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 搜索未来.doc_第1页
李开复 搜索未来.doc_第2页
李开复 搜索未来.doc_第3页
李开复 搜索未来.doc_第4页
李开复 搜索未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开复: 搜索未来 本刊记者 龚宪 赵霞 林麟Google (谷歌) 近期的表现十分活跃, 无论是力挺 Android, 还是参与美国 700MHz 频段资源的竞拍, 谷歌似乎越发关注互联网与电信业的融合。而这个搜索引擎阵营的领军企业和它的天才们,又是怎样看待搜索的未来?整合搜索带来全新用户体验记者:现在用 Google 搜索信息会越来越方便, 比如, 输入一个股票的名称或代码, Google 网站上不仅会显示股票的走势,还会显示出当前时段的股价。提供这样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信息, Google 是出于何种考虑?李开复:这种搜索就是几乎不需要点击的搜索,你看到的就是你想要的信息,我们认为这样是最让用户满意的。比如, 当你搜索 “西单” 时, 地图的符号就会出来, 如果点击进去, 就会进入到地图的界面中。但整合搜索并不是一次性就把所有东西汇集在一起,因为这其中也有许多技术上的困难。现在整合搜索中大概有五、 六种不同数据的来源, 我们期望将来的数据来源会有几十种、上百种,当用户搜索时就会有各种数据源, 而且非常方便。我们也是希望通过整合搜索,在最大程度上方便用户的使用, 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就现在的状况而言,这些不同的信息可以动态地组合起来,比如说用户搜索“国家大剧院” 的时候, 就会发现与 “国家大剧院” 相关的各种焦点像图片、 地图、 报道等等都会出现在界面中; 如果输入“国家大剧院首场演出”,有关演出的内容就会排在前面;如果输入的是“国家大剧院地址” ,有关地图的讯息就会排在前面。因此整合搜索会很聪明地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做一个动态智能化的排序,然后把结果汇集起来。记者: 整合搜索是怎样实现的?与前两代搜索引擎网页搜索和垂直搜索相比, 它的优势体现在哪里?李开复:整合搜索的概念非常简单,就是把网页搜索和垂直搜索整合起来,面向用户一个统一的界面。比如, 当你输入一个与书名有关的内容,书的位置就会排得很高;当你输入一个学术论文方面的内容,学术论文就会排得很高它集合了网页搜索和垂直搜索的优点,就是用垂直搜索的方式来做排名,网页搜索也一直在进行,而整合搜索就把各个领域的结果统统汇集在一起, 而且它很聪明,会根据用户所输入的词进行排序,用户想找的内容永远在第一位。出现整合搜索,也是因为网页搜索和垂直搜索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作为第一代搜索的网页搜索,它的搜索框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用户界面,只要根据索引对用户打出的词做一个匹配,就会把最精确的结果排在前面, 它的排名基于 100多种不同的元素, 是一个非常客观、 完全由机器操作的一种方式。尽管基于网页的排名可以排得非常精准,但这种搜索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有时候用户需要的信息不是一个网页,倒可能更像是一个数据库。而网页搜索却并不那么智能。例如, 输入“清华大学附近的川菜馆”, 可能什么都找不到。于是, 某些公司看中了这个机遇,继而推出了所谓第二代搜索引擎的垂直搜索。今天的垂直搜索虽然发展得又快又好, 但也碰到了一个瓶颈, 就是其普遍率让一般大众无法进入,或者找不到, 或者没有听过。因此, 作为第三代搜索引擎的整合搜索浮出水面。记者:整合搜索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您对于整合搜索的发展有哪些预期?李开复:我们希望整合搜索不仅仅是把数据源汇集起来,它要跨越这个权限,希望有一天当用户进行搜索时,它能把全球网站的信息都汇集起来, 然后翻译成用户的语言,并做一个全球的排序。不过, 现在看, 达到这个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我们的机器翻译技术还不够好,但是我们已经可以做一些工作了。我们的实验室现在正在研究跨语言整合的技术。比如, 要搜索“迪斯尼世界门票价折扣” ,这个时候谷歌就会聪明地发现, 这个折扣可能在国外的网站上找更合适。找出来之后, 列在右边的是原始英文 “discount DisneyWorld tickets”,我们把它 翻译 为“DisneyWorld discount tick原ets”,然后就把英文找出来。需要机器翻译帮忙的用户可能本身不太懂英文, 还需要把结果翻译成中文, 我们尝试的机器自动翻译会有些错误,像“discount Disney Worldtickets”会被翻译为 “折扣迪斯尼世界门票” ,这可能不是最好的翻译, 但大部分用户是能够理解的。另外, 用户也可以按地点来做整合。比如, 用户搜索“周杰伦”,可以看到周杰伦开了什么演唱会,也可以把搜索的结果贴到不同的地图上去,看到他的演唱会地点在上海、 香港、 新加坡等等。移动互联网需要开放平台记者: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速, 对于搜索而言, 这是否也意味着机会?李开复:移动通信方面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因为在中国现在有 1.6 亿到 1.7 亿的互联网用户, 而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了 5 亿。随着 3G 的来临, 手机不断升级, 我想移动搜索也会越来越普及。而且, 这样的体验会带来几种重要的改变。首先, 我认为 WAP 网站的数量还是比较少,所以,在手机上做搜索的人还可以上非 WAP 的网站。其次, 我们也做了一个移动搜索引擎,它可以很聪明地把各种网页缩小,使其在手机上也能阅读。同样,整合搜索的概念也可以移植到移动上,而且移动搜索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地域方面的结果,因为你的手机知道它的位置在哪一个城市。将来,在加入 GPS 后, 还会知道你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就可以更聪明地工作。记者:移动搜索业务目前还没有大范围地铺开,您认为它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目前又有哪些因素限制了它的发展?李开复:我认为目前有两个大的趋势会加速移动搜索的发展。第一个趋势是移动搜索需要一个新的平台。今天的移动搜索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没有一个很好的手机操作系统和平台,因为现在的平台只是少数几个开发公司私有的产权,他们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收费很高,而且代码也是不开放的。手机和 PC 不一样, 世界上有成百上千个做手机的公司,他们想把每一个手机里面都放上不同的硬件,让产品具有差异化优势, 于是操作系统和手机就产生了许多融合的问题。具体而言, 当你推出一项手机服务时, 往往要测试许多型号的手机,这些问题就来自于不同手机和不同操作系统彼此间的不融合,同时手机操作系统的价格也比较高。在未来的一年里,高档手机价格的 1/4 都付给了操作系统的开发者,这是不太合理的收费情况。所以, Google 最近推出了一个项目叫 Android,实际上就是一个免费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而且是开源的, 可以把代码提供给手机开发商和运营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这样的做法,让更多的手机制造商、 运营商和像我们一样的后台服务开发商都有一致的操作平台, 从而让经营者做更好的、更兼容的系统,让用户享受到更低的成本。另一个趋势和 Google 没有直接的关系, 就是苹果公司推出的 iphone。虽然它在中国的正式推出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但是在美国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 iphone 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手机和互联网的距离。它非常聪明地做了一个很好的用户界面,让你在手机上基本不用太多的转换就能读到互联网的内容,使其成为一个几乎可以随身携带的PC 式手机。我们的很多应用在iphone 上使用, 有的用户喜欢它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在 PC 上使用,而且在iphone 上还可以看一些照片。一些Google 服务用在 iphone 上增长得非常迅速, 虽然它还有价位等方面的问题,但是 iphone 是全球都非常看好的产品。 即使 Android 和iphone 会有一些相应的竞争,但我认为它们都是未来比较看好的趋势,而且很多竞争和合作是并存的,也非常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在 iphone 上面有很好的使用。记者: Android 获得了很多大企业的支持, Google 也是希望在这个操作系统中把移动和互联网结合得更好。那么, Google 是如何把搜索功能和移动运营商的定位等功能进行融合的?在手机开放联盟中, Google 是如何定位自己的?李开复: Google 的手机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之间没有任何捆绑关系, An原droid 要解决的是操作系统源代码内容不公开、成本太高以及和手机不同型号的相容度太低这三个问题。这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初衷。作为一个开源的公司,我觉得应该是很有诚意地把代码进行真正的公开。我们不会要求中国移动或其他公司一定要用 Gmail,或者一定要用 Google 设置。当然我们会把它当作一些案例做进去,但我们的代码是完全公开的,只要改一行代码,就能把 Google 的搜索或邮件取代。我们绝对不是靠一个“木马”来把Google 的服务推向全世界。否则, 我们也不会得到中国移动等公司的信任。最终的搜索其实不需要点击记者:整合搜索和移动搜索都是Google 目前已经推出的技术,这些技术现在已经可以得到应用。您认为这些技术目前是否还有值得发展或改进的地方?李开复: 总的来说, 搜索引擎需要学会智能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时间、地点、 语言, 从而给出最合适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讲,今天的搜索其实还不够聪明, 无论网页搜索、 整合搜索还是移动搜索, 我认为,在未来几年还需要进行很大的改进。而智能搜索就能够根据不同的时间提供不同的结果。而且,更聪明的是,它能提供完全实时的信息, 比如, 美国加州现在就已经在重要路段上安装了摄像头,随时捕捉交通状况,然后传递到服务器。当用户在Google 地图上搜索从 A 到 B 的路况时, 如果这条路有堵塞, 搜索结果就会有明显的标注,一旦堵塞解决, 搜索结果也会更新。可以想象, 这样的技术再加上移动通信,不管是 iphone、 Black原berry 还是其他用户端,对每天上下班的人员来说会有相当大的好处。智能搜索需要因地点、时间而变。同样一个搜索词,不同地方的用户也期望获得不同的信息。比如“周杰伦”,他的英文名字 “JAY”, 你在 Google 中国搜索的时候出来的都是周杰伦的照片, 但你在 Google 美国搜索的时候, 结果却没有周杰伦,这表示他在美国的知名度不像在中国一样。另外, 智能搜索还会因语言而变。比如, 搜索 “中国移动 China mobile” ,如果你用美国的网站搜索,会发现 “中国移动 China mo原bile” 英文的网站排得最靠前, 因为是给美国人看的。但 “中国移动”中文网站排得也不靠后, 因为就算是在美国,有一部分人也要看中文网站。我们进行的是全球动态排序,这比单一搜索引擎又下了很多功夫。还有语音搜索, 现在, 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可用的技术。比如说 “奥特莱斯购物中心” ,这个可经过一根电话线, 接听的是机器, 它可理解你在什么地理位置, 然后根据北京、 天津或上海把不同的结果通过 WAP 或短信发回到你的手机上。这是一个美国现在已经推出的产品,也是一项即将成熟的技术, 将来会陆续在其他国家推出。另外,当手机的照相功能做得足够好的时候,如果你逛街看到一件喜欢的衣服,完全可以用照相功能把它的条码拍下来,然后把这样一个产品输入一个生活搜索,再进行一个比较购物。这是把垂直搜索、 整合搜索和条码做了一个整合, 将来, 它有可能会改变人们购物的习惯。这是目前为止我们唯一还没有做成产品的例子,但是相应的技术其实已经存在了。记者:能否谈一谈您对搜索技术未来发展的构思,您认为哪些会成为主流技术?李开复:目前各种搜索对每个人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我们每个人的期望是不一样的,两个人去搜同一个词, 需要的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搜索引擎需要了解用户的习惯和偏好,进而给出最合适的信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个性化搜索。比如,一个用户是“苹果”的爱好者, 那么他在搜索“苹果”的时候,希望界面中出现的是iPhone、 iPod, 而不是“苹果” 这种水果。现在有一种技术允许个人开发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去调整搜索结果的排序方式, 这样会产生很多有趣的结果。最终的搜索是当它真正了解你、知道你的个性和喜好的时候,这样的服务应该是你不用搜索,结果就会来找你。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科幻的想法,但实际上, 今天已经有一些类似的技术开始形成, 比如在使用“Gmail” 的时候, 你会发现右边有广告,这些广告是根据你电子邮件的内容所产生的。有人会说是不是电子邮件被偷读了?其实这完全是机器产生的。实际上,要知道一个人想要什么, 再做一个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搜索,这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今天,你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不要搜索就可以得到结果的例子。 如果你在 Gmail 里向成都的朋友汇报周杰伦北京演唱会的消息,你在成都的朋友在看这封信时,就会占击 Gmail 里 的 关 键 词 广告(GoogleAdWords in Gmail)弹出周杰伦成都演唱会的信息。当然, 智能搜索和个性化的道路依然很长,但 Google 已经在路上。将来,如果把整合搜索、移动搜索、 智能搜索、 个性化搜索都做一个很好的发展并结合起来,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提供合适的信息给合适的人。这就是谷歌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重要的是关注用户的习惯记者: Google 这些年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也遇到了很多波折。Google如何做到真正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搜索引擎?李开复:从全球看,我们一定是希望更符合用户的习惯。但是作为一个前沿的公司, 有时候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下, 能不能做一件事情来引领行业、 帮助用户。当然, 用户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有时候用户对一些事件不是很理解,所以我们也希望以退一步的方式来帮助用户。比如, 我们发现有的用户输入搜索词以后,不看搜索结果, 而是直接拉到页尾看相关搜索。我们研究了一下这个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们在使用其他搜索引擎的时候,搜索结果都是广告,所以他们习惯往下看。这个做法和用户的感觉是需要时间去修改的,而我们也会通过一些方式慢慢传播搜索结果的公正和重要性。再比如,键入“周杰伦” , 你就会发现只要停顿哪怕一秒钟,在搜索框里就会有一排结果出来, 叫做 “搜索建议”。我们开始慢慢地引领用户,把建议提供给用户,这样可以节省用户的时间,不用直接拉到下面去, 用户也能够接受。但是,这种服务对我们来说需要很高的成本, 服务器数据要来回跑更多次, 我们可能要增加 1000 台服务器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但这是符合用户习惯的,所以我们会提供这种服务。Google 发布中文名 “谷歌” 之后与之前有一个差别,就是在中国有没有团队。当你没有团队时,你只能把美国的搜索引擎汉化一下给中国用户使用,不可否认, 这会给一些用户带来不习惯。我们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团队, 可以开始补救和改变这样的情况。记者:您在美国拥有多年工作经验, 现在又是 Google 大中华区的总裁,您能不能简要地评价一下中美两国用户使用习惯上的差异?李开复:尽管互联网在美国发展很快,但我觉得它在中国会发展得更快一些。我觉得中美用户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中美两国网民的平均年龄。美国网民的平均年龄在 45 岁, 而中国网民的平均年龄是 25 岁。这么大的年龄的差别,毫无疑问会带来许多使用习惯的差异。中国的网民在社区、 娱乐、 网游、 即时通信、 歌曲下载等方面的使用度超过美国。视频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理论上说, 25 岁的人在网络上玩视频会超过 45 岁的人, 但是美国这方面还是发展得更快一些。不过,我预测中国在这方面会赶上。在搜索方面中美用户的差别非常有趣。美国大部分搜索者是基于某个目的做搜索,而中国大部分是基于一个有趣的概念去探索。美国人只要找到了结果就不再搜了, 而中国人不同,比如搜索“周杰伦” , 用户会打开包括演唱会、绯闻、新歌等一大堆搜索结果, 然后把这些信息全部吸收进来。其实这更多地像是一种有趣的探索、 学习和满足好奇心的方式。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将来,我认为移动通信会造成中美之间的差异化。美国移动通信的覆盖率不像中国这么集中,基础设施也没有中国做得这么好,而且很多美国人没有手机, 只用固定电话。但在中国情况不同, 由于手机在中国的普遍性,未来会有更多、 更好、 更有趣、 更适合中国网民的移动服务。搜索的瓶颈不是计算能力李开复认为,搜索是在配合互联网的发展。 “过去, 互联网是简单的网页,搜索引擎就是一个文字的匹配;慢慢地我们发现了网页的链接, Google 才提出了网站的权威度; 之后网上又出现了图片、 视频,也出了整合搜索, 所以, 搜索要继续看着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然后尽量地去匹配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搜索的瓶颈, 李开复认为,它绝对不会来自计算方面。 “Google的一个很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拥有一个很大的竞争平台,我们的数据中心拥有很多计算机,也拥有无限扩散机器的能力, 所以, 在计算方面我们永远可以赶得上互联网的成长。”但李开复也看到了几个其他的问题,其实最终搜索就是很聪明地知道用户想要什么,然后把信息提供给用户。但是过去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搜索的海量处理就被许多人认为是智能化, 但是 “其实搜索是很笨的,在海量数据和多元化的信息之下,如何挑选一个用户最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的问题, 人工智能领域如何突破, 能不能继续靠数据统计的方式来做,这是一个问号。” 李开复说。另一个比较大的瓶颈是隐私的问题。怎样既能保护用户的隐私, 又能提供一个聪明的个性化的搜索?在这种情况下, Google 会把隐私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提供服务会放在次要位置。那么, 按照这种模式,个性化服务会不会做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