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暑假作业322.doc_第1页
高三生物暑假作业322.doc_第2页
高三生物暑假作业322.doc_第3页
高三生物暑假作业322.doc_第4页
高三生物暑假作业32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高三生物暑假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 点题 号群落概念、结构及丰富度(调查)1、5种间关系2、3、4群落演替6、7、8、9、10综合题及实验探究11、12、13、14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原创题)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c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因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解析草本植物阶段是弃耕农田发生演替的第一阶段;群落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时也会发生演替;13个岛屿上的鸟类可能不是只有13个种群,故种群基因库也不只有13个;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10%20%之间。答案d2某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鼠害导致荒漠化。为了遏止鼠害对草原的破坏,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下图中的曲线分别代表羊、鼠和狐数量的年变化,这3条曲线对应的动物正确的是()。(注:左y轴数值对应甲、乙曲线,右y轴数值对应丙曲线)a甲为狐、乙为鼠、丙为羊b甲为鼠、乙为羊、丙为狐c甲为羊、乙为鼠、丙为狐d甲为狐、乙为羊、丙为鼠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及种群数量变化。解答该题时,要抓住狐与鼠之间的捕食关系这一关键点。狐是鼠的天敌,当狐数量减少时,鼠大量繁殖;当狐数量增多时,鼠的数目又急剧减少。答案c3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结构。解题时,要弄清楚纵横坐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甲、乙、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生活的区域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生存区域和食物有重叠部分,存在竞争;三种鱼主要食物有所不同,有利于各种群的生存。答案d4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ab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解析从图可以看出,蜘蛛与害虫之间可能是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因此在bc期间,蜘蛛下降的原因是食物不足。而螳螂与蜘蛛之间是竞争关系。答案b5(2011广州六校联考)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鲢鱼、鳙鱼和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层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故a错误。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在食物关系,也没有共生关系;青鱼和草鱼之间为竞争关系,故b、c错误。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增加,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故d正确。答案d6(2012金考突破卷)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解析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植物物种数(曲线c)及群落所含能量(曲线a)增多,但个体数(曲线b)减少。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会使相应的食物链发生改变。如果人为地植树造林,可能会加快群落的演替,更早地演替至森林阶段。草本阶段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答案d规律总结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降低,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营养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稳定性增强。(4)生活史: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变长,生态位变窄。(5)物质循环:开放转变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7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a营养结构简单复杂b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多c自我调节能力强弱d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高解析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答案c8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使得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的作用下发生的的动态变化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c群落演替都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次生演替的方向使得生物种类多样化,所以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的生产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的分析,应该同时具备。答案d9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群落演替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解析由题干可知,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主要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该树林中,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肯定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答案c10(2012南京二模)下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d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条件,难度较小。解析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弱;由于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更加明显,所以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答案ad11(2011东城区检测)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增多,净光合产量增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答案b12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17.43116.61150.8155.50总呼吸量(t/hm2/a)15.9392.73124.8140.98叶面积指数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6.65377.52398.57184.7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解析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这四个群落都有垂直结构;植被干物质的量不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还与植被水分代谢、矿质代谢以及消费者的种类、数量等有关。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8分)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株/m2。(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_;_。解析群落由不同的物种组成,样方法不仅可用于种群密度的研究,也可用于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且物种丰富度的计算方法与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只求平均值。群落的结构中植物的分布由非生物因素所决定,而植物的分布又决定了动物的分布,在结构调查中,既要注意物种组成,又要注意不同种群的密度。 答案(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只要合理均给分)样方法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s0(2)光垂直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2012北京海淀区)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17.4355.50116.61150.81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是_;随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_能力增强。(4)当各项调查数据_时,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极群落。答案(1)次生逐渐增加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2)如图所示(3)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自我调节(4)长时间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时间的相对稳定)14(22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1.5 m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8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5落叶树1550300100159.44.52.4(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_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_。(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演替将向_方向发展,直至达到_为止。(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_。(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_。(5)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解析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地点a的生物种类多,因此物种丰富度最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由于还残留植物的种子或根系,因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总是向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直至达到顶极群落为止。由于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因此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为主动运输。由于地点c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维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因此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