨迹是一个半径为 R 的球面方程 表明礼花弹 在空中炸开后 任一时刻每一小片相对于参照系都 落在同一球面上 其球面半径大小与时间成正比 又 因选取的是自由落体参照系 故对地面观察者而 言 该球面的球心从炸开点开始竖直向下做自由落 体运动 整个球面也同时在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就定 量地描述出了礼花弹炸开后每一小块在空中的运 动情况 2 以形助数 有的物理问题 较难直接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 之间的关系 通常需要借助诸如受力分析图 运动过 程图等示意图来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 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有些物理问题 用代数运算比较 繁杂 可以将代数运算转化成图形 利用图形来求解 问题 例 4如图 4 所示 平直木板 AB 倾斜放置 板 上的 P 点距 A 端较近 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 数由 A 到 B 逐渐减小 先让物块从 A 由静止开始滑 到 B 然后 将 A 着地 抬高 B 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 过程相同 再让物块从 B 由静止开始滑到 A 上述 两过程相比较 下列说法 中一定正确的有 A 物块经过 P 点的 动能 前一过程较小 图 3 物 理 特别策划 6 图 9 图 8 图 7 图 5 图 6 图 7 拉力 F 随 物块所在位置 坐标 x 的变化 关系如图 8 所 示 图线为半圆 则小物块运动 到 x0处时的动 能为多大 解析水平拉力 F 对小物块做功 它的动能就 增加 根据动能定理 有 WF Ekx0 由图 8 可知 F 是随 x 变化而变化的 对于变力做功问题 我们常采用微 元法来处理 即在 x 处取一位移元 x 如图 9 在 x 上 F 可视为恒定的 F 做的功为 W F x S 在整个过程中力 F 做的 功为 W S 即 WF S半圆 半圆的半径 是x0 2 还是 Fm 或者都可 以 从数学上看 图线为半圆 应该有x0 2 Fm 因此 有 S半圆 x02 4 或者 S半圆 Fm2 2 但从物理角度看 x 与 F 分别表示的是位移和力 它们的大小不具有可 比性 本题中的 x 与 F 之间的关系图像是一半圆 所 以 S半圆 4 Fmx0 因此 小物块到达 x0处的动能为 4 Fmx0 点评同样的 F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其 标度的大小选择不同时 图线就会从圆变为椭圆 这 时椭圆的长短轴分别为 2Fm和 x0 其面积为 S 1 2 Fm x0 2 1 4 Fmx0 可见 物理图像中的圆与椭圆 具有相对性 计算面积时要注意面积的物理意义 4 数列思想 有些物理问题具有过程多 重复性强的特点 但 每一个重复过程均不是原来的完全重复 而是一种 变化了的重复 随着物理过程的重复 某些物理量逐 步发生着前后有联系的变化 这些问题常用数列的 思想方法进行求解 例 6制备纳米薄膜装置的工作电极可简化为 真空中间距为 d 的两平行极板 如图 10 甲所示 加 B 物块从顶端滑到 P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 的热量 前一过程较少 C 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 前一过程较大 D 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 前一过程较长 解析由题意知 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 数由 A 到 B 逐渐减小 物块在木板 AB 上由静止开 始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 mgcos 是变力 加速度 a gsin gcos 是变值 因此 物块做的是变加速运动 摩擦力做功是变力做 功 根据两个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知 甲 从 A 到 B 是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运动 乙 从 B 到 A 是 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 加速运动 见图 5 而且滑到底端时的速 度相等 据此画出两 种情况的速度图像 如图 6 所示 由图像 知 它们从顶端 滑到底端的位 移相等 可见 t 甲 t乙 所以 D 选 项正确 利用图 像可以直接比 较出从顶端下 滑相同距离的 P 和 P 点的速度大小 vP vP 就容易得到 t甲P t乙P 所 以物块经过 P 点的动能 前一过程较小 A 选项正确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可知 Q Ep 减 Ek 因为 Ep甲 Ep乙 而到 P 点的动能 Ek甲 Ek乙 所以无法判断物 块从顶端滑到 P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B 选项错误 答案AD 3 微分与积分思想 微积分思想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有限向无限的 转化实现由近似到精确的分析过程 实际中的复杂 物理问题 可以在时间 空间等范围内分割成相应的 局部问题 这些局部范围内的问题可以近似为简单 基本的问题来研究 所有局部范围研究结果的累积 即为实际复杂物理问题的结果 例 5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 物块 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 沿 x 轴正方向运动 见 物 理 特别策划 7 图 11 甲 乙 图 10 在极板 A B 间的电 压 UAB作周期性变 化 其正向电压为 U0 反向电压为 kU0 k 1 电压变化的 周期为 2T 如图乙 所示 在 t 0 时 极板 B 附近的一个电子 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e 受电场作用由静 止开始运动 若整个 运动过程中 电子未 碰到极板 A 且不考 虑重力作用 求 1 若 k 5 4 电子在 0 2T 时间内不能到达极 板 A 求 d 应满足的条件 2 若电子在 0 200T 时间内未碰到极板 B 求 此运动过程中电子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 3 若电子在第 N 个周期内的位移为零 求 k 的值 解析 1 电子在 0 T 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a1 eU0 md 位移 x1 1 2 a1T2 在 T 2T 时间内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反向做匀加 速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为 a2 5eU0 4md 初速度的大小为 v1 a1T 匀减速运动阶段的位 移 x2 v12 2a2 依据题意 d x1 x2 解得 d 9eU0 10m姨 T 2 电子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eU0 md 做匀减速运动后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