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PPT课件.ppt_第1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PPT课件.ppt_第2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PPT课件.ppt_第3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PPT课件.ppt_第4页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与AEFI相关条例与方案 一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4号 2005年6月1日 二 安徽省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安徽省人大 2007年10月1日 三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60号 2008年12月1日 四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卫办疾控发 2010 94号 五 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实施细则 试行 安徽省卫生厅卫防秘 2008 924号 六 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实施细则 试行 安徽省卫生厅卫防 2009 72号 一 定义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 简称AEFI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二 AEFI的分类 按发生原因分类 异常反应定义 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 功能损害 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任何医疗单位和个人不能作出异常反应的诊断异常反应包括了起因后果前提 三 处理原则 调查诊断鉴定1 调查诊断 由各级疾控中心组织的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负责2 鉴定 省 市两级医学会负责费用补偿 如是异常反应 一类疫苗由政府财政安排二类疫苗由相关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全国AEFI监测方案 2010年94号 一 目的 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 调查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 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二 监测病例定义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 简称AEFI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三 报告 1报告范围 24小时内 如过敏性休克 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 荨麻疹 斑丘疹 喉头水肿等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晕厥 癔症等 5天内 如发热 腋温 38 6 血管性水肿 全身化脓性感染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 直径 2 5cm 硬结 直径 2 5cm 局部化脓性感染 局部脓肿 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蜂窝组织炎 等 15天内 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 过敏性紫癜 局部过敏坏死反应 Arthus反应 热性惊厥 癫痫 多发性神经炎 脑病 脑炎和脑膜炎等 6周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格林巴利综合征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 3个月内 如臂丛神经炎 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等 接种卡介苗后1 12个月 如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 骨髓炎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 其他 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其他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1 医疗机构2 接种单位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5 疫苗生产企业6 疫苗批发企业及其7 执行职务的人员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3 报告程序 3 报告程序 行政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 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报告人门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2小时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群体性AEFI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2小时内逐级向上一级报告 网上报告 报告单位48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报告人县级CDC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2小时内严重残疾以电话等最快方式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AEFI登记表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CDC 核实后立即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信息 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同时还应当按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AEFI个案报告卡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 登记表 四 调查诊断 核实报告 核实报告 组织调查 组织调查 组织调查 调查 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 如单纯发热 接种部位的红肿 硬结等 外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需调查 但报告卡均要有 所有调查的AEFI要在3天内填个案调查表并网报对于死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同时还应当按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三 资料收集 一是临床资料 了解病人的既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史 既往健康状况 如有无基础疾病等 家族史 过敏史 掌握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资料 必要时对病人进行访视和临床检查 对于死因不明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检查的病例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尸检 二是预防接种资料 疫苗进货渠道 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 疫苗购销记录疫苗运输条件和过程 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 疫苗送达基层接种单位前的贮存情况 疫苗的种类 生产企业 批号 出厂日期 有效期 来源 包括分发 供应或销售单位 领取日期 同批次疫苗的感官性状 接种服务组织形式 接种现场情况 接种时间和地点 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 接种实施情况 接种部位 途径 剂次和剂量 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 安全注射情况 注射器材的来源 注射操作是否规范 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 当地相关疾病发病情况 四 诊断分析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后 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 交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 死亡 严重残疾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市级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组织调查诊断 2例死亡 较大规模 特别重大由省级 AEFI的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30天内尽早作出 调查诊断怀疑引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疫苗有质量问题的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相关疫苗质量进行检验 出具检验结果报告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将疫苗质量检测结果向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 五 调查报告 对死亡 严重残疾 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调查开始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 及时将调查报告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同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通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向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上一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初步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描述 AEFI的诊断 治疗及实验室检查 疫苗和预防接种组织实施情况 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原因分析 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初步判定及依据 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 时间等 六 分类 1 不良反应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 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1 一般反应 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 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 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 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 倦怠 食欲不振 乏力等综合症状 2 异常反应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 功能损害 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2 疫苗质量事故 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 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 功能损害 3 接种事故 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免疫程序 疫苗使用指导原则 接种方案 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 功能损害 4 偶合症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 接种后巧合发病 5 心因性反应 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 处置原则 监测指标 七 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实施细则 试行 适用范围受种方 接种方 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 5个 有争议 需审请预防接种反应鉴定的 适用本细则 因接种方违返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免疫程序 疫苗使用指导原则 接种方案等原因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 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办理 对疫苗质量原因或者疫苗检验结果有争议的 按照 药品管理法 的规定 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处理 组织形式二次鉴定 由市 省两级医学会负责组织 市级负责首次鉴定 省级负责再次鉴定 专家库 省医学会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库 全省设立皖南 皖中 皖北区域专家库 分别为各市在片区内提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 由临床 流行病 医学检验 药学 法学等到相关学科专家组成 审请与受理程序三方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 如有争议 应在60天内向市级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谁提出谁审请 同时提交所需的材料和预交鉴定费 申请方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材料 一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 二 受种者健康状况 知情同意告知以及医学建议等预防接种有关记录 三 与诊断治疗有关的门诊病历 住院志 体温单 医嘱单 化验单 检验报告 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病理资料 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 四 疫苗接收 购进记录和储存温度记录等 五 相关疫苗该批次检验合格或者抽样检验报告 进口疫苗还应当由批发企业提供进口药品通关文件 六 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受种方 接种单位 疫苗生产企业应当根据要求 分别提供由自己保存或者掌握的上述材料 负责组织鉴定的医学会因鉴定需要可以向医疗机构调取受种者的病程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会诊意见等病历资料 不予受理鉴定的情况 不予受理鉴定的 医学会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包括 一 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的 二 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人民法院 检察院委托的除外 或者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者判决的 三 受种方 接种单位 疫苗生产企业未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的 四 提供的材料不真实或未经确认的 五 不缴纳鉴定费的 六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受理及鉴定时间期限 1 受种方 接种单位 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 60日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医学会申请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2 医学会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 委托自受理之日起 5日内向受理人 委托人发送受理通知书 并通知当事人3 当事人在收到通知 10日内提交书面陈述 答辩及其它补充材料医学会应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7日前 通知三方当事人和专家鉴定组成员 医学会自收到当事方提供的有关材料 书面陈述及答辩后 审核符合条件的 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 特殊90日 5 医学会在作出鉴定结论 10日内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书送达申请人 同时报卫生和药监两部门6 对设区的市级医学会鉴定结论不服的 可以在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书之日起 15日内 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医学会申请再鉴定 鉴定程序 1 各方当事人分别在20分钟时间内陈述意见和理由 陈述顺序依次为受种方 接种方 疫苗生产企业 2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 当事人应如实回答 必要时 可以对受种者进行现场医学体检 3 各方当事人退场 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阅有关资料 依据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运用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 独立进行鉴定 医学会参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的工作人员 对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录 要求专家组成员认真写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分析意见表 其鉴定结论和责任程度应和无记名投票表的意见相一致 5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分析 作出鉴定结论 并制作鉴定书 由组长鉴发 鉴定书格式由中华医学会统一制定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书内容 申请人申请鉴定理由 2 有关人员 单位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3 接种 诊治经过 4 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5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判定及依据 6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损害程度分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32号令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经鉴定不属异常反应的 应当在鉴定书中说明理由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判定 必须排除以下情形 一 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免疫程序 疫苗使用指导原则 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 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 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 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国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关于鉴定费用支付问题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由申请鉴定方预缴鉴定费 1 经鉴定属于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鉴定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统筹安排2 由二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鉴定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3 不属于异常反应的 鉴定费用由提出异常反应鉴定的申请方承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 AEFI防范措施1 疫苗方面 一 主渠道领 购 疫苗 加强冷链管理 运输记录齐全 完善疫苗贮存记录 冰箱温度记录 二 建立领用登记 批号 厂家 效期 接种人员等项目 三 疫苗使用前要充分摇匀 四 安瓿启开后 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 活疫苗半小时 灭活疫苗1小时丢弃 五 稀释液的保存与使用 防范措施2 使用方面 一 增加工作责任心 提高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 参加专业知识培训 持培训合格证上岗 二 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说明书接种相应疫苗接种对象 接种部位 接种途经 接种剂量和次数 稀释液及注射器选择等皮下注射 选择运动不多 N分布效少 不容易污染的地方 常选择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肌肉注射 大都选择臀大肌外上1 4处或上臂三角肌中部 三 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