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南湖水质调查采样方案.doc_第1页
长春南湖水质调查采样方案.doc_第2页
长春南湖水质调查采样方案.doc_第3页
长春南湖水质调查采样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市南湖水质调查采样方案南湖背景情况调查:1)基本情况长春南湖(43 51 N;125 18 E)是吉林省长春市内的主要风景区和天然浴场,是一小型半封闭式浅水内陆人工湖泊,湖水面积196 km2,平均水深313m ,库容242 万 m3,汇水面积14136 km2,平均水力学滞留时间270 d左右。2)历史资料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南湖水质良好,湖水清澈,曾作为城市部分居民的饮用水源。水中鱼贝种类繁多,鱼年产量可达 60 000 kg以上。但是,20 世纪80年代以来,湖周建起了多处宾馆、饭店,同时政府也对湖区进行了开发,先后建起了多处庭栏区。1983年6月,南湖发生了“水华”现象,水质骤然恶化,溶解氧质量浓度降至 010112 mg/ L ,透明度仅为0120m ,pH值升至 101410161O 2。此后每隔数年湖区都会出现“水华” ,并产生周期性的水变现象。为改善南湖水污染状况 ,长春市政府高度重视 ,并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 ,对排入南湖的大部分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截流 ,切断了人为的入湖污染源;90 年代 ,大面积实施生态治理工程 ,种植荷花、芦苇、凤眼莲等高等水生植物 ,放养鱼、蚌、螺等水生动物 ,吸收和消耗水中氮、磷 ,同时辅以化学工程治理措施 用化学药剂局部控制可能产生的“水华” ,使水中氨、磷的浓度有所降低 , “水华”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但水体富营养化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1 世纪初 ,南湖实施了底泥疏浚工程治理 , 20002002 年 3 年 间共清除淤泥8313万m3,占南湖淤泥总量的72 %。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对 19992004 年南湖水体的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 ,得出以下结论:不同阶段实施的水体治理措施对水质的改善功不可没 ,但湖水仍然表现出富营养化 ,达不到 GB 38382002 类水体水质要求 ,个别监测点超标现象较为严重的指标是 TP ,TN ,仍需继续加大治理力度。 3个监测点中 ,荷花区水质状况最好 ,游泳区最差 ,表明生物治理措施对消耗水体中的 TP ,TN起着重要的作用。采样计划1 目的 通过本次采样检测,了解南湖水质的基本情况,掌握地表水(湖泊)的采样方案的设计,熟悉样本采集的方法、步骤、采样器的使用洗涤方法及注意事项,样品的保存运输,现场测定技术等。2 采样时间和路线2011年9月6日上午8点校部门口集合,沿新民大街步行至南湖公园。3 采样人员和分工本组人员:王志荣、李丽、伍项群、鲁滨。分工:王志荣负责采样方案的设计,伍翔群负责选择采样点及现场采样,李丽负责现场记录,鲁宾负责样品交接与运输。4 采样器材及试剂1L的聚乙烯水桶(带绳子)一个、电导仪一台、手握式酸度计一个、温度计一个、玻璃贮样瓶若干10%硝酸溶液100ml5 检测项目 水温 酸度 浑浊度 电导率 色度和嗅味6 采样点的布置1)南湖是湖泊,属于自然水体,面积广,容积大,在任何位置或深度采集的水样都不能单独反映南湖的水质,故其分析水样必须是混合各取样点的各深度水样后形成的综合水样。又由于湖泊的流动性较差,故通常只布设监测垂线。根据南湖水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特点 ,布设具有代表性的 3 个监测区:号 (南湖东部) :游泳区 ,该水域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 号(南湖湖心岛南侧) :湖心区; 号(南湖西部) :荷花区 ,该水域内种植大量荷花、芦苇等高等水生植物。2)每个功能区以中心为圆点画弧线设置为采样断面,每个区设置一个断面。3)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1-2-1和表1-2-2,湖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应符合表1-2-3。游泳区水面宽小于100米,左右岸各设一条采样垂线,水深小于5米,上层水面下0.5米处设一个采样点;湖心区水面宽大于100米,设左中右三条采样垂线,水深大于10米,每条垂线上设上中下三个采样点;荷花区水面宽小于50米,设一条采样垂线,水深小于5米,设上层水面下0.5米处一个采样点。表1-2-1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水面宽垂线说明50m一条(中泓)1.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50100m二条(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2.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100m三条(左、中、右)3.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置垂线表1-2-2 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水深采样点数说明5m上层一点1.上层指水面下0.5m处水深不到0.5m时在水深1/2处510m上、下层两点2.下层指河底以上0.5m处上、下层两点3.中层指1/2水深处10m上、中、下三层三点4.封冻时在冰下0.5m处采样,水深不到0.5m处时,在水深1/2处采样5.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规定设置采样点表1-2-3 湖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水深分层 情况采样点数说明5m一点(水面下0.5m处)1.分层是指湖水温度分层状况510m不分层二点(水面下0.5m,水底上0.5m处)2.水深不足1m,在1/2水深处设置测点510m分层二点(水面下1.5m,1/2斜温层,水底上0.5m处)3.有充分数据证实垂线水质均匀时,可酌情减少测点10m除水面下0.5m,水底上0.5m处外,按每一斜温分层1/2处设置 采样方法、时间及频率1.本次调查采用瞬时人工采样方法,并现场测定气温、风向,测定结果记入记录表,并详细记录采样现场情况(附表)表层水:用适当的容器如水桶采样。从桥上等地方采样时,可将系着绳子的聚乙烯桶或带有坠子的采样瓶投于水汲水。要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一定深度的水:用直立式或有机玻璃采水器。这类装置是在下沉过程中,水就从采样器中流过。当达到预定深度时,容器能够闭合而汲取水样。2.一般湖泊、水库全年采样三次,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各采样一次,有污水排入且污染严重的湖泊、水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采样时间应选择采样前连续3天无降雨,水质较稳定的日子(特殊需要除外)。应采集足够体积的水样用于复制水样和质量控制检验。3.注意事项: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2)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3)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4)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5)采样时,采样器口部应面对水流方向。用船只采样时,船首应逆向水流,采样在船舷前部逆流进行,以避免船体污染水样。除细菌、油等测定用水样外,容器在装入水样前,应先用该采样点水样冲洗三次。装入水样后,应按要求加入相应的保存剂后摇匀,并及时填写水样标签。因采样器容积有限,需多次采样时,可将各次采集的水样故人洗净的大容器中,混匀后分装,但本法不适用于溶解氧及细菌等易变项目测定。6)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7)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8)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的表面下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静置30min,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9)每个水样均应按样品保存方法保存4.采样量:每个采样点1L左右样品的保存与运输将同一功能区不同采样点的水样混合后加入保存剂硝酸溶液,然后分装到几个盛水瓶中,密封后贴好标签做好记录,手提步行运回实验室。注意事项:1采样前根据所采集的样品性质、组成和环境条件,确定和检验保存方法和保存剂的可靠性;2为消除保存剂所含杂质及其污染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要把同批的等量保存剂加入于水样同体积的蒸馏水中制成空白样品,与水样一起运回实验室分析;3 如果怀疑某保存剂可能产生干扰,可进行相容性试验;4 避免加入的保存剂引起样品浓度变化;5 要考虑加入的保存剂是否会改变待测物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和形态的改变。 采样质量控制水质采样技术规程1. 现场平行样:反映采样与实验室测定的精密度2. 简单采样器为聚乙烯材质,盛装器为玻璃,采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