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小论文)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doc_第1页
(语言学小论文)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doc_第2页
(语言学小论文)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doc_第3页
(语言学小论文)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我身边的语言学现象 外国语学院 王璐佳 学号:01025023一一年的秋冬之际,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学习语言学概论。尽管已经学了近二十年的说话,这样一门课却还是觉得新鲜有趣得很。每每下课意犹未尽,回宿舍与人交谈总免不了咬文嚼字一番,也收集了不少有趣的例子。不妨借着期末作业的机会,略记几笔,当然做不成什么学问,废话几句浅谈一篇,聊胜于无罢了。一堂语言学概论上下来,让我这个自以为已经在实践中顺利地解决的了语言学问题的外语学习者既汗颜又兴奋,于是随后几天我在图书馆找来几本相关的书读了读,渐渐发觉我所谓之“无甚新奇”的语言学其实还大有可发掘之处。这门课程学着学着,忽然觉得,会说话实在是件幸福的事。西哲有云: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可见“说话”之不可或缺。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享有这种幸福感的不只有人类,然而我认为没有那个物种能比人类的语言更加优美细腻,有着更加伟大的力量,在这种伟大面前连上帝都要心生恐惧,专门毁了巴别塔来阻止人类交流。不过也多亏了他,我们这样学外语的学生以后才能混口饭吃。我的专业是俄语,经历了一年的苦闷挣扎终于走进了这门顽固而热情的外语的大门,从而也渐渐认识学习外语是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过程:每当我们试图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语言时总会遗憾的发现任何语言都不能取代原著而表达出和作者一样的感情。国别、地区、古今、身份地位都能造成语言的差异,然而除此之外,个人在语言方面的修养也起着重要作用。伶牙俐齿者能自圆其说,铁齿铜牙者能嘻笑怒骂,笨嘴拙舌者则要遭抢白,正是这样的差别成就了不少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譬如红楼梦中的晴雯一番冷嘲热讽竟就刺痛了一个家族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同理也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学。说话这件事,我们是要学一辈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就像一幅灵魂的肖像,展示着我们不同的性格,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下面我就略取几例来作证。所谓贵人话语迟,在我们宿舍雪人(昵称)是一个典型的“贵人”。她来自属于晋方言区的山西忻州,父母皆为大学老师,从小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人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有底气有修养,一开口就能感受到若兰气质。而在学过语言学概论之后发现,此女身上也是有方言现象的。书上说,方言与普通话有语音和词汇两方面的差异,雪人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里也包含了晋方言区所特有的“相跟”“不带要”等词汇。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个女孩,其名阿布,来自同属晋方言区的陕西榆林,说话时发音快且短促,酷爱使用叠词,一口一个“娃娃(孩子)”“小小(男孩)”“女女(女孩)”说的可爱至极。然而这都不如她的鼻音来得神奇,最重要的是 “n”“ng”不分,她一句“早成(晨)的太阳正(真)翁(温)暖”曾一度传为“佳话”。据她解释是小学语文老师曾说她们那里人说的都是最标准的普通话,所以从未对自己的声音产生过质疑,最终“养虎为患”。阿布和我一起修汉语言文学的双学位,上了没两节课就因为自己的乡音而颇为灰心,于是从那时起每天晚上宿舍同学集体负责帮她矫正发音,然而此任务着实艰巨,屡战屡败使我们一度怀疑阿布早年已在自己的世界里永久删除了前鼻音,与此痼疾的斗争不知阿布还能坚持多久。其实,在我看来,方言之美正在于她的独特和认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不会忘记可爱的阿布和她的美丽的乡音带给我们的快乐。说完了别人,再来说说自己吧。我来自河北保定一座小城,处在京城边上却没贯彻好官话,全城人一口上入不分、儿化十足的乡音热热闹闹地在太行山脚喧闹了不知多少岁月。那日班里一位同学向语言学概论老师提出问题,说到虚词“的”的实际意义,正中我心中疑问。来到内蒙,发现人们喜欢在形容词后缀“的”来表达感情,譬如要表达“麻烦”的意思,必然以焦灼的语气说到“唉,麻烦的”。此“的”去掉后同样可以表达原意。提出问题后,刘庆伟老师用“好”和“好呀”的区别来解释了“语言习惯有着重大的感情意义”这一道理,可是对于这个“的”我依然不能完全释怀:因为在其他的语言习惯里“的”并没有这样的用法。后来我在一本关于专门讲解虚词“的”的书里隐约找到了答案,书名记得不大清楚,大概意思如下:在此时“的”仅为词语的后缀,而并不在通常所讨论的“的”作为虚词所起作用的范畴里,在其他方言里也有类似后缀“的”的词来表达相同涵义,只是字形字音不同而已。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在我的家乡的方言里,这个位置通常是“哩”取而代之:“真才是麻烦哩”大概这就是内蒙方言中“唉,麻烦的”所表达的含义吧!在时光的洪流里,语言也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尤其在这个年代,随着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语言的命运也面临着一个未知。人们常常说着自己也不明白的话,而且还在努力使它们形成一种潮流。各种语言的混杂有时让我们哭笑不得。例如食堂三楼新开的一个窗口,且不说饭菜味道如何,光那个大大的标牌我就注意了好久“正宗东北煲仔饭”,这“仔”是广东话里专门指小的词缀,“煲仔饭”即小锅做的饭,而关东向来以热情豪放著称,这“小里小气”的“煲仔饭”怎么也上不了台面。这家主人估计是要赶个时髦,也学学别人说“煲仔饭”,却不想这不伦不类的搭配要贻笑“小方”。今天和同学讨论到因字音被大多数人误读反而修改字典要标识多音字的现象,不免唏嘘,觉得是要丢了经典受了误导,竟一时激动想要发起一场“旧文化运动”来复兴汉语言文化,寻找一个说话的标准。然而细想却发现,语言发展至今所历经的改革风雨远非我们所能想象,如果这样一场复兴,那么我们要复到什么程度?我们该如何继续适应历史的发展?语言真的有所谓的标准吗?那语言差异所带来的美感和乐趣将何去何从?恐怕运动还没开始就已经把自己也给推翻了吧。所幸这仅仅是一场课间的笑谈,不能当真,然而关于语言发展的前途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下去。一篇杂谈至此也要告一段落了,要特别声明的是,我性格里是偏爱文章手写的人,可是这次写了几次都因字丑而没有心情进行下去,只好来电脑上爬格子。文字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以后一定要好好练字,希望有那么一天,虽不能行云流水,只要见得了人就满足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这是我所期待的理想的语言世界,我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